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為難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子兩人正在商量呢,李彩蓮就來敲門,說廚房已經做好飯了。
於是,一家人就先吃飯。
還是和昨天一樣的,李家這邊,加上徐謂是一桌;劉家幾個人,他們另外吃飯。
總體上來說,王翠花的廚房手藝,要比李彩蓮好一些。
飯桌上,李彩蓮就對李文貴說道:“二哥,我現在都沒事做了,他們搶著幹活!”
李文貴一聽,便笑著說道:“那還不好,活別人幹了,你就專心讀書,知道麽?”
李彩蓮聽了,表情嚴肅,認真地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識字,然後編故事!”
一聽這話,李文貴不由得笑了。看來自己在家裏的榜樣力量,還是不小的!
李偉在邊上,也接著說道:“都要學,都要學!”
他沒說寫故事,他是想著以後要管好多錢,至少要識字才行,否則賬本看不懂怎麽行?
在他們一家人用晚膳的時間,遠在京師裕王府,裕王已經吃完了,正在偏殿聽著才迴到王府的馮保稟告。
“王爺,大概就是這樣了,這是三百兩銀子。預估下個月,該是能翻個倍了。”
裕王聽得很高興,不用王府這邊任何付出,一個月就能撈這麽錢。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個聚寶盆,能源源不斷地來錢!
因此,他很是高興,便對馮保說道:“大伴辛苦了,去用膳吧!”
馮保並沒有走,而是繼續對裕王說道:“王爺,奴婢這次去通州分紅,查賬的時候發現,蜂窩煤作坊的賬本和普通賬本不一樣,看得更直觀,稍微了解之後便能知道什麽錢是什麽錢,容易查賬!”
裕王一聽,頓時來興趣了,當即問道:“仔細說來聽聽?”
裕王府是有不少產業的,對裕王來說,當然也有查賬的需求。
於是,馮保便把他看來的複式記賬法,從查賬的角度,把情況大概說了一遍。
裕王聽了之後,有點驚訝道:“這倒是可以啊,你會不會?”
一聽這話,馮保便連忙說道:“奴婢今日忙於查賬,還未仔細去了解。不過聽說這個記賬法子,是李側妃的二弟想出來的,迴頭奴婢可以去向他請教一二。”
裕王一聽,頓時又驚訝了,道:“竟然又是他?”
這個小舅子,已經多次讓他出乎意料了。
於是,他便對馮保說道:“那成,你迴頭去找找他,盡快學起來,好用的東西,王府自然是要用的。”
說完之後,他就有了興趣,去找李彩鳳說話去了。
馮保恭送裕王的背影,看到他去李側妃那邊去,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個少年郎的身影,他也不得不感慨:此子,真是聰明!能看出來,王爺是越來越欣賞他了!
對於這些,李文貴自然是不知道的。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徐謂去了書社。
今天是他的重頭戲,要收徒。
不過再怎麽樣,他也得先更新了故事才行,這便是他的苦逼之處了。
雜事方麵,都有錢掌櫃在招唿。可能是因為書社這邊並沒有透露李文貴寫書的收入,因此來麵試的書生,大概就隻有三十多人而已。
這些書生,大部分都是比較落魄的窮書生,最好的功名,也就是秀才,都是一把年紀了,覺得功名無望,為了養家糊口,就想來寫書。
有幾個人,是熟人,就是三個書記員和他們的家人,錢掌櫃和他的家人,還有兩個書社夥計,能寫字的。
他們比外人了解更多,知道寫書能賺多少錢,因此就非常積極。
對此,李文貴都是來者不拒,讓他們各寫一份卷子。內容是他給出了三個三國的曆史事件,讓他們根據這個信息寫一個他們自己認為最精彩的故事。以及,家庭背景和平時看什麽書的問答題。
寫故事,哪怕是網絡小說,文筆是基礎。
什麽是文筆?
