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遊神活動接近尾聲,羅辰、陳瑞和沙克三人站在人群裏,完全沉浸在這震撼的美景中,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holy cow!這也太壯觀了!”沙克興奮地揮舞著手臂,那架勢恨不得要把此刻的激動傳遞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羅辰嘴角上揚,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可是咱中國春節必不可少的環節,喜慶得很!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那氛圍和儀式感,別的可比不了。”


    這時,陳瑞揉了揉肚子,發出一陣不合時宜的咕嚕聲,打破了三人的沉醉。“都中午啦,肚子抗議咯,趕緊找地兒犒勞犒勞它。”


    羅辰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拍著胸脯說:“走,帶你們去海峽傳統文化街,那兒的美食能讓你們的味蕾開派對!而且啊,能讓你們好好見識見識咱們的傳統文化!”


    三人來到貴安新天地休閑旅遊度假區海峽傳統文化街,剛一踏入,沙克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oh my god,這簡直就像從電影裏走出來的場景!”他興奮地大喊。


    羅辰笑著解釋:“這就是海峽傳統文化街,融合了福州和台灣的傳統文化,特別有韻味。從建築到美食,再到各種手工藝品,到處都是故事。”


    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其中,小吃攤前,攤主熱情地招唿著顧客,油鍋裏的海蠣餅滋滋作響,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談笑聲,熱鬧非凡。他們沿著青石板路緩緩前行,鞋底與石板碰撞發出清脆聲響,仿佛在奏響一首獨特的歡迎曲。


    古色古香的建築錯落有致,木質的門窗、雕花的屋簷,在暖烘烘的陽光照耀下散發著古樸的韻味,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一絲淡淡的茶香,一下子將他們拉迴到了舊時光。街道兩旁的店鋪招牌,大多采用傳統的木質牌匾,配以燙金大字,古雅又莊重,牌匾上的字跡在歲月的洗禮下依然清晰有力。


    羅辰的鼻子像裝了雷達,瞬間捕捉到了空氣中彌漫的美食香氣,拉著陳瑞和沙克就往一家小吃攤奔去,一邊跑一邊喊:“快,我聞到了海蠣餅的味道,那可是人間美味!”


    陳瑞無奈地笑了笑,對沙克說:“他呀,一遇到美食就走不動道。不過這海蠣餅確實值得嚐嚐,外酥裏嫩,鮮得很。”


    三人來到小吃攤前,羅辰熟練地和攤主打招唿,熟練地報出要的份數。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海蠣餅就端了上來。沙克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金黃酥脆的外皮在齒間碎裂,鮮美的內餡瞬間在口中散開,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讚不絕口。三人一邊吃著海蠣餅,一邊在街道上閑逛,感受著周圍熱鬧的氛圍。


    吃了一些美食,三人走進了一家文化展示館。館內,柔和的燈光均勻地灑在一件件展品上,脫胎漆器在燈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沙克被這些精美的展品吸引,不住地詢問工作人員關於福州和台灣文化的問題。


    工作人員耐心地講解著福州脫胎漆器複雜的製作工序,從傳統的泥土、石膏塑形,到現代的塑料等新型材料運用,再到最具特色的布胎製作,以及裱夏布、上灰、打磨、髹飾和裝飾等一係列精細步驟。


    “wow!這也太不可思議了!製作一件漆器居然要這麽多步驟,花費這麽長時間。”沙克一邊聽,一邊認真地點頭,還不時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羅辰走上前,眼中流露出對傳統技藝傳承的擔憂和期望,感慨道:“我小時候,爺爺也會做一些簡單的漆藝物件,那時候覺得好玩,現在才明白這些老手藝要傳承下去有多難,每一道工序都是老一輩人的心血啊。現在願意靜下心來學這些手藝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真怕這些珍貴的技藝會慢慢消失。”


