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人不知道的是,他心心念念的援軍,在一炷香的時間前,正快馬加鞭的往鑄造廠趕,領隊的是鄭文,這位穀陽城主是動了真怒,誓要親手剿滅這些黃巾賊。
雖然名字帶個“文”字,但鄭文是正宗的武將出身,能當上一方城主,也是因為戰功顯赫。魏王曾經評價他說,如果能改掉易怒的脾氣,堪比上將。
在整個桃源大陸,就隻有大漢的那三位被封上將,也隻有皇帝才有資格冊封上將,所以上將二字,已成了兵家最高榮譽的代名詞。
魏王能如此評價鄭文,可見其能力。
胯下的戰馬抖了抖鬢毛,顯得有些焦躁,旁邊的副將一踢馬肚子,上前說道“大人,鑄造廠有一千五百名士兵鎮守,根據我們的情報,黃巾軍撐死也就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攻下。”
鄭文看也不看他一眼,駕著馬道“你是想告訴我不用急,正常行軍就可以了嗎?”
偏將一時竟不知這句話該怎麽去接,好在鄭文又繼續說道“如果不是看到鳴燭信號,你會想到那些黃巾賊會在這個時候攻打鑄造廠?”
“屬下也覺得奇怪,他們怎麽會選在這個時候進攻?不過細一想來,他們這個時間進攻倒也合乎兵法。”偏將托腮細思,如是應道。
“所以,你沒想到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鄭文調轉馬頭,下令道“大軍分為兩批,騎兵由我帶領,步兵由王副將帶領。”
王副將高吼一聲“得令”,駕馬走到大部隊的中段,四千步兵跟在他的後麵。
“你有沒有想過鑄造廠現在危在旦夕?要是我晚去一步,就會被人攻陷。”鄭文揚起馬鞭,如是問道。
跟在他身邊的偏將幾乎是下意識的答道“憑黃巾賊的軍力,不可能。”
“對,我也覺得不可能。但在我收到信號前,我還覺得他們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進攻鑄造廠。”揚著的馬鞭抽在馬匹的身上,鄭文高聲吼道“騎兵聽令,脫離隊伍,全速前進。”
沒了步兵的拖累,三千騎兵的速度放到最快,馬蹄踏著地麵,一路向鑄造廠狂奔而去。
山崖之上,戴著黃金鬼麵的曹櫻望向遠處那漸漸放大的小黑點,抬起來自己的手臂,當鄭文的騎兵隊伍出現在視野的範圍內時,她放下了自己的手,以此為號,五百黃巾軍將落石、滾木全部推下山崖。
行軍打仗需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鄭文第一個聽見頭頂上轟轟的滾石聲,卻是一聲大吼,道“不要停,全速前進,違者軍法處置。”
好在他將騎兵和步兵分開,不然此時隻會更亂。
不得不說,曹櫻的時機把握的相當準確,即便鄭文拿出最好的應對方案,被亂石、滾木砸死的人馬也不少,對於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對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畢竟每一名騎兵培養起來都需要大量資源和時間。
剛出了山崖的範圍,身後落石、滾木還沒停下,鄭文卻第一個拉住了馬匹,點了一小隊的人馬前方探路,大部隊跟在後麵。
