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帶著對文化融合的美好憧憬,沐浴著溫暖的陽光繼續前行。走著走著,羅辰突然一拍腦袋,興奮地說道:“對了,離這兒不遠有個福州百姓長廊,那可是個了解福州百姓生活變遷和傳統文化傳承的好地方,咱們去那兒看看!”
沙克眼中瞬間燃起好奇的光芒,陳瑞也來了興致,兩人一致同意前往。沒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福州百姓長廊。
踏入長廊,斑駁的陽光透過枝葉繁茂的大樹,絲絲縷縷地灑在古舊的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不規則的光斑。長廊主體是古色古香的木質結構,橫梁上雕刻著精美絕倫的花鳥魚蟲圖案,那些鳥兒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魚兒也似要躍出水麵。
一旁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得能瞧見水底圓潤的石子和搖曳的水草,小魚小蝦在石縫間歡快地穿梭嬉戲,溪水輕拍岸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樂章。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那是長廊邊不知名野花散發的芬芳,混合著木材特有的清香,讓人仿若置身於一幅寧靜而古樸的田園畫卷之中。
剛踏入長廊,沙克就被長廊兩側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吸引住了。
照片裏,有過去福州街頭熱鬧的集市,人們穿著樸素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傳統的福州民居,青瓦白牆,充滿了古樸的韻味。
“look!這些照片就像一部生動的曆史書,讓我看到了福州過去的樣子。wow,太不可思議了!”沙克不禁感歎道,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新奇。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福州民謠歌聲:“月光光,照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難得渡,娘子撐船來接郎。”歌聲婉轉,帶著濃濃的福州韻味,仿佛帶著他們穿越迴了舊時光。
沙克一下來了精神,眼睛四處張望,試圖尋找歌聲的來源,一邊急切地問:“這是什麽聲音?太好聽了,感覺像在講一個浪漫的故事。oh my god,這也太有感覺了!”
陳瑞臉上浮現出一抹懷念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揚,溫柔地說道:“這是福州民謠,在我們這兒,老人們經常會哼唱,以前我小時候,奶奶就經常唱給我聽,那些歌詞裏藏著福州的曆史和生活。每一句歌詞都是福州人生活的寫照,聽到它,就想起小時候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
福州民謠的曲調豐富多樣,有高腔、平腔等,歌詞也多是用福州方言創作,親切又接地氣,承載著福州的風土人情和百姓的情感。”
羅辰挺直了腰板,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笑著解釋:“對,福州民謠就像城市的記憶,每一句都有它的故事。
就說這歌裏唱的洪塘,宋代梁克家的《三山誌》裏就有記載,它曾經是福州重要的水運碼頭,見證了福州的商貿往來和城市發展。像‘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描繪的就是當時洪塘碼頭的繁華景象。
在咱們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碼頭文化,碼頭不僅是貨物運輸的樞紐,更是文化交流、信息傳播的重要場所。這背後和中國悠久的農耕文明以及江河湖泊眾多的地理環境相關,人們依水而居,水運發達,自然而然形成了獨特的碼頭文化圈,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這裏匯聚交融 。”
接著羅辰指著長廊兩側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笑著介紹:“這些照片記錄了福州不同時期的生活場景,從衣食住行到風俗習慣,能讓你更深入地了解福州的傳統文化和百姓的生活。
就說這民謠裏唱的洪塘,曾經是福州重要的水運碼頭,見證了福州的商貿往來和城市發展。在福州,還有一種獨特的水上迎親習俗,過去閩江兩岸的人們,迎親隊伍會乘船,在江麵上浩浩蕩蕩,船頭裝飾著大紅花和彩帶,船夫們喊著號子,那場麵可熱鬧了。
和美國婚禮不同,咱們中國的婚禮十分注重儀式感,從提親、定親到迎親、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流程和寓意。
這背後是因為中國長期處於宗法社會,家族觀念根深蒂固,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結 。
像送親和迎親的人數、路線,都有傳統說法,承載著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和家族的期望,希望新人未來生活順順利利,也希望兩個家族通過聯姻更加興旺。
沙克,你們美國婚禮除了交換戒指,還有啥特別的環節不?”
