從某個角度來說,報紙的主編,就是指點江山,書生意氣。而徐渭以前時候,因為自身經曆,是屬於比較憤青的那種,他渴望過科舉,也當過浙直總督的幕僚。


    因此,他很是喜歡做這份報紙的事情,發自真心地向李文貴做了保證。


    隨後,報紙這個事情,就正式開始安排了起來。


    書社這邊來說,基礎可以說是非常好。印刷,排版的人才都有,抽調一部分人手出來,在李文貴的把控之下,第一份報紙便很快印出來了,在京師的書社銷售分鋪開始銷售。


    “咦,這是什麽,書不像書,畫不像畫的?”


    “這是書社新出的報紙,裏麵的內容非常好看,要不,您瞧瞧?”


    “咦,這是郵政的詳細介紹,不錯啊,正好可以看看。”


    “還有這是什麽,蒸汽機的應用?這可是個新東西,據說很火,一般人都買不到,今日我倒要看個稀罕了!”


    “原來這是折疊起來的,這邊還有文章。看看,我看看是什麽內容?”


    “這是京師的物價?這麽多種類,這個沒興趣。”


    “這是什麽,書社即將出的連載書介紹麽?這個倒是感興趣!”


    “……”


    很快,有人問了報紙的價格,然後掏錢買走了;也有人問了報紙的價格之後,最終放下報紙走了。當然,也有一些人,就一直站在那看報紙,看完之後,不掏錢走了。


    徐渭作為報紙的管事,蹲在一個人流比較大的點,看著報紙的售賣情況。最後,他總結出幾個規律。


    報紙的內容,最好再多點,讓人不能站在那裏一眼掃完,這樣的話,很大一部分人會買走再看。


    另外,至少在他觀察的這個點,他發現不少買報紙的人,對時政比較感興趣。仔細想想,他感覺因為這是在京師的原因。


    大部分書生模樣的人,對物價那塊並不感興趣,但是商人打扮的,卻是普遍喜歡。


    最後,報紙的價格,似乎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徐渭能看出來,不少人本來是想買的,但是因為價格的原因,最終都是猶豫下後不買了。


    但是,他卻是知道,報紙的這個價格,其實是成本價,並沒有賺錢的。如果要想再降低報紙的價格,那報紙的銷量就必須要再提升才行。


    於是,就這麽的,徐渭連續觀察了三天,並在第四天匯總了報紙的售賣信息之後,就去給李文貴稟告了,把他總結的內容給李文貴說了一遍。


    李文貴聽了,想了一下說道:“你說得確實是個問題,報紙的銷量,還是要想辦法打開才行。這樣,我用無名的筆名,也寫幾篇文章登到報紙上。另外,我找高大人,張大人他們,也寫點文章發表到這份報紙上,以他們的名氣來帶動,那買這份報紙的人,就絕對會更多。”


    徐渭聽到這話,估摸到了李文貴的思路,想了一下之後,諮詢李文貴道:“恩師,要不學生再另外寫一本連載故事,就發在這份報紙上,每期都出,應該也能增加這個報紙的銷量?”


    李文貴一聽,當即點頭,笑著說道:“不錯,這確實是個法子,等在報紙上連載完之後,再讓書社出完整版,一樣能售賣。”


    後世時候,有不少武俠小說,最開始的時候就是登在報紙上發表的。比如,金庸就在《明報》上刊登他的武俠小說。


    這邊說定之後,李文貴就找了個時間,先去紫禁城找了隆慶帝,然後隆慶帝聽到他說要找高拱、張居正他們,便立刻讓李文進帶他過去內閣了。


    內閣這邊,李文貴還沒進去,就聽到高拱的大嗓門了。聽聲音,似乎是在發火。


    李文貴倒不是怕他,還是進去了。


    高拱看到李文貴進去時,稍微愣了下,然後便開口說道:“此事就先到這,對於陝西、四川,還有雲貴兩地,最好是讓都察院禦史前去督辦。這事,和都察院那邊商量下。”


    李春芳見高拱是給他說的,便答應一聲,然後衝李文貴笑笑,就走開了。


    其他內閣輔臣,也都向李文貴微笑示意,然後各自迴去座位了。


    到這時候,高拱一邊指著他麵前的一張椅子,示意李文貴過去坐,一邊對李文貴說道:“土地重新丈量之事,西南、西北明顯不得力,還想糊弄老夫!”


