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第八章
塘邊陣陣蛙叫和葳蕤樹木間的蟬鳴連成一片,園中雖萬紫千紅映襯在這鬱鬱青青之間。
可這些讓曄瑩心裏莫名感到一些厭倦。
習慣了雲清山的一片素白,這繁花似錦看了幾日便也看夠了。
而更讓她頭痛的,是今日霍俊山宴請朝中同僚,這些朝廷大員又大多都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府上。
曄瑩坐在院落角落裏的秋千上,孤身一人百無聊賴的翻看著手中書卷。
她梳著簡素的靈蛇發髻,發髻上則隻帶了兩隻和田玉雕的蘭花簪子配上那一身月白色的蠶絲紗衫配著鬆霜綠的襖子,衣擺上還繡著幾朵白玉蘭,這一身的清雅和旁人全然不同。
這些世家女子大多穿著緋色,赤色,粉藍色這些明豔嬌麗的,身上的紋樣也大多是芍藥一類花團錦簇貴氣逼人的。
兩個和曄瑩相仿的姑娘見她在一旁格格不入便竊竊私語著。個子高一點的用團扇掩麵低語道:
“蘇妹妹你看,那個好像就是霍家的娘子。”
“怎的穿了這麽一身衣服,一點大將軍府的氣派都沒有!”
略矮一些的也湊上前去在她旁邊隨聲附和
“誰說不是呢!還自己坐在那邊裝出一副手不釋卷的清高模樣,自恃是大將軍的女兒就如此眼高於頂不削與咱們來往?”
“要我說不過是窮鄉僻壤來的草莽女子,土氣的很,她定是自知與我們這些書香門第的千金不能相比,自慚形穢,倒不如坐在一旁少說話,免得貽笑大方!”
這二人談論的正歡,曄瑩獨坐一旁也不知道聽沒聽見。
她依舊是獨坐一旁不與這二人多交談一句,甚至連行禮問好都沒有。
可她們二人的嬉笑聲很快就被另一個女子打破了。
她身著藕荷色桃花紋樣的蘇繡衣衫,頭上帶著的掐絲的金簪,頸子上的八寶瓔珞與這一身的富貴相得益彰。雖看上去奢華昂貴但卻並不似旁人那般俗不可耐一味隻顧著將最好的都戴在身上,加上她那一雙杏眼含波,櫻唇不畫而紅,更是讓人見了賞心悅目。
她手搖著一把緙絲折扇,頗為好奇地走上前來問:“你們二人在說什麽笑話?也講與我聽聽可好?”
二人見了這女子言行也收斂了一些,高個子的支支吾吾了起來:“徐姐姐來了啊!”
“今日大將軍府宴請同僚,我也來見見這位新來的妹妹,怎麽?隻許你們來,不許我來?”
“徐姐姐如此說可是折煞妹妹們了,姐姐你看那霍家娘子,一身的素簡也太寒酸了——”
“她寒酸?她身上的紗衫輕薄如蟬翼,那鬆綠長衫衣擺上的白玉蘭花是用劈成六股的銀線摻著蠶絲線繡的,針法細密,看著顏色寡淡實際你們兩個人這兩身衣服加起來都不如她那一件紗衫貴。”
這所謂徐姐姐歪著頭頗為好奇地看著曄瑩,曄瑩卻頭也不抬隻是略帶譏諷的說:
“這位娘子倒是頗有見識。不似後麵那兩個,想來平日裏隻知道些金銀玉器便覺得天下富貴之物莫過如此了。”
“娘子氣質如蘭,再配上這樣一身衣裳更可說是填了一份清貴,二位妹妹年幼無知,幾句玩笑,娘子莫要怪罪。”
“怎會,衣衫而已,寒酸也好,富貴也罷,都不過是遮羞取暖之物而已,我又何必在意?”
