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亭縣的縣令叫李鳳翥,字瑞徵,山東樂安人,是個舉人,剛剛被授縣不久,隻比大人早那麽一個月到任。不過據說其人比較正直,輔一到任九推行了不少仁政,還清理了一批陳年積案,收獲了不少讚譽,其前任為劉鬆,因修縣誌有功,被升了遷,李鳳翥才被授縣。”
小院的正屋內,郭騾兒正躬身向韓林稟報著打探過來的消息。
“這可是奇了,一縣的軍政兩個首腦全是新到。”
“不止,縣丞也是剛剛到任,叫熊應泰,武陵人。”
韓林笑了一聲:“接著說。”
“根據天啟二年《賦役黃冊》數,樂亭共有戶三千一百七十九,男丁四萬五千一百六十有三,軍戶八百七十三,女三萬一千七十有七。萬曆年丈地共八千四百五十頃四畝,稅糧……”
“行了行了。”
韓林擺了擺手,看著郭騾兒又笑了一聲:“俺又不是去當知縣,這些事情要知縣才去頭疼的,不過情報隊辦事詳盡,著實當賞。”
“接著說人。”韓林說道:“豪紳鄉賢都有哪些?”
與錦州不同,錦州屬於一個軍鎮,軍隊屬於趙率教來管,不設縣衙,行政一方都在寧遠。
樂亭是一個實打實的縣,是有縣衙的,韓林對於人事更為看重。特別是地方的豪紳,在明末這些人對於明廷的滅亡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波助瀾,不由得韓林不去重視。
“大富貴者,共有兩家,一曰王家、一曰張家,王家王渾然曾官至刑部郎中、馬湖府知府,不過其人已故,張家張國瑞是萬曆朝丁末科的進士,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其人還活著。除王、張兩家以外,還有高、楊、李等強豪。”
“這幾家風評如何?”
“除張家以外,風評都不怎麽樣。”
“看來都是一丘之貉,咱們這套新班子,可有的是要頭疼的地方咯。”
韓林嬉笑了一下,反正他又不是縣令縣丞,這些事更多是他們來去頭疼的地方。
“大人以守備鎮一縣,是否有些大材小用了?”郭騾兒問道。
從黃冊和土地上來看,樂亭雖然算得上富庶,可也算不上大縣。
“不小了,咱們可還要管著從灤河口到新橋海口這百裏的海防。”
想了想韓林繼續問道:“咱們過去以後,屯駐在哪裏?”
“迴大人的話,咱們營駐地為營駐地為劉家墩(今,樂亭縣王灘鎮南孫莊東井上村南)離樂亭縣城四十裏,距海十二裏。劉家墩營之前為新橋海口營,後改為劉家墩營。”
“不錯,離海近一些,方便咱們行事。”
想了想,韓林又向郭騾兒問道:“潘野那邊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潘野將領一隊情報隊的人留駐錦州,方便打探前麵的形勢,其他人都跟我去樂亭。”
“潘野有心了,不過咱們既去,他也失了依仗,雖然我已經和侯世威打好了招唿,但他也不能再像過往那樣跋扈了。”
郭騾兒笑道:“有大人的教誨,他自然是不敢的,反正也就是前沿打探,在何家酒肆當個新掌櫃也挺好。不過大人是怎麽說服何主事一起走的?”
韓林挑了挑眉毛:“倒也沒怎麽說,反正就跟她說咱們要移駐樂亭了,如果她想有一番作為,那麽就跟著咱們走。”
“何主事當真是個奇女子耶。”
“對了,還要跟潘野說一聲,呂、何這兩個跟著一起去樂亭,這邊和亢家的商事聯絡,他也得管著,等那邊安頓下來以後,會增派一個掌櫃的來何家酒肆替他。”
“是,屬下會與他說。”
……
天啟七年臘月初八,錦州城南門永安門外,隸屬於軍衙的三班和身在錦州城內的一眾將官親衛肅立左右。
今日韓林將啟程從錦州移駐到北直隸的永平府樂亭縣,包括趙率教、朱梅等一眾大大小小的將官,亢五等士紳都前來送行。
七月時左輔移駐前屯衛不久便病逝了,曹文詔此時也已經迴了寧遠,這兩人自然不在。
但有一個人也未在其列,那便是錦州的分守太監紀用。
城頭、城門各處亦圍滿了百姓,隱隱地還有慟哭聲傳來,身在錦州一年多的時間裏,登城據奴、斬將奪旗、剿滅山匪,以及後麵的禦前為東人請命。
韓林的所作所為被百姓們看在眼中,今日他將離開錦州,去五百裏開外的樂亭,錦州城中百姓一時間悵然若失。
趙率教手裏執著一碗酒,對著韓林笑道:“韓林,此一去山遙水遠,可莫要忘了當日在城頭並肩作戰的大夥兒才是,逢年過節都傳個話兒來。”
聽到這話朱梅等人哈哈大笑。
韓林將碗中酒飲盡,半跪在地上向這幾個總兵副將行了一個禮:“諸位大人教誨,小子沒齒難忘,還請各位大人保重貴體,靜待他日小子當麵拜見。”
朱梅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拍了拍他身上的雪,讚道:“才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裏,不曾想當初登堂入室,獻策的小小貼隊官如今已經成了一縣守備,果然後生可畏。”
想起當日朱梅在節堂當中還有意為難他,如今兩人因為錦州守城之事盡棄前嫌,韓林也不由得笑了起來:“朱大人謬讚了,日前才聽聞主大人已經敘功總兵,不日便要移駐山海關,小子恭賀大人高升!”
