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謹慎的李雄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一直當自己是隱形人的太子李亨,見李隆基如此輕而易舉的,便收迴了兩位朝廷重臣的節度使位置,可以說是十分的羨慕。
要知道,隻要自己不出錯,李隆基現在的位置遲早是自己的。
李亨也在心裏暗暗發誓,自己遲早也要做到像李隆基這般,天下大權隨自己一言而決。
直到後來發生各種事情後,李亨怎麽也想不明白,同樣是身為大唐帝王,自己為何做不到像李隆基這樣威壓天下?
其實也怪李亨自己沒想明白,雖然他經曆過各種宮廷的鬥爭,但是比起李隆基來說,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要知道,李隆基可是從武則天手上活了下來並且接過權力的男人,再加上李隆基年輕之時,可是心胸寬廣銳意進取之輩。
要不是後來發生安史之亂以及年老昏庸,李隆基絕對能在曆史上,皇帝之中排得上前五的存在。
可不是他李亨能夠比擬的,這就是進取之君和守城之君的區別。
在幾項重大的事情確定之後,李雄本來以為會有自己的事情,可是沒想到,自己卻成為了看客,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接下來商議的其他各項事情跟李雄完全無關,李雄也隻能默默的看著,等待著退朝。
隨著高力士宣布退朝,這一次,對大唐影響深遠的朝會就此結束。
李雄隨著眾多的大臣向著皇宮外走去,本以為會收到李隆基的私下召見,甚至拒絕了哥舒翰等人邀請一同走的要求,故意放慢了腳步。
而知道自己出了皇宮,都已經上馬準備返迴了,這才看到一名小太監急急忙忙的向自己跑來。
“駙馬爺,請稍等。”
“陛下在東宮等著駙馬爺,請駙馬爺跟小的走一趟。”
李雄聽到對方的話,這才停住了動作,一臉嚴肅的盯著眼前從未見過的小太監。
“到底是陛下相招微臣還是太子找在下,是誰派你來的?”
看到李雄緊緊的盯著自己,這位小太監頓時冷汗直流。
隨著李雄的權勢不斷增加,慢慢養成了不怒自威的氣勢。
更何況李雄更何況李雄是從屍山血海之中殺出,當嚴肅的看向一個人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散發出無形的殺氣。
要知道在軍中許多第一次見李雄,露出這般威嚴的將領心裏邊都會不由得一緊,更何況是一名宮中的太監。
至於李雄為什麽會這樣問?也是有他目地,要知道現在可是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李雄。
自己隻要犯一點點錯,就會被人抓住把柄,而且無限的放大。
更何況是在東宮這樣敏感的地方,雖然以前李雄也和李亨私下會麵過,可那時候的李雄並沒有現在這般受到李隆基重視。
再加上現在李雄多重身份的加持,可以說自己的一言一舉都會讓人浮想翩翩。
自從自己,當上安西節度使以後就再也沒有與李亨私下會麵過,在平時也是盡可能的避免與對方有過多的接觸。
就是為了怕引起李隆基的猜忌,雖然說憑借自己的能力,這天下間沒有自己不能去的地方。
可是那並不是李雄所想要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是不容許自己出現任何的問題。
自己好不容易布局到了現在,眼看就能扭轉大唐的衰落和動亂,越是到這時候李雄自己也必須要小心謹慎。
要知道,李亨前邊的那一位太子,就是被人設計無招進宮,結果被人反咬一口,甚至連累了自己的親生兄弟都身首異處。
李隆基殺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毫不手軟,更何況自己僅僅是一名駙馬。
雖然李隆基不一定殺得了自己,可是自己也沒必要給自己招惹麻煩。
在涉及到自己皇位的權力鬥爭之中,可以說是毫無親情可言,這也是為什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聽到李雄的詢問,這名小太監連忙解釋道:“是小的沒說清楚,是陛下相招駙馬前去東宮商議事情。”
“那為什麽不是高公公來傳旨意。”
“高公公有其他的事情,現在並未在陛下身邊。”
“那魚朝恩呢?他總不可能不在陛下身邊吧!”
