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事哪是這麽簡單的。


    跟蕭寒、朱標打了這麽多年交道,王保保比誰都清楚,想讓這倆人走迴頭路,那可是比登天還難。


    尤其是,這一次還是他們大元主動挑起的事,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他們元庭在背後操縱的結果。


    可是,那老朱家也不是講理的人呐,更何況,這一次他們還沒理。


    “大人,陛下讓您盡快想一個解決辦法。”


    有手下對著王保保道。


    “我知道了。”


    “放心,此事很快就會解決。”


    王保保冷冷開口,而後又揉了揉眉心。


    解決?


    怎麽解決?


    這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一次,要是不出讓足夠的利益,是別想開口了。


    怕是非得脫一層皮才行啊。


    “要不,聯係一下月憫?”


    王保保自言自語。


    不管怎麽說,王月憫也是一個準王妃,要是開口求情,應該能有些用。


    可問題是…王月憫跟朱樉的關係也說不上好啊。


    更何況,朱樉在老朱家可不算頭號人物,起碼,在蕭寒和朱標這倆大哥麵前,地趴著。


    “哎!”


    “難搞。”


    “給本王拿紙筆來,本王要寫信。”


    最終王保保還是咬著牙說道。


    這樣賣妹妹,很丟人。


    但是王保保真是想不到什麽好辦法了。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丟人就丟人吧。


    能少讓一些利益,是一些啊。


    說實話,王保保真的很想直接掀桌子。


    但是現在這個時機…


    想了想大明這一段時間來的動作,王保保就是一陣牙疼。


    不行,這大明的兵鋒現在太盛了。


    要是真的打起來,絕對占不到什麽便宜。


    就北邊藍玉這關,就不好過啊。


    翌日。


    大明奉天殿。


    “天輔有德,海宇鹹寧!”


    …


    群臣山唿。


    朝會開啟。


    “宣,瀾滄使者覲見!”


    太監尖細的嗓音迴蕩。


    “下邦使者洛倫森,參見大明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夜沒睡的洛倫森仿佛鬥敗的公雞,帶著弄弄地黑眼圈,認命一般,跪在了奉天殿上。


    “咱聽說,你對朕很不滿啊。”


    “啊?”


    “為了讓咱給你花錢擺個儀式,都找到英國公府上了?”


    “怎麽?”


    “不敢來直接找咱?”


    朱元璋掃了跪在下麵的洛倫森一眼,冷冷開口。


    “天朝陛下說笑了。”


    “下邦之官之所以前去英國公府上,單純出於個人對於英國公的崇拜。”


    “並沒有其他意思。”


    “隻不過言語上冒犯了英國公殿下,才鬧了一些不愉快。”


    洛倫森咬著牙,把頭幾乎要埋進地裏。


    “哦。”


    “那最好是這樣。”


    “你要知道,英國公是咱兒子,咱呐不能沒兒子,但是一個朝貢的小國,有沒有呢,都無所謂。”


    “畢竟全大明都知道,咱朱元璋就是一個農民走運得了天下。”


    “向來不知道什麽叫禮儀之邦。”


    “伱這個大特使,可千萬別把自己委屈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麵露不屑。


    連來見他的勇氣都沒有,還想去勸服蕭寒?


    腦子壞掉了吧?


    要是這個洛倫森敢於直麵自己,朱元璋或許還能高看他一眼。


    可是這般表現。


    朱元璋心裏真就隻剩下不屑和鄙夷了。


    就這麽個貨色,還想要這要那的?


    難道就不會撒一泡照照自己?


    “不敢,不敢。”


    “陛下萬聖之軀,金口玉言。”


    “開口便是金科玉律。”


    “雷霆雨露,具是君恩,下邦萬萬不敢越界。”


    洛倫森完全不敢抬頭。


    “那這麽說,咱大明朝貢的規矩,你已經知道了?”


    朱元璋眯了眯眼。


    “天朝之規,下官熟記於心。”


    “既然如此,那就簽條約領金印吧。”


    “迴去告訴你們的國王,好好給咱守衛邊疆。”


    “昔日大漢曾有銅柱折則國滅的說法,咱也不喜歡壓迫誰,隻要你們安分守己,咱大明自然也不會虧待了你們。”


    朱元璋冷冷開口,已經不想跟這洛倫森多廢話。


    “下邦外臣,叩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輔有德,海宇鹹寧!”


    “大明千古!”