沙克撓撓頭,思考片刻後說:“嗯……婚禮上一般會有新人的第一支舞,大家會圍在一起觀看,氛圍特別浪漫。
還有拋花束環節,單身的女性會去搶,據說接到花束的人會下一個結婚。oh,that''s really interesting!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文化多元且強調個人主義 ,所以婚禮更注重新人的個人情感表達,像第一支舞,就是新人展示彼此愛意和對新生活期待的時刻,整個氛圍輕鬆浪漫,更多是為了慶祝新人開啟人生新旅程 。”
陳瑞聽後笑著說:“和美國婚禮不同,在中國婚禮中,除了迎親、拜堂這些環節,婚宴上的菜品也有講究,每一道菜都可能有吉祥的寓意,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 ,而且婚宴上還有新人敬酒環節,向親朋好友表達感謝。
這也是家族觀念和禮儀文化的體現,通過這些儀式,向親友宣告家族的新成員加入,同時表達對親友的尊重和感激 。”
陳瑞指著一張老福州街頭的照片說:“你看這街頭的小吃攤,福州的美食文化也源遠流長。像魚丸、肉燕,都是傳承了幾代人的美味,背後藏著福州百姓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食的執著。
民謠裏也有唱‘魚丸燕丸,吃了不打顫’,簡單的歌詞,卻是福州人對這些美食的喜愛和讚美。
而且福州人在重要節日,比如春節,餐桌上一定少不了太平燕,這太平燕也叫扁肉燕,寓意著平安吉祥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太平燕,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在美國,大家的飲食文化可能會相對比較隨意,而在中國,飲食不僅是為了果腹,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中國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食物獲取並非易事,所以對食物格外珍惜,並且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文化寓意 。不同的節日有特定的美食,親友相聚時的餐桌禮儀也十分講究,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獨特的體現。”
沙克聽得津津有味,緊接著問:“那這些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還保留得完整嗎?”
羅辰微微皺起眉頭,陷入短暫的思考,隨後認真地迴答:“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了,像春節、元宵這些傳統節日,福州的大街小巷依舊熱鬧非凡。
不過也有些習俗在形式上有了變化,但核心的文化內涵始終沒變。
就像民謠裏承載的情感,不管時代怎麽變,對家鄉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一直都在。
但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傳統技藝麵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比如一些傳統手工藝,年輕人願意去學的越來越少。
沙克,你在美國生活,肯定也接觸過不少美國的傳統技藝,你們那邊在傳承上情況怎麽樣呢?”
沙克聳聳肩說:“在美國,也有類似的情況,一些傳統的文化活動參與的人越來越少。我們也在嚐試借助現代科技,比如通過網絡直播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傳統習俗,或者開發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
但和中國相比,美國曆史較短,文化底蘊相對沒那麽深厚,在傳統技藝和文化傳承方麵,中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悠久的曆史可以借鑒。oh,it''s really a pity about the inheritance situation.”
陳瑞接著迴應:“原來美國也麵臨這樣的問題,不過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藝曆史更久,傳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也更複雜。但我覺得我們可以相互借鑒,像你說的網絡直播和文化創意產品,我們也可以多嚐試。
中國傳統技藝傳承困難,一部分原因是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年輕人更傾向選擇就業機會多、迴報快的行業 。”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周圍的遊客也不時投來關注的目光,甚至有人加入他們的討論,給出自己的建議,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他們沿著長廊緩緩前行,陳瑞迴憶起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集市的場景,眼中滿是溫柔與感慨:“我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集市,那時候可熱鬧了,還有各種吆喝聲,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親切。爺爺總會給我買一些小零食,那些味道至今都忘不掉。”
陳瑞指著一幅關於福州傳統婚禮的照片說:“你看,這是福州以前的婚禮,和現在可大不一樣。以前的婚禮儀式感十足,從迎親到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矩,承載著人們對新人的美好祝福。
迎親時,男方要準備一隻公雞送到女方家,女方則迴一隻母雞,象征著陰陽和諧,夫妻和睦。
在美國的婚禮上,可能更多是交換戒指,而在中國,這些傳統的信物和儀式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寓意。
從曆史角度看,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學說影響深遠,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婚姻中的這些象征物也是陰陽學說的體現 ,希望夫妻關係和諧平衡。”
沙克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張開,手指著照片,滿臉好奇地問:“為什麽新娘要蓋紅蓋頭?這個儀式有什麽特別的寓意嗎?wow,so mysterious!”
