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沒有了。”
“他們是你的伴當好友,你不傷心難過嗎?”
“我自是東邊的句芒,他們二人一個在西,一個在北,與我有何幹係?就憑他們出的力氣最多?哈哈!還不是我定下的計謀,我張貼的榜文,我做的宣傳宣告。否則,量此二武夫,有這般多的信徒?”
“這麽說你才是罪魁禍首嘍?”
“都是為了吃上一口飯,哪有什麽禍不禍的。”
“可是你們蠱惑眾生,散布妖言,使人不事生產,信奉汝等邪門歪教,這不是罪過?因一人受難而使天下墮入萬劫不複當中,這難道不是醜惡?你們這些神!”
“笑話!如果其內心堅定,心無旁騖,會受我等蠱惑?其誌不堅,三言兩語間就被說得心動。哼!也得虧我三人失去大半法力,不然,他們還有的活嗎?”
“什麽?”豹子頭吃了一驚,接著怒然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句芒冷然道:“意思?意思是指這批信徒不行,貢品不行,早晚將他們換了!”豹子頭怒道:“你這樣不怕遭天譴嗎?”句芒嗬嗬冷笑道:“天道崩塌,何來天譴?況我就是神,我就是天,我施加的才叫譴,我賜予的才叫恩!你今日殺了西神與北神,你厲害!豹子頭,你大顯神威,是條好漢,我敬你!他二人一死,吾獨力難支,不如亦將我殺了吧!論惡,吾乃源!”
豹子頭一耍丈八矛,喝道:“亮出本事來!”句芒哈哈一笑,兩手一攤,說道:“你看我像有本事的嗎?”豹子頭驚疑道:“你不會法術?”句芒說道:“會。但是,沒法力了。我靈氣全散了。”豹子頭奇道:“這是什麽原因?”句芒說道:“我也不知。在我涉足人世間貪婪之時,這股力量就在自然消散了。等到天道崩塌,玉帝死,萬佛滅之時,我就完全感應不到任何東西了。”豹頭說道:“所以你才沒有在方才的打鬥中橫插一腳。”句芒苦笑道:“是的。”豹頭說道:“既然那股神力不再認可於你,必會尋一位合適的人。”末了,他又說道:“你還有什麽遺言嗎?”句芒看著他,說道:“沒有了,謝謝你,給我個痛快。”
一矛搠去,那東神身體抽搐了幾下,很快就沒了氣息。“這大概是神最後的體麵。”豹頭想著。“死於一方豪傑與好漢手中。不負神之名號!”
豹子頭連殺三神——東神句芒,西神蓐收,北神禺強——震驚一眾。許多妖邪以他為榜樣,爭相模仿,妖物弑神,世間愈發混亂起來。
“此便是千層國了。”豹子頭抵達一國度,一問,方知是貪婪之所統一的千層國。論地位,其國主與他們的紅奎老大平起平坐。“既如此,快前去通報,說有要事商量。”話音剛落,就有人聲傳來:“有要事怎地不與我先商量?”卻是又尖又細的聲調,是個男音,卻又有點像女郎。豹子頭定睛看去,驛站裏進來一群人,穿著宦官服飾,黃衣白衫,簇擁著一人來到。
“不知閣下是?”豹子頭見其勢頭極大,於是見機恭敬,作揖問道。那白衫兒叫道:“這位,就是千層國的大內總管。”那公公眯眼笑道:“免貴姓王。”豹頭說道:“原來是王公公,失敬。”再把眼偷望而去,其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好相貌!”豹子頭不由得在心中喝彩。王公公笑道:“是何大事,豹教頭可說與我聽。”豹子頭暗想:“這個大內總管應是皇帝身邊的親近之臣,我若將事情告訴與他,比起我單獨參見或許會好很多。”於是便將石拓城受大劫,自己突圍四處借兵的事情和盤托出。王公公聽罷,不禁感歎道:“哎呀,當真不幸呢!紅奎。雜家早些年見他的時候還是容光煥發,不想今日卻……哎呀!”忽地抓住豹頭的手,說道:“如此不幸,如此多磨多難,將軍當真辛苦之至!雜家必奏明陛下,盡快發兵南下!”豹子頭大喜過望。“教頭放寬心!”豹子頭叫道:“這就多謝公公了!”