    一聽這話,李文貴順勢坐下時,隨口問道:“土司問題?”


    高拱聽了,稍微一愣,不過馬上迴過神來,當即點頭說道:“沒錯,問題很大。”


    說完之後,他並沒有繼續這個話題,隻是問李文貴道:“你是難得來內閣,有什麽事麽?”


    李文貴也沒有去管土司的事情,而是開門見山,說明來意道:“這樣的,我辦了一份報紙,想請內閣諸位大人都寫點文章,發表在上麵,幫忙吸引人氣,提高銷量!”


    高拱一聽這話,頓時臉色有點不好看了。他盯了李文貴幾眼之後,沒有發火,隻是有點不高興地問道:“這報紙是什麽東西,讓我們來寫文章,有什麽說道麽?”


    要是別人向他提這個事情的話,他肯定不會再問,就直接發飆了!


    要知道,這裏可是內閣,是大明朝最高權力所在,國家大事都忙不完,還要幫你提高銷量?


    不過是李文貴過來說這事,高拱就知道,事情肯定不是那麽簡單的,因此,他想聽聽李文貴的解釋,再決定要不要發火。


    李文貴聽到高拱的話,他也不多說,直接從袖子中拿出一份報紙,雙手給出,放在高拱的案幾上道:“高大人且先看看,這便是報紙。”


    高拱聽了,又盯了李文貴一眼,然後便伸手去拿報紙,快速看了起來。


    基本上,他大概就是看個標題,遇到他比較感興趣的,他才一目十行地掃一遍,因此,很快就看完了報紙,然後手一抖,把報紙丟案幾上,然後看向李文貴,臉色明顯有點不高興地說道:“這東西,你來找內閣,是不是過了一點?”


    李文貴沒有給出解釋,他也沒把話說死,免得一會被打臉。


    李文貴聽了,雖然看到高拱有點不高興,卻並不在意,隻是伸手去收迴報紙,然後迴答高拱的話道:“這份報紙,我是準備依托書社在全國各地的分社出售。換句話說,這份報紙上的內容,大概率會被全國絕大部分讀書人都看到。”


    高拱等了一會,沒等到李文貴接著說。換句話說,就是李文貴說完了。


    頓時,他眉頭一皺,感覺這算什麽事,正要發飆時,忽然想到了報紙上的內容,再想到全國絕大部分讀書人都能看到……


    很快,他就迴過神來了,當即向李文貴確認道:“這報紙上的內容,得由內閣來審核吧?”


    李文貴聽得無語,這還要搶報紙不成,於是,他當即搖頭說道:“這報紙上的內容,包羅了很多內容,要歸內閣審核,我倒是不在意,但內閣這邊,有這個閑工夫麽?”


    高拱一聽,當即皺了眉頭,想了一下之後,便問李文貴道:“是你親自負責這份報紙麽?”


    李文貴聽了,當即搖頭道:“我沒那麽多時間,讓我的學生,徐渭徐文長來管這份報紙。”


    高拱聽到這話,當即對他說道:“這樣,讓這個徐渭來一趟內閣,要是老夫滿意的話,那都行。”


    他其實知道,李文貴搞出來的報紙,他肯定是奪不走的;但是,既然要內閣輔臣的幫忙,那他不介意趁機要價,要是可以,最好是這份報紙,有關時政上的事情,甚至學問方麵,都能由他來掌控。


    此時的高拱,雖然不知道輿論權這個詞,但是,輿論的重要性,哪怕他的朝堂鬥爭手段沒有張居正強,卻也是能明白的。


    李文貴聽高拱開出的條件,也沒多想,當即就點頭答應了。


    等他迴去之後,把情況給徐渭一說,頓時,徐渭明顯有點激動。


    如今的他,已經是衣食無憂了。但是,當官,卻還是他的一個心願。


    隻是以前的他,雖然才華橫溢,但是考中秀才之後,就因為他的文章偏頗,不得考官喜歡,就一直沒法通過鄉試,也就沒有當官的資格。


    如今,他卻要去大明朝最高權力的衙門,這可是連一般的官員都沒的資格,他卻是要有了!