朱梅捋著胡子自得地笑了笑。
趙率教點指著他笑罵道:“去了趟京城,見了一麵皇上,這拍馬屁的功夫愈加上漲,時辰也不早了,啟程罷!”
韓林再拜。
方才騎上了馬,忽聞城頭哭聲更甚,韓林便又從馬上下來,對城上抱拳高聲道:“各位鄉親父老,林自錦州發跡,他日無論行多遠,都會感念錦州父老供養之恩!”
拱手相拜之間,韓林恍惚從城角的一隅看到了一個鬢發皆白的身影,月餘不見,因為心力憔悴,其身形已經有些岣嶁。
韓林心中一酸,別過頭去不忍再看,但仍衝著紀用的方向抱了抱拳。
數日後的入夜時分,十來輛大車終於再次來到了山海關前,看著燈火通明高大巍峨的關門,這一去可就是入關了。
迴首這一年多以來在遼東的種種,韓林心中有些許的酸意,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人,能爬升到現在的地步實屬不易,但穿越前後的萬般心事卻不知能與誰說。
感念之間,一首西江月脫口而出:
“瘦影何堪愁卷,懸鉤爭耐風搖。懨懨寒鳥上枯梢,薄衾小枕難覺。
世上一流枉許,人間廿載泊漂。鏡前恨問卻今朝,心事予誰知道?”
【寧錦卷·完】
未完待續……
小院的正屋內,郭騾兒正躬身向韓林稟報著打探過來的消息。
“這可是奇了,一縣的軍政兩個首腦全是新到。”
“不止,縣丞也是剛剛到任,叫熊應泰,武陵人。”
韓林笑了一聲:“接著說。”
“根據天啟二年《賦役黃冊》數,樂亭共有戶三千一百七十九,男丁四萬五千一百六十有三,軍戶八百七十三,女三萬一千七十有七。萬曆年丈地共八千四百五十頃四畝,稅糧……”
“行了行了。”
韓林擺了擺手,看著郭騾兒又笑了一聲:“俺又不是去當知縣,這些事情要知縣才去頭疼的,不過情報隊辦事詳盡,著實當賞。”
“接著說人。”韓林說道:“豪紳鄉賢都有哪些?”
與錦州不同,錦州屬於一個軍鎮,軍隊屬於趙率教來管,不設縣衙,行政一方都在寧遠。
樂亭是一個實打實的縣,是有縣衙的,韓林對於人事更為看重。特別是地方的豪紳,在明末這些人對於明廷的滅亡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波助瀾,不由得韓林不去重視。
“大富貴者,共有兩家,一曰王家、一曰張家,王家王渾然曾官至刑部郎中、馬湖府知府,不過其人已故,張家張國瑞是萬曆朝丁末科的進士,官至山西左布政使,其人還活著。除王、張兩家以外,還有高、楊、李等強豪。”
“這幾家風評如何?”
“除張家以外,風評都不怎麽樣。”
“看來都是一丘之貉,咱們這套新班子,可有的是要頭疼的地方咯。”
韓林嬉笑了一下,反正他又不是縣令縣丞,這些事更多是他們來去頭疼的地方。
“大人以守備鎮一縣,是否有些大材小用了?”郭騾兒問道。
從黃冊和土地上來看,樂亭雖然算得上富庶,可也算不上大縣。
“不小了,咱們可還要管著從灤河口到新橋海口這百裏的海防。”
想了想韓林繼續問道:“咱們過去以後,屯駐在哪裏?”