羅辰拍了拍沙克的肩膀,笑著說:“新娘蓋紅蓋頭有多重寓意呢,一方麵是遮羞,在古代,女子講究含蓄內斂;另一方麵,紅色在中國文化裏代表喜慶、吉祥,能辟邪祈福,給新人帶來好運。
而且迎親隊伍裏的各種講究,比如送親人數、迎親路線,都有傳統的說法,寓意著新人未來的生活順順利利。
就像民謠裏唱的,生活再難,也總有美好的盼頭。
而在西方婚禮中,新娘通常會戴白色的頭紗,象征著純潔。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響較大,白色在宗教文化裏代表著神聖、純潔,所以新娘戴白色頭紗更多是宗教文化和審美觀念的體現 ,和中國紅蓋頭的寓意和文化背景截然不同。”
陳瑞接著補充道:“拜堂時三拜,一拜天地,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
二拜高堂,是感激長輩養育之恩;
夫妻對拜,則是夫妻間相互尊重與承諾。
這些儀式曆經千年,依然在中國的婚禮中傳承,足見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
就像福州民謠,一代傳一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婚禮上還有個有趣的習俗,新人要吃太平麵,麵裏通常會有兩個鴨蛋,寓意著新人今後的生活平平安安、圓圓滿滿。
這和西方婚禮中切蛋糕的環節一樣,都表達了對新人的美好祝願,但方式和文化內涵卻大相徑庭。
西方切蛋糕儀式源於中世紀的歐洲,蛋糕象征著幸福和甜蜜,切蛋糕意味著分享這份甜蜜 ;而中國的太平麵則是基於本土的飲食文化和吉祥寓意,希望新人生活安穩圓滿 。”
...
走著走著,三人來到了一個展示福州傳統手工藝的區域。
展示區內,暖黃色的燈光柔和地灑在一件件手工藝品上,油紙傘被撐開懸掛在天花板上,形成一片五彩斑斕的傘海。
撐開一把福州油紙傘,仿佛撐開了一段塵封的歲月。那細膩的傘麵,繪製著福州的山水風光,雨滴落下,濺起的是千年的文化漣漪,每一次開合,都似在訴說著福州的古老故事。
軟木畫被放置在精致的玻璃展櫃中,旁邊還擺放著放大鏡,方便遊客欣賞其細膩的雕刻,那些由軟木薄片雕琢而成的山水、人物、亭台樓閣,仿佛將福州的山川河海、市井生活微縮其中,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手工藝人的心血。
壽山石雕則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木質展台上,每一尊石雕旁都有詳細的介紹卡片,它們或細膩溫潤,或色彩斑斕,雕刻題材豐富多樣,從神話傳說到日常生活,無不栩栩如生。
沙克被這些手工藝品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忍不住伸手輕輕觸摸。“這些手工藝品太精美了,簡直是藝術品!oh my goodness!”他讚歎道。
一位手工藝人正在現場製作軟木畫,沙克饒有興趣地在一旁觀看。
手工藝人一邊製作,一邊向他們介紹軟木畫的製作過程:“這軟木畫啊,要先把軟木切成薄片,再用刻刀精心雕刻出各種形狀,最後拚接組合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麵。”
沙克看著手工藝人靈活的雙手,不禁感歎:“這得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啊,真的太了不起了!”
