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日,趙順才帶著幾個壯漢日夜在山中搜尋,依然沒有尋到沈槐的蹤跡,眼瞅著要下雨,無奈隻能先帶著人下了山。


    期間,劉阿爺和劉大壯去縣衙報了幾次案,縣衙依然置之不理。


    端午將至,再過幾日便是夏收,家裏不能缺人,趙順才這才放人迴去忙家裏事,且拜托了其他村裏的獵戶,進山時幫著找找。


    沈小寶病好後,有小狗崽黑頭的陪伴,情緒漸漸好起來。


    向棗兒生怕他在村裏又聽到什麽閑言碎語,便將三小隻拘在家中讀書。


    “大姐,《千字文》我都學會了,能不能換一本學?”向梨兒問道。


    向棗兒既驚又喜,沒想到梨兒的學習能力這麽強,這本《千字文》雖然不難,但對於一點基礎沒有的人來說,也沒那麽容易。


    桃兒和沈小寶到現在連三分之一都沒學會,反而狗蛋學的更快一些。


    “梨兒,你想不想進學堂讀書?有夫子教的那種?”


    聞言,向梨兒立馬眼睛放光,似想到什麽光芒又暗淡下來,“可是,上次咱們去問,學堂的老夫子不是說不收女弟子嗎?”


    自從賣配方得了錢,向棗兒便想送梨兒和桃兒進縣城的學堂讀書,可沒成想碰了一鼻子灰,被學堂那位須發皆白的老夫子趕了出來。


    他言:女子讀書無用,不如學好女紅,守三從四德,往後嫁人隻要侍奉公婆,教養子女便好。


    迂腐!向棗兒對此嗤之以鼻。


    摸了摸下巴,道:“我再去學堂和老夫子好好聊聊,說不定他就改變主意了。如果他還是不收,那大不了咱們請個夫子來家中講學。”


    “真的嗎?”向梨兒眼中的光亮再度亮起,“大姐,我一定好好學。”


    “嗯,等夏收過了,空閑下來,我就去辦。”


    “好。”


    這邊向梨兒高興不已,那邊桃兒和小寶卻苦了臉。


    他們不想讀書啊!


    端午節將近,村裏人紛紛去河邊采蘆葦葉包粽子。


    向棗兒摘了一大籃子蘆葦葉,將葉子頭部剪掉,開水煮五分鍾,使其幹淨柔軟,包粽子的時候才不會碎,更容易成功。


    順便還采了一些黃花菜的葉子,煮後韌性十足,撕成一條條,作為粽子捆繩。


    聽劉阿奶說,青峰縣這邊隻吃甜棗粽,她還想包些鹹蛋黃肉粽子吃。


    於是特意去肉鋪買了新鮮的豬腿肉,切成均勻的方塊再加一些調料醃製上。


    泡了一夜的江米,倒出一半拌上醬汁備用。


    向梨兒不會包粽子,想幫忙也隻能幹瞪眼。


    因著家裏隻有一個人會包粽子,午食後,向棗兒便開始包,直到晚食前粽子才全部包好。


    每個約莫她大半個拳頭大小,紅棗粽一百來個,鹹蛋黃豬肉粽也一百來個。


    待吃完晚食,兩隻大鐵鍋騰出來,粽子下了鍋,一鍋甜粽,一鍋鹹粽,分開煮。


    直至亥時,桃兒和沈小寶還不睡,巴巴等著要吃粽子,待向棗兒告訴他們,粽子要在鍋裏悶一晚上才能吃後,才乖乖跟著梨兒洗漱睡覺。


    一直惦記著吃粽子的三小隻,第二日早早醒來。


    灶屋的飯桌上,向桃兒和沈小寶各拿了一個甜棗粽。


    隨著粽葉慢慢撥開,軟糯的江米拉著絲,和粽葉藕斷絲連。


    “嗷嗚......好好吃。”沈小寶吃得眼睛微眯,“姑姑,一會兒我還要吃肉粽。”


