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幾個丫鬟將晚膳的菜品碗筷擺好,曄瑩看著這滿桌的珍饈佳肴,聯想起曾見過潘貴妃到雲清宮祈福的時候,太監宮娥們手中端著的也是如這般精致美味。
一家人落座後,霍俊山感慨著:“真好啊!總算是一家人聚齊了,如今闔家團圓其樂融融,邊境戰事也已平定,我可真是別無他求了!”
陶夫人和霍晏聽他這樣說也都隨之附和著,隻有曄瑩一個人心事重重。
見她默不作聲,霍俊山關切地問她:“怎麽了?下午不還是好好的,怎麽突然不高興了?晏兒,你不會是欺負你妹妹了吧!”
“冤枉啊!我哪裏欺負她了!”霍晏實在不敢將剛才的話說出來,曄瑩眼圈泛紅,端起來的飯碗又輕輕放下,迴答說:“不幹哥哥的事,是我自己。父親,我隻是想問您,我是不是根本不是您的親生女兒?”
一聽這句話,他險些噎住,生生嗆了幾聲,可聲音略顯心虛也不敢直視曄瑩了,他看了眼陶夫人,陶夫人微微搖了搖頭示意他。
“滿口胡唚!怎的如此說!你不是霍家的女兒是誰家的?為父知道你這些年日子過的苦,可是邊關戰事未平,你年紀又小又不是男子,怎能帶你在身邊?難道就因為這事你便記恨了父親,不肯認這個爹了?”
“可是,可是我若真的是父親的女兒,何以母親去世時您都不迴來看一眼,我帶著素兒安葬好母親,您卻隻寄來幾封書信。我至今都還記得母親拉著我的手,把這蝴蝶放在我手裏,臨終前嘴裏還感慨著,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自那之後我和素兒相依為命,我便時常疑問自己到底是不是您的女兒,為何要將我一個人留在家鄉。”
曄瑩聲淚俱下,霍俊山的心裏頓時生出無限的愧疚。
這句詩正是他原配夫人生前寫與他的最後一封書信,若不是家中之人恐怕是難以知曉的如此清晰。
霍晏見狀也連忙求情看:“小妹隻是心直口快,多年未見父親,日子又過得苦才說出這般怨懟之言。”
他也放下手中碗筷,拉了拉曄瑩的衣袖,“你怎能對父親如此說話!你若不是咱家的女兒,父親又為何大費周章從家鄉接你來此團聚?不許再亂說了!”
這一出鬧劇反讓下午還商討著滴血驗親的三個人麵麵相覷,本該是天倫和樂的團圓飯,這下也變得有些索然無味。
曄瑩內心暗喜知道此計已成了大半,所幸之前她將真曄瑩的包裹拿走,將其中的書信看了數遍,又從中揣測出寫信之人的心態,加之真正的曄瑩曾時常和她講起自己的家事,她便言辭之間更加篤定。
飯後她迴到了自己的房中,看著這梨木的桌椅床榻每一個都是精雕細琢,衣櫃的漆麵如鏡子一般,櫃門上還有雲母嵌成的孔雀芍藥的圖樣,她伸手撫摸著床邊的帳幔細膩絲滑,床上的被褥枕頭都是金線的平金繡,還淡淡的散發著安息香氣味。
憶蘭和孫嬤嬤去準備洗澡的熱水了,房中獨留她一人。
她來到案前,看著那紫銅瑞獸爐裏插著的線香。
她猶豫了片刻還是將其從香爐中拔起。
她遲遲不敢下手卻也知道若事情真的敗露恐怕就不是失去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麽簡單了。
一不做二不休,她扯開自己的衣襟朝著胸口刺了下去。
好在隻是個小痣,她隻需燙出一個淺淺的香疤即可,這私隱之處本就除了貼身侍女難以看見。
燭光昏暗間陶夫人按計劃過來驗看恐怕也隻會粗略的確認即可。
她嘴裏咬帕子不讓自己叫出聲來,額頭的汗水順著臉頰滾下。
聽得門外的腳步聲,她慌慌張張的將香插了迴去,整理好衣襟。
憶蘭見她神色有些異樣關切的問:“娘子怎麽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沒什麽,本想撥好這爐裏的香灰,不小心燙到了手而已。”
曄瑩隨便找了個借口,憶蘭也不疑有他。
“這些事娘子吩咐一聲叫我們做便是了,洗澡水已經備好了,娘子沐浴更衣,早些安寢吧!”
