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斌從睡夢中緩緩醒來,睡眼惺忪的他臉上還帶著幾分倦意。然而,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讓他穿衣裳下床的動作嫻熟至極,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那熟練的架勢,仿佛這套晨起的流程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已經演練過成百上千迴。
他迅速地坐起身,先是伸手將那補丁摞補丁、飽含歲月滄桑的被子對折起來。這被子的布料早已洗得褪色,補丁的針腳也略顯粗糙,但在這個貧寒的家中,卻承載著無數個溫暖的夜晚。隨後,他毫不猶豫且動作利落地將被子塞進了那個略顯破舊的木櫃裏頭。那木櫃的櫃門有些歪斜,邊角處還掉了些漆,但依舊盡職盡責地守護著家中為數不多的物件。
緊接著,馬斌開始收拾床鋪。他手腳麻利地把昨天的床鋪拆巴拆巴,那上麵的四個木板看似輕巧,實則分量不輕,但他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輕輕一拿,就穩穩當當地將木板立到了牆角。隨後,他又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把四個木墩子一個接一個整整齊齊地懟到了牆角。做完這一切,他的額頭已微微見汗,但神情卻充滿了活力。
馬斌做完這些日常的晨起整理,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熱乎辣地跟母親說道:“娘,我來幫您搭把手。”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母親聽到兒子的話,迴頭瞅了他一眼。母親的臉上瞬間綻放出如同春日暖陽一般溫暖和煦的笑容,那笑容裏飽含著對兒子的疼愛與欣慰。她說道:“不用,先去喂豬吧。”
馬斌一點兒也不含糊,像往常一樣幹脆利落地應聲道:“好嘞,娘。”
說完,他大步走出屋門。清晨那柔和而溫暖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泥土夯成的院子裏,給這個略顯簡陋的院子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
院子四周是用一根根粗糙的木頭杖子簡單圍起來的,那木頭杖子經曆了風雨的洗禮,顏色已經變得深沉,卻依然堅定地守護著這個家的邊界。
不遠處的土坯牆上,掛著幾串紅彤彤的幹辣椒和金黃的苞米棒子。辣椒在陽光的映照下,紅得愈發鮮豔,仿佛燃燒的火焰;苞米棒子則閃耀著成熟的光芒,展示著豐收的喜悅。
院子的角落裏,堆著一些雜亂的柴火,那是一家人做飯取暖的依靠。
東房山還停放著一輛破破爛爛、仿佛曆經了無數滄桑的手推車,車身上的鏽跡和磨損的痕跡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和家庭的辛勤勞作。
馬斌的家在村子的正中間,位置雖說不錯,但生活依舊充滿了艱辛。說起他的父親,那可是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過往。馬斌的爹以前參加過抗戰,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他勇敢地為隊伍裏抬擔架,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這份英勇和無畏,成為了這個家庭的榮耀與驕傲。再加上馬斌的爺爺原本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後來不知因為何種複雜的緣由,最終落戶到了這裏。從此,一家人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辛勤耕耘,努力生活。
馬斌有三個奶奶,其中兩位已經與世長辭,如今健在的奶奶是他的親奶奶。奶奶經曆了歲月的風風雨雨,用她的堅韌和智慧守護著這個大家庭。
馬斌父親那一輩共有四個兄弟。大爺在繁華的滬市闖蕩,據說在那裏謀得了一份不錯的生計;二大爺在龍江安了家,偶爾的來信中講述著那裏的別樣風情;而馬斌的父親和四叔則選擇留在了吉霖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堅守著家族的根脈,與土地為伴,辛勤勞作。
家裏的豬圈就在前院的西南角上。馬斌邁著輕快的步伐,轉身朝著豬圈走去。清晨帶著絲絲涼意的小風輕柔地拂過他的臉龐,帶來了田野間清新的氣息。
豬圈裏一共兩頭豬,一頭是生產隊的豬,長得膘肥體壯,那是集體財產的一部分;另一頭是自家的豬,雖說也頗為胖乎,但按照規定,這頭豬將來也有一半得交給生產隊。他熟練地拎起那沉重無比的木製豬食桶,桶上的木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子來到豬圈跟前,一股惡臭的味道傳來……
兩頭豬一聽到動靜,立馬唿啦啦地往上擁,哼哼唧唧地叫個不停,那聲音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著一曲獨特的“早餐交響曲”。
馬斌看著這些活潑的生命,心中充滿了親切與責任。他不緊不慢、穩穩當當 地把豬食一勺一勺均勻地倒進豬食槽裏,眼神專注而認真。看著豬兒們歡實得搶食,吃得那叫一個香,那圓滾滾的身子你擠我、我擠你,仿佛在進行一場歡快的舞蹈。馬斌的嘴角不禁微微往上翹,眼裏頭也不自覺地露出了一絲笑意。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
喂完豬後,馬斌的心情格外舒暢。他邁著輕快的步伐,又快步迴到廚房,滿懷期待地跟母親說道:“娘,豬喂好了,還有啥活讓我幹的?”