王公公眯眼笑道:“那麽這麽著,貴國物產豐富,也是一大國。有些什麽人事與雜家?”豹頭奇道:“人事,什麽人事?”白衫兒笑道:“教頭為官數載,怎地不知曉規矩呢?”隨即,一眾都笑了起來,唯豹頭被蒙在鼓裏。“規矩?什麽規矩?”見豹頭一副茫然神色,一旁有人在其耳邊細細絮說。語畢,豹頭方才恍然,正可謂大徹大悟。攥緊拳頭,壓下心中不忿之氣,說道:“公公稍等,待某拿出一奇觀。”少時,取出一物,卻是一隻白色小鳥。王公公見了,笑道:“量一雲雀有何怪,可稱為奇觀?”豹頭說道:“此乃細鳥。”王公公吃了一驚,一旁有人急忙問道:“可是叫聲能令百獸皆懼的細鳥?”豹頭說道:“然也。”眾皆嘩然。王公公笑道:“如此,必奏明陛下。”於是一眾皆退去。
待他們離去,豹子頭不禁怒道:“真是有什麽樣的主子就有什麽樣的奴才啊!”有白衫兒走得慢些,臨走碰巧聽見了,不禁暗自思索道:“往年人求辦事時”,哪個不是對王總管畢恭畢敬,對我等百般討好。偏這化外妖物這般無禮!人事所奉隻有公公,不曾有我等?背後議論,實屬野蠻。”於是心下極惡豹頭。入夜輾轉反側,欲要除之後快。便在第二日告知王公公道:“細鳥值幾何?公公身價值幾何?分明是輕賤與你!”王總管深以為然。時天子臨朝,知曉石拓城豹頭已至,問道:“如此,哪位卿家去救朕的王兄?”王公公拈著指說道:“陛下差矣!眼下我國庫空虛,百姓尚不能路不拾遺,天下大同,卻去救那彼國國主,何其荒誕?依雜家之見,天行者一夥必路經我國,不如設下埋伏拿下他們,這樣也有個交代。聞那豹頭乃八十萬禁軍教頭,勇猛異常,不如讓他去做此事,好令其放心。”天子稱善,便將此事交由禦前大將軍王高去辦。
那王高卻是總管王公公的幹兒子,知曉豹頭與自家老爹有隙,於是從軍中撥了五百老弱病殘與他。豹頭知道消息,看見派來的士卒不是缺胳膊,就是少條腿,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老得不行,耳聾耳背,風過就能將其吹倒,一個個行將就木,風燭殘年。正自苦惱傷神,有人聲從其背後傳來。“既要自強,何不尋我?”轉身看向來人。一副文鄒秀士打扮,身長七尺有六,目光炯炯,頷下有一尺四寸胡須,時人稱之為“美髯公”。那人揚了揚手,說句“豹兄,叨擾了!”自顧自坐在豹頭的席位,左右開弓,吃起皿中烹煮的雞來。豹頭暗暗稱奇,問道:“不知尊下何人?來此何幹?”那人吃著雞,嘴裏含糊,說道:“免貴複姓夾穀,單名一個廙字。”豹頭驚喜道:“可是‘智囊’乎?”夾穀廙哈哈笑道:“世人愚昧無知,小子不過讀了幾年書,便有此諢號。”夾穀廙風卷殘雲般吃完,打了聲飽嗝。豹頭問道:“先生還饑否?”夾穀廙摸了摸肚子,說道:“似乎還有點。”豹頭便吩咐左右再去做雞。夾穀廙一邊吃著,問道:“有酒嗎?雞肉配酒,方才有些味道。”於是又給其壇酒。看著他狼吞虎咽般的樣子,豹頭暗自點頭。“倒與傳聞中一般模樣。”
原來,這夾穀廙好閑雲散鶴,為人放蕩不羈,喜讀史書,不愛讀那聖賢之書。尤其鍾愛《三國誌》,推崇裏麵人物楊修,稱“世人若有德祖半鬥才華,也可闔眼瞑目了。”因文思敏捷,常行他人所不能想之事,被稱之為“智囊”。與儒生尤為不對付,曾以“半部《三國誌》,勝讀十年聖賢書。”類言語羞辱儒家一眾年青。又以“麋鹿麋鹿四不像”拒絕出仕。
當夜,夾穀廙便向豹頭獻策,如此如此。聽得豹頭連聲稱讚,一拍桌子,叫聲“妙極!”吩咐那五百老弱病殘依計行事。