聽到李雄的問話。
小太監再次答到:“魚公公正在服侍陛下和太子,小的就是魚公公派來請駙馬爺的。”
聽到小太監的迴答,更是加重了李雄的疑心,雖然高力士是總管太監,可是魚朝恩乃是現在的執筆太監。
可以說是都是李隆基身邊的貼身大太監,現在一位有事沒來另一位也沒有現身,這就不得不讓李雄更加警惕了。
要知道,與以前不管是宣讀詔書,或者是傳李隆基的口諭,這兩人必然會來一人。
現在這兩個人都沒有露麵,李雄現在實在拿不準,這是不是對自己設的局?
李雄思忖片刻後,最終還是決定跟著小太監前往,李雄現在也是在賭這一名小太監不敢欺騙自己。
畢竟若是真的,那自己就成了抗旨不遵,那才是給人口實。
一路上,李雄暗中觀察周圍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之處,而且也是緊緊的跟著這名小太監。
兩人不過兩三步的距離,李雄也是為了確保如果真的有人設計自己,自己也能隨時將這名小太監擒下。
也能為自己找到開脫的借口,如果讓對方離開自己的視線,真的出事了那就百口莫辯了。
還好,一路上無事的來到東宮,進入大殿後,就看見李隆基正在和李亨說著什麽事情,當李隆基看到自己到來後。向自己招了招手。
李雄這才離開這名小太監的身邊,向著李隆基恭敬行禮。
這時李隆基早已經換下了上朝的龍袍,穿著一身便裝,坐在正殿之上而李亨則站在一旁。
“不知聖上,招微臣有何事?”
李隆基卻一臉笑容的說道:“今日無外人在場,無需如此見外。”
“小婿明白。”
聽到李雄自稱小婿,李隆基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日無事,寡人正好到東宮轉轉,太子又是萬春公主的兄長,如今,萬春公主嫁與你,你也算是自家人了。
日後你們要多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免得以後生疏了。”李隆基看似隨意地說道。
李雄心中卻是一驚,李隆基這話看似平常,實則暗藏玄機。
這是在暗示他要與太子保持關係,但又不能過於親近,一切得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下。
李亨也趕忙笑著附和:“是啊,妹夫,往後咱們可得多聯絡感情。”
李雄恭敬答道:“小婿定當牢記父皇與太子殿下的教誨。”
要知道,隻要自己不出錯,李隆基現在的位置遲早是自己的。
李亨也在心裏暗暗發誓,自己遲早也要做到像李隆基這般,天下大權隨自己一言而決。
直到後來發生各種事情後,李亨怎麽也想不明白,同樣是身為大唐帝王,自己為何做不到像李隆基這樣威壓天下?
其實也怪李亨自己沒想明白,雖然他經曆過各種宮廷的鬥爭,但是比起李隆基來說,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要知道,李隆基可是從武則天手上活了下來並且接過權力的男人,再加上李隆基年輕之時,可是心胸寬廣銳意進取之輩。
要不是後來發生安史之亂以及年老昏庸,李隆基絕對能在曆史上,皇帝之中排得上前五的存在。
可不是他李亨能夠比擬的,這就是進取之君和守城之君的區別。
在幾項重大的事情確定之後,李雄本來以為會有自己的事情,可是沒想到,自己卻成為了看客,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接下來商議的其他各項事情跟李雄完全無關,李雄也隻能默默的看著,等待著退朝。
隨著高力士宣布退朝,這一次,對大唐影響深遠的朝會就此結束。
李雄隨著眾多的大臣向著皇宮外走去,本以為會收到李隆基的私下召見,甚至拒絕了哥舒翰等人邀請一同走的要求,故意放慢了腳步。
而知道自己出了皇宮,都已經上馬準備返迴了,這才看到一名小太監急急忙忙的向自己跑來。
“駙馬爺,請稍等。”
“陛下在東宮等著駙馬爺,請駙馬爺跟小的走一趟。”
李雄聽到對方的話,這才停住了動作,一臉嚴肅的盯著眼前從未見過的小太監。
“到底是陛下相招微臣還是太子找在下,是誰派你來的?”
