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那個洪武大典,還編不編了?”


    就在這等待的空隙,朱標又是轉頭看向蕭寒問道。


    “你要不直接嘎了我?”


    “至於麽?”


    “催命?”


    但一瞬間,蕭寒就更爆發了一般,便是沒好氣的看向朱標道:“我這整日跟你忙上忙下,伱就不知道體諒我一下?”


    “還有,國庫有銀子?”


    “新貨幣不用發?”


    “朝廷的官員,不缺了?”


    “還是真想讓我一個人編寫洪武大典?”


    “我忙得過來麽?”


    蕭寒直接施展嘴遁,噴的朱標一臉的尷尬。


    石錘了!


    曆朝曆代以來,最沒牌麵的太子爺。


    就連一旁的兄弟們,都覺得朱標有點過分。


    一來,蕭寒是自家兄弟,並非實打實意義上的臣子。


    再者,你就算是臣子,也不能往死了壓榨吧?


    瞧瞧,這給孩子逼成了什麽樣子?


    氣的小臉通紅!


    “我就是問問,沒別的意思。”


    朱標還是有點尷尬的看向發怒的蕭寒,又是撓了撓頭道:“隻是老爺子昨晚隨口問了一句,我才想問問你,但沒有逼迫的意思。”


    “可現在的朝廷,應該不缺編撰洪武大典的銀子。”


    便是此時,朱棡緩緩踏進大堂,便是有點疑惑的看向蕭寒道:“那為什麽不拿出一筆銀子,先編撰洪武大典?”


    “呃”


    “朝廷抄了江南與浙東的老底,雖然積攢出一點家當。”


    “但老兄,我們還得發行大明寶鈔,這其中難道不需要儲備銀?”


    蕭寒有點無奈的抬起眼眸,看向走進來的朱棡道。


    “關於江南與浙東,朝廷抄家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


    “足以可見,江南與浙東的富有,這些士族,可沒有你想象中的窮。”


    “所以,拿出一筆銀子,應該完全沒問題。”


    “況且,就算銀子花完了,天下那麽多士族,找個借口,占據大義,完全可以再滅幾個,這樣不僅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也可以不用像你之前說的攤丁入畝,洪武拚音,花費十數年的時間,去消滅這些士族的壟斷”


    朱樉又是開口了,而且,還非常應景的皺了皺眉頭。


    還真有那麽一點,為國分憂的味道。


    畢竟,今日早朝,朱元璋可謂是震怒了一把!


    朝臣都差點嚇得尿褲子。


    至於原因,就是出自浙東與江南。


    這群原本朝堂上的好好先生,一個個高風亮節,兩袖清風,看來,全他娘的是演員!


    大明剛一抄家滅族,所有的隱藏田產都爆出來了,甚至,就連戶部都沒有記錄在冊。


    那朱元璋對於這一點,還能忍?


    當即,呂昶受了無妄之災,直接被老朱罰了一年的俸祿。


    為什麽?


    九族都已經收監了,準備為大明開墾荒地,那總不可能都殺了吧?


    但戶部的職責是什麽?


    丈量天下田畝,統一登記造冊,但憑空生出這麽多的田畝?


    什麽原因?


    戶部辦事不力,肯定有同黨。


    隨即,老朱又是派出胡惟庸徹查,一定要揪出這些同黨,不然,老朱睡覺都不安穩。


    所以,這才讓朱樉覺得,光是朝廷這幾日的查收,別說是編撰洪武大典,就算是再起一座皇宮,都是綽綽有餘。


    實在不行,就再滅幾家,又不是滅不起,我大明,何懼天下士族?


    “嗬嗬。”


    “這是個算賬的事。”


    “浙東與江南雖然富裕,但一昧的坐吃山空,大明能撐幾年?”


    “然後,就按照你的意思?”


    “將關中,河北的士族團滅?”


    “那就算真的滅了,能維持幾年?”


    “所以,大明究竟圖什麽?”


    蕭寒抬起眼眸,沒好氣的看向朱樉道。


    這朱樉嘴裏的話,就跟他娘的輕巧屁一樣簡單。


    “不可以。”


    “至少現在不可以。”


    朱標搖了搖頭。


    “嗯。”


    “你也不想想,哪裏給你一個緣由,讓你滅了天下士族?”