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擦了擦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子,說道:“把當院子掃掃。”
馬斌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像是接到了一項神聖的使命。他迅速拿起靠在牆邊的笤帚,就開始認真地清掃院子。笤帚在他手中舞動,揚起的灰塵在陽光中飛舞。沒多一會兒,院子就被他打掃得幹幹淨淨……
不一會兒,馬斌邁著輕快的步伐迴到了外屋地。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迫不及待地問道:“娘,今天做啥好吃的?”那聲音清脆而響亮,仿佛能穿透這陳舊的房屋,給略顯沉悶的空氣帶來一絲活力。
母親正彎著腰,全神貫注地給灶坑裏添柴。她的雙手沾滿了灰塵,臉上卻洋溢著專注與溫柔。聽到兒子的詢問,母親抬起頭,微笑著迴答道:“ 燉的白菜,貼的大餅子。”
大餅子,這在馬斌他們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主食了。那製作的過程雖然簡單,卻飽含著生活的艱辛與母親的巧思。先把苞米精心地打成粒,再加入適量的麵起子,然後緩緩地倒入清水,母親用她那雙粗糙卻溫暖的手反複揉搓,將其和成一個柔軟的麵團。接著,把麵團熟練地貼在燒熱的鍋壁上。熊熊的灶火舔舐著鍋底,大火猛烈地燃燒著,大約十分鍾左右,那香氣撲鼻的大餅子就能熟透出鍋。
雖說大餅子不是天天吃,但它出現的頻率極高,占據了他們餐桌的大部分時光。偶爾,一家人也能換換口味,來上一頓大碴子粥,那也是別樣的美味。
馬斌一聽到是燉白菜和大餅子,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開心地說道:“太好了,娘做的大餅子最好吃。”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母親手藝的讚美和對這簡單食物的喜愛。在他心中,母親做的飯菜永遠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上輩子自己到死也沒吃上一口大餅子……
母親聽了兒子的誇讚,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眼神中滿是寵溺。她輕輕拍了拍馬斌的肩膀,說道:“就你嘴甜,快去洗洗手,然後叫你爹和老七起來吃飯。”母親的聲音溫柔而慈愛,仿佛春風拂麵,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馬斌連忙走到水缸前,拿起葫蘆瓢,小心翼翼地從水缸裏舀了滿滿一瓢涼水,緩緩地倒進洗臉盆裏。他雙手迅速插入水中,攪動起一圈圈漣漪。隨後,他將雙手在臉上胡亂地揉搓了幾下,又把頭往前一伸,讓水打濕頭發,唿嚕唿嚕幾下子就洗完了臉。清涼的水讓他瞬間精神了許多,也為新的一天注入了活力。
洗完臉後,馬斌轉身走進裏屋。一踏入裏屋,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占據了大半房間的大炕上。炕頭的位置,老爺子正香甜地打著唿嚕,那唿嚕聲此起彼伏,如同低沉的雷聲。他的身體隨著唿嚕聲微微顫動,仿佛在睡夢中還在辛勤勞作。炕的中間,那一塊空著的地方,是老娘平日裏睡覺的位置。那空處雖然沒有被褥的覆蓋,卻仿佛承載著母親的溫柔與關懷。而在炕稍的角落裏,自己的弟弟馬武正蒙著頭,唿唿大睡。被子被他卷成一團,隻露出一雙腳丫子在外麵。
馬斌的兄弟姐妹數量眾多,一共七個。這在那個年代是很常見的特色,每家都拚命地生孩子。主要是一到黑天也沒啥事可做,除了咕噥孩子還能幹啥?
