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貴聽到張居正的話,當即微微一笑,他也不會是怕事之人。就他如今的地位,特別是賺錢能力擺在這裏,比張居正他們都要穩得多!


    不過,張居正的好意,他還是心領了,當即開口說道:“我覺得,可以參考漢朝時候的推恩令,讓世家大族分家,這樣就不會因為有一個勳貴之類,就免交了所有人的禮製稅。”


    高拱和張居正一聽,立刻便考慮了起來。


    兩人都是熟讀曆史的人,當然知道曆史上的推恩令是怎麽迴事!


    西漢時候,地方諸侯有很大的政治和軍事權力,漢武帝為了削弱他們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就實施了推恩令。


    這個推恩令的主要內容,就是 繼承製度變革:規定諸侯王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庶子也可在原封地內被封為列侯,由郡縣管轄。


    這麽一來,新分封的列侯沒有治理百姓的權力,隨著諸侯王兒子數量增多,封土日益減少,權勢也逐漸式微,王國對中央的威脅逐漸消失。


    實施之後的好處非常明顯:加強了中央皇權對地方封國的控製,諸侯國力量日漸衰弱,封國不斷郡縣化,郡國並行體製趨於瓦解,轉變為單一的郡縣製,有效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的威脅。


    並且在經濟方麵:漢武帝得以較小成本統一幣製、收迴鹽鐵專營權,打擊了諸侯國豪商勢力,緩解了土地兼並現象,緩和了階級矛盾,還能集中社會財富,為對匈奴作戰和賑濟災民等提供了經濟支持。


    不管是高拱,還是張居正,都在心中過著有關這個推恩令的曆史細節,再結合當下,想著怎麽參考用上?


    李文貴見他們在沉思,便也不說話,隻是看著他們。如果說,社會分配製度的革新,真得能成,肯定不是他外甥,而是當下。


    隆慶帝不管事,高拱和張居正都是有魄力的改革家,他們又相差十來歲,如果能堅持下這項政策,那這政策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一旦這個新的社會分配製度得到落實,李文貴不敢說大明朝能長長久久,至少要比原本曆史上的大明朝,肯定要長久。


    這一次,高拱和張居正沉默的時間,都有些久。


    過了好長一會時間之後,就見高拱抬起頭來,看向李文貴,皺著眉頭說道:“禮製稅的依據,是太祖皇帝的規定,屬於有法可依,當無問題。但是,要效仿推恩令,讓各家分家,這在法理上,都是缺少了依據,有點難辦!”


    說起來,這都算是管到別人家的家事去了。而大明朝開國的時候,朱元璋的做事風格,那都是規定了皇權不下鄉。要是有縣官之類下鄉去騷擾百姓的,那都允許百姓綁了縣官去上級衙門,甚至到京師告狀的。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當官的下鄉,就是去魚肉百姓,因此,他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如今,要是朝廷還要管別人的家事,就明顯和明朝傳統是不相符合的。


    人家願不願意分家,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天王老子都管不著吧?


    不過高拱並不是怕事的人,因此,他隻是說,這個事情是難辦,並不是不能辦。


    李文貴聽到高拱的話,卻是微微一笑道:“怎麽會,此事也是有依據的啊!”


    一聽這話,高拱有點意外,立刻盯著李文貴追問道:“什麽依據?”


    就連一邊默不作聲的張居正,也是立刻抬頭,同樣盯著李文貴,臉上微微有點驚訝。


    他自然也是想過,真找不到法理依據,竟然還能管到別人的家事了?


    在他們詫異地注視下,李文貴微笑著對他們說道:“皇帝的兒子成年之後,必須就藩。這不就是依據麽?”


    一聽這話,高拱和張居正都不由得有點無語。


    李文貴確實沒說錯,皇帝的兒子,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兒子在成年之後必須就藩。但是,這是天家,又豈能和普通人家一樣?


    說實話,要以這個作為依據的話,是有點不講理了。


    但是,“官”字兩張嘴,一張一合,就看怎麽說了。


    完全可以說,連皇帝的兒子都這樣了,普通人家,還能有例外?


    在沒有其他法理依據之下,以這個來作為法理依據,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高拱和張居正在思考之後,不由得有點興奮了起來。


    真要連這個環節都能解決的話,那有關貧富差距的事情,就解決一大半了。


    對於李文貴來說,其實還有更進一步的措施,就是廢除爵位世襲製,最多是爵位逐級遞減。


    但是,這是在封建社會,皇帝都是世襲的,因此,要廢除爵位世襲製,這個是說不通的。


    為此,李文貴就沒有拋出這個觀點。


    王朝的爵位,就隻有等當事人犯法被奪爵,或者沒有子嗣被奪爵來減少爵位了。這種事情,在大明曆史上都是有的。


    李文貴說完之後,高拱和張居正又在沉思了。


    這時候,天色已經黑下來了。李府的仆人,端著蠟燭過來,把昏暗下來的會客廳,又照得很是明亮。


    高拱看到這一幕,轉頭看看外麵,忽然站了起來,對李文貴說道:“今日天色不早了,我們也該迴去了。你的提議很好,老夫會好好考慮的。”


    張居正一聽,也立刻站了起來,跟在高拱後麵,微笑著對李文貴說道:“真是沒想到,文貴在賺錢之外,也熟知曆史,學問淵博,此等年紀,便有這等才華,實在是了不起啊!”


    李文貴都被他誇得不好意思,便謙虛地說道:“我的能力,不及兩位大人萬一,隻是兩位大人身在局中,沒有我這個旁觀者看得清而已。”


    高拱聽到這話,看著李文貴說道:“你來當個內閣輔臣,綽綽有餘,隻是很可惜,你是皇親國戚。”


    說完之後,他還有點遺憾地歎了一下,然後也不說什麽,直接跨步走出會客廳。


    倒是張居正,給李文貴告別一聲,還讓他別送了,才追著高拱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叫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叫天並收藏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