浴室內碩大的木盆中已倒滿了熱水,憶蘭又在其中填了玫瑰,百合,白芨,山奈,白芷等鮮花香料兌成的汁子,既能潤澤肌膚又可使身體自帶一股香氣。
溫暖的水流讓她暫時忘卻了之前的擔憂和胸口傷痕的疼痛,她雙目微闔在這香暖的水中產生了些許的倦意。
正當此時,陶夫人出其不意從門外走來,身後的侍女還拿著幾件衣裳。
正巧曄瑩從浴盆中站起身來。
她見有人,紅著臉背過身去猝不及防地捂住自己的胸口。
陶夫人也就在這“不經意”間見到了她胸口那個小紅點。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心裏踏實了,她臉上的笑意比之前看上去更加親切了:“你這丫頭,我也算是你的娘,還有什麽好害羞的?”
“夫人快別取笑了!夫人怎麽這時候過來了?待我更衣之後再陪夫人說話!”
曄瑩對她的來意早已心知肚明,她半遮半掩間又露出了那小紅點。
夫人更確信了些便說道:“之前裁縫有幾件衣服送的晚了幾天我便忘了,我正好閑著沒事便給你送過來了,你早些休息吧!”
走出翠微苑,陶夫人神色輕鬆了許多。
跟在她身邊的侍女她不解地問:“夫人這是怎麽了?婢子還從未見過夫人如此呢!”
陶夫人被這一問顯得有點不耐煩了,那侍女也看懂了她的臉色便十分乖覺地不再多問什麽。
迴到房中,霍俊山顯得有些急切,可話到嘴邊又遲遲沒有問出口來,陶夫人也明白他的意思。
“放心吧,我查看過了,胸口處確有一顆小紅痣,沒錯。”
“哎,晚飯時候那孩子說出那樣的話,我這心裏也是真的心疼。我對這孩子和她母親虧欠太多,實在是不忍見她如此。現在都已確認了,你我都不要再提及此事了。最主要是不能讓她察覺出什麽,不然可就太傷她的心了。”
“將軍之前疑慮也是為了咱們府上的安危,既然真的是將軍的女兒,妾身自然也會待她好,我福薄命淺,沒子孫緣,定待她如親生無異,將軍放心。”
而曄瑩方才見到陶夫人的神情便知道她已經確定了自己的身份,她躺在榻上窩進柔軟的被子裏暗自竊喜著。
憶蘭為她攏上了床帳後就到外間守著去了。
臥房裏就隻有曄瑩一個人,她坐起身悄聲拉開帳幔環視著四周。
看著這精致的器具,名貴的陳設,如今全都是自己的了,她不禁在心底感歎著:
胡靜訓啊胡靜訓,你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可想到此,她又連忙晃了晃頭告誡著自己:
胡靜訓已經死在雲清宮的大火裏了,現在的我是霍曄瑩。
一夜酣夢褪去了昨日的疲憊,陽光透過帳子的光線雖明亮卻柔和。
在雲清觀時,她每日不是要被鍾聲吵醒,就是要被管事的打醒。
現在她從舒適的床榻上醒來,撥開帳子又一次環顧四周。
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憶蘭端著一盆熱水進來,見她坐在榻上便手腳更快了些把盆子放在妝台一側的木架上又馬上走到榻邊附身為曄瑩穿上鞋子。
曄瑩剛要伸手示意自己來,憶蘭卻攔著說:“娘子坐著便是,婢子為您穿。這樣的事哪裏勞娘子動手!”
“看你也比我年長不了幾歲,來府上幾年了?”曄瑩有些尷尬便與之攀談了起來。
“婢子今年十七,來了四年了。”
“四年?那豈不是十三歲便在府上伺候了?”
“沒法子的事,婢子是雲州人,之前燕雲戰亂,胡人擾邊,他們在婢子家的村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幸得大將軍所救將我帶進了府裏,若不是能進府伺候,婢子恐怕早就死在雲州了。”
“你也是身世堪憐的姑娘。其實你我都是一樣的。”
憶蘭的話讓曄瑩又一次變迴了靜訓,她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可憶蘭卻說:“娘子是將軍府的千金,是金枝玉葉,婢子哪能相比。哪能人人都和娘子一樣好命是天生的富貴。”
“什麽金枝玉葉,不也就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凡人嘛!”