不是描寫的多天花亂墜,而是能把要表達的東西,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才是文筆。
人物的刻畫,劇情的安排,各方麵接起來,組成一個好看的故事。
李文貴從他們編寫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基礎如何?
另外,閱讀量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就編不出故事情節,寫故事就像擠牙膏一樣,隻能是為難自己。
等到中午的時候,所有人都交卷了。
李文貴便在書社用了午膳,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對三十多份卷子一一看完。
最終,他定了九個人是有潛力的。
不用說,這其中,肯定包括徐謂了。另外,三個書記員,那呂秀才的兒子,差點和他大哥搶媳婦的也還行。
錢掌櫃和兩個夥計,同樣可以,基本上可以說,大都是認識的。隻有一個人,是李文貴之前不認識的。
至於其他人,他們大都是隻讀四書五經,編寫的故事幹巴巴,各方麵都有一些毛病,實在挑不出來。
其實想想也是,聰明的讀書人,他們的目標都是考科舉。隻有屢次科考不中,才會有轉行的意思。
當然了,如果李文貴打出招牌,說一年能賺幾千兩銀子,那說不定某些當官的,都能來兼職。
不過現階段,他還不想這麽招搖。
因為他自己的例子是特例,不能算。
隻有從培養的學徒中,有人能成才,寫書得到讀者的認可,賺到大錢的話,才好拿出來宣傳。
如今,人是選出來了,但是,也遇到了難題。
三個書記員和錢掌櫃,他們的活比較重要,特別是錢掌櫃,書社沒他不行,除非另外聘請過掌櫃。
李文貴也能理解錢掌櫃,畢竟錢掌櫃的月薪再高,那也搞不過寫好書所帶來的收入。
因此,他沒有因為錢掌櫃的身份,就說他不合適。
想了一會之後,他最終決定,人事方麵的事情,他都給陳景行自己去想辦法,他隻管編輯部的事情。
眼見著時間已晚,他就讓錢掌櫃帶著名單去找陳景行,他自己就想迴家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迴到家門口,敲開門之後,他就發現,劉大狗的眼睛腫了。
於是,一家人就先吃飯。
還是和昨天一樣的,李家這邊,加上徐謂是一桌;劉家幾個人,他們另外吃飯。
總體上來說,王翠花的廚房手藝,要比李彩蓮好一些。
飯桌上,李彩蓮就對李文貴說道:“二哥,我現在都沒事做了,他們搶著幹活!”
李文貴一聽,便笑著說道:“那還不好,活別人幹了,你就專心讀書,知道麽?”
李彩蓮聽了,表情嚴肅,認真地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我一定會努力讀書識字,然後編故事!”
一聽這話,李文貴不由得笑了。看來自己在家裏的榜樣力量,還是不小的!
李偉在邊上,也接著說道:“都要學,都要學!”
他沒說寫故事,他是想著以後要管好多錢,至少要識字才行,否則賬本看不懂怎麽行?
在他們一家人用晚膳的時間,遠在京師裕王府,裕王已經吃完了,正在偏殿聽著才迴到王府的馮保稟告。
“王爺,大概就是這樣了,這是三百兩銀子。預估下個月,該是能翻個倍了。”
裕王聽得很高興,不用王府這邊任何付出,一個月就能撈這麽錢。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個聚寶盆,能源源不斷地來錢!
因此,他很是高興,便對馮保說道:“大伴辛苦了,去用膳吧!”
馮保並沒有走,而是繼續對裕王說道:“王爺,奴婢這次去通州分紅,查賬的時候發現,蜂窩煤作坊的賬本和普通賬本不一樣,看得更直觀,稍微了解之後便能知道什麽錢是什麽錢,容易查賬!”
裕王一聽,頓時來興趣了,當即問道:“仔細說來聽聽?”
裕王府是有不少產業的,對裕王來說,當然也有查賬的需求。
於是,馮保便把他看來的複式記賬法,從查賬的角度,把情況大概說了一遍。
裕王聽了之後,有點驚訝道:“這倒是可以啊,你會不會?”
