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文率領騎兵,快馬加鞭的趕到鑄造廠,目之所見,就隻有破敗的建築,滿地的死屍。那十幾頭野牛的屍體,都被黃巾軍給帶走,畢竟在農民眼裏,牛肉可是難得的好東西。
鑄造廠裏麵的設備全都被毀,鍛造好的兵器盔甲被搜刮一空。鄭文麵色鐵青,辛苦抓來的苦工也逃的不見人影,幾間牢門吱呀吱呀的在那晃著,刺耳的聲音讓他更加心煩意亂。
此時一名傳信兵駕著快馬飛奔而來,剛下馬便喊道“鄭將軍何在?我有要事稟告。”
“何事?”鄭文從鑄造廠裏走出來,焦躁的問道,接連的敗仗讓他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稟將軍,大王子殿下來訪。”
“哦。”鄭文跨上戰馬,對左右道“隨我迴城主府迎接。”
他的語氣僵硬,怒氣又更盛了幾分,鄭文是大王子一派的人,如今被幾個小毛賊連番戲弄,吃了兩次敗仗,見到大王子他又該如何說去?
戰馬停在城主府的門前,鄭文手底下一名李姓的副將上前迎接,親自為他牽過戰馬,嘴裏說道“殿下在正殿裏等著呢。
“等等。”鄭文看著牽馬的副將,眉頭一皺“這還沒到正午,你怎麽就迴來了?”
鄭文這樣問是有理由的,接到鑄造廠的求救信號後,他帶著大軍出發,留下李副將看守黃巾賊,正午準時行刑,現在未及日中,李副將卻出現在城主府裏。
“不是將軍你派鑄造廠的魏大人傳令,說要提那幾個叛賊一用?”李副將也是一臉疑惑,明明是將軍的命令,現在自己卻被反過來問。
“你說是我的命令?”鄭文用手指著自己,瞪大眼睛喝問,眼裏怒火衝衝。
李副將瞬間就意識到將軍的語氣有些不對勁,解釋道“魏大人親口說的,他旁邊一個麵生的老人還遞上了王室的印章。”
鄭文是大王子的人,李副將還以為他是得殿下賞賜,手握王室的印章為信,告訴自己事情的重要性,弄得自己一點都不敢怠慢,還特意為魏大人準備好車馬。
“王室的印章?”鄭文勃然大怒,直接一甩馬鞭抽在他的臉上“你當王室的印章是爛大街的貨,隨便哪裏出幾文錢就能買到……拿出王室印章,那群該死叛軍是魏王殿下帶的不成!”
鄭文含怒出手,自然是不會注意輕重,李副將的臉上瞬間就出現一條拇指粗的血痕,心中有怒氣也不敢表現,隻能低頭解釋道“一開始我也不信,可是和軍中的幾位一起看過那印章後,都確定是真貨,絕不是仿品。”
“什麽!”鄭文的臉上閃現一絲疑惑之色,他知道這種情況下李副將不會騙自己,稍微冷靜了一下後,道“叫那些看過印章的人來見我。”
他的話音剛落,一道聲音卻從府中傳來“不用了,本王子已經求證過,李副將所言句句屬實。”
來人一襲青裳,麵冠如玉,頗有翩翩公子的風範,手裏折扇一展,亮出一個曹字,正是魏地的大王子——曹誌。
他的這一身打扮,是學著紫禁城的那些公子哥,如今這長衫折扇的裝備,成了貴家公子的標配,諸王之子中也有效仿。
“事情的來龍去脈我都知道了。”曹誌折扇一合,輕笑道“鄭將軍你這次可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鄭文單膝跪地,低頭道“末將知錯。”
“城牆留字,就是為了讓你動怒,調虎離山如此簡單的事情你不知道?”曹誌搖了搖頭,喝問道“現在鑄造廠被毀,你帶去的騎兵死傷近半,就連幾個囚犯也被人劫走,你讓我大魏軍官的臉麵往哪擱?”