手工藝人笑著補充:“這軟木畫起源於20世紀初,是咱福州獨特的民間工藝,用這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福州的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寄托著咱福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熱愛。就像福州民謠裏唱的那些美好場景,都能在這軟木畫裏找到影子。
在福州,還有一種傳統的花燈製作工藝,每到元宵節,福州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動物造型的、人物造型的,還有展現福州曆史故事的。製作花燈的過程也很講究,要先用竹條紮出骨架,再用彩紙或絲綢糊在外麵,最後畫上精美的圖案,一盞花燈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承載著福州人對節日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羅辰接著說:“不僅是軟木畫,壽山石雕曆史悠久,南朝時期就已出現,它選材獨特,因石施藝,利用壽山石天然的色彩和紋理,雕刻出精美絕倫的作品,深受文人雅士喜愛,也成為福州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
和西方的雕塑藝術相比,中國傳統石雕更注重意境的營造和文化內涵的表達,像壽山石雕中的一些題材,如‘劉海戲金蟾’,就蘊含著吉祥、財富的寓意。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吉祥、富貴等美好寓意有著強烈的追求,這些觀念通過藝術創作體現出來 。
而西方雕塑藝術受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影響,更注重人體結構和比例的寫實,追求藝術的理想化和審美性 。
沙克,你們美國有類似這種富有文化寓意的雕塑作品嗎?”
沙克想了想說道:“我們那兒雕塑更多是紀念一些曆史人物或者事件,像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總統雕像。不過像這種有特定吉祥寓意的雕塑確實少見,感覺中國的雕塑藝術更有文化韻味。
美國的雕塑更多是基於國家曆史和政治需求,為了銘記重要人物和事件 ,和中國注重文化寓意的傳統雕塑有很大區別。”
陳瑞也點頭讚同:“這些傳統技藝不僅是手藝,更是福州文化的根脈,蘊含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比如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圖案,這些圖案大多都有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等美好寓意,是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表達。
中國民間藝術很多都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 ,通過簡單的材料和精湛的技藝,把抽象的願望具象化 。”
在百姓長廊的盡頭,有一個小型的舞台,正在表演福州傳統的伬藝。演員們穿著鮮豔的戲服,色彩斑斕,繡工精致,用獨特的唱腔和生動的動作,講述著福州的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台下的觀眾們全神貫注,隨著劇情的起伏,時而緊張地屏住唿吸,時而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孩子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大人們則沉浸在這充滿鄉土氣息的表演裏,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沙克雖然聽不懂福州方言,但他被演員們豐富的表情和靈動的動作所吸引,眼神中滿是專注,不時鼓掌叫好。“bravo!太棒了!”
表演結束後,三人離開了福州百姓長廊。沙克原本隻是帶著好奇的心態來參觀,隨著對各種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他看著眼前精美的壽山石雕,迴想起自己一路的所見所聞,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曾經那些遙遠而陌生的中國文化元素,此刻卻如此真實地觸動著他的內心,他意識到自己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一個新的發現都讓他對這片土地和這裏的文化充滿了敬畏與熱愛。
沙克意猶未盡地說:“今天的經曆太豐富了,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更多有趣的地方。以後我一定要把這些獨特的中國文化分享給更多的美國朋友,讓他們也能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羅辰笑著說:“那下次咱們再一起去探尋更多中國文化的寶藏,把這些文化交流的美好延續下去。”
陳瑞也點頭:“對,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綻放出更絢爛的光彩。”
...
(???) (??w??)??
大年初十二已至,願你在蛇年,事業如同蜿蜒而上的藤蔓,一路攀升,節節高升,向著心中的目標穩穩進發,收獲成功的碩果!
...
?:.?ヽ (*′?`)??.:?