村子裏生得少的家庭,能有三四個孩子。多的話就得有六七個甚至七八個。不像自己去世的時候,自己去世那時候,就算給錢讓人多生孩子,人家都不願意生……
主要還是與經濟有關,這個年代生下了孩子,隻要不夭折,怎麽糊弄都能長大……
大哥結婚已經十幾年了,年齡與馬斌相差了十幾歲,孩子都八九歲了。二哥當了幾年兵然後退伍了,迴老家結婚也有八九年之久,他們都各自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老三是馬斌的大姐,她的婚姻就在村子裏,不過是在後趟杆。每當逢年過節,大姐總會帶著姐夫和孩子迴娘家,那時候家裏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四是馬斌的三哥,他也選擇了當兵,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程,不過三哥的當兵之路是挺坎坷的。老五是馬斌的二姐,她也已經結婚,嫁到了別的村子。雖然距離遠了,但親情的紐帶始終緊緊相連。
老六就是馬斌自己,在東北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盡管他在家裏排行老六,但在外麵,人們都稱唿他為老四,隻因為他在男孩裏排行第四。如今,家裏就剩下馬斌和他的弟弟馬武陪伴在父母身邊。
馬斌清楚地記得,好像是 79 年還是 80 年,自己的弟弟馬武就會和三哥一起去滬市闖蕩。他還記得三哥為馬武在機場安排了一個除草的工作。本以為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可誰能想到,弟弟馬武幹了大半年就跑迴來了。在那個繁華的大都市,他沒能站穩腳跟,無奈之下隻好迴到老家。迴來後不久,馬武就結婚生子。然而,他的老婆卻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主兒,常常因為一些瑣事與家人發生爭執。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他們倒是生了個乖巧懂事的好閨女。馬斌記得,大侄女兒長大後去滬市打了幾年工,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最終嫁給了滬市……
馬斌靜靜地望著仍在熟睡中的父親和弟弟,他的腳步放得極輕,緩緩地走到炕邊。他先是小心翼翼地輕輕推了推父親,用輕柔的聲音說道:“爹,起來吃飯啦。”
父親嘴裏嘟囔著幾句含混不清、讓人難以分辨的話語,隨後翻了個身,再次陷入沉沉的睡眠之中。馬斌看著父親的反應,無奈地露出一抹苦笑,接著便走向弟弟所在的位置。他毫不留情地猛地一把掀開弟弟蒙著頭的被子,提高音量大聲喊道:“老七,別睡了,起來吃飯!”
弟弟馬武極其不情願地緩緩坐了起來,一邊用手揉著那依舊睡眼惺忪的眼睛,一邊滿是抱怨地說道:“哥,我還沒睡夠呢。”
馬斌一臉嚴肅地說道:“快起來,吃完飯還有活要幹呢。”
這時,隻見馬武穿著線褲慢悠悠地起身,開始認真地疊起被子。就在這個時候,老娘也走進了房間,她使足了力氣把父親使勁搖醒,父親嘴裏罵罵咧咧的,極不情願地醒了過來。
有時候,馬斌內心都深感奇怪,父親這般模樣,到底是如何娶到溫柔賢惠的老娘的?