曄瑩抬眼打量著麵前的三個人,隻見那二人口中的徐姐姐身姿婀娜,端莊嫻雅,大家閨秀的氣質不彰自顯。
“霍娘子真會玩笑,在下徐氏關雎,有禮了。今日冒昧來府,攪擾娘子雅興了。”
“原來娘子就是徐關雎,我雖來京不久卻也聽說過,相府的徐小娘子才高八鬥,不輸男子,堪稱女狀元,尤其琴藝高超。今日得緣一見乃我之幸事。”
曄瑩因曾常年住在三清閣內,閑暇之餘除了讀書便沒有旁的消遣,在大將軍府安頓下來後便在遊樂之餘聽說了這位京師有名的才女。
徐關雎眼睛朝著她手中書冊瞥見幾眼,略帶欣喜著說:“娘子在讀《尚書》倒果真是與眾不同!”
“《尚書》雖古老,可其中所言大有學問,我閑來無事也不過是看著結個悶子,原來娘子也讀過,這倒讓人有些意外。素來隻聽說京中官宦人家的女子多以女紅針線為主,略識字的便讀的都是些訓導女德的迂腐之言,連《詩經》都未見得人人通讀,更別提《尚書》了。”
曄瑩與她攀談起來,剛剛那二人也知道在此久留也是自討沒趣便悻悻離去了。
關雎在曄瑩身旁坐下,二人合讀一卷,每有深意之處二人便心有靈犀相視一笑。
隻是讀到一半,關雎卻露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曄瑩不解:
“怎麽?難不成堯舜之言反讓娘子為天下犯愁了?”
“你也別叫我徐娘子,我呢,也不叫你霍娘子,我們不如直唿其名。也免些這瑣碎客套的話。”
關雎站起身來一邊搖著手裏的團扇一邊解釋,“平日在家中,像你這般堂而皇之的在園中讀這些是要被責罵的。怎能叫我不憂愁?”
“這倒奇了,你在自己家中做事怎麽也要責罵?況且這《尚書》乃是古人先哲的治世理政之言,又不是什麽淫詞豔曲迷人心智,有什麽不能讀的?”
“我師父和我爺爺都說,叫我多讀些《烈女傳》《女史箴》這類的。女子又不能考狀元,這些書隻會傷神費力。況且我到了年紀,是要進淑賢院修習的。這些你所謂的迂腐之言,我若不學懂,怕是難成大器,來日不能找個好夫婿,爺爺怕是要生氣的。”
“淑賢院?那是什麽地方?”
“你不知道嗎?朝中四品以上官員家的女兒到了咱們這年紀大抵是要被送去淑賢院學習一年到兩年,學成後好的就會被陛下和皇後娘娘指婚,即便不能嫁給個天潢貴胄,淑賢院的女學生也更容易找個東床快婿。女子一輩子除了生老病死便就隻有嫁人生子這兩件大事,我爺爺和我父親當然是慎之又慎了。”
“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呢!怎麽我父親從來沒有跟我提起過?不過話說迴來,即便是進淑賢院又怎樣,難道我大寧朝的律法還寫著女子不能讀《尚書》,不能學治國理政?這女子進淑賢院的規矩憑甚還是要那些男人定?不就是見不得女人掌權嗎——”
曄瑩有感而發,可關雎馬上捂住她的嘴。
關雎謹慎地四下看了看,見周圍沒有那些形色可疑的人才放心的警告:
“這話你可不能亂說,當今陛下多疑,我偷偷聽我父親和爺爺談起來過。這些在京官員的府邸,每一家都有陛下的眼線,他們被一個叫典軍府的地方統領,典軍府的首領就是陛下身邊的掌印大太監李洵,他會將這些眼線匯報的各府的言談送到陛下跟前。禍從口出,還是小心為宜。”
“也罷,你說得對,不過來日你若喜歡讀什麽書,家裏又不許你,你便到我們府上來說找我,總不至於在我家你們府上的那些人還能說什麽。”
說到此處,關雎那本是端莊嫻雅的沉靜模樣變得明豔起來。
鬱李和梨花錯落交織著一片粉白,她的一身藕荷色和曄瑩的月白紗衫混著紛飛的花瓣似要融為一體。
兩個姑娘聊的愈發入神,從詩詞歌賦到治國齊家,從琴棋書畫到閨閣密語,仿佛真有著說不完的話一般。
月色漸明之時所有賓客都先後離開,可後堂的榮興閣裏霍俊山陶夫人和霍晏的陣陣歡語卻接連不斷的傳入曄瑩的耳朵裏,她卻並沒有過多詢問什麽。
繡樓裏憶蘭將那絲絨被子鋪平整,曄瑩見四下無人便問:“父親和夫人還有哥哥在榮興閣說什麽呢?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是嗎?”
