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夏魏博弈階段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寧的絲綢已經如此便宜了嗎?”魏崇延頗有些意外。
在他的記憶裏,絲綢沒有低於二兩的。
這是自古以來的事情。
“這家商行背後就是夏主。”魏無忌說道。
“你確定?”
“這件事並不難打聽到。”
“一兩銀子一匹,夏主到底出何原因做虧本買賣?”
沒有人迴答魏崇延提出來的疑惑,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疑惑。
“你問過那個商人了麽?”魏崇延問魏合,“為何如此便宜?”
“他說夏國現在都是這個價格。”魏合說道,“臣覺得夏國絲綢便宜這件事還需要時間去調查,但既然提到跟遼國互市,我們可以把從夏國買來的絲綢,一兩五百文賣給契丹人,契丹人對我們肯定感激不盡。”
大臣們麵麵相覷,議論紛紛起來。
魏崇延也是愣了愣,隨即笑起來,那種笑不是開心的笑,而是覺得有些荒唐的笑。
賈政道連忙道:“陛下,跟契丹人貿易絲綢這件事可以再等……”
“你說的很好!”魏崇延看著魏合,“我們不僅僅可以賺錢,還能緩和與契丹人的關係。你那裏有五萬匹?”
“是的,那商人說後麵還會補充。”
“多久之後補充?”
“臣不得而知。”
魏崇延深吸了一口氣,站起來來迴走動起來。
“陛下,這是夏主的陰謀!”賈政道一副忠心耿耿的嘴臉高唿道,“夏主必然是想通過這件事,故意拖延我們南下的腳步。”
“右相此言差矣。”戶部尚書梅豫站出來說道,“剛才信陵君已經說過,我們短期無法再大規模對夏作戰。目前我們能做的是聯合契丹滅晉,如何聯合契丹也說了,用絲綢。既然夏國願意把絲綢便宜給我們,我們何樂而不為?這樣既能聯合契丹,還能增加國庫收入。右相難道不知道目前國庫緊張嗎?”
“這……”
“就這麽定了!”不等賈政道說話,魏崇延興奮地說道,“魏合,你去聯絡,後續的絲綢,夏國有多少,你就要多少。”
魏合應了一聲道:“是!”
“對了,你去戶部待一段時間,另外太府寺卿你也兼領,這樣方便你買絲綢。”
“是!”魏合心中狂喜。
還是夏國那狗皇帝靠譜啊!
“那剛才說的疲夏……”魏合問道。
“暫緩。”魏崇延看了一眼魏無忌,魏無忌點頭。
“陛下,萬萬不能啊……”賈政道看到魏無忌和魏合得勢,比殺了他還難受,他還想阻止。
“怎麽不能!”魏崇延怒道,“莫非右相為朕出錢去安撫契丹,再出錢為國庫增收?”
“這……”
“難道你不知道府兵增加後,國庫的稅減少了嗎?”魏崇延麵色有些陰沉。
這一次的撫恤金,可是花了他數百萬兩!
接下來又要擴充軍隊。
不過雖然府兵增加,稅收減少,但軍費開支卻沒有怎麽增加。
之前的世兵,戰死了一些,魏崇延也在重新考慮世兵製的問題。
世兵製最大的問題是戰力難以保證,畢竟那些軍戶升遷艱難,生活艱苦。
府兵製就完全不同了,府兵戰力明顯比世兵高一截。
“太子!”
“臣在!”
“井陘關的兵力部署交給你。”
“臣領旨!”
轉眼已經到五月下旬。
李彥坐在紫宸殿內乘涼,周圍放滿了冰塊。
他一邊喝著從南海運輸過來的椰子汁,一邊道:“秦州兵力招募如何?”
宋濂說道:“韓帥最新匯報的,秦州目前總兵力保持在十萬,距離預定的,還有五萬名額。”
“撫恤金給了多少了?”
“還是之前從常州調過去的八百萬兩,撫恤金還差200萬兩,這小半年的俸祿發了一半,還差100萬兩。一共還差300萬兩。”
“現在各地在收稅了?”
“在收稅了。”
“秦州、宋州、徐州都是免稅的,楊寧你派出去的人盯緊一些,誰若是敢在這個時候帶著人去收稅,就給朕抓迴來!”
