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府。


    “怎麽了,這才剛走又迴來。”


    書房裏,蕭寒還在抱著大明工業要術死磕,完成了大明經濟學,麵對工業這種東西,蕭寒也是有些犯難。


    畢竟工業技術原理這東西,差一點,那可能就是天差地別。


    很多東西,蕭寒記得又都很模糊,哪怕隻是需要寫一個大概出來也顯得很吃力。


    就在這個時候,前腳走了的朱標居然又迴來了。


    “不出你所料,瀾滄那邊有消息了。”


    “法昂王那老頭死了。”


    “瀾滄太子莫森泰宣布執行法昂王的遺命,向咱大明進行派出使團朝貢,並且宣布給法昂守孝三月,不見外人。”


    朱標對這些蕭寒說道。


    “哦?”


    “看來這莫森泰倒也還算聰明,知道若是直接登基露麵,那些殺紅了眼的氏族肯定會想辦法弄死他。”


    “所以幹脆借口給老爹守孝,直接不見人,如此,便是那些人想要殺他,也找不到機會。”


    “他們的使團才出來?”


    蕭寒嗬嗬一笑。


    “嗯,這是滲透在那邊的錦衣衛成員看到,加急送迴來的消息,想來此時怕是連他們的國境都還沒出。”


    “不過,聽你這麽說,我反而有些擔心,你說,那些氏族眼見著殺不掉莫森泰,會不會生出劫殺使團的想法。”


    “畢竟,隻要這個使團不能把國書送到我們麵前,莫森泰就不會得到我們的冊封,他們就依然有機會可以對莫森泰出手。”


    朱標開口說道。


    “嗬嗬。”


    “這一點我早就想到了,此前我就已經做了安排,如果瀾滄王室派出了來咱們大明的使團,全力保護。”


    蕭寒輕笑一聲。


    這個消息他沒有收到,主要是也沒想收,因為相關事宜,他早就給安排好了,何必實時跟蹤?


    結果,沒想到的是,蕭寒自己沒想跟,朱標跑過來給蕭寒被動消息跟蹤了。


    “啊。”


    “原來如此,我說伱這邊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原來是早有準備。”


    朱標無奈搖了搖頭。


    反倒是他想多了,蕭寒果然還是穩的一匹。


    “對了,北邊互市的錦衣衛你那邊安排的怎麽樣了?”


    蕭寒轉而對著朱標發問道。


    “已經安排過去了,領頭的是我從軍中調過去的毛驤。”


    朱標對著蕭寒道。


    “毛驤,是他。”


    蕭寒雙眼微微一眯。


    曆史上第一個錦衣衛指揮使,在位時殺的人頭滾滾,不過最後死的也挺慘的。


    畢竟他可不是大明親王,錦衣衛這種刀要是本身材質不行,可是會被崩碎的。


    “怎麽?”


    “風雪和他有什麽交情?”


    朱標微微有些驚訝。


    毛驤在軍中戰績可並不顯眼,按理說是接觸不到蕭寒這個級別的。


    “沒。”


    “主要是從咱們大明軍中調過去的並不多,我一般都留意了一下。”


    蕭寒開口說道。


    說實話,他也沒想到,在這種由他親自動手魔改版的錦衣衛裏,毛驤居然還是逐漸混出了頭。


    “我打算日後提拔一番,讓他長期鎮守北方,滲透蒙元和守護互市,風雪覺得如何?”


    朱標問道。


    “應該可以。”


    “從咱大明軍中出去的,應該是值得信任的。”


    蕭寒微微點了點頭。


    毛驤這個人,蕭寒記得曆史上好像是因為和官員同流合汙,收受賄賂,然後被朱元璋處死了。


    不過經過這些年深深了解大明時期朝堂上這幫貨,蕭寒並不覺得事情會這麽簡單。


    畢竟,錦衣衛可是皇室的刀,以蕭寒對於朱元璋都了解,既然他敢把權力交給指揮使,自己肯定是能控製的。


    後麵的皇帝不好說,但是朱元璋這個洪武皇帝肯定沒問題。


    錦衣衛內部發生了什麽,毛驤知道的怕是都沒有朱元璋快。


    十有八九,毛驤是真的得罪人太多,被老朱最後無奈舍棄掉了。


    畢竟,毛驤砍了三萬多人,可都是權貴階級,沒有一家不沾親帶故,沒有一家是省油的燈。


    這樣一個人,放在北邊,倒也是能讓人放心。


    而且,針對北元,不至於太過得罪大明這些世家豪強,隻要毛驤不是自己想不開,削尖了腦袋想往應天府爬,這輩子應該最後還是能落一個善終的。


    至於被北元殺了,這種可能性其實不是很大,畢竟又不負責跟北元打仗。


    “你最近寫大明工業要術似乎並不順利。”


    朱標轉而對著蕭寒問道。


    “嗯。”


    “工學這東西最注重實踐,我這樣對著白紙幹自己寫,很多東西我都不知道怎麽寫清楚。”


    “看來,這大明工業要術也得拆分才行,本來我尋思是先把理論弄出來再全盤實踐,結果一寫上發現有些高估自己了。”


    “看來還是得兩條腿走,一步理論,一步實踐才行啊。”


    “這樣吧,我們先大規模建造一批煉鐵的高爐,將這作為實踐的第一步,把咱大明的鋼鐵行業升一下級,關於這部分工學要術我已經寫出來了。”


    蕭寒微微揉了揉眉心。


    “煉鐵?”