沙克眼中瞬間燃起好奇的光芒,陳瑞也來了興致,兩人一致同意前往。沒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福州百姓長廊。
踏入長廊,斑駁的陽光透過枝葉繁茂的大樹,絲絲縷縷地灑在古舊的石板路上,形成一片片不規則的光斑。長廊主體是古色古香的木質結構,橫梁上雕刻著精美絕倫的花鳥魚蟲圖案,那些鳥兒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魚兒也似要躍出水麵。
一旁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清澈得能瞧見水底圓潤的石子和搖曳的水草,小魚小蝦在石縫間歡快地穿梭嬉戲,溪水輕拍岸邊,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大自然演奏的美妙樂章。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花香,那是長廊邊不知名野花散發的芬芳,混合著木材特有的清香,讓人仿若置身於一幅寧靜而古樸的田園畫卷之中。
剛踏入長廊,沙克就被長廊兩側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吸引住了。
照片裏,有過去福州街頭熱鬧的集市,人們穿著樸素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傳統的福州民居,青瓦白牆,充滿了古樸的韻味。
“look!這些照片就像一部生動的曆史書,讓我看到了福州過去的樣子。wow,太不可思議了!”沙克不禁感歎道,眼睛瞪得大大的,滿是新奇。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福州民謠歌聲:“月光光,照池塘;騎竹馬,過洪塘。洪塘水深難得渡,娘子撐船來接郎。”歌聲婉轉,帶著濃濃的福州韻味,仿佛帶著他們穿越迴了舊時光。
沙克一下來了精神,眼睛四處張望,試圖尋找歌聲的來源,一邊急切地問:“這是什麽聲音?太好聽了,感覺像在講一個浪漫的故事。oh my god,這也太有感覺了!”
陳瑞臉上浮現出一抹懷念的神情,嘴角微微上揚,溫柔地說道:“這是福州民謠,在我們這兒,老人們經常會哼唱,以前我小時候,奶奶就經常唱給我聽,那些歌詞裏藏著福州的曆史和生活。每一句歌詞都是福州人生活的寫照,聽到它,就想起小時候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
福州民謠的曲調豐富多樣,有高腔、平腔等,歌詞也多是用福州方言創作,親切又接地氣,承載著福州的風土人情和百姓的情感。”
羅辰挺直了腰板,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笑著解釋:“對,福州民謠就像城市的記憶,每一句都有它的故事。
就說這歌裏唱的洪塘,宋代梁克家的《三山誌》裏就有記載,它曾經是福州重要的水運碼頭,見證了福州的商貿往來和城市發展。像‘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沽酒戶垂簾’描繪的就是當時洪塘碼頭的繁華景象。
在咱們中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碼頭文化,碼頭不僅是貨物運輸的樞紐,更是文化交流、信息傳播的重要場所。這背後和中國悠久的農耕文明以及江河湖泊眾多的地理環境相關,人們依水而居,水運發達,自然而然形成了獨特的碼頭文化圈,不同地域的文化在這裏匯聚交融 。”
接著羅辰指著長廊兩側展示的一幅幅老照片,笑著介紹:“這些照片記錄了福州不同時期的生活場景,從衣食住行到風俗習慣,能讓你更深入地了解福州的傳統文化和百姓的生活。
就說這民謠裏唱的洪塘,曾經是福州重要的水運碼頭,見證了福州的商貿往來和城市發展。在福州,還有一種獨特的水上迎親習俗,過去閩江兩岸的人們,迎親隊伍會乘船,在江麵上浩浩蕩蕩,船頭裝飾著大紅花和彩帶,船夫們喊著號子,那場麵可熱鬧了。
和美國婚禮不同,咱們中國的婚禮十分注重儀式感,從提親、定親到迎親、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嚴格的流程和寓意。
這背後是因為中國長期處於宗法社會,家族觀念根深蒂固,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結合,更是兩個家族的聯結 。
像送親和迎親的人數、路線,都有傳統說法,承載著對新人的美好祝福和家族的期望,希望新人未來生活順順利利,也希望兩個家族通過聯姻更加興旺。
沙克,你們美國婚禮除了交換戒指,還有啥特別的環節不?”