    洛倫森頓時對著朱元璋不斷磕頭。


    “起來簽條約吧。”


    朱元璋大手一揮。


    “謝陛下。”


    洛倫森再度叩首,這才敢緩緩起了半個身子。


    “特使大人,把條約簽了吧。”


    陶凱招唿了一聲身後的禮部官員,頓時一份朝貢條約被擺到了洛倫森麵前。


    洛倫森伸出手,顫顫巍巍接住了條約,雖然早就知道了大明朝貢條約的內容。


    可是親眼看到,洛倫森還是不由得渾身微微一抖。


    這一筆簽下去,自己怕是就要被釘在瀾滄的恥辱柱上了吧。


    不過,釘在恥辱柱上,總比丟了命要好。


    洛倫森甚至都不敢多看幾眼,把條約讀完,直接就抬手簽了。


    他怕,自己再看下去,就會沒有了去簽條約的勇氣。


    他真是個失敗的外交官,嗯,或許,就不配成為一國使臣,可誰讓,莫森泰選了他呢。


    洛倫森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從奉天殿走出去的,隻知道最後整個人的骨頭仿佛都被抽走了一般,完全是靠著屬下扶著才能迴到住處。


    “父皇,兒臣有本奏。”


    洛倫森離開,朱標上前一步開口道。


    “太子你說。”


    朱元璋微微點頭。


    “大明海外,夷洲之上,琉球三山國,對於我大明仰慕已久。”


    “我大明威服南北,卻不見海上朝貢國,兒臣以為,當派出大臣前往,以為教化,納為大明之民。”


    朱標對著朱元璋道。


    “嗯。”


    “標兒所言甚是。”


    “海上倭寇橫行無忌,這等小國,唯有效忠咱大明,才能得到安全。”


    朱元璋說著,向著下方大臣掃了一圈。


    “朕許你為招撫使,前往此處,納此三國於大明朝貢,你可願意?”


    朱元璋最終目光落在了一人身上。


    楊載,元朝文人,元詩大家之一。


    算得上是跟著江南文人一批投靠的朱元璋。


    在朝堂上一直屬於頗為邊緣,出使海外這等事,朱元璋自然是舍不得讓淮西人去冒險的。


    畢竟。


    海上可不算太平,大風大浪,可是非常容易翻船的。


    “嗯?”


    “微臣多謝陛下抬愛,必然為我大明,為陛下招攬三國。”


    楊載渾身一震道。


    自從進入了大明以來,楊載一直是鬱鬱不得誌。


    此前江南文人集團得勢還好,雖然他的家勢不算頂尖,雖然邊緣,但還能有一些地位。


    而自從江南文人集團倒台,他就直接是朝堂小透明了。


    不過,塞翁之馬,焉知非福。


    也正是因為他的家勢在文人集團屬於一般,雖然詩名在外,確實逃得一命。


    如今,朱元璋居然打算讓他作為天朝使臣,出使番邦,這要是成了,那就是潑天富貴。


    他甚至都沒想過,這種飛來的好事能落在自己頭上。


    雖然,出海很危險,但是難道朝堂上混就安全?


    更何況,富貴險中求,在朝堂上冒險,被誰連累了沒準死的不明不白,混下去有人得勢也不會提拔自己。


    但是出海若是成了,必然是加官晉爵,畢竟,這也算是為大明開疆擴土不是?


    “好!”


    “咱欣賞你的勇氣。”


    “若是你迴來,咱一定給不吝給你封賞。”


    朱元璋開口承諾。


    “謝陛下。”


    楊載激動應聲。


    朱元璋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隻要他成功,便是洗去江南文人集團成員的身份,從此成為皇室嫡係。


    就算不是平步青雲,以後清算別的集團,也落不到他頭上。


    畢竟,這時候,他既不屬於江南文人,也不是淮西勳貴,是單純的皇帝麾下。


    這可真是再好不過的一個位置了,可謂是困龍升天。


    “楊大人放心去。”


    “此去,不論成功與否,隻要你是真的從海上會來,本公的東方戰區一定有你一席之地。”


    蕭寒也是淡淡開口。


    一般人要是這麽說話,肯定是被皇帝忌憚不喜。


    怎麽事?


    當著皇帝和太子的麵拉幫結派?


    但是蕭寒沒有這個擔心,大明裏有兩個人最穩。


    一個是大明最穩太子朱標,另一個就是最穩英國公蕭寒。


    蕭寒麾下,那就是鐵杆太子黨。


    隻要朱標沒死,那麽跟著蕭寒就不會有事。


    就算朱標死了,朱元璋立下的新儲君,大概也不會清算蕭寒這種人。


    畢竟,蕭寒他在大明的地位,幾乎與太子平等。


    除了沒有繼承權,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這一點。


    楊載也知道。


    故此,楊載頓時大喜。


    “微臣多謝英國公抬愛”。


    “此番,定然為陛下,為太子殿下,為英國公殿下滿載而歸。”


    楊載開口說道。


    整個人都是神清氣爽,這天降的潑天富貴,今天真是一個接一個,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不就是三個跟縣差不多大的小島國嗎?


    多大點事?


    楊載都想好了,在船上裝兩門炮,要是那三個小國不懂事,楊載打都要給他們打服了。


    屁大點地方,也敢擋他直通天聽的官運,放大明這三個國家都打不過一個縣令,他楊載還能讓他們攔住了?


    楊載雄赳赳氣昂昂出門了,蕭寒和朱標相視一笑。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