    “你以為,小明王的案子,能發生幾個?”


    “這次,士族吃了個啞巴虧,還不長長記性,那等待他們的下場,就是江南與浙東的下場。”


    “況且,你講這些士族,一次性滅幹淨了,那這天下讀書人的心,怎麽安定?”


    “再者,大明還是用人之際,天下百廢待興,朝廷卻直接向士族揮刀,你覺得,誰還敢入朝為官?”


    蕭寒也是點了點頭道。


    這事都不用想。


    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原因。


    讀書人為什麽努力用功,考取功名?


    一來,是為了施展心中抱負,報效家國,為國出力。


    二來,就是天下人都有的心思,誰不想讓自己的日子過得好一點?


    誰不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留點好玩意?


    誰不想壯大自己的家族,光耀門楣?


    說白了,就是為了清明節的頭一柱香。


    可你大明才開國幾年?


    三年不到吧?


    你就對天下士族動手?


    當然,小明王的案子,那的確是江南與浙東理虧,而且,這些士族,基本都在朝中為官,那抄家滅族,占據大義,讀書人無話可說。


    可關中,河北,乃至於天下士族,犯了什麽錯?


    該不會又是小明王的案子,沒斷幹淨吧?


    那你朝廷是幹嘛滴!


    還能不能成?


    好嘛,等朝廷殺完了士族,又轉頭看向讀書人,和顏悅色道:“來吧,孩子們,朝廷需要你們。”


    讀書人:“我直接嗬嗬!”


    轉頭。


    看向一個憨厚可掬的青年,當過和尚,要過飯,但有大誌向!


    好嘛!


    又是一個朱元璋模版!


    那既然你朱元璋能當皇帝,咱憑什麽不行?


    反正,大明滅完了士族,那就代表不可能信任讀書人,那我輩讀書人不如再造一個大明王朝。


    那新的輪迴又將交替。


    士族壟斷的局麵,還是一如既往。


    “簡而言之,抄家滅族,株連九族,是在某個時期,特定的時間,形成的一種手段。”


    “但想憑借抄家滅族,株連九族,用以治理天下,杜絕士族壟斷,從始至終,都是最愚蠢的手段。”


    蕭寒又是看向朱樉,冷笑一聲道。


    “嗯。”


    “我讚同。”


    朱標點了點頭道。


    “想不明白。”


    朱樉微微搖頭,朱棡倒是皺起眉頭,他心中倒是有了三分眉目。


    “蠢貨!”


    “這點淺顯的道理,你身為親王,竟然還不能想明白。”


    蕭寒完全被朱樉整無奈了,隨即,便是罵了一聲道:“大明一統天下,雖是定局,但這個局勢,可還未曾穩固,畢竟,你連最簡單的問題都沒解決,就是讓百姓吃飽飯!”


    “那為什麽百姓還如此信任我大明?”


    “就是因為朝廷一直都在為之努力,再加上,陛下驅逐韃虜,光複我漢家江山之功。”


    “那百姓方才願意相信大明,畢竟,漢家江山,皆我同族,總不可能比暴元統治,還要差吧?”


    “所以,從這裏,你應該要明白,大明王朝,看似風光,實則一步踏錯,便是死路。”


    “更何況,這個問題,還是出自士族的身上,那我大明就更應該小心謹慎。”


    “要不然,士族弊端,難道隻有我大明知曉?”


    “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沒有任何警覺?”


    “難不成,華夏幾千年以來,就沒有一位聖明君主?”


    “看不出世家尾大不掉的弊端?”


    蕭寒頓了頓,便是端起茶水,一飲而盡,隨即,再次抬起眼眸,看向一眾兄弟道:“例如,東漢末年,為何會引起天下大亂?”


    “真是因為張角太平道?”


    “嗬嗬。”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豪強橫行,東漢百姓生存無以為繼,方才求助於太平道,五鬥米道,這些宗教以求生存。”


    “這就是為什麽,黃巾軍中,為什麽有那麽多拖家帶口,甚至將耕牛,生產工具都帶上的士卒,也可以稱為流民。”


    “那是因為,他們家鄉的田畝,早就已經被士族豪強們搶光了。”


    “那你告訴我,士族豪強,他們的真麵目,究竟是什麽?”


