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錢太多了
穿越明朝,從最窮國舅開始種田 作者:叫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最終,劉德福惦記著他爹,就直接趕迴家去了。
而李文貴,也自己去書鋪了。
今天,是大明文娛股份書社成立的日子,陳景行帶著他的幾個兒子都來了。
雖然李文貴是這個書社的最大東家之一,但是他卻很低調。在成立時候的各類儀式上,都是陳景行在應酬。
原本陳記書鋪後院的隔巷子住宅,被書社買下來,改造成了編輯部。
很大,是個兩進院的宅子,一處以後是課堂,講解培訓之用。還有一處,是編輯辦公之用。
就暫時來說,書社和書鋪是換湯不換藥,所有人,都幹原本的活,隻是今天還要簽一份契約,另外招牌換了。
李文貴照例更新完了今天該更新的內容之後,就全力準備明日的麵試工作,主要也是編寫教材,安排之後工作的流程。
陳景行看他年紀輕輕,做起事情來卻井井有條,就讓他非常驚訝。
等到下午,裕王府那邊來人了,還是老熟人馮保。他是為蜂窩煤作坊過來的,雖然李家也是東家之一,但是他基本上沒怎麽參與,因此,這月底分錢的事情,他也不去,就由著馮保、陳景行以及李偉去便成了。
蜂窩煤的買賣,不管是擴建,還是售賣,最關鍵的是王府的勢力,有這就夠了。
就這麽忙了一天之後,李文貴在傍晚時分便迴家了。
他剛敲門才一會時間,門就開了,是劉大狗開的門,一見是李文貴,便立刻恭敬地說道:“二少爺迴來了!”
一聽這話,李文貴便知道,要麽是大哥夫婦迴來了,要麽是李彩蓮這丫頭說的。
李文貴一邊進門,一邊順便問道:“你爹迴來了麽?”
劉大狗一邊關門,一邊迴答道:“我娘說了,我爹大概明天下午才能迴來。”
不等李文貴再問,他就說開了:“我爺爺腿腳不好,是幾個蒙古韃子到我們村殺人時候,和他們拚命時候受得傷,所以我爹要背我爺爺過來的。”
一聽這話,李文貴便想起來了,嘉靖年間,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就領兵圍攻過京師,估計是那會的事情。
他一邊往裏走,一邊說道:“那你爺爺很厲害啊,敵人來了都有拚命的勇氣,保家衛國,了不起!”
關好了門,跟到門房口的劉大狗聽了,自豪地說道:“那是,我爺爺一個打三個,腿被砍了一刀,但是他殺了三個韃子!”
聽到這話,李文貴是真心佩服,當即轉過身,豎了大拇指,再次說道:“厲害!”
劉大狗見了,昂首挺胸,顯得非常高興!
當李文貴穿過垂花門時,已經聽到動靜的李彩蓮迎過來,對他說道:“二哥,爹找你,在房間裏。”
在她身後,還跟著新的小夥伴。
李文貴見了,一邊往他爹的正房走去,一邊問道:“大哥大嫂他們迴來了麽?”
“還沒!”
李文貴聽了,便沒再說話,敲敲門,進了他爹的房間。
李偉早聽到他說話了,在他進門之時,就低聲對他說道:“上好門栓!”
剛推開門的李文貴聽了,便轉身關門上門栓。
看到李文貴關好門走過去,坐在桌子邊的李偉,便把麵前的一塊麻布揭開,露出了蓋在下麵的銀子。
不用李文貴問話,李偉便帶著一點興奮說道:“這是蜂窩煤作坊的分紅,和你不能比,一共就一百五十兩。陳老爺說了,利潤要留下來再擴建,繼續降低成本用,就隻是分了一半利潤,那太監也同意了……”
李文貴聽了,便知道蜂窩煤買賣開張第一個月的利潤是一千兩百兩。留一半利潤,那就是六百兩拿出來分紅,裕王府分去三百兩,李家這邊就分到一百五十兩。
不得不說,這壟斷買賣其實比寫書賺錢多了。
李偉在說著話,臉上明顯有些興奮。
雖然說,這也是李文貴給出的點子,但是好歹這事是他在負責,是他往家裏拿迴來了一百五十兩銀子,這要是放在以前,打死他都不會信,他有一天,竟然一個月就能往家拿一百五十兩銀子這麽多!
