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公府。


    暗衛蔣和蔣風都迴來交差。


    蔣和:“何硯夫婦交代:他們是受鄭太守夫人蠱惑,給自己哥哥何墨下毒,藥是太守夫人介紹的薛大夫提供的。何墨死後,太守夫人又挑唆他去逼迫何樰母女交出家產,最後是林侯寫信調停。”


    趙國公頷首沉思半響,說道:“怪不得,一定是何樰母女見江淮弟兄涼薄,感念林侯相救,入京都投靠林侯。何硯是被林侯跟鄭太守算計了。”


    女兒趙婉跟何樰相熟,何樰投靠林侯後的遭遇,趙國公都知道。


    好一個忠勇侯府,竟聯合寧王跟太後,算計自己的外甥女。看來,寧王在他身上下足了功夫,整個拿捏了他。寧王到底還用這樣的手法,拿捏了多少朝廷命官?


    趙國公想想就後怕。


    蔣風見蔣和已經匯報完畢,向前兩步。


    “老爺,江淮也有不少事。”


    蔣風將山匪令牌的事一一道出。最後說道:“小的順藤摸瓜,查到那些山匪的一些痕跡,他們訓練有素,可能是私兵。還有,前幾個月,這些山匪突然消失。聽沿途行商透露,他們可能匯集在京都某處,數量很大。據小的查到的,不完全統計,最少有五六萬。”


    趙國公大駭:“五六萬?這麽大一群人,他們能藏在何處?”


    蔣風:“據小的派人在京都外圍兩三百裏處四處查探,隻有幾個地方能匯集這麽多人,又不輕易被察覺。”


    趙國公挺直了身子,盯住蔣風:“你細細說來。”


    蔣風:“一處,是西北方向水利施工處;一處,是東南方向正在修建的皇陵。”


    趙國公兩眼一眯,臉色暗沉:“去查!兩個地方,都給我查清楚。”


    蔣風:“小的已經派人去查過,水利施工處,是工部的李大人負責,李大人做事嚴謹負責,天天守著施工進度,他向來剛正不阿,想來,藏私兵這樣的事,他幹不出來,小的在那裏也查不出痕跡。”


    “而,皇陵工程,是寧王負責的……”蔣風停頓了一下,看趙國公臉色越來越難看,他硬著頭皮繼續往下說:“修建皇陵,很少從京都調人,寧王都是從京都外招的人手,一來就是大幾千,陸陸續續,小半年之內,招了幾萬。小的算了算時間,正好跟商隊說的,山匪消失的時間對得上。”


    直到蔣風說完,趙國公陰著臉,沒說一句話。


    但從他握緊的拳頭、抿成一條線的嘴唇,看得出,此刻的趙國公心裏的驚駭跟震怒。


    蔣風蔣和兩人離開後,趙國公不再猶豫,更衣備馬,直奔皇宮。


    ……


    皇宮。


    見趙國公少有的匆匆覲見,皇上支開其他宮人,隻留了一個安公公在旁伺候。


    趙國公看了安公公一眼,有些詫異。


    皇上知道他的疑惑,解釋道:“曹公公身體不適,朕準他出宮養病。”


    皇上說得很平靜,但趙國公還是看出了不對,曹公公從小跟在皇上身邊,哪怕生病,也隻在宮裏養著,像今日這般,離開皇宮醫治,前所未有。


    趙國公來不及多想,將自己最近查出來的東西,整理出一篇書稿,呈給皇上。


    皇上打開趙國公呈上來的書稿,越看越氣,到最後怒不可遏:“這個逆子!他想逼宮不成?”


    “皇上息怒。”趙國公怕皇上氣壞了身子,趕緊安撫他:“還好發現得及時,現在應對,還來得及。”


    “此前,董嫻妃也跟朕提了一嘴,朕不敢全信,卻也早有準備,但不知道老二竟私底下做了這麽多事。”


    皇上想起自己聽到董嫻妃說寧王的事時,還存有幾分懷疑。


    董嫻妃是老三宋承睿的母妃,老二跟老三針尖對麥芒,皇上總覺得,她說老二的壞話很正常,就沒往心裏去。


    不曾想,趙國公這麽一查,董嫻妃說的事,竟都是真的。這讓他怎麽不心寒?


    養私兵,貪墨,奪人產業,控製商貿,勾連太後,結黨營私……如今竟將私兵屯在京都城外。


    “說到董嫻妃。”趙國公見皇上久久不說話,便開口道:“臣在查寧王時,發現北靜王暗中調兵,他的布局,似乎是針對寧王的。”


    皇上頷首認同:“朕其實早就派人出去調查,確有此事。朕這個老三,表麵平靜,不爭不搶,卻是個有主意的。他應該早就發現老二的狼子野心,否則不會讓董嫻妃避開曹公公,暗中提醒朕。”


    趙國公接著說道:“臣來皇宮見皇上前,管家來報,有各個地方的富戶跟商戶集結一起,向京兆府尹投了狀子,狀告朝廷命官設計並搶奪他們的產業,這些案子,最後的指向,都是寧王。”


    皇上臉色一變:“此事一出,恐怕寧王狗急跳牆,真要起兵了。”


    “那,依皇上看……”


    趙國公話說一半,看了看皇上的臉色,沒敢再往下說。


    “既然北靜王把該準備的都做準備,你我就順著他吧,就當給他鍛煉的機會。”皇上緩緩說道。


    老二太心急,也太讓他失望,更顯得老三的穩重忠心。


    趙國公心下一震,皇上這句話,已經算是傳詔口諭。


    “把高統領叫進來吧。”皇上朝身後的安公公輕聲說道。


    安公公應聲出去。


    不一會,禁軍高統領跟在安公公身後走進大殿。


    “臣拜見陛下。”高統領施禮問安。


    “高展,你安排一隊人馬,聽從趙國公調配。剩下的禁衛軍,還有巡防營都由你指揮。這是調配令牌,見令牌如見朕。”


    高統領平靜的接過令牌,但心中已是大駭,宮內五千禁衛軍,宮外巡防營三萬兵馬,都由他調配,這是應對兵變時才會用到的。


    兵變?誰?


    皇上沒讓他疑惑太久。


    沒多久,巡防營禁衛軍的將領們秘密聚集皇宮安慶殿。而,皇上,趙國公,高統領已經在大殿裏等他們。


    他們很快知道,寧王的七萬兵馬,已經陳兵京都皇陵,而北靜王也暗自調兵十萬,從外圍往京都靠攏,對寧王呈合圍之勢。


    一場內戰,蓄勢待發。


    而京都百姓毫不知情,依然歌舞升平、炊煙嫋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裏三千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辣椒醬的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辣椒醬的匠並收藏夢裏三千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