前方的第一人駕馬沒走出去多遠,身體卻是一僵,馬蹄踩著的地麵塌陷下去,連人帶馬一起墜進裏麵。隻聽見陷坑裏傳出一聲慘叫,便再無其它的聲音。一人探頭過去一看,隻見裏麵全都是削尖的竹子,一人一馬掉下去瞬間就被紮成了篩子。
“三小隊的人分成三列,快馬通行。”鄭文再次下令,目前的情況看來,小心翼翼的探路實在是太費時間,隻有犧牲幾名士兵,來換取支援鑄造廠的寶貴時間。
三個小隊的人馬麵露淒然之色,將軍是要他們送死,可軍令如山,違反也是個死字,還不如去探探路,或許有一線生機。
同時揚起馬鞭,三個小隊的人一齊衝了過去,其中一隊在行進路上遇到陷阱,隻剩下最後一人反應快,及時拉住韁繩,這才保住自己的性命。
曹櫻一直在山崖上觀察下麵的情況,鄭文自然不會沒看到她,隻是選擇性的給忽視了,首先,他趕著去支援鑄造廠,其次,他不敢上去與曹櫻一戰。沒錯,就是不敢,即便是兵力有著絕對的優勢他也不敢。
從地形上來說,曹櫻居高臨下,是絕佳的進攻位置,而且她在那等候多時,既是以逸待勞,又可以布置諸多的陷阱,眼前的情況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怎麽看,想動山崖上埋伏的人,都是得不償失,所以對於山崖上的曹櫻,他選擇了忽視。
除非身後的那些步兵能及時趕到,隻要分出兩千,不,一千人就能圍住曹櫻。到時她們就是甕中之鱉。
黃金鬼麵在太陽的照射下想的栩栩生輝,充滿了猙獰的美感,麵具下曹櫻開口對身邊的一人說道“發信號吧,告訴張角他們,魏軍快要趕到了。”
聽到她直唿張角二字,一些人皺了皺眉頭,可也並未多說些什麽。
一道紫色的鳴燭射向天空,曹櫻看了眼那在白晝中也同樣絢麗的焰火,然後又低頭望向鄭文的騎兵隊伍,自言自語般說道“我們準備了三天三夜的驚喜,希望你能喜歡。”
根據三隊人馬以身試險的結果,立刻就能選出一條安全的道路通行,鄭文一揚馬鞭,帶著騎兵一路向前。
紛亂的馬蹄濺起陣陣煙塵,還沒走出幾步,身後突然傳來陣陣驚唿與慘叫,鄭文迴頭一看,隻見地麵上出現了幾個大型的陷坑,騎兵掉在裏麵,立刻就被削尖的竹矛結果了性命,人血、馬血混在一起染紅了竹竿。
不是已經探過路了嗎?怎麽可能……饒是治軍嚴整的騎兵隊伍也出現了騷動,好在鄭文積威已深,才沒出亂子。
他的目光投向山崖,卻發現山崖山的曹櫻已經帶著人馬,往北麵撤退。
鄭文心中氣極,此時他損兵折將,害怕再有埋伏,完全不敢去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曹櫻在自己麵前溜走。
兵法之道,一個“忍”字十分重要,如寶劍藏鋒,藏鋒便是忍,所以寶劍出鞘,必見血光。鄭文自然也能忍得住,不打無把握的仗。
雖然名字帶個“文”字,但鄭文是正宗的武將出身,能當上一方城主,也是因為戰功顯赫。魏王曾經評價他說,如果能改掉易怒的脾氣,堪比上將。
在整個桃源大陸,就隻有大漢的那三位被封上將,也隻有皇帝才有資格冊封上將,所以上將二字,已成了兵家最高榮譽的代名詞。
魏王能如此評價鄭文,可見其能力。
胯下的戰馬抖了抖鬢毛,顯得有些焦躁,旁邊的副將一踢馬肚子,上前說道“大人,鑄造廠有一千五百名士兵鎮守,根據我們的情報,黃巾軍撐死也就一千多人,根本不可能攻下。”
鄭文看也不看他一眼,駕著馬道“你是想告訴我不用急,正常行軍就可以了嗎?”
偏將一時竟不知這句話該怎麽去接,好在鄭文又繼續說道“如果不是看到鳴燭信號,你會想到那些黃巾賊會在這個時候攻打鑄造廠?”
