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常之亂的確有這方麵的原因。


    世家沒了,地方上的權力結構卻尚未完善。


    也就是李彥認為的地方刺史和太守沒有勢力去製衡。


    例如安史之亂以後,大唐各地陷入混亂之中,都知道是地方權力失衡。


    但如何失衡?


    一般認為武人跋扈。


    那後來為什麽唐憲宗打服所有節度使有中興之兆,但很快局麵又迴到了之前的狀態?


    因為當節度使被打服式微的時候,沒有新的地方權力結構介入進去穩定局麵。


    是權力結構,不是權力。


    兩者有什麽區別?


    權力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服從。


    權力結構是一套官僚機製。


    也就是說,大唐中後期地方權力結構以武人膨脹為主,文官的權力結構是非常弱的。


    同樣的,當漢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幹掉了諸侯王後,武帝年間地方權力結構也出現了真空。


    世家豪強在這個過程中並田累積財富,到西漢末年,世家豪強突然就如同春筍般冒出來了。


    迴到李彥這裏,大夏麵臨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


    在生產力沒有革命性變化的農業時代,社會變遷大同小異。


    所以顧冉說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他的解決方案竟然是重新扶持世家來填充地方權力結構。


    世家豪強這個群體是幹什麽的?


    是劃地,然後把人圈起來,自己在地方上唿風喚雨的。


    南北朝時期,皇帝任命太守,是看哪個世家地盤大、兵力多。


    為什麽要這樣?


    還不是想著拉攏。


    這樣拉攏肯定有效果,地方領主得到了尊敬的皇帝陛下的榮耀冊封,效命於皇帝陛下。


    要打仗的時候,領主們也會征調兵馬跟隨皇帝陛下一起討伐賊寇。


    可李彥現在不同啊,李彥是要搞改製,而且定調是富國富民,其中有一點是興商業。


    人都被世家圈起來了,還搞個錘子的商業?


    三國時期,季漢商業是三國裏最發達的,就是因為季漢世家弱。


    曹魏地盤最大,商業卻最弱,甚至一度廢除貨幣,以物換物。


    根本原因就是商業流通小,一般都在公卿士族那個圈子流通。


    公卿士族占天下人口的比例是極少的。


    所以季漢隻能以蜀錦這種奢侈品作為商業霸權,其他的幾乎沒法買賣。


    所以,中國曆史,真的等到宋朝開始,商業才全麵爆發。


    原因也是以世家豪強為代表的莊園經濟徹底消失在曆史的舞台。


    一句話,你扶持世家維穩地方是沒問題的,甚至帶著他們去打魏國也可以通過政治手段來實現。


    但你要搞商業,就必須清空他們,或者改良他們。


    “胡扯!”劉文靜站了出來,他斜著眼睛瞥了徐遠一眼,“有世家就沒人造反了?”


    “至少郡望名流都是尊崇天子的,他們會教化百姓……”


    “更是亂吠給亂吠他媽開門,亂吠到到家了!”


    徐遠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麵色陰沉道:“徐國公怎可在朝堂之上出如此汙穢之語?”


    “那徐侍郎怎可在朝堂之上說如此輕妄之言?”


    “我哪裏說的不對?”徐遠等著劉文靜。


    其他官員都眼神不善地盯著劉文靜。


    “據本官得到的消息,洪州就有人有密謀造反,而且就在宣府郡。宣府郡有沒有郡望?”


    “不知徐國公說的宣府郡有人謀反,是何人謀反?”徐遠也不急,他看著劉文靜問道。


    “這是機密,我已經呈奏陛下。”


    徐遠和顧冉對視一眼,顧冉說道:“陛下,洪州即便有人謀反,也不會像蘇州和常州那樣。洪州各郡各縣,戶籍嚴格,人丁不能隨意走動,就算有一小撮反賊圖謀不軌,也不會造成什麽影響。”


    “陛下,攘外必先安內!”徐遠說道,“蘇常這一次的動蕩,已經說明了一切。”


    “說明了一切?”李彥問道,“這話朕怎麽有些不太明白。”


    “蘇州和常州商業過於興盛,不僅莊園都沒了,很多人甚至可以快速流竄到別處,這就給心懷不軌者提供了機會。”


    “陛下,臣反對吏部侍郎的說法。”站出來說話的是楊寧,“臣倒是覺得,把人聚集起來,隱瞞起來,更容易造反。臣可是第一次聽說,加速流動,更有利於造反。”


    “反賊可以從一個郡快速到另一個郡,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嗎?”徐遠道。


    楊寧說道:“你這個說法有問題,你已經提前認定了有人會造反,而不是說哪個地方更容易出現反賊。”


    李彥卻是心中一驚,楊寧他不愧是楊寧,楊寧居然還懂邏輯辯論。


    這在認知事物和與人討論問題的時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會用一些技巧,偷換概念,讓人聽起來仿佛是那麽一迴事。


    這就是人類語言的詭詐之處。


    顧冉愣了一下道:“現在就是蘇州和常州各郡都造反了,若不是陛下聖明,及時派人處理,後果不堪設想!”


    “宰相有什麽看法?”李彥突然說道。


    宋濂道:“都禦史說的有道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假設,假設蘇州和洪州都有人造反,那麽哪個地方的反賊更容易做大,臣以為可以從這一點來分析。”


    “那當然是蘇州!”徐遠道。


    “那就未必了。”宋濂說道,“洪州郡望的莊園裏有多少人丁,我們是不知道的,郡望在各郡縣的影響力,諸位卻是知道的。他們手中有大量的人,大量的田,還有鐵礦,在地方上還傳播經義。若是他們有惻隱之心,與蘇州的商人、鄉紳相比,誰能快速聚集人呢?”


    徐遠想說點什麽,但一時間啞口無言。


    劉文靜心裏想著,陛下這宰相算是找對了,這個宰相真的是以理服人的啊!


    其他大臣想反駁宋濂,但一時間不知道從哪一點反駁。


    於是徐遠說道:“無論宰相如何說,這一次的確造反了。我們提的這個建議也是為了維護地方的穩定。”


    這就很儒家了。


    重新塑造世家,世家講的是傳承,世家的利益鏈條和鄉紳地主本質是一樣的,就在於禮法!


    禮法講的是尊卑有序,你一個農民,就老老實實在地裏耕地,工匠就老老實實打鐵。


    士族是士族,門閥公卿,即便生出傻子來,那也比滿腹才華的賤民要高貴不知多少倍。


    “想要解決蘇州和常州以後繼續造反的潛在可能,其實很簡單。”宋濂說道,“刺史、太守、縣令,三層官員,在地方上掌握了治民之行政、訴訟之司法、收稅之財政,甚至州郡縣都還有一部分民兵,這算是武力。這些權力都掌握在一個官員手裏,一旦這個官員想要投奔魏國,他很容易調動人、物,又欺瞞下麵,煽動更多不明真相的人參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