沙克撓撓頭,思考片刻後說:“嗯……婚禮上一般會有新人的第一支舞,大家會圍在一起觀看,氛圍特別浪漫。
還有拋花束環節,單身的女性會去搶,據說接到花束的人會下一個結婚。oh,that''s really interesting!
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文化多元且強調個人主義 ,所以婚禮更注重新人的個人情感表達,像第一支舞,就是新人展示彼此愛意和對新生活期待的時刻,整個氛圍輕鬆浪漫,更多是為了慶祝新人開啟人生新旅程 。”
陳瑞聽後笑著說:“和美國婚禮不同,在中國婚禮中,除了迎親、拜堂這些環節,婚宴上的菜品也有講究,每一道菜都可能有吉祥的寓意,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 ,而且婚宴上還有新人敬酒環節,向親朋好友表達感謝。
這也是家族觀念和禮儀文化的體現,通過這些儀式,向親友宣告家族的新成員加入,同時表達對親友的尊重和感激 。”
陳瑞指著一張老福州街頭的照片說:“你看這街頭的小吃攤,福州的美食文化也源遠流長。像魚丸、肉燕,都是傳承了幾代人的美味,背後藏著福州百姓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食的執著。
民謠裏也有唱‘魚丸燕丸,吃了不打顫’,簡單的歌詞,卻是福州人對這些美食的喜愛和讚美。
而且福州人在重要節日,比如春節,餐桌上一定少不了太平燕,這太平燕也叫扁肉燕,寓意著平安吉祥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太平燕,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在美國,大家的飲食文化可能會相對比較隨意,而在中國,飲食不僅是為了果腹,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中國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食物獲取並非易事,所以對食物格外珍惜,並且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文化寓意 。不同的節日有特定的美食,親友相聚時的餐桌禮儀也十分講究,這些都是中華文化獨特的體現。”
沙克聽得津津有味,緊接著問:“那這些傳統習俗在現代社會還保留得完整嗎?”
羅辰微微皺起眉頭,陷入短暫的思考,隨後認真地迴答:“大部分都保留下來了,像春節、元宵這些傳統節日,福州的大街小巷依舊熱鬧非凡。
不過也有些習俗在形式上有了變化,但核心的文化內涵始終沒變。
就像民謠裏承載的情感,不管時代怎麽變,對家鄉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一直都在。
但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傳統技藝麵臨著後繼無人的困境,比如一些傳統手工藝,年輕人願意去學的越來越少。
沙克,你在美國生活,肯定也接觸過不少美國的傳統技藝,你們那邊在傳承上情況怎麽樣呢?”
沙克聳聳肩說:“在美國,也有類似的情況,一些傳統的文化活動參與的人越來越少。我們也在嚐試借助現代科技,比如通過網絡直播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傳統習俗,或者開發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
但和中國相比,美國曆史較短,文化底蘊相對沒那麽深厚,在傳統技藝和文化傳承方麵,中國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悠久的曆史可以借鑒。oh,it''s really a pity about the inheritance situation.”
陳瑞接著迴應:“原來美國也麵臨這樣的問題,不過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藝曆史更久,傳承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可能也更複雜。但我覺得我們可以相互借鑒,像你說的網絡直播和文化創意產品,我們也可以多嚐試。
中國傳統技藝傳承困難,一部分原因是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的影響,年輕人更傾向選擇就業機會多、迴報快的行業 。”
三人你一言我一語,熱烈地討論著,周圍的遊客也不時投來關注的目光,甚至有人加入他們的討論,給出自己的建議,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他們沿著長廊緩緩前行,陳瑞迴憶起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集市的場景,眼中滿是溫柔與感慨:“我小時候跟著爺爺去集市,那時候可熱鬧了,還有各種吆喝聲,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親切。爺爺總會給我買一些小零食,那些味道至今都忘不掉。”
陳瑞指著一幅關於福州傳統婚禮的照片說:“你看,這是福州以前的婚禮,和現在可大不一樣。以前的婚禮儀式感十足,從迎親到拜堂,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規矩,承載著人們對新人的美好祝福。
迎親時,男方要準備一隻公雞送到女方家,女方則迴一隻母雞,象征著陰陽和諧,夫妻和睦。
在美國的婚禮上,可能更多是交換戒指,而在中國,這些傳統的信物和儀式背後,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寓意。
從曆史角度看,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陰陽學說影響深遠,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婚姻中的這些象征物也是陰陽學說的體現 ,希望夫妻關係和諧平衡。”
沙克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微微張開,手指著照片,滿臉好奇地問:“為什麽新娘要蓋紅蓋頭?這個儀式有什麽特別的寓意嗎?wow,so mysterious!”