“迴大人的話,咱們營駐地為營駐地為劉家墩(今,樂亭縣王灘鎮南孫莊東井上村南)離樂亭縣城四十裏,距海十二裏。劉家墩營之前為新橋海口營,後改為劉家墩營。”
“不錯,離海近一些,方便咱們行事。”
想了想,韓林又向郭騾兒問道:“潘野那邊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潘野將領一隊情報隊的人留駐錦州,方便打探前麵的形勢,其他人都跟我去樂亭。”
“潘野有心了,不過咱們既去,他也失了依仗,雖然我已經和侯世威打好了招唿,但他也不能再像過往那樣跋扈了。”
郭騾兒笑道:“有大人的教誨,他自然是不敢的,反正也就是前沿打探,在何家酒肆當個新掌櫃也挺好。不過大人是怎麽說服何主事一起走的?”
韓林挑了挑眉毛:“倒也沒怎麽說,反正就跟她說咱們要移駐樂亭了,如果她想有一番作為,那麽就跟著咱們走。”
“何主事當真是個奇女子耶。”
“對了,還要跟潘野說一聲,呂、何這兩個跟著一起去樂亭,這邊和亢家的商事聯絡,他也得管著,等那邊安頓下來以後,會增派一個掌櫃的來何家酒肆替他。”
“是,屬下會與他說。”
……
天啟七年臘月初八,錦州城南門永安門外,隸屬於軍衙的三班和身在錦州城內的一眾將官親衛肅立左右。
今日韓林將啟程從錦州移駐到北直隸的永平府樂亭縣,包括趙率教、朱梅等一眾大大小小的將官,亢五等士紳都前來送行。
七月時左輔移駐前屯衛不久便病逝了,曹文詔此時也已經迴了寧遠,這兩人自然不在。
但有一個人也未在其列,那便是錦州的分守太監紀用。
城頭、城門各處亦圍滿了百姓,隱隱地還有慟哭聲傳來,身在錦州一年多的時間裏,登城據奴、斬將奪旗、剿滅山匪,以及後麵的禦前為東人請命。
韓林的所作所為被百姓們看在眼中,今日他將離開錦州,去五百裏開外的樂亭,錦州城中百姓一時間悵然若失。
趙率教手裏執著一碗酒,對著韓林笑道:“韓林,此一去山遙水遠,可莫要忘了當日在城頭並肩作戰的大夥兒才是,逢年過節都傳個話兒來。”
聽到這話朱梅等人哈哈大笑。
韓林將碗中酒飲盡,半跪在地上向這幾個總兵副將行了一個禮:“諸位大人教誨,小子沒齒難忘,還請各位大人保重貴體,靜待他日小子當麵拜見。”
朱梅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拍了拍他身上的雪,讚道:“才不過一年多的時間裏,不曾想當初登堂入室,獻策的小小貼隊官如今已經成了一縣守備,果然後生可畏。”
想起當日朱梅在節堂當中還有意為難他,如今兩人因為錦州守城之事盡棄前嫌,韓林也不由得笑了起來:“朱大人謬讚了,日前才聽聞主大人已經敘功總兵,不日便要移駐山海關,小子恭賀大人高升!”
朱梅捋著胡子自得地笑了笑。
趙率教點指著他笑罵道:“去了趟京城,見了一麵皇上,這拍馬屁的功夫愈加上漲,時辰也不早了,啟程罷!”
韓林再拜。
方才騎上了馬,忽聞城頭哭聲更甚,韓林便又從馬上下來,對城上抱拳高聲道:“各位鄉親父老,林自錦州發跡,他日無論行多遠,都會感念錦州父老供養之恩!”
拱手相拜之間,韓林恍惚從城角的一隅看到了一個鬢發皆白的身影,月餘不見,因為心力憔悴,其身形已經有些岣嶁。
韓林心中一酸,別過頭去不忍再看,但仍衝著紀用的方向抱了抱拳。
數日後的入夜時分,十來輛大車終於再次來到了山海關前,看著燈火通明高大巍峨的關門,這一去可就是入關了。
迴首這一年多以來在遼東的種種,韓林心中有些許的酸意,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人,能爬升到現在的地步實屬不易,但穿越前後的萬般心事卻不知能與誰說。
感念之間,一首西江月脫口而出:
“瘦影何堪愁卷,懸鉤爭耐風搖。懨懨寒鳥上枯梢,薄衾小枕難覺。
世上一流枉許,人間廿載泊漂。鏡前恨問卻今朝,心事予誰知道?”
【寧錦卷·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