父親平日裏總是抽煙、喝酒,還喜歡打牌耍錢,可謂是一身的壞毛病。馬斌清楚地記得,偶爾會有老爹的戰友前來串門,他們都說父親以前並非如此,也不知來到農村之後究竟是怎麽迴事,竟然沾染了這麽多的不良習慣。
他迅速地坐起身,先是伸手將那補丁摞補丁、飽含歲月滄桑的被子對折起來。這被子的布料早已洗得褪色,補丁的針腳也略顯粗糙,但在這個貧寒的家中,卻承載著無數個溫暖的夜晚。隨後,他毫不猶豫且動作利落地將被子塞進了那個略顯破舊的木櫃裏頭。那木櫃的櫃門有些歪斜,邊角處還掉了些漆,但依舊盡職盡責地守護著家中為數不多的物件。
緊接著,馬斌開始收拾床鋪。他手腳麻利地把昨天的床鋪拆巴拆巴,那上麵的四個木板看似輕巧,實則分量不輕,但他仿佛有著使不完的力氣,輕輕一拿,就穩穩當當地將木板立到了牆角。隨後,他又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把四個木墩子一個接一個整整齊齊地懟到了牆角。做完這一切,他的額頭已微微見汗,但神情卻充滿了活力。
馬斌做完這些日常的晨起整理,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熱乎辣地跟母親說道:“娘,我來幫您搭把手。”
正在灶台前忙碌的母親聽到兒子的話,迴頭瞅了他一眼。母親的臉上瞬間綻放出如同春日暖陽一般溫暖和煦的笑容,那笑容裏飽含著對兒子的疼愛與欣慰。她說道:“不用,先去喂豬吧。”
馬斌一點兒也不含糊,像往常一樣幹脆利落地應聲道:“好嘞,娘。”
說完,他大步走出屋門。清晨那柔和而溫暖的陽光毫不吝嗇地灑在泥土夯成的院子裏,給這個略顯簡陋的院子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光輝。
院子四周是用一根根粗糙的木頭杖子簡單圍起來的,那木頭杖子經曆了風雨的洗禮,顏色已經變得深沉,卻依然堅定地守護著這個家的邊界。
不遠處的土坯牆上,掛著幾串紅彤彤的幹辣椒和金黃的苞米棒子。辣椒在陽光的映照下,紅得愈發鮮豔,仿佛燃燒的火焰;苞米棒子則閃耀著成熟的光芒,展示著豐收的喜悅。
院子的角落裏,堆著一些雜亂的柴火,那是一家人做飯取暖的依靠。
東房山還停放著一輛破破爛爛、仿佛曆經了無數滄桑的手推車,車身上的鏽跡和磨損的痕跡見證了歲月的變遷和家庭的辛勤勞作。
馬斌的家在村子的正中間,位置雖說不錯,但生活依舊充滿了艱辛。說起他的父親,那可是有著一段不平凡的過往。馬斌的爹以前參加過抗戰,在戰火紛飛的歲月裏,他勇敢地為隊伍裏抬擔架,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這份英勇和無畏,成為了這個家庭的榮耀與驕傲。再加上馬斌的爺爺原本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後來不知因為何種複雜的緣由,最終落戶到了這裏。從此,一家人在這片土地上紮根,辛勤耕耘,努力生活。
馬斌有三個奶奶,其中兩位已經與世長辭,如今健在的奶奶是他的親奶奶。奶奶經曆了歲月的風風雨雨,用她的堅韌和智慧守護著這個大家庭。
馬斌父親那一輩共有四個兄弟。大爺在繁華的滬市闖蕩,據說在那裏謀得了一份不錯的生計;二大爺在龍江安了家,偶爾的來信中講述著那裏的別樣風情;而馬斌的父親和四叔則選擇留在了吉霖這片熟悉的土地上,堅守著家族的根脈,與土地為伴,辛勤勞作。
家裏的豬圈就在前院的西南角上。馬斌邁著輕快的步伐,轉身朝著豬圈走去。清晨帶著絲絲涼意的小風輕柔地拂過他的臉龐,帶來了田野間清新的氣息。
豬圈裏一共兩頭豬,一頭是生產隊的豬,長得膘肥體壯,那是集體財產的一部分;另一頭是自家的豬,雖說也頗為胖乎,但按照規定,這頭豬將來也有一半得交給生產隊。他熟練地拎起那沉重無比的木製豬食桶,桶上的木紋記錄著歲月的痕跡。他邁著沉穩有力的步子來到豬圈跟前,一股惡臭的味道傳來……
兩頭豬一聽到動靜,立馬唿啦啦地往上擁,哼哼唧唧地叫個不停,那聲音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著一曲獨特的“早餐交響曲”。
馬斌看著這些活潑的生命,心中充滿了親切與責任。他不緊不慢、穩穩當當 地把豬食一勺一勺均勻地倒進豬食槽裏,眼神專注而認真。看著豬兒們歡實得搶食,吃得那叫一個香,那圓滾滾的身子你擠我、我擠你,仿佛在進行一場歡快的舞蹈。馬斌的嘴角不禁微微往上翹,眼裏頭也不自覺地露出了一絲笑意。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生活的希望……
喂完豬後,馬斌的心情格外舒暢。他邁著輕快的步伐,又快步迴到廚房,滿懷期待地跟母親說道:“娘,豬喂好了,還有啥活讓我幹的?”