    蕭寒伸手攔住了朱標與沐英,便是看向眼前的一種兄弟,出聲問道。


    “壟斷。”


    眾兄弟相互看了一眼,眼中皆是苦笑,雖然能想得明白,但卻說不明白,但這其中,自然也有聰明人,就比如朱棡,踏出一步,看向蕭寒道。


    “對。”


    “他們壟斷了知識,田畝,乃至於你能想到的所有東西!”


    蕭寒又是沒好氣的看向這群玩意,都說過很多次了,士族最大的弊端,就是壟斷了市場,要不然,怎麽可能成為尾大不掉的禍端。


    “所以,為了避免士族豪強對於天下的壟斷,避免重蹈東漢的覆轍。”


    “這就使得魏蜀吳三家,也是就魏武帝曹操,漢昭烈帝劉備,吳大帝孫權.”


    蕭寒撇了撇嘴,簡直無力吐槽孫權。


    吳大帝。


    諡號:大皇帝。


    呃呃!


    你不尬麽?


    但吐槽歸吐槽,該講的還是得繼續講完,隨即,蕭寒又是潤了潤嗓子,方才看向一眾兄弟,又是繼續說道:“使得這三家,一邊要聯合士族豪強,一邊又要打壓士族豪強,所以,他們的內部紛爭,永遠都未曾斷過,但這幾位,都不算差吧?”


    “就個人能力,軍事政治來說,他們根本無可挑剔,隻能說是生不逢時。”


    朱標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抹感慨道。


    不管道德如何,曹劉孫都是手段與城府兼備的曠世梟雄!


    個人魅力值簡直拉滿!


    而且,要不是這三家撞車,還出了司馬懿這麽個玩意,那都是有可能平定亂世的梟雄。


    “嗯。”


    “曹劉孫一邊聯合拉攏士族豪強,但一邊卻又打壓士族豪強,為什麽?”


    “因為,對外他們需要士族豪強的支持,借助他們的力量,平定天下,終結亂局。”


    “可是對內,他們又得維持內部平衡,不能坐視士族豪強的壯大。”


    “但曹劉孫為什麽不一勞永逸,直接將這些世家殺個幹淨?”


    “難道,以他們的政治手腕,就不明白,與其被動,不如主動的道理?”


    蕭寒又是看向眼前的這些玩意,字字炮轟,句句珠璣道。


    “還請先生賜教!”


    朱樉與朱棡連忙正色,隨即,一眾兄弟,便是齊齊看向蕭寒,躬身道。


    包括一直坐著的朱標,都是站了起來,且眼神正色的看向蕭寒。


    畢竟,老師都已經開始辦學,那他們這群學生,自然要尊重老師。


    “因為,他們都明白,三家平衡,分庭抗禮,便是在於士族之間的抗衡。”


    “所以,滅士族雖然可以收迴大量的錢糧,但殺完了,便是自斷雙腿雙臂,隻能任人宰割。”


    “同時,天下大才也會棄之而去。”


    “還要遭受天下士族的圍攻,畢竟,要是真讓其得了天下,那焉能有士族的活命之日?”


    蕭寒又是微微聳了聳肩膀,眼中又是閃過一抹感慨道。


    “嗯。”


    “能在東漢末年讀的起書,吃得起飯,最起碼是個士人。”


    “這要是以殺解決士族的問題,那就等同於自裁。”


    朱標看向蕭寒微微點頭。


    “但我大明的情況,可比東漢末年好多了。”


    “不然,你安能滅了浙東與江南的士族?”


    蕭寒方才點了點頭,又是道。


    “我明白了。”


    朱樉的腦中,頓時靈光乍現,便是看向蕭寒拍了拍手道:“如果不能以殺止殺,解決世家尾大不掉的弊端,那按照你當日所言,就完全可以用最柔和的手段,徹底擊垮士族豪強,讓他們完全不攻自破,對不對?”