    從展示館出來後,三人來到一家傳統茶藝館。身著傳統服飾的茶藝師熱情地邀請他們入座,為他們展示了地道的福州茉莉花茶和台灣烏龍茶的衝泡技藝。


    沙克好奇地盯著茶藝師的一舉一動,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當茶藝師將溫好的茶杯遞給他們時,沙克學著羅辰和陳瑞的樣子,輕輕接過,可手指剛觸碰到杯壁,就被那溫熱的觸感驚到,差點沒拿穩。他尷尬地笑了笑,小聲嘀咕:“在美國,我們喝咖啡的時候,杯子可都是冷冰冰的,這一下子還真不太習慣。”


    接著,茶藝師開始投茶,那一小撮茶葉落入茶壺,發出細微的簌簌聲。沙克忍不住湊近,用力嗅了嗅,茉莉花的清香瞬間鑽進他的鼻腔,他不禁感歎:“ah,這味道太清新了,和咖啡濃鬱的香氣完全不一樣。”


    羅辰這時說道:“這福州茉莉花茶,那講究可多了。它的窨製工藝可是有曆史的,從宋代就開始有了,用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和綠茶茶坯混合,讓茶葉充分吸收花香,反複多次,才有這獨特的香氣。”


    陳瑞也補充道:“而且不同的茶葉,衝泡水溫、時間都有講究。像綠茶,水溫一般在80c左右,水溫太高容易把茶葉燙熟,破壞口感和營養;而烏龍茶水溫要高些,得95c以上,這樣才能激發出它的香氣和韻味。”


    在等待泡茶的過程中,沙克坐立不安,眼睛緊緊盯著茶壺,心中滿是期待。終於,茶藝師開始出湯,金黃色的茶湯緩緩流入杯中,熱氣騰騰,茶香四溢。沙克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杯,學著其他人的樣子,輕輕吹了吹,然後端起茶杯就準備一飲而盡。


    羅辰和陳瑞見狀,急忙出聲製止。“沙克,品茶可不能這麽喝,得慢慢品味。”羅辰語氣急切地說道。


    沙克的動作瞬間僵住,他緩緩放下茶杯,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眉頭緊緊皺在一起,額頭上擠出幾道淺淺的紋路 。他內心不禁迴憶起在美國的日子,每天清晨,他總是匆匆忙忙地從咖啡機裏接出一大杯咖啡,大口大口地灌下去,隻為了能迅速清醒,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他實在難以理解,為什麽喝一杯茶要如此繁瑣。


    “為什麽呀?在美國喝咖啡就是為了快速獲取咖啡因,提高效率,大口喝才過癮。”沙克滿臉困惑,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解和執拗。


    陳瑞耐心地解釋道:“在中國,喝茶可不隻是為了解渴或提神,更是一種修身養性、交流情感的方式,講究的是過程中的寧靜與感悟,慢慢品才能體會到茶的韻味。”


    沙克微微歪著頭,眼睛裏透露出思索的光芒,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似乎在權衡兩種截然不同的習慣。短暫的沉默後,他再次端起茶杯,這次,他隻是輕輕抿了一小口,那清新的茶香和迴甘的口感瞬間在口腔中散開,他的眼睛微微睜大,臉上露出一絲驚訝。


    “好像……確實和喝咖啡的感覺很不一樣。”沙克若有所思地說,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品茶時光暫告一段落,三人起身離開茶藝館。他們在門口稍作停留,感受著門外熱鬧的街市與館內寧靜茶香的奇妙反差。然後,他們沿著街道繼續前行,一陣悠揚的樂器聲從一家店鋪裏傳出,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三人走進一家專門售賣傳統樂器的店鋪。店內擺滿了各種樂器,有福州的尺八、台灣的月琴等。


    店主是一位資深的樂器愛好者,他拿起一把尺八,吹奏了一段悠揚的曲調。那空靈的聲音仿佛穿越了時空,讓三人沉浸其中。


    店主還熱情地教他們如何吹奏簡單的音符,沙克和羅辰學得十分認真,可一開始,他們連最基本的發聲都掌握不好,吹出的聲音尖銳刺耳,怎麽都找不到感覺。嚐試了多次依然沒有進展,沙克有些不耐煩了。