“還有這三兩五錢銀子,是我當管事的工錢,我都放一起了的。”
李偉還在興奮地說著,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沒忘記壓低聲音。
李文貴聽了,恭維了他爹一句。
不過他沒說他當編輯部負責人的月薪是多少,免得又打擊他爹。
李偉說了一會之後,忽然又有些發愁道:“老二啊,如今家裏有這麽多錢了,我這睡覺都不踏實啊,你說,那些有錢人家到底是怎麽藏錢的,我怎麽總感覺這個錢藏那裏都不安全!”
聽到這話,李文貴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銀行了。隻是很可惜,這個時代還沒銀行。
於是,他又想到了昨天想到的事情,便對李偉說道:“爹,我看,我們要把這錢花出去。比如說,買些地,買些倉庫,買些糧食什麽必須的物資。”
一聽他這話,李偉立刻點頭說道:“說的是,糧食這東西,可是少不得的,隻是買倉庫存糧食?我們又不開糧店,至於要那麽多麽!”
李文貴一聽,立刻便反問道:“那為何不開糧店?我看行!”
李偉聽了,看著他,想了想說道:“你說行,那就行吧,反正如今家裏有錢了。不過這都要冬天了,已經過了收糧的好時候,還是等明年糧食要收獲之前,那個時候收購糧食最便宜!”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又對李偉說道:“爹,再開個棉店吧,收購棉花和羊毛之類的。”
李偉一聽這話,眉頭一皺,問道:“我們要這些東西幹啥?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吧?”
李文貴聽了一笑道:“爹放心,我這是個小妹準備產業,我有點子,還沒全想好,反正迴頭能賺錢。”
此時的李偉,對於李文貴已經非常相信了。一聽他這話,便立刻想起,李文貴以前就說過類似的話,此時再提,很明顯他肯定有賺錢的法子。
於是,他立刻便拍板道:“好,那這事就這麽定了。”
而李文貴,也自己去書鋪了。
今天,是大明文娛股份書社成立的日子,陳景行帶著他的幾個兒子都來了。
雖然李文貴是這個書社的最大東家之一,但是他卻很低調。在成立時候的各類儀式上,都是陳景行在應酬。
原本陳記書鋪後院的隔巷子住宅,被書社買下來,改造成了編輯部。
很大,是個兩進院的宅子,一處以後是課堂,講解培訓之用。還有一處,是編輯辦公之用。
就暫時來說,書社和書鋪是換湯不換藥,所有人,都幹原本的活,隻是今天還要簽一份契約,另外招牌換了。
李文貴照例更新完了今天該更新的內容之後,就全力準備明日的麵試工作,主要也是編寫教材,安排之後工作的流程。
陳景行看他年紀輕輕,做起事情來卻井井有條,就讓他非常驚訝。
等到下午,裕王府那邊來人了,還是老熟人馮保。他是為蜂窩煤作坊過來的,雖然李家也是東家之一,但是他基本上沒怎麽參與,因此,這月底分錢的事情,他也不去,就由著馮保、陳景行以及李偉去便成了。
蜂窩煤的買賣,不管是擴建,還是售賣,最關鍵的是王府的勢力,有這就夠了。
就這麽忙了一天之後,李文貴在傍晚時分便迴家了。
他剛敲門才一會時間,門就開了,是劉大狗開的門,一見是李文貴,便立刻恭敬地說道:“二少爺迴來了!”
一聽這話,李文貴便知道,要麽是大哥夫婦迴來了,要麽是李彩蓮這丫頭說的。
李文貴一邊進門,一邊順便問道:“你爹迴來了麽?”
劉大狗一邊關門,一邊迴答道:“我娘說了,我爹大概明天下午才能迴來。”
不等李文貴再問,他就說開了:“我爺爺腿腳不好,是幾個蒙古韃子到我們村殺人時候,和他們拚命時候受得傷,所以我爹要背我爺爺過來的。”
一聽這話,李文貴便想起來了,嘉靖年間,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就領兵圍攻過京師,估計是那會的事情。
他一邊往裏走,一邊說道:“那你爺爺很厲害啊,敵人來了都有拚命的勇氣,保家衛國,了不起!”