“都是末將一時大意,末將保證……”
他的話還沒說完,曹誌就抬手示意他停下“好了,你也不必多說,能被父王說是堪比上將,你的能力我也相信,這些事情我就不追究了,希望不要有下一次。”
“多謝殿下。”鄭文的頭埋得更低了。
雖隻有寥寥數語,但曹誌的話裏,帝王心術盡現,喝問是“威”,不追究是“恩”,恩威並施才是禦人之術。
曹誌用折扇輕敲著自己的手心,開口道“起義軍各城都有,隻不過是一群見不得光的老鼠罷了,不過穀陽的叛賊倒也有趣,以黃巾為名,率千人之師,卻可以把你這久經沙場的老將玩弄於股掌之間。”
聽到這樣的評價,鄭文的臉色不自覺的沉了幾分,可還是硬著頭皮點頭稱是。
“原本也沒聽說這夥叛賊有這麽大的能耐,想來是突然來了什麽厲害的謀士,在暗中指揮。”
鄭文眼睛骨碌碌的轉了一圈,想到那個戴著黃金鬼麵的人,開口道“黃巾賊的頭目張角末將知道,隻是個武功不錯的莽夫,如此看來,定是殿下猜測的那樣。那個暗中幫助黃巾賊的人,必定會成為一塊大的絆腳石,好在現在他們還未成氣候,不如趁早解決。”
“既是叛軍個,那黃巾賊肯定要趁早解決掉,不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有機會,我倒是想把那個謀士拉近自己的陣營。”曹誌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要透過那高高的城牆、遼闊的燕地,一直望到大漢的所在,皇帝的龍椅。
“如今亂世已啟,能拉入自己陣營的人越多越好。”
鄭文的眼睛裏閃過一抹精光,隱隱有些興奮,顫聲道“殿下的意思是?”
“大漢出兵了,派的是虎賁軍,今天剛到的加急密報。”
目光穿過萬裏山河,蒼鷹翱翔於天,它的眼珠裏倒映出鐵甲雄師,戰馬的鐵蹄齊踏在地上,震得地動山搖,刀槍劍戟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寒光,晃的人睜不開眼睛。
為首的是一名少年,身披銀鱗八部甲,頭戴龍遊紫金冠,跨下一匹夜照玉獅子,銀白的鬢毛仿佛滿載月輝。
少年舉起手中的長劍,身後的鐵甲雄師發出震天的戰吼。
鳥獸俱散,殺氣衝天!
曹誌微眯著眼睛,仿佛想象到了當時的情景,心頭為之一顫。
旁邊的鄭文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虎賁上將領軍,吳地危在旦夕。”
“這一次不是徐上將領兵。”連魏地的大王子都敬稱徐守冀為上將,可見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鄭文訝然“哦,不是徐上將,那能是誰?”
“聽說是一個及冠不久的少年,徐上將的義子,名字好像是叫…….劉醒禪。”
鑄造廠裏麵的設備全都被毀,鍛造好的兵器盔甲被搜刮一空。鄭文麵色鐵青,辛苦抓來的苦工也逃的不見人影,幾間牢門吱呀吱呀的在那晃著,刺耳的聲音讓他更加心煩意亂。
此時一名傳信兵駕著快馬飛奔而來,剛下馬便喊道“鄭將軍何在?我有要事稟告。”
“何事?”鄭文從鑄造廠裏走出來,焦躁的問道,接連的敗仗讓他心情糟糕到了極點。
“稟將軍,大王子殿下來訪。”
“哦。”鄭文跨上戰馬,對左右道“隨我迴城主府迎接。”
他的語氣僵硬,怒氣又更盛了幾分,鄭文是大王子一派的人,如今被幾個小毛賊連番戲弄,吃了兩次敗仗,見到大王子他又該如何說去?
戰馬停在城主府的門前,鄭文手底下一名李姓的副將上前迎接,親自為他牽過戰馬,嘴裏說道“殿下在正殿裏等著呢。
“等等。”鄭文看著牽馬的副將,眉頭一皺“這還沒到正午,你怎麽就迴來了?”
鄭文這樣問是有理由的,接到鑄造廠的求救信號後,他帶著大軍出發,留下李副將看守黃巾賊,正午準時行刑,現在未及日中,李副將卻出現在城主府裏。
“不是將軍你派鑄造廠的魏大人傳令,說要提那幾個叛賊一用?”李副將也是一臉疑惑,明明是將軍的命令,現在自己卻被反過來問。
“你說是我的命令?”鄭文用手指著自己,瞪大眼睛喝問,眼裏怒火衝衝。
李副將瞬間就意識到將軍的語氣有些不對勁,解釋道“魏大人親口說的,他旁邊一個麵生的老人還遞上了王室的印章。”
鄭文是大王子的人,李副將還以為他是得殿下賞賜,手握王室的印章為信,告訴自己事情的重要性,弄得自己一點都不敢怠慢,還特意為魏大人準備好車馬。
“王室的印章?”鄭文勃然大怒,直接一甩馬鞭抽在他的臉上“你當王室的印章是爛大街的貨,隨便哪裏出幾文錢就能買到……拿出王室印章,那群該死叛軍是魏王殿下帶的不成!”