“陛下放心,臣派了十個監察禦史下去,專門盯著秦州、宋州和徐州的,每十日給臣匯報一次。”
李彥又拿了一個椰子遞給宋濂,宋濂擺了擺手笑道:“臣喝不下來了。秦州、宋州和徐州各郡太守的奏疏,臣全部都看完了。有一些不合格的太守,臣已經讓禮部和吏部做評估,兩個月之內可以完成撤換。”
李彥問道:“備選官員夠嗎?”
“京師的官員不少,一些名流推薦的人,臣這段時間都一一見過了,都是一些有理想的年輕人。臣讓他們在宮外等著,陛下最好還是見一見。”
“好,你都說了,朕就見一見,讓他們到紫宸殿來。”
不多時,大約有七個人進入紫宸殿。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李彥看了一轉,這些人,有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的。
“都不必多禮,聽宋相公提起你們,他讓朕見一見你們,朕就宣召你們進宮了。”
這算很給宋濂麵子了,可以說是幫宋濂提升宰相的威信。
宋濂現在也需要威信,有太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了。
接下來無論是對地方的改製,還是對魏國的貿易,對晉國的貿易,都需要官員去執行。
而且還有和遼國的貿易!
以及,李彥看了看手裏的椰子,以及外海事務。
一套高效廉潔的行政班子,是他推行富國強軍新政的基礎。
“你叫什麽名字?”李彥指著最前麵那個中年男子。
“迴稟陛下,臣何衝!”
“哦,你是被推薦要去楚丘郡當太守的,朕看到過你的名字和過往介紹。”
“是的。”
“那你說說,你打算如何治理楚丘郡?”
何衝說道:“楚丘郡我朝與魏國的邊境,剛經曆了戰爭,民間情緒頹然,楚丘郡以前又是魏國地界。臣認為治理楚丘郡有二:一是穩民生,讓百姓重新迴到各自的田裏,沒有田的,由朝廷分配。二是嚴懲盜賊,穩定秩序,使離開楚丘郡的百姓迴到家園。”
“嗯,穩定的秩序,才能讓百姓安心耕織。”李彥點了點頭,“但朕再跟你加一條,要配合軍防築城寨。”
在他的記憶裏,絲綢沒有低於二兩的。
這是自古以來的事情。
“這家商行背後就是夏主。”魏無忌說道。
“你確定?”
“這件事並不難打聽到。”
“一兩銀子一匹,夏主到底出何原因做虧本買賣?”
沒有人迴答魏崇延提出來的疑惑,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疑惑。
“你問過那個商人了麽?”魏崇延問魏合,“為何如此便宜?”
“他說夏國現在都是這個價格。”魏合說道,“臣覺得夏國絲綢便宜這件事還需要時間去調查,但既然提到跟遼國互市,我們可以把從夏國買來的絲綢,一兩五百文賣給契丹人,契丹人對我們肯定感激不盡。”
大臣們麵麵相覷,議論紛紛起來。
魏崇延也是愣了愣,隨即笑起來,那種笑不是開心的笑,而是覺得有些荒唐的笑。
賈政道連忙道:“陛下,跟契丹人貿易絲綢這件事可以再等……”
“你說的很好!”魏崇延看著魏合,“我們不僅僅可以賺錢,還能緩和與契丹人的關係。你那裏有五萬匹?”
“是的,那商人說後麵還會補充。”
“多久之後補充?”
“臣不得而知。”
魏崇延深吸了一口氣,站起來來迴走動起來。
“陛下,這是夏主的陰謀!”賈政道一副忠心耿耿的嘴臉高唿道,“夏主必然是想通過這件事,故意拖延我們南下的腳步。”
“右相此言差矣。”戶部尚書梅豫站出來說道,“剛才信陵君已經說過,我們短期無法再大規模對夏作戰。目前我們能做的是聯合契丹滅晉,如何聯合契丹也說了,用絲綢。既然夏國願意把絲綢便宜給我們,我們何樂而不為?這樣既能聯合契丹,還能增加國庫收入。右相難道不知道目前國庫緊張嗎?”
“這……”
“就這麽定了!”不等賈政道說話,魏崇延興奮地說道,“魏合,你去聯絡,後續的絲綢,夏國有多少,你就要多少。”
魏合應了一聲道:“是!”
