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好,有了你,接下來的仗朕不怕!”


    哥舒星進屋收拾一番。


    李彥把手伸到王元吉麵前,王元吉愣了一下,才注意到李彥後腦勺下麵已經被冷汗打濕。


    王元吉連忙攙扶李彥走出去,上了馬車。


    不多時,哥舒星出來了。


    “陛下。”


    “為朕的京畿總督備馬!”


    很快,一匹上等的好馬牽過來,哥舒星翻身上馬。


    “哥舒卿,朕有一件事,需要你這幾天就辦。”


    “何事?”


    “朕在江寧開設了一個講武堂,是專門培養軍中高級將領的,第一期的主講人,朕希望是你,把你的心得,經驗寫成書,教下去。”


    “陛下是想要以此來培養更多優秀的將領嗎?”


    “是的,這幾年停戰,軍中上下頗有些飛馳,朕決心好好整頓軍務,還請卿務必助朕!”


    “臣知道了,就由臣來主講這第一期吧!”


    四月初的魏夏戰線出現了一個黑天鵝事件:魏軍南線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這件事在四月初九登上了江寧城報紙頭條,在江寧城廣泛傳播,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沒想到初戰即大捷!


    當然,江寧城也出現了不少質疑的聲音,認為這是前線有人為了邀功,謊報軍情。


    想想都不可能嘛!


    怎麽可能!


    假的!


    一定是假的!


    是不是假的,在江寧城無法得到驗證,但在梁京皇宮卻被驗證了。


    四月十四日,魏崇延正在皇家狩獵場狩獵,突然接到了賈政道發來的急報。


    看完後的魏崇延那張臉瞬間變成了豬肝色,氣火攻心,從馬上摔下來。


    還好旁邊的內侍反應快,接住了魏崇延。


    “陛下!陛下……快!快叫禦醫!”


    賈政道兵敗的消息,起初是被壓製住的,但當天天黑的時候,就傳了出來,在一些高官之間流傳。


    傍晚,魏無忌緊急入宮。


    “皇兄!”


    “賈政道兵敗,我們被陸康騙了!”


    “都是臣的錯!”


    “這事不能怪你,陸康殺了那麽多大夏官員,他連和他陸家關係不錯的人都殺了,正常人都不會懷疑他了。”


    魏帝躺在床上,麵色難看。


    “招賈政道迴來,朕需要你現在親自去前線坐鎮,朕已經給聞淵下敕令,命他即刻從北線調集二十萬大軍迴來。”


    “不需要二十萬大軍,隻需要十萬,再從京師調集十萬,從民間招募二十萬做後勤,四十萬走徐州,能擊敗陸康,過漢江拿常州和蘇州!”


    “不,朕要三路伐夏,韓世忠在秦州,不可忽略。”


    “三路伐夏,戰線太長,需要從北線抽調的兵力太多,萬一契丹發難,我們……”


    “你不要再說了,我大魏兵強馬壯,朕要趁著這口氣,徹底滅了夏國!”


    說完,魏崇延開始咳嗽,咳嗽的非常劇烈。


    “皇兄,保重身體!”


    四月十六日,從江寧沿著漢江逆流而上運過去的錢,在風陵渡口登陸。


    大量的銀子被運輸到秦川城,上午操練完後,各級將領接到通知:發俸祿!


    當天,秦川城空前盛況,無數士兵歡唿雀躍。


    李彥不僅僅在秦州撒錢,他承諾給晉國的絲綢和紗在第二天在江寧城的玄武渡口被裝上船,沿著內城河一路出城,進入漢江。


    那是乘載了聯晉扛魏的希望,也是對未來布局的第一步。


    四月十七日,紫宸殿。


    “陛下,這是荊州刺史今日迴複臣的書信。”公孫讚呈遞上來。


    李彥接過來看起來。


    “荊州已經開始著手收夏稅,但下麵上報,今年的行情並不樂觀。”公孫讚用一種沉重的語氣說道,“荊州隻能收三百萬石了。”


    “三百萬石?”李彥詫異道,“往年不是有六百萬石嗎?”


    “今年有旱情,下麵上報說地方上不少百姓都遷移,逃荒去了。”


    “地方沒有存糧?”


    “地方這兩年並未有存糧。”


    “三百萬石,運輸到秦州,還剩一百五十萬石,五十萬大軍,一人三石,隻能吃三個月?”李彥道。


    “秦州還有兩百萬石,一共可以吃五個月,再加上秦州有不少屯田,還可以解決三個月的糧草問題。”


    “一共八個月?”


    “是的。”


    “不行,太少了,完全無法抵禦各種變故。魏軍攻打秦州,至少是三個月以後的事,萬一魏軍來勢洶洶,在秦州跟我們打持久戰,打好幾個月也未必不可能,我們至少要準備一年的糧草。”


    “一千二百萬石糧草嗎?”


    (一石=120斤,沒有去殼,按平均消耗算)


    “是的,西線至少要準備這麽多,有備無患,因為戰場上一定會浪費不少糧食。”


    “但洪州今年收的賦稅也不樂觀,比往年也少了一半。”


    “也是幹旱?”


    “說是這麽說。”


    “那到底是什麽原因?”


    李彥也沒有下過地方,以前戶部賬目亂七八糟,李恪時代的戶部賬目倒是完整,卻與現在的對不上。


    李彥突然發現坐在一邊的禮部尚書曹謙德眼神閃躲,他知道曹謙德肯定有話說,但又不敢說了。


    “曹卿,你有何高論?”


    “陛下,臣並無高論。”


    “當真不說?”


    “陛下,臣……”


    “你但說無妨,朕不會怪罪你的。”


    “陛下還記得抄……沒收臣的家產的時候,發現了五十萬畝良田的地契?”


    “記得。”


    “臣的田算少的。”


    “嗯?”


    “臣是說,這朝堂上下,還有地方大族,手中都有很多田,其實這是吳國留下來的問題。”


    李彥愣了一下,敏銳地察覺到了什麽。


    這不就相當於土地兼並問題麽?


    這個世界也如此嚴重?


    轉念一想,這生產力,田依然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源。


    從上到下,肯定要把握好這樣的東西。


    問題又來了!


    “陛下,臣覺得這個問題過於複雜,一時半會兒無法解決,不如花錢從民間買糧食。”曹謙德說道。


    “國庫現在是空的。”公孫讚說道。


    李彥來迴走動起來,這買也不是有錢就能買的,這裏麵必然存在著官僚的腐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淩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淩煙並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