天行者一夥人很快便來到了千層國。鄧昌獨自一個入城打探情況。鄧昌瞅見街上來往行人皆謹慎前行,乖張不已,暗自好奇。見著個麵目和善的老人,忙攔下,拜揖說道:“老丈請了,請問此間是何風俗?為何行人俱是這般乖張小心?”那老人道:“你是哪裏來的客人?原來不知,隻可快走。”鄧昌迴道:“小人是南邊販棗子的客人,消折了本錢,迴鄉不得,因此四處遊走,討個本錢好迴去。不知此間鄉俗地理。”老人道:“隻可快走,別處躲避。這裏早晚要大殺也!”鄧昌奇道:“此間這等好異國去處,恁地了大殺?”老人說道;“客人,你敢真個不知?我說與你聽:此處叫做千層國,因來了個教頭叫豹精,豹精奉旨欲捉那賊人天行者一夥,於是每日巡邏一二,安下禁令口號,隨機逮著人就盤問,如若答不上來,立時收監問斬!”鄧昌聽罷,便哭起來,撲翻身便拜。向那老人道;“小人是個江湖上折了本錢歸鄉不得的人!或賣了身出去撞見殺,如若走不脫不是苦矣?爺爺,恁地可憐見!小人情願把自己賣了,相送爺爺,隻指小人出去的路罷!”那老人道;“我如何這般冷漠?你且起來,請你吃些酒飯。”鄧昌便謝了,跟那老人入到屋裏。那老人篩下兩碗白酒,盛一碗糕糜,叫鄧昌去了。
鄧昌得了口令便出城告知了田班。田班拍拍胸脯道:“如此容易的口令,下次應當由我前去打探。”兩人嬉笑了一番,進城去了。入城之後果然有士卒抓人盤問。輪到田班他們了,田班高叫道:“雞肋!”士卒幾人麵麵相覷,擺手讓二人離去。接著,又趁二人不備,從背後將其擒下,拿索子綁了。田班臉貼著地麵,不住叫道:“雞肋雞肋!口令不是雞肋嗎?雞肋雞肋!”一人笑道:“口令不假,但誰都認得奸細是何人?”鄧昌見了,不禁驚疑道:“你不是那個告訴我口令的老人嗎?原來一切是你做的!”正欲掙脫束縛,被豹頭用矛柄敲暈過去。天行者二人被收押入監,擇日處死。
豹頭笑道:“如此計策,唯有先生方能想出。”夾穀廙笑道:“實乃人心揣摩,小子本無多少謀略爾耳。”向其拜了又拜,灑然離去了。豹頭望著其背影,感慨道:“真無愧‘智囊’之名!”
“沒有了。”
“他們是你的伴當好友,你不傷心難過嗎?”
“我自是東邊的句芒,他們二人一個在西,一個在北,與我有何幹係?就憑他們出的力氣最多?哈哈!還不是我定下的計謀,我張貼的榜文,我做的宣傳宣告。否則,量此二武夫,有這般多的信徒?”
“這麽說你才是罪魁禍首嘍?”
“都是為了吃上一口飯,哪有什麽禍不禍的。”
“可是你們蠱惑眾生,散布妖言,使人不事生產,信奉汝等邪門歪教,這不是罪過?因一人受難而使天下墮入萬劫不複當中,這難道不是醜惡?你們這些神!”
“笑話!如果其內心堅定,心無旁騖,會受我等蠱惑?其誌不堅,三言兩語間就被說得心動。哼!也得虧我三人失去大半法力,不然,他們還有的活嗎?”
“什麽?”豹子頭吃了一驚,接著怒然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句芒冷然道:“意思?意思是指這批信徒不行,貢品不行,早晚將他們換了!”豹子頭怒道:“你這樣不怕遭天譴嗎?”句芒嗬嗬冷笑道:“天道崩塌,何來天譴?況我就是神,我就是天,我施加的才叫譴,我賜予的才叫恩!你今日殺了西神與北神,你厲害!豹子頭,你大顯神威,是條好漢,我敬你!他二人一死,吾獨力難支,不如亦將我殺了吧!論惡,吾乃源!”
豹子頭一耍丈八矛,喝道:“亮出本事來!”句芒哈哈一笑,兩手一攤,說道:“你看我像有本事的嗎?”豹子頭驚疑道:“你不會法術?”句芒說道:“會。但是,沒法力了。我靈氣全散了。”豹子頭奇道:“這是什麽原因?”句芒說道:“我也不知。在我涉足人世間貪婪之時,這股力量就在自然消散了。等到天道崩塌,玉帝死,萬佛滅之時,我就完全感應不到任何東西了。”豹頭說道:“所以你才沒有在方才的打鬥中橫插一腳。”句芒苦笑道:“是的。”豹頭說道:“既然那股神力不再認可於你,必會尋一位合適的人。”末了,他又說道:“你還有什麽遺言嗎?”句芒看著他,說道:“沒有了,謝謝你,給我個痛快。”
一矛搠去,那東神身體抽搐了幾下,很快就沒了氣息。“這大概是神最後的體麵。”豹頭想著。“死於一方豪傑與好漢手中。不負神之名號!”