羅辰拍了拍沙克的肩膀,笑著說:“新娘蓋紅蓋頭有多重寓意呢,一方麵是遮羞,在古代,女子講究含蓄內斂;另一方麵,紅色在中國文化裏代表喜慶、吉祥,能辟邪祈福,給新人帶來好運。
而且迎親隊伍裏的各種講究,比如送親人數、迎親路線,都有傳統的說法,寓意著新人未來的生活順順利利。
就像民謠裏唱的,生活再難,也總有美好的盼頭。
而在西方婚禮中,新娘通常會戴白色的頭紗,象征著純潔。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響較大,白色在宗教文化裏代表著神聖、純潔,所以新娘戴白色頭紗更多是宗教文化和審美觀念的體現 ,和中國紅蓋頭的寓意和文化背景截然不同。”
陳瑞接著補充道:“拜堂時三拜,一拜天地,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
二拜高堂,是感激長輩養育之恩;
夫妻對拜,則是夫妻間相互尊重與承諾。
這些儀式曆經千年,依然在中國的婚禮中傳承,足見傳統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
就像福州民謠,一代傳一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婚禮上還有個有趣的習俗,新人要吃太平麵,麵裏通常會有兩個鴨蛋,寓意著新人今後的生活平平安安、圓圓滿滿。
這和西方婚禮中切蛋糕的環節一樣,都表達了對新人的美好祝願,但方式和文化內涵卻大相徑庭。
西方切蛋糕儀式源於中世紀的歐洲,蛋糕象征著幸福和甜蜜,切蛋糕意味著分享這份甜蜜 ;而中國的太平麵則是基於本土的飲食文化和吉祥寓意,希望新人生活安穩圓滿 。”
...
走著走著,三人來到了一個展示福州傳統手工藝的區域。
展示區內,暖黃色的燈光柔和地灑在一件件手工藝品上,油紙傘被撐開懸掛在天花板上,形成一片五彩斑斕的傘海。
撐開一把福州油紙傘,仿佛撐開了一段塵封的歲月。那細膩的傘麵,繪製著福州的山水風光,雨滴落下,濺起的是千年的文化漣漪,每一次開合,都似在訴說著福州的古老故事。
軟木畫被放置在精致的玻璃展櫃中,旁邊還擺放著放大鏡,方便遊客欣賞其細膩的雕刻,那些由軟木薄片雕琢而成的山水、人物、亭台樓閣,仿佛將福州的山川河海、市井生活微縮其中,每一處細節都凝聚著手工藝人的心血。
壽山石雕則錯落有致地擺放在木質展台上,每一尊石雕旁都有詳細的介紹卡片,它們或細膩溫潤,或色彩斑斕,雕刻題材豐富多樣,從神話傳說到日常生活,無不栩栩如生。
沙克被這些手工藝品的精湛技藝所折服,忍不住伸手輕輕觸摸。“這些手工藝品太精美了,簡直是藝術品!oh my goodness!”他讚歎道。
一位手工藝人正在現場製作軟木畫,沙克饒有興趣地在一旁觀看。
手工藝人一邊製作,一邊向他們介紹軟木畫的製作過程:“這軟木畫啊,要先把軟木切成薄片,再用刻刀精心雕刻出各種形狀,最後拚接組合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麵。”
沙克看著手工藝人靈活的雙手,不禁感歎:“這得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啊,真的太了不起了!”