“對了,你去戶部待一段時間,另外太府寺卿你也兼領,這樣方便你買絲綢。”
“是!”魏合心中狂喜。
還是夏國那狗皇帝靠譜啊!
“那剛才說的疲夏……”魏合問道。
“暫緩。”魏崇延看了一眼魏無忌,魏無忌點頭。
“陛下,萬萬不能啊……”賈政道看到魏無忌和魏合得勢,比殺了他還難受,他還想阻止。
“怎麽不能!”魏崇延怒道,“莫非右相為朕出錢去安撫契丹,再出錢為國庫增收?”
“這……”
“難道你不知道府兵增加後,國庫的稅減少了嗎?”魏崇延麵色有些陰沉。
這一次的撫恤金,可是花了他數百萬兩!
接下來又要擴充軍隊。
不過雖然府兵增加,稅收減少,但軍費開支卻沒有怎麽增加。
之前的世兵,戰死了一些,魏崇延也在重新考慮世兵製的問題。
世兵製最大的問題是戰力難以保證,畢竟那些軍戶升遷艱難,生活艱苦。
府兵製就完全不同了,府兵戰力明顯比世兵高一截。
“太子!”
“臣在!”
“井陘關的兵力部署交給你。”
“臣領旨!”
轉眼已經到五月下旬。
李彥坐在紫宸殿內乘涼,周圍放滿了冰塊。
他一邊喝著從南海運輸過來的椰子汁,一邊道:“秦州兵力招募如何?”
宋濂說道:“韓帥最新匯報的,秦州目前總兵力保持在十萬,距離預定的,還有五萬名額。”
“撫恤金給了多少了?”
“還是之前從常州調過去的八百萬兩,撫恤金還差200萬兩,這小半年的俸祿發了一半,還差100萬兩。一共還差300萬兩。”
“現在各地在收稅了?”
“在收稅了。”
“秦州、宋州、徐州都是免稅的,楊寧你派出去的人盯緊一些,誰若是敢在這個時候帶著人去收稅,就給朕抓迴來!”
“陛下放心,臣派了十個監察禦史下去,專門盯著秦州、宋州和徐州的,每十日給臣匯報一次。”
李彥又拿了一個椰子遞給宋濂,宋濂擺了擺手笑道:“臣喝不下來了。秦州、宋州和徐州各郡太守的奏疏,臣全部都看完了。有一些不合格的太守,臣已經讓禮部和吏部做評估,兩個月之內可以完成撤換。”
李彥問道:“備選官員夠嗎?”
“京師的官員不少,一些名流推薦的人,臣這段時間都一一見過了,都是一些有理想的年輕人。臣讓他們在宮外等著,陛下最好還是見一見。”
“好,你都說了,朕就見一見,讓他們到紫宸殿來。”
不多時,大約有七個人進入紫宸殿。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
李彥看了一轉,這些人,有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的。
“都不必多禮,聽宋相公提起你們,他讓朕見一見你們,朕就宣召你們進宮了。”
這算很給宋濂麵子了,可以說是幫宋濂提升宰相的威信。
宋濂現在也需要威信,有太多事情等著他去處理了。
接下來無論是對地方的改製,還是對魏國的貿易,對晉國的貿易,都需要官員去執行。
而且還有和遼國的貿易!
以及,李彥看了看手裏的椰子,以及外海事務。
一套高效廉潔的行政班子,是他推行富國強軍新政的基礎。
“你叫什麽名字?”李彥指著最前麵那個中年男子。
“迴稟陛下,臣何衝!”
“哦,你是被推薦要去楚丘郡當太守的,朕看到過你的名字和過往介紹。”
“是的。”
“那你說說,你打算如何治理楚丘郡?”
何衝說道:“楚丘郡我朝與魏國的邊境,剛經曆了戰爭,民間情緒頹然,楚丘郡以前又是魏國地界。臣認為治理楚丘郡有二:一是穩民生,讓百姓重新迴到各自的田裏,沒有田的,由朝廷分配。二是嚴懲盜賊,穩定秩序,使離開楚丘郡的百姓迴到家園。”
“嗯,穩定的秩序,才能讓百姓安心耕織。”李彥點了點頭,“但朕再跟你加一條,要配合軍防築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