豹子頭連殺三神——東神句芒,西神蓐收,北神禺強——震驚一眾。許多妖邪以他為榜樣,爭相模仿,妖物弑神,世間愈發混亂起來。
“此便是千層國了。”豹子頭抵達一國度,一問,方知是貪婪之所統一的千層國。論地位,其國主與他們的紅奎老大平起平坐。“既如此,快前去通報,說有要事商量。”話音剛落,就有人聲傳來:“有要事怎地不與我先商量?”卻是又尖又細的聲調,是個男音,卻又有點像女郎。豹子頭定睛看去,驛站裏進來一群人,穿著宦官服飾,黃衣白衫,簇擁著一人來到。
“不知閣下是?”豹子頭見其勢頭極大,於是見機恭敬,作揖問道。那白衫兒叫道:“這位,就是千層國的大內總管。”那公公眯眼笑道:“免貴姓王。”豹頭說道:“原來是王公公,失敬。”再把眼偷望而去,其單眉細眼,貌白神清。“好相貌!”豹子頭不由得在心中喝彩。王公公笑道:“是何大事,豹教頭可說與我聽。”豹子頭暗想:“這個大內總管應是皇帝身邊的親近之臣,我若將事情告訴與他,比起我單獨參見或許會好很多。”於是便將石拓城受大劫,自己突圍四處借兵的事情和盤托出。王公公聽罷,不禁感歎道:“哎呀,當真不幸呢!紅奎。雜家早些年見他的時候還是容光煥發,不想今日卻……哎呀!”忽地抓住豹頭的手,說道:“如此不幸,如此多磨多難,將軍當真辛苦之至!雜家必奏明陛下,盡快發兵南下!”豹子頭大喜過望。“教頭放寬心!”豹子頭叫道:“這就多謝公公了!”王公公眯眼笑道:“那麽這麽著,貴國物產豐富,也是一大國。有些什麽人事與雜家?”豹頭奇道:“人事,什麽人事?”白衫兒笑道:“教頭為官數載,怎地不知曉規矩呢?”隨即,一眾都笑了起來,唯豹頭被蒙在鼓裏。“規矩?什麽規矩?”見豹頭一副茫然神色,一旁有人在其耳邊細細絮說。語畢,豹頭方才恍然,正可謂大徹大悟。攥緊拳頭,壓下心中不忿之氣,說道:“公公稍等,待某拿出一奇觀。”少時,取出一物,卻是一隻白色小鳥。王公公見了,笑道:“量一雲雀有何怪,可稱為奇觀?”豹頭說道:“此乃細鳥。”王公公吃了一驚,一旁有人急忙問道:“可是叫聲能令百獸皆懼的細鳥?”豹頭說道:“然也。”眾皆嘩然。王公公笑道:“如此,必奏明陛下。”於是一眾皆退去。
待他們離去,豹子頭不禁怒道:“真是有什麽樣的主子就有什麽樣的奴才啊!”有白衫兒走得慢些,臨走碰巧聽見了,不禁暗自思索道:“往年人求辦事時”,哪個不是對王總管畢恭畢敬,對我等百般討好。偏這化外妖物這般無禮!人事所奉隻有公公,不曾有我等?背後議論,實屬野蠻。”於是心下極惡豹頭。入夜輾轉反側,欲要除之後快。便在第二日告知王公公道:“細鳥值幾何?公公身價值幾何?分明是輕賤與你!”王總管深以為然。時天子臨朝,知曉石拓城豹頭已至,問道:“如此,哪位卿家去救朕的王兄?”王公公拈著指說道:“陛下差矣!眼下我國庫空虛,百姓尚不能路不拾遺,天下大同,卻去救那彼國國主,何其荒誕?依雜家之見,天行者一夥必路經我國,不如設下埋伏拿下他們,這樣也有個交代。聞那豹頭乃八十萬禁軍教頭,勇猛異常,不如讓他去做此事,好令其放心。”天子稱善,便將此事交由禦前大將軍王高去辦。