這樣的一句話讓憶蘭又發出那銀鈴般的笑聲:“娘子寬和待下,人也風趣,伺候娘子是婢子的福氣。”
正在說話時,孫嬤嬤也帶著幾件準備好的衣衫進來。
曄瑩挑花了眼,隻覺得哪個都好,緙絲蝶紋襦裙,藕荷色的蟬翼紗衫,琥珀色織金的襖子,憶蘭也在一旁幫著選看。
曄瑩指了指那天青色繡蘭的紗衫說:“就那件吧!”
孫嬤嬤看了看眉頭微蹙著:“娘子,這身雖好可未免也太素了點,娘子年紀小還是穿嬌一點的顏色好看。”
“燕地戰事初平,有什麽好東西應該犒賞征戰的將士,我一閨閣女子身無尺寸之功,自然應當節儉。何況福生於清儉,衣衫足穿即可,尋常日子又是在家裏怎好穿的太過奢華,豈不是浪費?”
曄瑩內心依舊有些顧慮身世一事,她也明白,隻要自己在大將軍府站穩了腳跟,什麽金銀玉器綾羅綢緞的可以應有盡有,不能急於一時。
這一番話正巧傳到了霍俊山的耳朵裏,還未見他人,便聽得他在廊中大笑之聲,一邊笑還一邊讚歎:
“真是我霍俊山的好女兒啊!能懂得清儉之德,更能想到征戰沙場的將士,果然不似尋常官宦人家的嬌女兒,隻懂得穿金戴銀。”
“父親怎麽這時候過來了?可用了早飯?”
“我剛剛下朝迴來,早就用過了。睡得可還好?”
“一切都好,孫嬤嬤和憶蘭伺候的很好,女兒懶怠才剛起來。”
“你這幾天趕路自然疲累,家裏什麽都是備辦好的當然舒適可心,你這幾天好好休息,過些天翰林院的徐大學士,還有戶部的吳尚書他們幾位大人要帶著府上的千金一起來府上賞花品酒,你真好也認識幾個朋友,免得在京中孤單無趣。”
曄瑩一聽便有些頭疼,她本就不善和人交際,又都是官宦家的千金定是大多矯情做作。
可霍俊山好意安排她又不得不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
來的也都是朝中重臣,各部機要,想必這些人家裏的姑娘各個眼高於頂。
好在曄瑩心裏也有著自己的盤算。
</p>
幾個丫鬟將晚膳的菜品碗筷擺好,曄瑩看著這滿桌的珍饈佳肴,聯想起曾見過潘貴妃到雲清宮祈福的時候,太監宮娥們手中端著的也是如這般精致美味。
一家人落座後,霍俊山感慨著:“真好啊!總算是一家人聚齊了,如今闔家團圓其樂融融,邊境戰事也已平定,我可真是別無他求了!”
陶夫人和霍晏聽他這樣說也都隨之附和著,隻有曄瑩一個人心事重重。
見她默不作聲,霍俊山關切地問她:“怎麽了?下午不還是好好的,怎麽突然不高興了?晏兒,你不會是欺負你妹妹了吧!”
“冤枉啊!我哪裏欺負她了!”霍晏實在不敢將剛才的話說出來,曄瑩眼圈泛紅,端起來的飯碗又輕輕放下,迴答說:“不幹哥哥的事,是我自己。父親,我隻是想問您,我是不是根本不是您的親生女兒?”
一聽這句話,他險些噎住,生生嗆了幾聲,可聲音略顯心虛也不敢直視曄瑩了,他看了眼陶夫人,陶夫人微微搖了搖頭示意他。
“滿口胡唚!怎的如此說!你不是霍家的女兒是誰家的?為父知道你這些年日子過的苦,可是邊關戰事未平,你年紀又小又不是男子,怎能帶你在身邊?難道就因為這事你便記恨了父親,不肯認這個爹了?”
“可是,可是我若真的是父親的女兒,何以母親去世時您都不迴來看一眼,我帶著素兒安葬好母親,您卻隻寄來幾封書信。我至今都還記得母親拉著我的手,把這蝴蝶放在我手裏,臨終前嘴裏還感慨著,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自那之後我和素兒相依為命,我便時常疑問自己到底是不是您的女兒,為何要將我一個人留在家鄉。”
曄瑩聲淚俱下,霍俊山的心裏頓時生出無限的愧疚。
這句詩正是他原配夫人生前寫與他的最後一封書信,若不是家中之人恐怕是難以知曉的如此清晰。
霍晏見狀也連忙求情看:“小妹隻是心直口快,多年未見父親,日子又過得苦才說出這般怨懟之言。”
他也放下手中碗筷,拉了拉曄瑩的衣袖,“你怎能對父親如此說話!你若不是咱家的女兒,父親又為何大費周章從家鄉接你來此團聚?不許再亂說了!”