“屬下也覺得奇怪,他們怎麽會選在這個時候進攻?不過細一想來,他們這個時間進攻倒也合乎兵法。”偏將托腮細思,如是應道。
“所以,你沒想到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鄭文調轉馬頭,下令道“大軍分為兩批,騎兵由我帶領,步兵由王副將帶領。”
王副將高吼一聲“得令”,駕馬走到大部隊的中段,四千步兵跟在他的後麵。
“你有沒有想過鑄造廠現在危在旦夕?要是我晚去一步,就會被人攻陷。”鄭文揚起馬鞭,如是問道。
跟在他身邊的偏將幾乎是下意識的答道“憑黃巾賊的軍力,不可能。”
“對,我也覺得不可能。但在我收到信號前,我還覺得他們不可能在這個時間進攻鑄造廠。”揚著的馬鞭抽在馬匹的身上,鄭文高聲吼道“騎兵聽令,脫離隊伍,全速前進。”
沒了步兵的拖累,三千騎兵的速度放到最快,馬蹄踏著地麵,一路向鑄造廠狂奔而去。
山崖之上,戴著黃金鬼麵的曹櫻望向遠處那漸漸放大的小黑點,抬起來自己的手臂,當鄭文的騎兵隊伍出現在視野的範圍內時,她放下了自己的手,以此為號,五百黃巾軍將落石、滾木全部推下山崖。
行軍打仗需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鄭文第一個聽見頭頂上轟轟的滾石聲,卻是一聲大吼,道“不要停,全速前進,違者軍法處置。”
好在他將騎兵和步兵分開,不然此時隻會更亂。
不得不說,曹櫻的時機把握的相當準確,即便鄭文拿出最好的應對方案,被亂石、滾木砸死的人馬也不少,對於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對來說,這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損失,畢竟每一名騎兵培養起來都需要大量資源和時間。
剛出了山崖的範圍,身後落石、滾木還沒停下,鄭文卻第一個拉住了馬匹,點了一小隊的人馬前方探路,大部隊跟在後麵。
前方的第一人駕馬沒走出去多遠,身體卻是一僵,馬蹄踩著的地麵塌陷下去,連人帶馬一起墜進裏麵。隻聽見陷坑裏傳出一聲慘叫,便再無其它的聲音。一人探頭過去一看,隻見裏麵全都是削尖的竹子,一人一馬掉下去瞬間就被紮成了篩子。
“三小隊的人分成三列,快馬通行。”鄭文再次下令,目前的情況看來,小心翼翼的探路實在是太費時間,隻有犧牲幾名士兵,來換取支援鑄造廠的寶貴時間。
三個小隊的人馬麵露淒然之色,將軍是要他們送死,可軍令如山,違反也是個死字,還不如去探探路,或許有一線生機。
同時揚起馬鞭,三個小隊的人一齊衝了過去,其中一隊在行進路上遇到陷阱,隻剩下最後一人反應快,及時拉住韁繩,這才保住自己的性命。
曹櫻一直在山崖上觀察下麵的情況,鄭文自然不會沒看到她,隻是選擇性的給忽視了,首先,他趕著去支援鑄造廠,其次,他不敢上去與曹櫻一戰。沒錯,就是不敢,即便是兵力有著絕對的優勢他也不敢。
從地形上來說,曹櫻居高臨下,是絕佳的進攻位置,而且她在那等候多時,既是以逸待勞,又可以布置諸多的陷阱,眼前的情況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怎麽看,想動山崖上埋伏的人,都是得不償失,所以對於山崖上的曹櫻,他選擇了忽視。
除非身後的那些步兵能及時趕到,隻要分出兩千,不,一千人就能圍住曹櫻。到時她們就是甕中之鱉。
黃金鬼麵在太陽的照射下想的栩栩生輝,充滿了猙獰的美感,麵具下曹櫻開口對身邊的一人說道“發信號吧,告訴張角他們,魏軍快要趕到了。”
聽到她直唿張角二字,一些人皺了皺眉頭,可也並未多說些什麽。
一道紫色的鳴燭射向天空,曹櫻看了眼那在白晝中也同樣絢麗的焰火,然後又低頭望向鄭文的騎兵隊伍,自言自語般說道“我們準備了三天三夜的驚喜,希望你能喜歡。”
根據三隊人馬以身試險的結果,立刻就能選出一條安全的道路通行,鄭文一揚馬鞭,帶著騎兵一路向前。
紛亂的馬蹄濺起陣陣煙塵,還沒走出幾步,身後突然傳來陣陣驚唿與慘叫,鄭文迴頭一看,隻見地麵上出現了幾個大型的陷坑,騎兵掉在裏麵,立刻就被削尖的竹矛結果了性命,人血、馬血混在一起染紅了竹竿。
不是已經探過路了嗎?怎麽可能……饒是治軍嚴整的騎兵隊伍也出現了騷動,好在鄭文積威已深,才沒出亂子。
他的目光投向山崖,卻發現山崖山的曹櫻已經帶著人馬,往北麵撤退。
鄭文心中氣極,此時他損兵折將,害怕再有埋伏,完全不敢去追,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曹櫻在自己麵前溜走。
兵法之道,一個“忍”字十分重要,如寶劍藏鋒,藏鋒便是忍,所以寶劍出鞘,必見血光。鄭文自然也能忍得住,不打無把握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