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推薦劍南判官嚴武,接任劍南節度使。”


    “哦!這個嚴武有什麽過人之處嗎?值得楊愛卿如此推薦。”


    本來李隆基是有意讓現任劍南副節度使崔光遠,接任楊國忠的位置。


    畢竟楊國忠常年不在劍南主持工作,都是由崔光遠代為執行,至於席元慶則在不在李隆基的考慮範圍之內。


    雖然席元慶以前在安西軍中幹的不錯,也算是一名軍中的老將,可是畢竟對方剛剛升了副節度使的位置。


    現在就直接提拔,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再加上對方現在在昌都實行軍墾也是幹的卓有成效。


    再加上現在牢牢的擋住了吐蕃人的進攻,乃是將吐蕃人困在雪域高原上的重要節點。


    現在席元慶的位置暫時不宜擅動,再加上昌都現在可以說是真正的麵對吐蕃的第一道防線。


    在年輕將領沒有成長起來之前,可以說席元慶現在是不能動的。


    如果現在任命席元慶為劍南節度使,對方肯定要到成都上任,但是換一人到他的位置,不一定有他做的好。


    以至於席元慶根本就不在李隆基的考慮範圍之內。


    至於說為什麽會選擇崔光遠,一是因為對方一直都在劍南代為執行節度使的職責,對各項的事情十分的了解。


    雖然從各項收集到的消息來看,崔光遠雖然不是最佳的人選,但絕對是最適合的人之一。


    雖然之前幾次對南詔國的戰爭大唐都處於失利的狀態,但如果隻需要穩住劍南的局勢崔光遠完全足夠了。


    畢竟現在的吐蕃完全被大唐限製住了,如果真的想剿滅南詔國,隻需要派出一員大將率領精銳大軍征討即可。


    本來之前對南詔的戰爭失利後,現任的南詔國君,甚至大放厥詞的說是永不朝貢。


    但是隨著大唐對吐蕃戰爭的全麵勝利,就在今年,南詔國已經派出使者恢複了朝貢。


    並且承認了之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且進貢了大量的奇珍異寶,算是對之前的錯誤賠禮道歉。


    現在已經好大喜功,不負年輕時的銳意進取的李隆基,見到此情況後,也就沒有打算再追究對方。


    雖然剿滅一個國家能帶來巨大的好處,可是萬國來朝的局麵同樣是李隆基所希望看到的。


    聽到李隆基的問話,楊國忠此刻仿佛化身了剛正不阿的宰相。


    “迴稟陛下,我推薦嚴武並非有私心,而是對方確實是有能力。


    上次對南詔的戰爭失利後,也是對方帶兵擋住了南詔國的進攻,最終,南詔見勢不可違才退了迴去。


    而且嚴武此人,在軍中剛正不阿,治軍十分的嚴格,從來不攀炎附勢。


    為了大唐著想,微臣也不怕說出來丟人,微臣在劍南的時候便以此人不對付。


    可是不得不承認,嚴武此人能力確實不錯,就能力而言,並不比崔光遠差。”


    楊國忠停頓片刻後,接著說道:“所以,微臣願意放下私人恩怨,強烈推薦嚴武接任劍南節度使。”


    其實,楊國忠所言不差,他與嚴武以前確實是有過節,主要是嚴武看不起楊國忠的小人行徑。


    但是對方在大唐與南詔國的戰爭中,擋住了南詔國的進攻,可以說是間接的幫了楊國忠一把。


    不然的話,以當時李林甫追著不放的局麵,再加上如果當時南詔大軍無人可擋,攻入大唐的境內進行一番燒殺搶掠,那楊國忠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雖然現在崔光遠帶他執行劍南節度使的職責,可是楊國忠卻很看不起對方。


    畢竟要不是當初他的無能,也不會致使自己被李林甫抓住把柄,從而狠狠的被出手整治了一番。


    至此,楊國忠也恨上了崔光遠的無能,所以現在有機會楊國忠肯定是要報複一番,更別說讓對方接任自己的節度使位置了。


    而一直在默默旁聽的李雄,在聽到楊國忠推薦嚴武的時候,也是不由得多看了對方兩眼。


    沒想到楊國忠居然也有慧眼識人的一天,要知道,自從鮮於仲通開始接任劍南節度使到楊國忠這一段期間內。


    劍南能拿得出手的文武就兩人,一人就是現在楊國忠推薦的嚴武,另一人就是未來的四朝元老李泌。


    至於其他人,可以說是一個不如一個,根本就上不了台麵。


    甚至放任了南詔國的做大,成為了大唐的另外一個心腹大患。


    甚至後來發展到聯合吐蕃一起進攻大唐,讓大唐整個西南地區不得安寧。


    要不是南詔國也是一幫菜雞,並且南詔國的皇室並沒有太大的野心,不然絕對會成為另外一個雄踞西南的霸主。


    雖然嚴武上台時間較短,可是他確實是做到了西禦吐蕃南壓南召,確保了大唐西南地區的和平穩定。


    李隆基聽到楊國忠的解釋後微微點了點頭,雖然李隆基對嚴武此人不是十分的了解,但是能做到判官之人應該能力也不會差。


    再加上此人乃是楊國忠推薦,自己也需要給對方一點麵子,在心中權衡一番後。


    “既然宰相極力推薦,肯定也有你的道理,再加上現在西南地區局勢不是很穩定。


    而南詔國又反複無常,嚴武既然能抵禦外敵,又為人正直,確是合適之人選。


    隻是朕若這般決定,崔光遠那邊又當如何?


    對方雖然是進攻不足,但是守城有餘,就算沒有功勞,也是有苦勞的。”


    楊國忠見此連忙道:“陛下,崔光遠雖代行職責,但多次作戰失利,實難擔當大任。


    嚴武接任,定能重振劍南軍威,穩定西南局勢。


    至於崔光遠,可另行安排職位,想必他也不敢違抗聖意。”


    李隆基沉思片刻後道:“那就傳旨下去,命嚴武接任劍南節度使,崔光遠繼續任劍南副節度使輔佐嚴武處理好劍南的事情。”


    楊國忠見局麵已定,雖然自己卸任了劍南節度使的位置,可是也推薦了自己認可之人接任,也算是不錯的結果了。


    而崔光遠得知此事,雖心有不甘,卻也隻能默默接受,畢竟自己之前確實是對南詔國戰爭失利也怪不得別人。


    嚴武到任後,大力整頓軍紀,選拔賢才,也借著人員輪換之機,一邊加強席元慶麾下實力,一邊抽調精銳人員屯兵於大唐與南詔國的邊境形成威壓之勢。


    南詔聽聞嚴武上任,再加上對方種種舉動,也逐漸息了聯合吐蕃再一次進攻,大唐的想法。


    畢竟嚴武的能力他們還是知曉的,再加上現在,對方已經上任節度使能夠調動的人員更多,這時候再去挑戰對方,明顯不是明智之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滇草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滇草烏並收藏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