    “嗯嗯,我也要。”已經消滅大半個甜棗粽的桃兒連聲附和。


    “好。都有,慢點吃,細嚼慢咽。”粽子個頭不大,向棗兒便由著他們。


    家裏還有之前在縣城仁心堂買的消食丸,飯後給他們每人吃一粒。


    向梨兒在肉粽和甜棗粽之間糾結不定,最後拿了沒吃過的肉粽。


    鹹蛋黃豬肉粽,豬肉香嫩多汁,江米軟糯混上肉汁,鮮美無比。


    向梨兒越吃越上癮,一連吃了兩個才罷休。


    最後再配上一碗香濃的豆漿溜溜縫。


    吃完早食,向棗兒將粽子分成幾份,自家留一份。劉家、趙家各送去一份,悠然居和方氏食肆那份等初五再去送,還讓向梨兒給柳家三口送了十多個。


    柳老伯一家自從在養殖場住下,幹活盡心盡力,兩個大人不說,丫丫也會幫著喂雞鴨。


    眾人都看在眼裏,他們不僅將雞鴨養得好,養殖場也料理的幹幹淨淨。


    連之前被搶了看門工作的劉大壯都忍不住誇讚,說她請這一家值了。


    ......


    五月五,端午節。


    青峰縣的習俗,吃粽子,掛艾草,栓五彩繩,戴香囊......


    趁著節日,向棗兒組織了第一次員工聚餐,地點就在養殖場。


    劉家五口,柳家三口,三姐妹外加沈小寶, 統共十二個人。


    向棗兒和宋春蘭在灶屋做菜,錢氏幫忙打下手。


    “來來來,小娃娃每人一根五彩繩,祛病辟邪。”劉阿奶笑眯眯地給孩子們分發五彩繩。


    五彩繩是用紅綠黃白黑五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係在小孩子的手腕上,自五月五日起,直至“七娘媽”生日,才能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戴上五彩繩的小娃娃們,高興地繞著劉阿奶轉圈圈。


    連一向膽小的丫丫也被歡樂的氛圍感染,跟著“呀呀呀”的叫著轉圈圈,哪裏還有剛來時怯生生的樣子。


    在這歡樂的氛圍中,一輛馬車和一輛驢車前後腳停在養殖場門口。


    兩輛車中分別下來幾個人,都是熟悉麵孔。


    “棗兒,棗兒。”


    人未到聲先至的方芝蘭一馬當先進了養殖場。


    悠然居的趙掌櫃距她一步之遙,身後還有個小廝拎著東西。


    走在最後麵是方玉樹夫婦。


    向棗兒聽到動靜從灶屋走出來,便看到這一行幾人。


    “芝蘭嬸,趙掌櫃,玉樹叔,素娥嬸,你們怎麽一起來了?”向棗兒忙迎了上去。


    “嗐,巧了不是,玉樹和素娥早就想來你這養殖場看看,想著端午你必然在,便結伴來了,沒想到在門口碰到了趙掌櫃。”方芝蘭笑著解釋。


    “向小娘子,不請自來,別見怪。”趙掌櫃說完,喊了小廝將他帶來的禮品奉上,“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趙掌櫃客氣了,光臨敝舍,蓬蓽生輝。”向棗兒迴禮。


    雙方客套一番,午食準備好,劉阿奶招唿大家入座。


    因著趙掌櫃一行人的到來,一桌便坐不下,劉大壯夫婦迴家搬了桌子和板凳過來。


    劉阿奶和錢氏主動說要和孩子們坐一桌方便照看。


    端午節,不僅飯食格外豐盛,必然少不得粽子和雄黃酒。


    趙乾看著桌上的八菜一湯,色香味俱全。


    他從中間的砂鍋中夾起一塊色澤紅亮的肉放進嘴裏,嚼了嚼,鹹香滋味瞬間在口腔中散開,軟爛不柴還鮮嫩多汁,實在是香。


    他眉毛不自覺抖了抖,一連好幾塊下肚,竟一時沒吃出來這是什麽肉,有點像雞肉,又比雞肉有嚼勁。


    忍不住問出口:“棗兒,這道菜叫什麽,如此美味,我竟從未吃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香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香氣並收藏立女戶,農門長姐來做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