    “煉鐵行啊,咱大明現在其實非常缺鋼鐵,農具要用,保持將士們的戰鬥力要用。”


    “這樣吧,我讓單安仁那邊集結一下咱大明最好的一批鐵匠。”


    朱標讚同開口。


    “鐵匠…”


    “也行,後麵應該還需要他們幫忙。”


    蕭寒微微點了點頭。


    其實到了大明時期,煉鐵的技術已經頗為成熟了,所差的還是一個問題,基本都是鐵匠鋪型的小作坊,沒有大型高爐鐵。


    一方麵,這個時期沒有鼓風機,最先進的鼓風方式就是用水力帶動進行鼓風。


    這項技術,早在宋朝的《農書》便已經被提了出來。


    不過,水力肯定是要受到水的限製,需要的水力越大,就要要求水的湍流。


    而水湍流的地方,一般都沒什麽人,自然不會有人為了水力跑去那裏打鐵。


    這也就導致了鐵匠這門手藝,處於了一個頗為尷尬的境地,隻能靠著小爐,甚至很多時候都要人力拉風箱,火力,風力,都不是很足,還要後續加工才能用。


    鐵匠的狀態也給了富商們一種認知,煉鐵就是靠手藝的,不是能大規模賺錢的生意。


    這種狀態,自然無法帶動高爐的發展,進行鋼鐵量產。


    不過,蕭寒蕭老板可不管這些,他要搞就搞大的。


    “這一次,你打算要哪裏的地?”


    朱標繼續對著蕭寒問道。


    “嗯,這一次我不要應天府的。”


    “應天府的長江水流太平緩了。”


    “我要把大規模設立高爐煉鐵的地方選在水力充沛的地方。”


    蕭寒開口說道。


    要做就要一步到位,直接把水力加大摒棄人拉風箱這種方式,把爐溫拉上去,省事又省力。


    “啊?”


    “選這樣的地方打鐵,啊不是,煉鐵?”


    “那原料和成品的運輸都很不方便啊。”


    朱標有些猶豫道。


    “這個…”


    “確實得好好設計一下,其實…也不一定非的長江,其他小一點的江河也行。”


    “我是這樣想的,咱們在水流相對平緩的挖一條與下遊湍流區段平行的小河道,船運到這一段,專門把鐵礦石用竹筏從上麵順下來用網截住,這樣的河道水力不小既能用來運送原料,還能直接用來煉鐵,然後我們把成品再通過河道送出去。”


    蕭寒微微想了想說道。


    這想要大規模建立高爐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沒有動力來才顯得過於尷尬。


    其實蕭寒是有過弄蒸汽機的想法的,不過蒸汽機多少有些精巧了,就算知道圖紙也不是那麽好造的,蕭寒研究了兩下,研究不出來,就去幹別的了。


    “你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啊。”


    “按照你的這個設計這要是多建一些,要是想能供應上這麽大的水車並排話,怕是需要至少十米寬的河道。”


    “多建高爐,就要引更多河道,都要趕上挖運河了。”


    朱標拿起蕭寒的圖紙,嘴角一陣抽搐。


    第一次,他感覺蕭寒的決定有點不靠譜。


    “不過倒也問題不大,這些天北境互市確實賺了不少,拿來搞建設應該也夠了,但應該建不了很多。”


    朱標想了想又開口說道。


    最終,他還是選擇了相信蕭寒,主要是,朱標感覺高爐這玩意若是真能批量存在的話,大明的鋼鐵產量都能翻上幾番,所以這一波是值得投入的。


    當然,這還得是蕭寒要幹才行,換一個人,朱標估計直接把人打出去了。


    高爐很好用,但是如果這個大工程的錢你出的話孤就配合你,謝謝。


    “咱們把現在手裏能調動的錢合在一起算一下,看看最多能建多大規模的水力高爐廠。”


    “這算是英國公府兩個產業鏈的收入。”


    蕭寒無奈開口道,翻出了自己這邊的賬目,這一次看來隻能哥倆一起搞了。


    他已經在設計的時候把爐子盡量弄小一點了,結果投入還是讓人頭皮發麻,直接就相當於一項大工程了。


    而且,因為水力存在隨時間變化的不穩定性,之後怕是還需要鐵匠進行打補丁。


    隻能說,效果會比小爐子好,能省不少力,但在沒有鼓風機的情況下,卻是還完全提升不到工業時期的程度。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