    如果將來有一天,和內閣接觸不錯的話,說不定要當官,也是有可能了。


    事實上,他在隆慶帝那邊是掛名的,和司禮監的關係也好。畢竟當初的時候,他在裕王府代替李文貴傳授連載小說的技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連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都是他學生來的。


    他能否由秀才直接當官,最大的障礙,不是皇帝,不是司禮監,而是當下強勢的內閣。


    於是,徐渭收到李文貴的通知之後,特意準備了下,然後才去了內閣。


    李文貴並沒操心他這事,因為就算高拱不滿意又如何,他決定的人選,沒人能變。最多是沒法讓高拱在報紙上刊登文章而已。


    但是,這最差的結果並沒有出現。已經衣食無憂,近兩年過得順心的徐渭,並沒有以前的偏激,他的才華正常展示之下,讓高拱很是滿意。


    最終,高拱代表內閣其他輔臣同意,他們會抽空出來寫文章發表到報紙上,不過同時也有一個要求,就是他們如果要刊登什麽文章的話,報紙這邊也必須要配合才行。


    李文貴當然都答應了,正式給報紙取名為《大明月報》,規定每個月出一份報紙。


    這也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交通、運輸存在種種限製,所以就暫定一個月出一期。如果有必要,迴頭也可以加刊的。


    正式的《大明月報》第一期上,有高拱署名對朝局的展望,也有李文貴對蒸汽機的應用場景的介紹等等。


    高拱的這篇文章,很可能是和科舉策論有關,立刻吸引了讀書人的興趣,仔細研究高拱文章透露出來的策略方向。


    而李文貴的這份文章,更是被那些商人所喜歡。這讓他們知道了,他們所涉及的買賣中,蒸汽機是否有幫助,有什麽樣的幫助,有多大的幫助等等。


    總之,報紙上各個版塊的內容,都有對應的受眾。因此,《大明月報》推出的第一期,就在發行的城鎮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讀書人,商人,勳貴,或者其他什麽識字的人,都搶著購買,導致一時之間,洛陽紙貴,不少地方,比如京師、南京、蘇州、杭州等地,都是加印了好幾次。


    而李文貴這邊,在第一期《大明月報》正式推出之後,就不再多花心思在上麵了。他主要的精力,還是要放在蒸汽機上。


    京畿之地的鐵礦上,軌道已經鋪好,蒸汽火車開始試運行。內閣這邊,是張居正代表了內閣,隨同李文貴一起,快馬來到礦場視察蒸汽火車到運行情況。


    “公子,之前已經空跑了幾次,發現了一些鐵軌鋪設方麵的問題。最新的一次,已經是沒有問題的了。”


    李文貴聽了礦場這邊的人稟告之後,點點頭說道:“那就拉鐵礦試試吧?不要怕失敗,有問題解決問題便是!”


    他雖然覺得應該沒問題,但是,他也不想給這些人太多壓力。反正在他的指點下,要比曆史上的蒸汽火車要順利多了。


    還真別說,有內閣大佬一起過來視察,這個壓力是真得很大的。李文貴這麽一說,他們才放心了不少,做起事來的時候,都很順手。


    張居正這邊,並沒有說什麽,最多是和李文貴聊個幾句而已。一直到他看到蒸汽火車拉了五個滿載鐵礦的車廂時,他終於出現了驚容,向李文貴問道:“這車廂可是有馬車車廂的四五個長,還一次要拉五個滿載的車廂,這真能拉的動?”


    哪怕他之前已經聽李文貴說過,可當他真得親眼看到蒸汽火車要拉多少東西時,還是被震驚了。


    這麽重的東西,要是真能拉動的話,這力氣得有多大?不管是牲畜,都不可能有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