憶蘭停下手想了片刻說,“那一定是在說給大公子說親的事,大將軍立下戰功,榮耀迴朝正得盛寵,京中好些個官員想攀上咱們家這樁親呢!”
“說——說親?”
曄瑩有些意外,憶蘭又繼續解釋,“那可不,原該是早就定下的,可是公子一直跟大將軍征戰在外,迴京之後又要忙著接娘子進京,這事就暫且擱下了。”
“是啊,哥哥年已弱冠,是要成家的年齡了。”
曄瑩的語氣裏有些悵然若失,可又十分焦急地問:“那,你可知定下哪家的娘子了?”
“前些日子聽夫人和幾個婆子說起來過,說是大將軍相中了京兆尹孫大人家的千金。”
憶蘭突然察覺了什麽,語氣裏也帶著猶疑,
“娘子今天怎麽了?說起話來冒冒失失的,公子的親事自然有大將軍和夫人做主。”
曄瑩這才意識到自己言語唐突了些,趕忙支支吾吾的迴答:
“那是我親哥哥,他的親事我當然也關心了,行了行了,你出去吧,今日累了一天了,我困了。”
曄瑩身體疲累卻輾轉反側如她來到霍府的前一晚,如憶蘭所說,霍晏的親事與自己沒什麽相幹,可是心裏還是不免有些失落。
這月餘的相處下來,霍晏的處處維護,處處關照和體貼讓曄瑩很難不動容。
可這一切不過是出於兄妹情誼。
“我之於他,不過是妹妹,而為了長遠計,也隻能是妹妹。”
曄瑩一遍一遍地在心裏這樣告訴自己。
</p>
第八章
塘邊陣陣蛙叫和葳蕤樹木間的蟬鳴連成一片,園中雖萬紫千紅映襯在這鬱鬱青青之間。
可這些讓曄瑩心裏莫名感到一些厭倦。
習慣了雲清山的一片素白,這繁花似錦看了幾日便也看夠了。
而更讓她頭痛的,是今日霍俊山宴請朝中同僚,這些朝廷大員又大多都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府上。
曄瑩坐在院落角落裏的秋千上,孤身一人百無聊賴的翻看著手中書卷。
她梳著簡素的靈蛇發髻,發髻上則隻帶了兩隻和田玉雕的蘭花簪子配上那一身月白色的蠶絲紗衫配著鬆霜綠的襖子,衣擺上還繡著幾朵白玉蘭,這一身的清雅和旁人全然不同。
這些世家女子大多穿著緋色,赤色,粉藍色這些明豔嬌麗的,身上的紋樣也大多是芍藥一類花團錦簇貴氣逼人的。
兩個和曄瑩相仿的姑娘見她在一旁格格不入便竊竊私語著。個子高一點的用團扇掩麵低語道:
“蘇妹妹你看,那個好像就是霍家的娘子。”
“怎的穿了這麽一身衣服,一點大將軍府的氣派都沒有!”
略矮一些的也湊上前去在她旁邊隨聲附和
“誰說不是呢!還自己坐在那邊裝出一副手不釋卷的清高模樣,自恃是大將軍的女兒就如此眼高於頂不削與咱們來往?”
“要我說不過是窮鄉僻壤來的草莽女子,土氣的很,她定是自知與我們這些書香門第的千金不能相比,自慚形穢,倒不如坐在一旁少說話,免得貽笑大方!”