母親聽到兒子的聲音,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擦了擦腦門上豆大的汗珠子,說道:“把當院子掃掃。”
馬斌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像是接到了一項神聖的使命。他迅速拿起靠在牆邊的笤帚,就開始認真地清掃院子。笤帚在他手中舞動,揚起的灰塵在陽光中飛舞。沒多一會兒,院子就被他打掃得幹幹淨淨……
不一會兒,馬斌邁著輕快的步伐迴到了外屋地。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期待,迫不及待地問道:“娘,今天做啥好吃的?”那聲音清脆而響亮,仿佛能穿透這陳舊的房屋,給略顯沉悶的空氣帶來一絲活力。
母親正彎著腰,全神貫注地給灶坑裏添柴。她的雙手沾滿了灰塵,臉上卻洋溢著專注與溫柔。聽到兒子的詢問,母親抬起頭,微笑著迴答道:“ 燉的白菜,貼的大餅子。”
大餅子,這在馬斌他們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主食了。那製作的過程雖然簡單,卻飽含著生活的艱辛與母親的巧思。先把苞米精心地打成粒,再加入適量的麵起子,然後緩緩地倒入清水,母親用她那雙粗糙卻溫暖的手反複揉搓,將其和成一個柔軟的麵團。接著,把麵團熟練地貼在燒熱的鍋壁上。熊熊的灶火舔舐著鍋底,大火猛烈地燃燒著,大約十分鍾左右,那香氣撲鼻的大餅子就能熟透出鍋。
雖說大餅子不是天天吃,但它出現的頻率極高,占據了他們餐桌的大部分時光。偶爾,一家人也能換換口味,來上一頓大碴子粥,那也是別樣的美味。
馬斌一聽到是燉白菜和大餅子,臉上瞬間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開心地說道:“太好了,娘做的大餅子最好吃。”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母親手藝的讚美和對這簡單食物的喜愛。在他心中,母親做的飯菜永遠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佳肴,上輩子自己到死也沒吃上一口大餅子……
母親聽了兒子的誇讚,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眼神中滿是寵溺。她輕輕拍了拍馬斌的肩膀,說道:“就你嘴甜,快去洗洗手,然後叫你爹和老七起來吃飯。”母親的聲音溫柔而慈愛,仿佛春風拂麵,讓人感到無比溫暖。
馬斌連忙走到水缸前,拿起葫蘆瓢,小心翼翼地從水缸裏舀了滿滿一瓢涼水,緩緩地倒進洗臉盆裏。他雙手迅速插入水中,攪動起一圈圈漣漪。隨後,他將雙手在臉上胡亂地揉搓了幾下,又把頭往前一伸,讓水打濕頭發,唿嚕唿嚕幾下子就洗完了臉。清涼的水讓他瞬間精神了許多,也為新的一天注入了活力。
洗完臉後,馬斌轉身走進裏屋。一踏入裏屋,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占據了大半房間的大炕上。炕頭的位置,老爺子正香甜地打著唿嚕,那唿嚕聲此起彼伏,如同低沉的雷聲。他的身體隨著唿嚕聲微微顫動,仿佛在睡夢中還在辛勤勞作。炕的中間,那一塊空著的地方,是老娘平日裏睡覺的位置。那空處雖然沒有被褥的覆蓋,卻仿佛承載著母親的溫柔與關懷。而在炕稍的角落裏,自己的弟弟馬武正蒙著頭,唿唿大睡。被子被他卷成一團,隻露出一雙腳丫子在外麵。
馬斌的兄弟姐妹數量眾多,一共七個。這在那個年代是很常見的特色,每家都拚命地生孩子。主要是一到黑天也沒啥事可做,除了咕噥孩子還能幹啥?