這一出鬧劇反讓下午還商討著滴血驗親的三個人麵麵相覷,本該是天倫和樂的團圓飯,這下也變得有些索然無味。
曄瑩內心暗喜知道此計已成了大半,所幸之前她將真曄瑩的包裹拿走,將其中的書信看了數遍,又從中揣測出寫信之人的心態,加之真正的曄瑩曾時常和她講起自己的家事,她便言辭之間更加篤定。
飯後她迴到了自己的房中,看著這梨木的桌椅床榻每一個都是精雕細琢,衣櫃的漆麵如鏡子一般,櫃門上還有雲母嵌成的孔雀芍藥的圖樣,她伸手撫摸著床邊的帳幔細膩絲滑,床上的被褥枕頭都是金線的平金繡,還淡淡的散發著安息香氣味。
憶蘭和孫嬤嬤去準備洗澡的熱水了,房中獨留她一人。
她來到案前,看著那紫銅瑞獸爐裏插著的線香。
她猶豫了片刻還是將其從香爐中拔起。
她遲遲不敢下手卻也知道若事情真的敗露恐怕就不是失去錦衣玉食的好日子那麽簡單了。
一不做二不休,她扯開自己的衣襟朝著胸口刺了下去。
好在隻是個小痣,她隻需燙出一個淺淺的香疤即可,這私隱之處本就除了貼身侍女難以看見。
燭光昏暗間陶夫人按計劃過來驗看恐怕也隻會粗略的確認即可。
她嘴裏咬帕子不讓自己叫出聲來,額頭的汗水順著臉頰滾下。
聽得門外的腳步聲,她慌慌張張的將香插了迴去,整理好衣襟。
憶蘭見她神色有些異樣關切的問:“娘子怎麽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沒什麽,本想撥好這爐裏的香灰,不小心燙到了手而已。”
曄瑩隨便找了個借口,憶蘭也不疑有他。
“這些事娘子吩咐一聲叫我們做便是了,洗澡水已經備好了,娘子沐浴更衣,早些安寢吧!”
浴室內碩大的木盆中已倒滿了熱水,憶蘭又在其中填了玫瑰,百合,白芨,山奈,白芷等鮮花香料兌成的汁子,既能潤澤肌膚又可使身體自帶一股香氣。
溫暖的水流讓她暫時忘卻了之前的擔憂和胸口傷痕的疼痛,她雙目微闔在這香暖的水中產生了些許的倦意。
正當此時,陶夫人出其不意從門外走來,身後的侍女還拿著幾件衣裳。
正巧曄瑩從浴盆中站起身來。
她見有人,紅著臉背過身去猝不及防地捂住自己的胸口。
陶夫人也就在這“不經意”間見到了她胸口那個小紅點。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心裏踏實了,她臉上的笑意比之前看上去更加親切了:“你這丫頭,我也算是你的娘,還有什麽好害羞的?”
“夫人快別取笑了!夫人怎麽這時候過來了?待我更衣之後再陪夫人說話!”
曄瑩對她的來意早已心知肚明,她半遮半掩間又露出了那小紅點。
夫人更確信了些便說道:“之前裁縫有幾件衣服送的晚了幾天我便忘了,我正好閑著沒事便給你送過來了,你早些休息吧!”
走出翠微苑,陶夫人神色輕鬆了許多。
跟在她身邊的侍女她不解地問:“夫人這是怎麽了?婢子還從未見過夫人如此呢!”
陶夫人被這一問顯得有點不耐煩了,那侍女也看懂了她的臉色便十分乖覺地不再多問什麽。
迴到房中,霍俊山顯得有些急切,可話到嘴邊又遲遲沒有問出口來,陶夫人也明白他的意思。
“放心吧,我查看過了,胸口處確有一顆小紅痣,沒錯。”
“哎,晚飯時候那孩子說出那樣的話,我這心裏也是真的心疼。我對這孩子和她母親虧欠太多,實在是不忍見她如此。現在都已確認了,你我都不要再提及此事了。最主要是不能讓她察覺出什麽,不然可就太傷她的心了。”
“將軍之前疑慮也是為了咱們府上的安危,既然真的是將軍的女兒,妾身自然也會待她好,我福薄命淺,沒子孫緣,定待她如親生無異,將軍放心。”
而曄瑩方才見到陶夫人的神情便知道她已經確定了自己的身份,她躺在榻上窩進柔軟的被子裏暗自竊喜著。
憶蘭為她攏上了床帳後就到外間守著去了。
臥房裏就隻有曄瑩一個人,她坐起身悄聲拉開帳幔環視著四周。
看著這精致的器具,名貴的陳設,如今全都是自己的了,她不禁在心底感歎著:
胡靜訓啊胡靜訓,你總算是苦盡甘來了!