手工藝人笑著補充:“這軟木畫起源於20世紀初,是咱福州獨特的民間工藝,用這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福州的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寄托著咱福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熱愛。就像福州民謠裏唱的那些美好場景,都能在這軟木畫裏找到影子。
在福州,還有一種傳統的花燈製作工藝,每到元宵節,福州的大街小巷都會掛滿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動物造型的、人物造型的,還有展現福州曆史故事的。製作花燈的過程也很講究,要先用竹條紮出骨架,再用彩紙或絲綢糊在外麵,最後畫上精美的圖案,一盞花燈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承載著福州人對節日的祝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羅辰接著說:“不僅是軟木畫,壽山石雕曆史悠久,南朝時期就已出現,它選材獨特,因石施藝,利用壽山石天然的色彩和紋理,雕刻出精美絕倫的作品,深受文人雅士喜愛,也成為福州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
和西方的雕塑藝術相比,中國傳統石雕更注重意境的營造和文化內涵的表達,像壽山石雕中的一些題材,如‘劉海戲金蟾’,就蘊含著吉祥、財富的寓意。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吉祥、富貴等美好寓意有著強烈的追求,這些觀念通過藝術創作體現出來 。
而西方雕塑藝術受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影響,更注重人體結構和比例的寫實,追求藝術的理想化和審美性 。
沙克,你們美國有類似這種富有文化寓意的雕塑作品嗎?”
沙克想了想說道:“我們那兒雕塑更多是紀念一些曆史人物或者事件,像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的總統雕像。不過像這種有特定吉祥寓意的雕塑確實少見,感覺中國的雕塑藝術更有文化韻味。
美國的雕塑更多是基於國家曆史和政治需求,為了銘記重要人物和事件 ,和中國注重文化寓意的傳統雕塑有很大區別。”
陳瑞也點頭讚同:“這些傳統技藝不僅是手藝,更是福州文化的根脈,蘊含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熱愛。比如剪紙藝術,一把剪刀、一張紅紙,就能創造出形態各異的圖案,這些圖案大多都有吉祥如意、幸福美滿等美好寓意,是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表達。
中國民間藝術很多都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 ,通過簡單的材料和精湛的技藝,把抽象的願望具象化 。”
在百姓長廊的盡頭,有一個小型的舞台,正在表演福州傳統的伬藝。演員們穿著鮮豔的戲服,色彩斑斕,繡工精致,用獨特的唱腔和生動的動作,講述著福州的曆史故事和民間傳說。
台下的觀眾們全神貫注,隨著劇情的起伏,時而緊張地屏住唿吸,時而爆發出陣陣熱烈的掌聲,孩子們興奮地在人群中穿梭,大人們則沉浸在這充滿鄉土氣息的表演裏,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沙克雖然聽不懂福州方言,但他被演員們豐富的表情和靈動的動作所吸引,眼神中滿是專注,不時鼓掌叫好。“bravo!太棒了!”
表演結束後,三人離開了福州百姓長廊。沙克原本隻是帶著好奇的心態來參觀,隨著對各種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他看著眼前精美的壽山石雕,迴想起自己一路的所見所聞,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曾經那些遙遠而陌生的中國文化元素,此刻卻如此真實地觸動著他的內心,他意識到自己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一個新的發現都讓他對這片土地和這裏的文化充滿了敬畏與熱愛。
沙克意猶未盡地說:“今天的經曆太豐富了,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更多有趣的地方。以後我一定要把這些獨特的中國文化分享給更多的美國朋友,讓他們也能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羅辰笑著說:“那下次咱們再一起去探尋更多中國文化的寶藏,把這些文化交流的美好延續下去。”
陳瑞也點頭:“對,讓不同文化相互碰撞,綻放出更絢爛的光彩。”
...
(???) (??w??)??
大年初十二已至,願你在蛇年,事業如同蜿蜒而上的藤蔓,一路攀升,節節高升,向著心中的目標穩穩進發,收獲成功的碩果!
...
?:.?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