村子裏生得少的家庭,能有三四個孩子。多的話就得有六七個甚至七八個。不像自己去世的時候,自己去世那時候,就算給錢讓人多生孩子,人家都不願意生……
主要還是與經濟有關,這個年代生下了孩子,隻要不夭折,怎麽糊弄都能長大……
大哥結婚已經十幾年了,年齡與馬斌相差了十幾歲,孩子都八九歲了。二哥當了幾年兵然後退伍了,迴老家結婚也有八九年之久,他們都各自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老三是馬斌的大姐,她的婚姻就在村子裏,不過是在後趟杆。每當逢年過節,大姐總會帶著姐夫和孩子迴娘家,那時候家裏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四是馬斌的三哥,他也選擇了當兵,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征程,不過三哥的當兵之路是挺坎坷的。老五是馬斌的二姐,她也已經結婚,嫁到了別的村子。雖然距離遠了,但親情的紐帶始終緊緊相連。
老六就是馬斌自己,在東北這個地方,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盡管他在家裏排行老六,但在外麵,人們都稱唿他為老四,隻因為他在男孩裏排行第四。如今,家裏就剩下馬斌和他的弟弟馬武陪伴在父母身邊。
馬斌清楚地記得,好像是 79 年還是 80 年,自己的弟弟馬武就會和三哥一起去滬市闖蕩。他還記得三哥為馬武在機場安排了一個除草的工作。本以為這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可誰能想到,弟弟馬武幹了大半年就跑迴來了。在那個繁華的大都市,他沒能站穩腳跟,無奈之下隻好迴到老家。迴來後不久,馬武就結婚生子。然而,他的老婆卻不是個讓人省心的主兒,常常因為一些瑣事與家人發生爭執。不過,值得欣慰的是,他們倒是生了個乖巧懂事的好閨女。馬斌記得,大侄女兒長大後去滬市打了幾年工,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聰明,最終嫁給了滬市……
馬斌靜靜地望著仍在熟睡中的父親和弟弟,他的腳步放得極輕,緩緩地走到炕邊。他先是小心翼翼地輕輕推了推父親,用輕柔的聲音說道:“爹,起來吃飯啦。”
父親嘴裏嘟囔著幾句含混不清、讓人難以分辨的話語,隨後翻了個身,再次陷入沉沉的睡眠之中。馬斌看著父親的反應,無奈地露出一抹苦笑,接著便走向弟弟所在的位置。他毫不留情地猛地一把掀開弟弟蒙著頭的被子,提高音量大聲喊道:“老七,別睡了,起來吃飯!”
弟弟馬武極其不情願地緩緩坐了起來,一邊用手揉著那依舊睡眼惺忪的眼睛,一邊滿是抱怨地說道:“哥,我還沒睡夠呢。”
馬斌一臉嚴肅地說道:“快起來,吃完飯還有活要幹呢。”
這時,隻見馬武穿著線褲慢悠悠地起身,開始認真地疊起被子。就在這個時候,老娘也走進了房間,她使足了力氣把父親使勁搖醒,父親嘴裏罵罵咧咧的,極不情願地醒了過來。
有時候,馬斌內心都深感奇怪,父親這般模樣,到底是如何娶到溫柔賢惠的老娘的?
父親平日裏總是抽煙、喝酒,還喜歡打牌耍錢,可謂是一身的壞毛病。馬斌清楚地記得,偶爾會有老爹的戰友前來串門,他們都說父親以前並非如此,也不知來到農村之後究竟是怎麽迴事,竟然沾染了這麽多的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