這二人談論的正歡,曄瑩獨坐一旁也不知道聽沒聽見。
她依舊是獨坐一旁不與這二人多交談一句,甚至連行禮問好都沒有。
可她們二人的嬉笑聲很快就被另一個女子打破了。
她身著藕荷色桃花紋樣的蘇繡衣衫,頭上帶著的掐絲的金簪,頸子上的八寶瓔珞與這一身的富貴相得益彰。雖看上去奢華昂貴但卻並不似旁人那般俗不可耐一味隻顧著將最好的都戴在身上,加上她那一雙杏眼含波,櫻唇不畫而紅,更是讓人見了賞心悅目。
她手搖著一把緙絲折扇,頗為好奇地走上前來問:“你們二人在說什麽笑話?也講與我聽聽可好?”
二人見了這女子言行也收斂了一些,高個子的支支吾吾了起來:“徐姐姐來了啊!”
“今日大將軍府宴請同僚,我也來見見這位新來的妹妹,怎麽?隻許你們來,不許我來?”
“徐姐姐如此說可是折煞妹妹們了,姐姐你看那霍家娘子,一身的素簡也太寒酸了——”
“她寒酸?她身上的紗衫輕薄如蟬翼,那鬆綠長衫衣擺上的白玉蘭花是用劈成六股的銀線摻著蠶絲線繡的,針法細密,看著顏色寡淡實際你們兩個人這兩身衣服加起來都不如她那一件紗衫貴。”
這所謂徐姐姐歪著頭頗為好奇地看著曄瑩,曄瑩卻頭也不抬隻是略帶譏諷的說:
“這位娘子倒是頗有見識。不似後麵那兩個,想來平日裏隻知道些金銀玉器便覺得天下富貴之物莫過如此了。”
“娘子氣質如蘭,再配上這樣一身衣裳更可說是填了一份清貴,二位妹妹年幼無知,幾句玩笑,娘子莫要怪罪。”
“怎會,衣衫而已,寒酸也好,富貴也罷,都不過是遮羞取暖之物而已,我又何必在意?”
曄瑩抬眼打量著麵前的三個人,隻見那二人口中的徐姐姐身姿婀娜,端莊嫻雅,大家閨秀的氣質不彰自顯。
“霍娘子真會玩笑,在下徐氏關雎,有禮了。今日冒昧來府,攪擾娘子雅興了。”
“原來娘子就是徐關雎,我雖來京不久卻也聽說過,相府的徐小娘子才高八鬥,不輸男子,堪稱女狀元,尤其琴藝高超。今日得緣一見乃我之幸事。”
曄瑩因曾常年住在三清閣內,閑暇之餘除了讀書便沒有旁的消遣,在大將軍府安頓下來後便在遊樂之餘聽說了這位京師有名的才女。
徐關雎眼睛朝著她手中書冊瞥見幾眼,略帶欣喜著說:“娘子在讀《尚書》倒果真是與眾不同!”
“《尚書》雖古老,可其中所言大有學問,我閑來無事也不過是看著結個悶子,原來娘子也讀過,這倒讓人有些意外。素來隻聽說京中官宦人家的女子多以女紅針線為主,略識字的便讀的都是些訓導女德的迂腐之言,連《詩經》都未見得人人通讀,更別提《尚書》了。”
曄瑩與她攀談起來,剛剛那二人也知道在此久留也是自討沒趣便悻悻離去了。
關雎在曄瑩身旁坐下,二人合讀一卷,每有深意之處二人便心有靈犀相視一笑。
隻是讀到一半,關雎卻露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曄瑩不解:
“怎麽?難不成堯舜之言反讓娘子為天下犯愁了?”
“你也別叫我徐娘子,我呢,也不叫你霍娘子,我們不如直唿其名。也免些這瑣碎客套的話。”
關雎站起身來一邊搖著手裏的團扇一邊解釋,“平日在家中,像你這般堂而皇之的在園中讀這些是要被責罵的。怎能叫我不憂愁?”
“這倒奇了,你在自己家中做事怎麽也要責罵?況且這《尚書》乃是古人先哲的治世理政之言,又不是什麽淫詞豔曲迷人心智,有什麽不能讀的?”
“我師父和我爺爺都說,叫我多讀些《烈女傳》《女史箴》這類的。女子又不能考狀元,這些書隻會傷神費力。況且我到了年紀,是要進淑賢院修習的。這些你所謂的迂腐之言,我若不學懂,怕是難成大器,來日不能找個好夫婿,爺爺怕是要生氣的。”
“淑賢院?那是什麽地方?”