    “你還不算太蠢。”


    蕭寒抬起眼眸,意外的看了一眼朱樉,道:“所以,國庫裏麵的銀子,是要花在刀刃上,並不是刀把上,洪武大典,對於大明改革,起不到關鍵性的作用,但隻要推動了大明改革,徹底破了士族豪強壟斷的局麵,那想修一本洪武大典,用不了幾年的時間。”


    “而我今日想要教你們的,並不是教過的,而是想要告訴你們,你們未來都是大明最具權勢的親王,又或者是高官大臣,那心中對於局勢,就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


    “因為,未來的十幾年,你們必將前往藩鎮,那就必須麵對這個問題,要記得,以柔克剛,才能撥亂反正,而非像今日,你嘴裏的話,就跟輕巧屁一樣簡單。”


    “再者,攤丁入畝與洪武拚音,一來是為了消磨士族,打破壟斷,二來,就是不想再有人從這群士族的爛骨頭上,在誕生出來一群士族。”


    蕭寒的話音落下,眾人便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士族,是他們永遠逃避不了的問題,而該如何解決士族?


    蕭寒最開始提出的是攤丁入畝與洪武拚音,將田畝收迴朝廷,讓天下人都讀得起書,從而打破世家大族的壟斷。


    但這其中並沒有強製性,你並不能保證,這些世家大族,寧願交高額的賦稅,也不願意將手中的田畝,交迴給朝廷。


    再說說洪武拚音,天下人都讀得起書,都識得字,那這座天下,光是在學問上,就能提上不止一個檔次,那未來,當官會越來越難,朝廷的科舉,也會一難再難。


    可在這裏,就能凸顯出士族的底蘊,士族子弟入朝為官,還是比百姓簡單。


    所以,在初期,光是憑借攤丁入畝與洪武拚音,並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但卻能大大增加財政收入,以及為天下人打好基礎。


    那在這中間過渡的這個時間點,就需要他們這些親王,需要他們這些朝中重臣,穩定局勢,徐徐圖之。


    等到朝廷收迴所有的田畝,等到天下人都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那這所謂傳承的士族,就是天下的一個笑話。


    同時,天下人都有了出路,那你想成為盤踞在這兩項政策上的新士族,那就是千倍萬倍的難,又或許,根本不可能。


    這便是所謂的軟刀子。


    可隻要是刀,都能百煉成鋼。


    而遲早有一日,這軟刀子下去,也能見血。


    “謝過先生教誨。”


    “學生謹記在心。”


    以朱標為首的眾兄弟,眼神正色,微微躬身道。


    “嗯。”


    蕭寒又是長長吐出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


    還在後世之時,看了那麽多網文,一個個的都有金手指,最出名的還得是係統,可怎麽輪到自己穿越了,這玩意就消失了,要不然,哪有這麽麻煩?


    整天要麵對這群玩意,多少有點扛不住。所以,蕭寒說不羨慕,那自然是假的,但是又能怎麽辦?


    畢竟,別人穿越大殺四方,他穿越隻求保命,安穩老死,別在中途半道上涼了,那就已經是血賺,還要什麽自行車?


    “太子殿下。”


    “侯爺。”


    “京師城中,手藝最好的陶匠,已經全部請了迴來,還有您要的美酒,也都已經備齊。”


    便是此時,掐著時間的童章舜與若依,便是走了進來,看向蕭寒與朱標,微微躬身道。


    “你倆每次迴來的都挺巧。”


    蕭寒微微挑了挑眉頭道。


    “太子殿下與侯爺商議國事。”


    “屬下豈敢打擾,自是等在外麵。”


    童章舜想都沒想,依舊躬身道。


    “嗯。”


    “那就讓他們去打造器皿,按照那張圖紙打造,要盡快,別耽誤了時辰。”


    蕭寒起身,活動了一下身子,方才笑道。


    “侯爺放心。”


    “已經開始打造了。”


    童章舜自然明白蕭寒的性子,從不願意耽誤時間,便是早早的就吩咐了下去,而且,他的心思比較細膩,所以,為了防止蕭寒的圖紙被泄露出去,他還故意打亂了圖紙的順序,並且,同時開始打造,且一人隻能打造一部分。


    求推薦票,求月票,跪謝兄弟們!仍然在努力爆更!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縱橫小秦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縱橫小秦王並收藏開局請編洪武大典,老朱樂崩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