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既然如此,那我也迴去把我這邊對著賬目拿過來。”


    朱標聽了蕭寒的話,也是輕輕點頭。


    煉鐵這種事,如果想要獲得高產能,不加高投入確實幾乎不可能辦到。


    但辦不到,也終究還是得辦,畢竟,鋼鐵工業幾乎是一切工業的基礎前提。


    蕭寒可不想大明的戰艦去遠征倭寇老巢的時候,還是一群純木質結構的戰艦。


    起碼,也得給加上一層鐵皮才行,別看隻是一層,有和沒有差距還是不小的。


    多了這一層鐵皮,對麵想要把大明的戰艦鑿沉就要費很大功夫,而純木質結構,那基本就是一炮一個窟窿。


    “對了,找鐵匠的時候,記得其他工匠也找些。”


    蕭寒開口說道。


    “嗯…具體是什麽樣工匠。”


    “木匠、陶匠、還是什麽?”


    朱標有些發懵的問道。


    什麽叫其他工匠,這個範圍看可是太寬泛了,哪怕是朱標,麵對這種形容,都是傻眼的。


    “啊…木匠、陶匠…大概,都用得上,沾邊的都找來一些。”


    蕭寒微微猶豫片刻,最終如此說道。


    他的想法是,群策群力,看看能不能折騰折騰把蒸汽機這種引領工業的東西折騰出來。


    按理說,這東西大部分都是金屬,應該直接是有鐵匠包攬的。


    但是對於精巧機械構造,卻反而是木匠更擅長,所以哪怕是蕭寒,一時間也有點說不清具體需要什麽。


    “那行吧,迴去拿數據,我就順勢讓李恆草擬一份詔書,直接給你把各類工匠都弄過來一些。”


    朱標嘴角抽了抽無奈開口道。


    說著,朱標便向著英國公府外而去。


    “殿下。”


    “根據瀾滄急報,瀾滄的那些氏族果然對瀾滄派出的使團進行了攔截,不過已經被我們安排在那邊的人成功擊退。”


    “不過由此,那瀾滄人似乎對於我們大明在瀾滄王國的存在已經心生不滿,時間長了怕是會生變故。”


    朱標離開,薑右悄然上前,對著蕭寒開口道。


    本來這邊的事蕭寒已經吩咐不出什麽大變故不用告知自己了,但是既然朱標已經來提到,那邊順勢前來匯報一番。


    “嗯。”


    “任由他們胡來確實會影響我們對於瀾滄地區的控製。”


    “去告訴我們在那邊的商人鏢隊,我們在瀾滄建立的交易市場,一切規矩,依照大明律,違反大明律者,殺!”


    “另外,我們有理由保護我們的客戶,所以瀾滄之民若有遇到不公,且對方違反了大明律,可向我們的鏢師機構尋求保護。”


    蕭寒嗬嗬一笑道。


    我大明可以不確立主權,但是政權和經營權是必須拿下的。


    我們沒有什麽之法的意思,隻是單純的搞商業江湖規矩而已。


    你看,瀾滄王室都沒有意見,所以合情合理。


    那麽,此前瀾滄的規矩現在作廢,一切按照大明的規矩來,否則,就別怪我們的鏢師替天行道了。


    “諾!”


    薑右應聲,立即下去安排。


    “風雪,我迴來了,這是朝廷戶部還有我太子東宮的賬目。”


    “這邊能掏出的閑錢都算上的話,大概最多能修二十條河道,也就是可以支撐四十個水力鼓風高爐。”


    朱標說著,當即吩咐著身後的內侍把一大摞資料全都抱了進來。


    “我這邊,大概應該也是十條。”


    蕭寒指了指自己這邊的賬目說道。


    “其實我一直好奇,難道我們在一條河道上並列著多修幾個高爐不行嗎?”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這個恐怕不太行,根據我的計算,我所選擇的這段河道的水力經過水車鼓風之後,在大多數水力正常的時段,應該是剛好夠用的。”


    蕭寒說著,翻出了之前他所指那一段水域的水誌。


    “你看,如果我們再多加高爐,那麽不但後麵高爐的水力會不足,而且還會不利於原料和成品的運輸。”


    “如果隔開進行陸上原料和成品轉運,效果還不如直接如此,畢竟一座高爐建造起來也不輕鬆。”


    “以我來看,這樣加高運行成本,還不如把成本放在建設上。”


    蕭寒指了指桌子上的資料。


    “有道理,那麽這樣的高爐一年大概能產出多少鐵?”


    朱標轉而對著蕭寒問道。


    “不知道。”


    “我這個設計是根據咱大明的情況做過調整的,而且因為枯水汛水期的問題,我們一年的產量也不算穩定,但我可以確定的是,用相同鐵匠,產出肯定會多很多。”


    蕭寒攤了攤手十分誠實道。


    “那…我們要一次性都投進去嗎?”