關好了門,跟到門房口的劉大狗聽了,自豪地說道:“那是,我爺爺一個打三個,腿被砍了一刀,但是他殺了三個韃子!”
聽到這話,李文貴是真心佩服,當即轉過身,豎了大拇指,再次說道:“厲害!”
劉大狗見了,昂首挺胸,顯得非常高興!
當李文貴穿過垂花門時,已經聽到動靜的李彩蓮迎過來,對他說道:“二哥,爹找你,在房間裏。”
在她身後,還跟著新的小夥伴。
李文貴見了,一邊往他爹的正房走去,一邊問道:“大哥大嫂他們迴來了麽?”
“還沒!”
李文貴聽了,便沒再說話,敲敲門,進了他爹的房間。
李偉早聽到他說話了,在他進門之時,就低聲對他說道:“上好門栓!”
剛推開門的李文貴聽了,便轉身關門上門栓。
看到李文貴關好門走過去,坐在桌子邊的李偉,便把麵前的一塊麻布揭開,露出了蓋在下麵的銀子。
不用李文貴問話,李偉便帶著一點興奮說道:“這是蜂窩煤作坊的分紅,和你不能比,一共就一百五十兩。陳老爺說了,利潤要留下來再擴建,繼續降低成本用,就隻是分了一半利潤,那太監也同意了……”
李文貴聽了,便知道蜂窩煤買賣開張第一個月的利潤是一千兩百兩。留一半利潤,那就是六百兩拿出來分紅,裕王府分去三百兩,李家這邊就分到一百五十兩。
不得不說,這壟斷買賣其實比寫書賺錢多了。
李偉在說著話,臉上明顯有些興奮。
雖然說,這也是李文貴給出的點子,但是好歹這事是他在負責,是他往家裏拿迴來了一百五十兩銀子,這要是放在以前,打死他都不會信,他有一天,竟然一個月就能往家拿一百五十兩銀子這麽多!
“還有這三兩五錢銀子,是我當管事的工錢,我都放一起了的。”
李偉還在興奮地說著,不過就算如此,他也沒忘記壓低聲音。
李文貴聽了,恭維了他爹一句。
不過他沒說他當編輯部負責人的月薪是多少,免得又打擊他爹。
李偉說了一會之後,忽然又有些發愁道:“老二啊,如今家裏有這麽多錢了,我這睡覺都不踏實啊,你說,那些有錢人家到底是怎麽藏錢的,我怎麽總感覺這個錢藏那裏都不安全!”
聽到這話,李文貴的第一反應,當然是銀行了。隻是很可惜,這個時代還沒銀行。
於是,他又想到了昨天想到的事情,便對李偉說道:“爹,我看,我們要把這錢花出去。比如說,買些地,買些倉庫,買些糧食什麽必須的物資。”
一聽他這話,李偉立刻點頭說道:“說的是,糧食這東西,可是少不得的,隻是買倉庫存糧食?我們又不開糧店,至於要那麽多麽!”
李文貴一聽,立刻便反問道:“那為何不開糧店?我看行!”
李偉聽了,看著他,想了想說道:“你說行,那就行吧,反正如今家裏有錢了。不過這都要冬天了,已經過了收糧的好時候,還是等明年糧食要收獲之前,那個時候收購糧食最便宜!”
李文貴聽了,點點頭,又對李偉說道:“爹,再開個棉店吧,收購棉花和羊毛之類的。”
李偉一聽這話,眉頭一皺,問道:“我們要這些東西幹啥?有錢也不是這麽花的吧?”
李文貴聽了一笑道:“爹放心,我這是個小妹準備產業,我有點子,還沒全想好,反正迴頭能賺錢。”
此時的李偉,對於李文貴已經非常相信了。一聽他這話,便立刻想起,李文貴以前就說過類似的話,此時再提,很明顯他肯定有賺錢的法子。
於是,他立刻便拍板道:“好,那這事就這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