    “這也太難了,學個樂器怎麽這麽費勁!在美國學習樂器通常會有更便捷的方法和速成課程。”沙克一邊說著,一邊把尺八放在桌上,雙手抱在胸前,臉上寫滿了沮喪和不滿。


    羅辰皺了皺眉,反駁道:“學習傳統樂器就是要耐得住性子,每個指法、每段曲調都蘊含著先輩們的智慧和文化內涵,哪能急於求成。”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變得有些尷尬。店主聽到爭吵後,走過來勸解:“小夥子,這尺八在古代可是文人雅士喜愛的樂器,它的演奏技巧和曲調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傳承,需要用心去感受和領悟,快不得。”


    沙克聽後,微微低下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愧疚。他重新拿起尺八,靜下心來,再次投入練習。經過長時間的努力,他終於吹出了連貫的音調。


    “i''ve made it!我好像找到了和古代對話的方式。之前是我太心急了,現在才明白這背後的意義。”沙克興奮又略帶愧疚地說,臉上洋溢著成就感。


    從樂器店出來後,三人繼續在街道上漫步,感受著這傳統街區的獨特魅力。走著走著,他們發現街道上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原來是當地正在舉辦拗九節的慶祝活動。


    沙克滿臉好奇,拉著一位路過的阿伯問道:“阿伯,這拗九節是怎麽個過法呀?”


    阿伯笑著解釋:“孩子,拗九節也叫孝順節,傳說古時有個叫目連的人,母親被關在地獄受苦,他送食物給母親,卻被小鬼吃掉。後來他用荸薺、花生、紅棗、桂圓等食材與糯米混合煮粥,再灑上黑芝麻,粥色黑,小鬼以為不潔,就不再搶奪,母親才得以飽腹。所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送給長輩,表達孝順之意。”


    “這既能體驗傳統習俗,又能吃到美食,太棒了!”羅辰說道。


    陳瑞白了他一眼,“就知道吃,不過這拗九節確實很有意義。”


    沙克則皺起眉頭,思考著說:“在美國,我們表達對長輩的愛隨時都可以,比如送禮物或者一起出去旅遊,為什麽一定要在特定的節日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呢?感覺有點形式化。”


    陳瑞向他解釋:“在中國,傳統節日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節點,通過特定的習俗和儀式,能夠強化家族觀念和文化認同感。”


    兩人的觀點產生碰撞,周圍送粥的居民也紛紛投來關注的目光。一位長輩聽到他們的爭論後,走過來笑著對沙克說:“孩子,平日裏表達孝順是好事,但拗九節這樣的節日,是把這種情感集中放大,讓整個社會都沉浸在孝道文化的氛圍裏,這對傳承文化、凝聚人心有著特殊意義。”


    沙克聽後,微微點頭,目光中透露出思考。在繼續送粥的過程中,他看到長輩們收到粥時臉上幸福的笑容,內心被深深觸動,深刻體會到這種傳統習俗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和文化價值。


    送完粥後,三人被一陣熱鬧的鑼鼓聲吸引。他們隨著人群朝著聲音的方向走去,原來是一群人正在表演高蹺和舞龍舞獅,為拗九節增添喜慶氛圍。


    沙克興奮地拉著羅辰和陳瑞擠到人群前麵觀看。隻見舞龍的壯漢們動作矯健,手中的巨龍上下翻飛,栩栩如生;舞獅的表演者則靈活地操控著獅子,做出各種憨態可掬的動作,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holy moly!這也太厲害了,我從來沒見過這麽精彩的表演!在美國,我們的節日表演更多是樂隊演奏或者舞蹈,像這樣充滿力量和技巧的傳統表演,太震撼了。”沙克看得目不轉睛,嘴裏不停地發出驚歎聲。