那王高卻是總管王公公的幹兒子,知曉豹頭與自家老爹有隙,於是從軍中撥了五百老弱病殘與他。豹頭知道消息,看見派來的士卒不是缺胳膊,就是少條腿,一副病懨懨的樣子,老得不行,耳聾耳背,風過就能將其吹倒,一個個行將就木,風燭殘年。正自苦惱傷神,有人聲從其背後傳來。“既要自強,何不尋我?”轉身看向來人。一副文鄒秀士打扮,身長七尺有六,目光炯炯,頷下有一尺四寸胡須,時人稱之為“美髯公”。那人揚了揚手,說句“豹兄,叨擾了!”自顧自坐在豹頭的席位,左右開弓,吃起皿中烹煮的雞來。豹頭暗暗稱奇,問道:“不知尊下何人?來此何幹?”那人吃著雞,嘴裏含糊,說道:“免貴複姓夾穀,單名一個廙字。”豹頭驚喜道:“可是‘智囊’乎?”夾穀廙哈哈笑道:“世人愚昧無知,小子不過讀了幾年書,便有此諢號。”夾穀廙風卷殘雲般吃完,打了聲飽嗝。豹頭問道:“先生還饑否?”夾穀廙摸了摸肚子,說道:“似乎還有點。”豹頭便吩咐左右再去做雞。夾穀廙一邊吃著,問道:“有酒嗎?雞肉配酒,方才有些味道。”於是又給其壇酒。看著他狼吞虎咽般的樣子,豹頭暗自點頭。“倒與傳聞中一般模樣。”
原來,這夾穀廙好閑雲散鶴,為人放蕩不羈,喜讀史書,不愛讀那聖賢之書。尤其鍾愛《三國誌》,推崇裏麵人物楊修,稱“世人若有德祖半鬥才華,也可闔眼瞑目了。”因文思敏捷,常行他人所不能想之事,被稱之為“智囊”。與儒生尤為不對付,曾以“半部《三國誌》,勝讀十年聖賢書。”類言語羞辱儒家一眾年青。又以“麋鹿麋鹿四不像”拒絕出仕。
當夜,夾穀廙便向豹頭獻策,如此如此。聽得豹頭連聲稱讚,一拍桌子,叫聲“妙極!”吩咐那五百老弱病殘依計行事。
天行者一夥人很快便來到了千層國。鄧昌獨自一個入城打探情況。鄧昌瞅見街上來往行人皆謹慎前行,乖張不已,暗自好奇。見著個麵目和善的老人,忙攔下,拜揖說道:“老丈請了,請問此間是何風俗?為何行人俱是這般乖張小心?”那老人道:“你是哪裏來的客人?原來不知,隻可快走。”鄧昌迴道:“小人是南邊販棗子的客人,消折了本錢,迴鄉不得,因此四處遊走,討個本錢好迴去。不知此間鄉俗地理。”老人道:“隻可快走,別處躲避。這裏早晚要大殺也!”鄧昌奇道:“此間這等好異國去處,恁地了大殺?”老人說道;“客人,你敢真個不知?我說與你聽:此處叫做千層國,因來了個教頭叫豹精,豹精奉旨欲捉那賊人天行者一夥,於是每日巡邏一二,安下禁令口號,隨機逮著人就盤問,如若答不上來,立時收監問斬!”鄧昌聽罷,便哭起來,撲翻身便拜。向那老人道;“小人是個江湖上折了本錢歸鄉不得的人!或賣了身出去撞見殺,如若走不脫不是苦矣?爺爺,恁地可憐見!小人情願把自己賣了,相送爺爺,隻指小人出去的路罷!”那老人道;“我如何這般冷漠?你且起來,請你吃些酒飯。”鄧昌便謝了,跟那老人入到屋裏。那老人篩下兩碗白酒,盛一碗糕糜,叫鄧昌去了。
鄧昌得了口令便出城告知了田班。田班拍拍胸脯道:“如此容易的口令,下次應當由我前去打探。”兩人嬉笑了一番,進城去了。入城之後果然有士卒抓人盤問。輪到田班他們了,田班高叫道:“雞肋!”士卒幾人麵麵相覷,擺手讓二人離去。接著,又趁二人不備,從背後將其擒下,拿索子綁了。田班臉貼著地麵,不住叫道:“雞肋雞肋!口令不是雞肋嗎?雞肋雞肋!”一人笑道:“口令不假,但誰都認得奸細是何人?”鄧昌見了,不禁驚疑道:“你不是那個告訴我口令的老人嗎?原來一切是你做的!”正欲掙脫束縛,被豹頭用矛柄敲暈過去。天行者二人被收押入監,擇日處死。
豹頭笑道:“如此計策,唯有先生方能想出。”夾穀廙笑道:“實乃人心揣摩,小子本無多少謀略爾耳。”向其拜了又拜,灑然離去了。豹頭望著其背影,感慨道:“真無愧‘智囊’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