看到李雄緊緊的盯著自己,這位小太監頓時冷汗直流。
隨著李雄的權勢不斷增加,慢慢養成了不怒自威的氣勢。
更何況李雄更何況李雄是從屍山血海之中殺出,當嚴肅的看向一個人的時候,不自覺的就會散發出無形的殺氣。
要知道在軍中許多第一次見李雄,露出這般威嚴的將領心裏邊都會不由得一緊,更何況是一名宮中的太監。
至於李雄為什麽會這樣問?也是有他目地,要知道現在可是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李雄。
自己隻要犯一點點錯,就會被人抓住把柄,而且無限的放大。
更何況是在東宮這樣敏感的地方,雖然以前李雄也和李亨私下會麵過,可那時候的李雄並沒有現在這般受到李隆基重視。
再加上現在李雄多重身份的加持,可以說自己的一言一舉都會讓人浮想翩翩。
自從自己,當上安西節度使以後就再也沒有與李亨私下會麵過,在平時也是盡可能的避免與對方有過多的接觸。
就是為了怕引起李隆基的猜忌,雖然說憑借自己的能力,這天下間沒有自己不能去的地方。
可是那並不是李雄所想要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節骨眼上,更是不容許自己出現任何的問題。
自己好不容易布局到了現在,眼看就能扭轉大唐的衰落和動亂,越是到這時候李雄自己也必須要小心謹慎。
要知道,李亨前邊的那一位太子,就是被人設計無招進宮,結果被人反咬一口,甚至連累了自己的親生兄弟都身首異處。
李隆基殺自己的親生兒子都毫不手軟,更何況自己僅僅是一名駙馬。
雖然李隆基不一定殺得了自己,可是自己也沒必要給自己招惹麻煩。
在涉及到自己皇位的權力鬥爭之中,可以說是毫無親情可言,這也是為什麽說最是無情帝王家。
聽到李雄的詢問,這名小太監連忙解釋道:“是小的沒說清楚,是陛下相招駙馬前去東宮商議事情。”
“那為什麽不是高公公來傳旨意。”
“高公公有其他的事情,現在並未在陛下身邊。”
“那魚朝恩呢?他總不可能不在陛下身邊吧!”
聽到李雄的問話。
小太監再次答到:“魚公公正在服侍陛下和太子,小的就是魚公公派來請駙馬爺的。”
聽到小太監的迴答,更是加重了李雄的疑心,雖然高力士是總管太監,可是魚朝恩乃是現在的執筆太監。
可以說是都是李隆基身邊的貼身大太監,現在一位有事沒來另一位也沒有現身,這就不得不讓李雄更加警惕了。
要知道,與以前不管是宣讀詔書,或者是傳李隆基的口諭,這兩人必然會來一人。
現在這兩個人都沒有露麵,李雄現在實在拿不準,這是不是對自己設的局?
李雄思忖片刻後,最終還是決定跟著小太監前往,李雄現在也是在賭這一名小太監不敢欺騙自己。
畢竟若是真的,那自己就成了抗旨不遵,那才是給人口實。
一路上,李雄暗中觀察周圍的動靜,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之處,而且也是緊緊的跟著這名小太監。
兩人不過兩三步的距離,李雄也是為了確保如果真的有人設計自己,自己也能隨時將這名小太監擒下。
也能為自己找到開脫的借口,如果讓對方離開自己的視線,真的出事了那就百口莫辯了。
還好,一路上無事的來到東宮,進入大殿後,就看見李隆基正在和李亨說著什麽事情,當李隆基看到自己到來後。向自己招了招手。
李雄這才離開這名小太監的身邊,向著李隆基恭敬行禮。
這時李隆基早已經換下了上朝的龍袍,穿著一身便裝,坐在正殿之上而李亨則站在一旁。
“不知聖上,招微臣有何事?”
李隆基卻一臉笑容的說道:“今日無外人在場,無需如此見外。”
“小婿明白。”
聽到李雄自稱小婿,李隆基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
“今日無事,寡人正好到東宮轉轉,太子又是萬春公主的兄長,如今,萬春公主嫁與你,你也算是自家人了。
日後你們要多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免得以後生疏了。”李隆基看似隨意地說道。
李雄心中卻是一驚,李隆基這話看似平常,實則暗藏玄機。
這是在暗示他要與太子保持關係,但又不能過於親近,一切得在李隆基的掌控之下。
李亨也趕忙笑著附和:“是啊,妹夫,往後咱們可得多聯絡感情。”
李雄恭敬答道:“小婿定當牢記父皇與太子殿下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