    羅辰也激動得手舞足蹈,一邊模仿舞龍的動作,一邊大喊:“看我,像不像舞龍高手?”他那滑稽的樣子把周圍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表演結束後,人群漸漸散去,三人也隨著人流慢慢離開。此時,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誘人的香氣。他們順著香味來到一家美食店,店內人來人往,熱鬧非凡。三人找了個空位坐下,點了福州的肉燕、魚丸,還有台灣的蚵仔煎、鹵肉飯。


    沙克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肉燕,鮮嫩的燕皮搭配鮮美的湯汁,讓他讚不絕口:“yum!這味道太神奇了,我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東西!在美國,我們的食物口味比較直接,像這樣口感豐富、層次分明的美食,真的是打開了我的味覺新世界。”羅辰和陳瑞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


    用餐時,鄰桌的一位大叔熱情地和他們攀談起來。大叔得知他們對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便興致勃勃地講起了自己小時候在海峽兩岸的生活經曆,分享了許多關於福州和台灣民間習俗的趣事。他還推薦他們去參加不遠處的一場傳統燈謎會,說那是了解當地文化的好機會。


    三人聽從大叔的建議,來到燈謎會現場。這裏掛滿了寫著各種燈謎的彩色紙條,居民們三五成群,熱烈地討論著。


    沙克他們也加入其中,絞盡腦汁地思考謎底。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們就向周圍的居民請教。


    一位當地的小朋友熱心地教沙克如何從漢字的結構、諧音等方麵去猜燈謎,沙克學得很快,不一會兒就猜出了好幾個,他興奮地跳起來,和小朋友擊掌慶祝。


    然而,沙克遇到了一個難題,謎麵是“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他苦思冥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可周圍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雙方爭論了起來。


    就在氣氛有些緊張的時候,羅辰突然一拍腦袋:“我知道了,是‘告’字,咬掉牛的尾巴,可不就是‘告’嘛!”大家恍然大悟,沙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剛才的爭論瞬間化為烏有。


    不知不覺,他們在海峽傳統文化街逛了許久,肚子吃得飽飽的,心中也裝滿了對海峽兩岸傳統文化的驚歎與喜愛。


    三人滿足地走出街道,陽光暖烘烘地灑在身上,他們一邊迴味著剛才的經曆,走著走著,沙克突然停下腳步,臉上帶著一絲思索,開口說道:“這次在海峽傳統文化街的體驗,對我來說就像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一開始,我總是用美國的思維和習慣去理解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少衝突和誤解。


    但經過這些事,我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感受到文化沒有優劣之分,每一種文化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就像美國的快節奏生活和中國傳統文化裏的慢工細活、注重精神內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


    我們應該相互學習、相互欣賞,這樣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多元美好。以後我一定要把在中國的這些見聞和感受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也能了解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


    羅辰聽後,若有所思地說:“和你交流的過程中,我也重新審視了咱們的傳統文化。


    以前覺得這些習俗和技藝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沒太在意。


    但看你對它們這麽好奇,努力去理解和接納,我才發現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對別人來說是那麽新鮮和獨特。


    這也提醒我要更珍惜和傳承這些文化,讓它們走得更遠。”


    ...


    陳瑞接著說道:“沒錯,通過和沙克探討文化差異,我意識到我們的文化在向外傳播時,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觀念和理解方式。


    這讓我思考如何更好地把中國文化的精髓傳遞出去,用更通俗易懂、更包容的方式,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領略到它的魅力。


    文化交流是雙向的,我們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也能從別人那裏學到新的視角和理念。”


    ...


    在溫暖的陽光下,他們帶著對文化融合的美好憧憬,繼續前行。


    ...


    ??


    新年已過,但好運不停!蛇年大年初十一,願你像靈動的小蛇,在生活的叢林裏巧妙穿梭,難題迎刃而解;事業似蛇般蜿蜒向上,一路攀升,收獲滿滿成就;財運如蛇的蹤跡般隱匿卻又無處不在,不經意間就有意外之喜入賬;感情也甜甜蜜蜜,與愛人相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幸福滿溢,蛇年行大運!


    ...


    ☆*:.?. o (≧▽≦) 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坐公交車遊遍全中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書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書架並收藏坐公交車遊遍全中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