鄭文含怒出手,自然是不會注意輕重,李副將的臉上瞬間就出現一條拇指粗的血痕,心中有怒氣也不敢表現,隻能低頭解釋道“一開始我也不信,可是和軍中的幾位一起看過那印章後,都確定是真貨,絕不是仿品。”
“什麽!”鄭文的臉上閃現一絲疑惑之色,他知道這種情況下李副將不會騙自己,稍微冷靜了一下後,道“叫那些看過印章的人來見我。”
他的話音剛落,一道聲音卻從府中傳來“不用了,本王子已經求證過,李副將所言句句屬實。”
來人一襲青裳,麵冠如玉,頗有翩翩公子的風範,手裏折扇一展,亮出一個曹字,正是魏地的大王子——曹誌。
他的這一身打扮,是學著紫禁城的那些公子哥,如今這長衫折扇的裝備,成了貴家公子的標配,諸王之子中也有效仿。
“事情的來龍去脈我都知道了。”曹誌折扇一合,輕笑道“鄭將軍你這次可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鄭文單膝跪地,低頭道“末將知錯。”
“城牆留字,就是為了讓你動怒,調虎離山如此簡單的事情你不知道?”曹誌搖了搖頭,喝問道“現在鑄造廠被毀,你帶去的騎兵死傷近半,就連幾個囚犯也被人劫走,你讓我大魏軍官的臉麵往哪擱?”
“都是末將一時大意,末將保證……”
他的話還沒說完,曹誌就抬手示意他停下“好了,你也不必多說,能被父王說是堪比上將,你的能力我也相信,這些事情我就不追究了,希望不要有下一次。”
“多謝殿下。”鄭文的頭埋得更低了。
雖隻有寥寥數語,但曹誌的話裏,帝王心術盡現,喝問是“威”,不追究是“恩”,恩威並施才是禦人之術。
曹誌用折扇輕敲著自己的手心,開口道“起義軍各城都有,隻不過是一群見不得光的老鼠罷了,不過穀陽的叛賊倒也有趣,以黃巾為名,率千人之師,卻可以把你這久經沙場的老將玩弄於股掌之間。”
聽到這樣的評價,鄭文的臉色不自覺的沉了幾分,可還是硬著頭皮點頭稱是。
“原本也沒聽說這夥叛賊有這麽大的能耐,想來是突然來了什麽厲害的謀士,在暗中指揮。”
鄭文眼睛骨碌碌的轉了一圈,想到那個戴著黃金鬼麵的人,開口道“黃巾賊的頭目張角末將知道,隻是個武功不錯的莽夫,如此看來,定是殿下猜測的那樣。那個暗中幫助黃巾賊的人,必定會成為一塊大的絆腳石,好在現在他們還未成氣候,不如趁早解決。”
“既是叛軍個,那黃巾賊肯定要趁早解決掉,不過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如果有機會,我倒是想把那個謀士拉近自己的陣營。”曹誌的目光望向遠方,仿佛要透過那高高的城牆、遼闊的燕地,一直望到大漢的所在,皇帝的龍椅。
“如今亂世已啟,能拉入自己陣營的人越多越好。”
鄭文的眼睛裏閃過一抹精光,隱隱有些興奮,顫聲道“殿下的意思是?”
“大漢出兵了,派的是虎賁軍,今天剛到的加急密報。”
目光穿過萬裏山河,蒼鷹翱翔於天,它的眼珠裏倒映出鐵甲雄師,戰馬的鐵蹄齊踏在地上,震得地動山搖,刀槍劍戟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著寒光,晃的人睜不開眼睛。
為首的是一名少年,身披銀鱗八部甲,頭戴龍遊紫金冠,跨下一匹夜照玉獅子,銀白的鬢毛仿佛滿載月輝。
少年舉起手中的長劍,身後的鐵甲雄師發出震天的戰吼。
鳥獸俱散,殺氣衝天!
曹誌微眯著眼睛,仿佛想象到了當時的情景,心頭為之一顫。
旁邊的鄭文有些幸災樂禍的說道“虎賁上將領軍,吳地危在旦夕。”
“這一次不是徐上將領兵。”連魏地的大王子都敬稱徐守冀為上將,可見其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鄭文訝然“哦,不是徐上將,那能是誰?”
“聽說是一個及冠不久的少年,徐上將的義子,名字好像是叫…….劉醒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