    朱標有些猶豫道。


    “嗯…我們先一起弄五個河道十個水力高爐吧,若是產量上我們認為能對的上投入,之後再建設更多。”


    蕭寒想了想說道。


    “可以。”


    “五條河道的投入還不算太多,我們各方的買賣經營一段時間,也能賺迴來一部分,這咱大明的國庫便還算充裕。”


    朱標點了點頭。


    “對了,瀾滄王國那邊的變化伱怎麽看?”


    朱標笑著對著蕭寒道,他迴去的時候,錦衣衛也把與薑右一樣的消息匯報了過來,雖然慢一些,但慢的不多。


    “沒什麽好說的,我已經做了安排,會逐步讓他們接受並習慣咱們大明的秩序的。”


    “至於莫森泰,如果他足夠配合,我倒是覺得沒有必要換一個人。”


    蕭寒開口說道。


    終究,法昂王畢竟是第一個在瀾滄地區建立一統王朝的國王,在民間還是有不小影響力的,雖然那些氏族根本就沒把王室太當迴事,最多當成了一個大號氏族,這個些山頭的大盟主罷了。


    但隻要有著能利用的地方,總是聊勝於無不是,對於大明,既然沒打算全麵實際占領瀾滄,就沒必要給瀾滄王室拆台。


    “說的也是,一個沒什麽執政經驗的二代國王罷了,若是他爹法昂王年輕的時候,或許還會滋生一些不該有的野心。”


    “但是他的話,連活命都要靠著咱大明的施舍,怕是連在咱大明治下搞小動作的勇氣都沒有,基本上就是咱大明麾下的傀儡國王了。”


    朱標點頭讚同。


    對於朱標來說,瀾滄這樣的附屬國的國王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聽話,如果能出一位此間樂不思蜀,那才是再好不過了。


    “風雪,忘了問你了,咱們這個水力高爐項目可不是小工程,朝會上,怕是會有不少人反對,明天你要不要來上一下朝。”


    朱標轉而對著蕭寒問道。


    “嗯?”


    “現在可是爹親自上朝,你提出的居然還有人敢反對?九族跟他有仇?”


    蕭寒微微一愣,這段時間他都沒去上朝,忙著布局天下,對於朝堂上的事基本上也全是聽朱標所說一聽到有這種事,頓時也是驚訝無比。


    “咳咳咳!”


    “最近咱大明朝堂的變化可不算小。”


    “你還記不記得上次殿試咱們選出來那些特殊官員,即通過大明農學要術、大明律、大明政治綱要上來的官員。”


    朱標對著蕭寒問道。


    “有些印象,主要是大明農學要術的,畢竟前三甲都跟我走了。”


    蕭寒微微點頭。


    “因為需要平衡世家豪強一方的勢力,我將通過這些上來的那些商人和寒門子弟,加快提拔了起來,雖然品級還不算高,卻已經是進入了朝堂。”


    “我本以為,他們進圖朝堂最多不過就是兩種情況,要麽完全忠於我們大明,要麽去投靠某些世家。”


    “不過我沒想到的是,因為咱大明這段時間頻繁的經濟變動,導致了咱大明內部的一些大商人獲得了比以往更強的影響力。”


    “而其中有一家實力堪比世家豪強的商人培養出來的士子,便是靠著大明律進入了咱大明的朝廷,其中一半通過非四書五經進來的新官員和這個士子一起組成了朝堂上的一個新派係。”


    “他們對於咱大明的很多事情,都抱有著不同態度。”


    朱標對著蕭寒道。


    “哦?”


    “代表了一群商人和寒門利益的派係,難道還敢反對咱大明的工程?”


    蕭寒雙眼一眯。


    “不不不!”


    “他們並不反對咱大明搞工程,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支持。”


    “隻不過他們的想法著實有些特殊,所以我才來問問你要不要親自去朝堂看看。”


    朱標對著蕭寒道。


    “哦?”


    “怎麽個特殊法,難不成,他們還想著出資資助咱大明?”


    蕭寒頓感有趣。


    “你怎麽知道?”


    “沒錯,他們就是希望,咱大明進行大工程的時候,可以接受商人、世家的出錢出力,共同對建設的工程負責。”


    朱標有些驚訝的迴應道。


    他本以為,發生這種始料未及的情況,哪怕是蕭寒也應該會感到震驚才對。


    “嗬嗬。”


    “商人本性罷了,他們想要摻和到朝廷工程裏,十分正常,尤其是咱們朝廷給他們建設了市場,發行了輕便的大明寶鈔還安排了銀監司的情況下。”


    “他們會覺得,錢財可以換來一切,商人,也可以是國家引領者。”


    蕭寒輕笑一聲,早有預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