一聽這話,馮保便連忙說道:“奴婢今日忙於查賬,還未仔細去了解。不過聽說這個記賬法子,是李側妃的二弟想出來的,迴頭奴婢可以去向他請教一二。”
裕王一聽,頓時又驚訝了,道:“竟然又是他?”
這個小舅子,已經多次讓他出乎意料了。
於是,他便對馮保說道:“那成,你迴頭去找找他,盡快學起來,好用的東西,王府自然是要用的。”
說完之後,他就有了興趣,去找李彩鳳說話去了。
馮保恭送裕王的背影,看到他去李側妃那邊去,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那個少年郎的身影,他也不得不感慨:此子,真是聰明!能看出來,王爺是越來越欣賞他了!
對於這些,李文貴自然是不知道的。第二天一早,他便帶著徐謂去了書社。
今天是他的重頭戲,要收徒。
不過再怎麽樣,他也得先更新了故事才行,這便是他的苦逼之處了。
雜事方麵,都有錢掌櫃在招唿。可能是因為書社這邊並沒有透露李文貴寫書的收入,因此來麵試的書生,大概就隻有三十多人而已。
這些書生,大部分都是比較落魄的窮書生,最好的功名,也就是秀才,都是一把年紀了,覺得功名無望,為了養家糊口,就想來寫書。
有幾個人,是熟人,就是三個書記員和他們的家人,錢掌櫃和他的家人,還有兩個書社夥計,能寫字的。
他們比外人了解更多,知道寫書能賺多少錢,因此就非常積極。
對此,李文貴都是來者不拒,讓他們各寫一份卷子。內容是他給出了三個三國的曆史事件,讓他們根據這個信息寫一個他們自己認為最精彩的故事。以及,家庭背景和平時看什麽書的問答題。
寫故事,哪怕是網絡小說,文筆是基礎。
什麽是文筆?
不是描寫的多天花亂墜,而是能把要表達的東西,準確地表達出來,這才是文筆。
人物的刻畫,劇情的安排,各方麵接起來,組成一個好看的故事。
李文貴從他們編寫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他的基礎如何?
另外,閱讀量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足夠的閱讀量,就編不出故事情節,寫故事就像擠牙膏一樣,隻能是為難自己。
等到中午的時候,所有人都交卷了。
李文貴便在書社用了午膳,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對三十多份卷子一一看完。
最終,他定了九個人是有潛力的。
不用說,這其中,肯定包括徐謂了。另外,三個書記員,那呂秀才的兒子,差點和他大哥搶媳婦的也還行。
錢掌櫃和兩個夥計,同樣可以,基本上可以說,大都是認識的。隻有一個人,是李文貴之前不認識的。
至於其他人,他們大都是隻讀四書五經,編寫的故事幹巴巴,各方麵都有一些毛病,實在挑不出來。
其實想想也是,聰明的讀書人,他們的目標都是考科舉。隻有屢次科考不中,才會有轉行的意思。
當然了,如果李文貴打出招牌,說一年能賺幾千兩銀子,那說不定某些當官的,都能來兼職。
不過現階段,他還不想這麽招搖。
因為他自己的例子是特例,不能算。
隻有從培養的學徒中,有人能成才,寫書得到讀者的認可,賺到大錢的話,才好拿出來宣傳。
如今,人是選出來了,但是,也遇到了難題。
三個書記員和錢掌櫃,他們的活比較重要,特別是錢掌櫃,書社沒他不行,除非另外聘請過掌櫃。
李文貴也能理解錢掌櫃,畢竟錢掌櫃的月薪再高,那也搞不過寫好書所帶來的收入。
因此,他沒有因為錢掌櫃的身份,就說他不合適。
想了一會之後,他最終決定,人事方麵的事情,他都給陳景行自己去想辦法,他隻管編輯部的事情。
眼見著時間已晚,他就讓錢掌櫃帶著名單去找陳景行,他自己就想迴家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迴到家門口,敲開門之後,他就發現,劉大狗的眼睛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