可想到此,她又連忙晃了晃頭告誡著自己:
胡靜訓已經死在雲清宮的大火裏了,現在的我是霍曄瑩。
一夜酣夢褪去了昨日的疲憊,陽光透過帳子的光線雖明亮卻柔和。
在雲清觀時,她每日不是要被鍾聲吵醒,就是要被管事的打醒。
現在她從舒適的床榻上醒來,撥開帳子又一次環顧四周。
原來一切都是真的。
憶蘭端著一盆熱水進來,見她坐在榻上便手腳更快了些把盆子放在妝台一側的木架上又馬上走到榻邊附身為曄瑩穿上鞋子。
曄瑩剛要伸手示意自己來,憶蘭卻攔著說:“娘子坐著便是,婢子為您穿。這樣的事哪裏勞娘子動手!”
“看你也比我年長不了幾歲,來府上幾年了?”曄瑩有些尷尬便與之攀談了起來。
“婢子今年十七,來了四年了。”
“四年?那豈不是十三歲便在府上伺候了?”
“沒法子的事,婢子是雲州人,之前燕雲戰亂,胡人擾邊,他們在婢子家的村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幸得大將軍所救將我帶進了府裏,若不是能進府伺候,婢子恐怕早就死在雲州了。”
“你也是身世堪憐的姑娘。其實你我都是一樣的。”
憶蘭的話讓曄瑩又一次變迴了靜訓,她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
可憶蘭卻說:“娘子是將軍府的千金,是金枝玉葉,婢子哪能相比。哪能人人都和娘子一樣好命是天生的富貴。”
“什麽金枝玉葉,不也就是一個鼻子兩隻眼的凡人嘛!”
這樣的一句話讓憶蘭又發出那銀鈴般的笑聲:“娘子寬和待下,人也風趣,伺候娘子是婢子的福氣。”
正在說話時,孫嬤嬤也帶著幾件準備好的衣衫進來。
曄瑩挑花了眼,隻覺得哪個都好,緙絲蝶紋襦裙,藕荷色的蟬翼紗衫,琥珀色織金的襖子,憶蘭也在一旁幫著選看。
曄瑩指了指那天青色繡蘭的紗衫說:“就那件吧!”
孫嬤嬤看了看眉頭微蹙著:“娘子,這身雖好可未免也太素了點,娘子年紀小還是穿嬌一點的顏色好看。”
“燕地戰事初平,有什麽好東西應該犒賞征戰的將士,我一閨閣女子身無尺寸之功,自然應當節儉。何況福生於清儉,衣衫足穿即可,尋常日子又是在家裏怎好穿的太過奢華,豈不是浪費?”
曄瑩內心依舊有些顧慮身世一事,她也明白,隻要自己在大將軍府站穩了腳跟,什麽金銀玉器綾羅綢緞的可以應有盡有,不能急於一時。
這一番話正巧傳到了霍俊山的耳朵裏,還未見他人,便聽得他在廊中大笑之聲,一邊笑還一邊讚歎:
“真是我霍俊山的好女兒啊!能懂得清儉之德,更能想到征戰沙場的將士,果然不似尋常官宦人家的嬌女兒,隻懂得穿金戴銀。”
“父親怎麽這時候過來了?可用了早飯?”
“我剛剛下朝迴來,早就用過了。睡得可還好?”
“一切都好,孫嬤嬤和憶蘭伺候的很好,女兒懶怠才剛起來。”
“你這幾天趕路自然疲累,家裏什麽都是備辦好的當然舒適可心,你這幾天好好休息,過些天翰林院的徐大學士,還有戶部的吳尚書他們幾位大人要帶著府上的千金一起來府上賞花品酒,你真好也認識幾個朋友,免得在京中孤單無趣。”
曄瑩一聽便有些頭疼,她本就不善和人交際,又都是官宦家的千金定是大多矯情做作。
可霍俊山好意安排她又不得不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
來的也都是朝中重臣,各部機要,想必這些人家裏的姑娘各個眼高於頂。
好在曄瑩心裏也有著自己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