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


    李彥突然問道:“這幾個月鹽賣了多少錢?”


    他記得這個世界也是鹽鐵專賣,這也許是生產力相當的帝製王朝必然的一種手段。


    公孫讚說道:“鹽的收入有一百萬兩,但這一次戰線太長,而且陛下提高了軍隊的俸祿和撫恤金,還要補發去年一年的俸祿,一百萬兩也是杯水車薪。”


    李彥覺得肯定是不止一百萬的,這中間不知道又有多少油水被抽走。


    不過貪腐問題還不是現在的核心問題。


    現在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更加高效地將糧草送到前線。


    花錢買,運輸過去,損耗大,中間貪汙的多。


    “你看這樣如何?”李彥說道,“以前是官府向民間賣鹽,現在把鹽交給民間自營,但鹽商必須在官府這裏買一種鹽的引子才能經營。”


    “引子?”公孫讚微微一怔。


    “沒錯,就是憑證。”


    公孫讚蹙眉思索起來,思索了片刻,他突然恍然大悟:“對啊!臣怎麽沒想到!現在朝廷自己賣鹽,又要製造,又要運輸,還要賣,極其複雜,這中間不知道有多少官吏從中謀取私利,而且往往民間發現了鹽池,不準私自開采,必須上報。如此,有的地方即便發現鹽池,不開采,也不上報,白白浪費了鹽池資源。”


    “若朝廷隻掌管準入的規則,將準入資格化作憑證售賣,民間自負盈虧,一可以完全放寬民間開采鹽池的限製,增加鹽的產量,二是朝廷本身擺脫賣鹽的繁瑣,將中間隱形的那些全部變成自己的利潤。”


    說完,公孫讚對李彥佩服得五體投地。


    李彥倒沒覺得什麽。


    這隻不過是曆史上的鹽引法,他補充道:“若是讓商人運輸糧食到邊疆,在邊疆領相應的鹽引,就可以解決邊疆糧食問題了。”


    公孫讚再一次愣住了,甚至當場跪下了,激動地說道:“陛下聖明!”


    連一邊的曹謙德都震驚了。


    還能這麽玩?


    當然可以!


    李彥心裏想著,這些人沒想到這麽玩也正常,畢竟這是宋朝才出現的,漢唐都沒有這麽玩過。


    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商人為了得到鹽引,當然願意費盡心思運輸糧食。


    例如運輸一百萬石糧食過去,獲得價值兩百萬石糧食的鹽引,路上虧損的那一部分也賺迴來了,轉手賣出去,又賺一筆。


    鹽商可以賺錢,朝廷可以得到糧食。


    總結下來:把鹽這個資源,變現成糧食,這個變現的場景是邊疆軍糧。


    而且朝廷專賣,鹽價隻會更高,讓不同的鹽商去賣,至少還有相互競爭。


    隻要朝廷控製好鹽引和糧食兌換價格即可。


    “左相以為如何?”李彥看著曹謙德。


    曹謙德是左相兼禮部尚書,左相的任務是審批政策,有駁迴的權限。


    禮部尚書又是六部之首,管理官員品德考核,權力極大。


    但曹謙德這個左相顯然是個老油條,用手一搓,能剮好幾層油下來的那種。


    “陛下聖明,這當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既然左相都同意了,那就這麽辦。”


    “不過……”曹謙德又為難道。


    “不過百官未必會同意,陛下您是知道的,政策您和宰相可以拍定,但還需要官員去執行,例如這個政策,戶部和兵部肯定需要……”


    “誰不同意讓他來找朕!就這麽辦,不要浪費時間了,政事堂今日草擬!”


    “是!”


    鹽引隻能說臨時解決了邊疆的糧草問題,往後的問題,還需要從根本上去解決。


    但臨時問題得以解決,已經符合李彥的預期。


    到了四月十八日,魏國第一名將聞淵抵達梁京,見到了魏帝。


    在場的還有魏無忌,以及狼狽而迴的賈政道,還有兵部和戶部的幾個官員。


    賈政道的麵色非常難看,蒼白無神,憔悴乏力。


    “臣參見陛下。”


    “你終於迴來了!”魏崇延打算從塌上站起來,卻非常吃力。


    “陛下還請多多歇息,有什麽吩咐,但請示下。”


    “朕的南線精銳,盡數覆沒!”魏崇延心痛無比。


    說到這裏,賈政道的臉色更加難看,他站出來說道:“卿陛下責怪臣,是臣疏忽大意。”


    “此事不能怪你,你也不知道陸康是假投降。”魏崇延擺了擺手道。


    賈政道心裏想著:不怪我,那就是魏無忌的鍋咯?


    丫的!魏無忌你搞情報的,陸康也是你派人一手策反,現在老子被陸康陰了,不怪你怪誰?


    但這話賈政道肯定不會當麵說出來的。


    賈政道平生最喜歡的就是打仗,但玩的最菜的也是打仗。


    簡稱有才又愛玩!


    經常拿自己跟曆史上出將入相的名將做對比,但自己的戰績拉出來,沒一個能看的。


    本來以為這一次南線可以完虐夏軍,結果被陸康一把火差點沒燒成烤雞!


    “此事不提了,南線還有數萬守備軍在原地,夏軍想要攻城拔寨,沒那麽容易的。”魏崇延聲音沙啞地說道。


    “聞淵迴來了,太子朕沒叫迴來,是因為北線並不安定,需要有人鎮守。”


    “陛下聖明。”


    “好了,我們討論討論,接下來如何滅夏?”


    說到這裏,魏帝那疲憊的神色一掃而空,眼神變得鋒利起來。


    他又想起了當年。


    那是他剛登基的第一年,年輕而誌得意滿的魏崇延集結百萬大軍,全麵南下,猶如泰山壓頂,直接擊潰了吳國防線。


    曾經的大周帝國東南那座最繁榮、最浪漫的大都市,也是吳國的國都,姑蘇城,在一望無際的魏軍重重圍攻下,被攻破。


    有著大周帝國皇室血統的吳國太後李毓帶著吳國幼主,在無數魏軍眼前從摘星樓一躍而下。


    當魏帝魏崇延認為自己將一統天下,成為三百年前大周帝國占星師驚世預言中的天縱之子的時候,那個人出現了。


    他是吳國軍界第一人,當時被安排到駐守三國要地秦州。


    魏軍率先攻破淮陰戰線,長驅直下,麵對數十萬魏軍的重重包圍,姑蘇城內的吳國大臣們選擇了開城投降。


    國都已經丟失,魏人以為南方盡在手中。


    豈料李恪從秦州帶了一部分兵力,南下漢陽,一路向東殺來。


    十三戰,十三捷!


    原本銳意強勢的魏軍,被殺得節節敗退。


    吳國各州紛紛舉兵響應李恪,新的力量快速衝破魏國的鎖鏈。


    地方上,上自公卿士大夫,下至販夫走卒,無不奔走相告,喜迎以李恪為首的秦州軍。


    太湖一戰,魏軍更是損失慘重,連魏帝的虎紋軍都折損了近一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