“你不知道嗎?朝中四品以上官員家的女兒到了咱們這年紀大抵是要被送去淑賢院學習一年到兩年,學成後好的就會被陛下和皇後娘娘指婚,即便不能嫁給個天潢貴胄,淑賢院的女學生也更容易找個東床快婿。女子一輩子除了生老病死便就隻有嫁人生子這兩件大事,我爺爺和我父親當然是慎之又慎了。”
“我還是頭一次聽說呢!怎麽我父親從來沒有跟我提起過?不過話說迴來,即便是進淑賢院又怎樣,難道我大寧朝的律法還寫著女子不能讀《尚書》,不能學治國理政?這女子進淑賢院的規矩憑甚還是要那些男人定?不就是見不得女人掌權嗎——”
曄瑩有感而發,可關雎馬上捂住她的嘴。
關雎謹慎地四下看了看,見周圍沒有那些形色可疑的人才放心的警告:
“這話你可不能亂說,當今陛下多疑,我偷偷聽我父親和爺爺談起來過。這些在京官員的府邸,每一家都有陛下的眼線,他們被一個叫典軍府的地方統領,典軍府的首領就是陛下身邊的掌印大太監李洵,他會將這些眼線匯報的各府的言談送到陛下跟前。禍從口出,還是小心為宜。”
“也罷,你說得對,不過來日你若喜歡讀什麽書,家裏又不許你,你便到我們府上來說找我,總不至於在我家你們府上的那些人還能說什麽。”
說到此處,關雎那本是端莊嫻雅的沉靜模樣變得明豔起來。
鬱李和梨花錯落交織著一片粉白,她的一身藕荷色和曄瑩的月白紗衫混著紛飛的花瓣似要融為一體。
兩個姑娘聊的愈發入神,從詩詞歌賦到治國齊家,從琴棋書畫到閨閣密語,仿佛真有著說不完的話一般。
月色漸明之時所有賓客都先後離開,可後堂的榮興閣裏霍俊山陶夫人和霍晏的陣陣歡語卻接連不斷的傳入曄瑩的耳朵裏,她卻並沒有過多詢問什麽。
繡樓裏憶蘭將那絲絨被子鋪平整,曄瑩見四下無人便問:“父親和夫人還有哥哥在榮興閣說什麽呢?好像很高興的樣子。”
“是嗎?”
憶蘭停下手想了片刻說,“那一定是在說給大公子說親的事,大將軍立下戰功,榮耀迴朝正得盛寵,京中好些個官員想攀上咱們家這樁親呢!”
“說——說親?”
曄瑩有些意外,憶蘭又繼續解釋,“那可不,原該是早就定下的,可是公子一直跟大將軍征戰在外,迴京之後又要忙著接娘子進京,這事就暫且擱下了。”
“是啊,哥哥年已弱冠,是要成家的年齡了。”
曄瑩的語氣裏有些悵然若失,可又十分焦急地問:“那,你可知定下哪家的娘子了?”
“前些日子聽夫人和幾個婆子說起來過,說是大將軍相中了京兆尹孫大人家的千金。”
憶蘭突然察覺了什麽,語氣裏也帶著猶疑,
“娘子今天怎麽了?說起話來冒冒失失的,公子的親事自然有大將軍和夫人做主。”
曄瑩這才意識到自己言語唐突了些,趕忙支支吾吾的迴答:
“那是我親哥哥,他的親事我當然也關心了,行了行了,你出去吧,今日累了一天了,我困了。”
曄瑩身體疲累卻輾轉反側如她來到霍府的前一晚,如憶蘭所說,霍晏的親事與自己沒什麽相幹,可是心裏還是不免有些失落。
這月餘的相處下來,霍晏的處處維護,處處關照和體貼讓曄瑩很難不動容。
可這一切不過是出於兄妹情誼。
“我之於他,不過是妹妹,而為了長遠計,也隻能是妹妹。”
曄瑩一遍一遍地在心裏這樣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