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了範重之後,羊景顯得心事重重。景生見此也不敢問,隻能默默的跟在羊景的身邊,聽候命令。
羊景沉思良久,對景生道:“景生,暫停進攻吧,做好警戒,隨時準備扶南國大軍來襲。”
也不等景生詢問,羊景繼續道:“我要先了解一番這片土地,再做打算。目前要鞏固好已占土地的防禦和軍港的建設。”
景生趕緊道:“諾!”
第二天,羊景帶著自己的警衛營和翻譯,走出了軍營。
自從廌軍登陸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海軍政事部也第一時間投入了工作中。所占領的土地已經被分出去一大部分,讓被俘虜的扶南國人耕種。
無論在什麽年代,什麽地點,分配土地都是能讓人心安定的舉措之一。隻不過,廌國對土地擁有所有權,分配出去的隻是使用權。對於以前沒有土地的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被俘虜的扶南國人在之前基本上都是奴隸,如今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權力,讓他們有些迷茫。
做慣了奴隸的人,並不需要給予過多的權力,給多了反而會讓他們不知所措。一個人要站起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這些在這次遠征之前,海軍政事部都做了預案。海軍政事部的做法是不公布新占領地公民的權力,隻是讓他們自己慢慢的去挖掘,去發現。就比如在海軍的脅迫下,他們被迫進行軍港和新城的建設。政事部的人在其間開始宣傳,隻要他們認真的工作,就是為廌國做貢獻。廌國就會分配土地給他們耕種,土地上的六成產出都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並且廌國不會再向他們收取其他稅賦。這個信息對大部分扶南國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作為奴隸,是沒有私產的,這是質的飛躍。作為平民,也不過是比奴隸好一些而已,平時的苛捐雜稅照樣讓他們幾乎難以維持生計。如今沒有了稅賦,自然也是給了他們新的希望。
羊景先是巡視了一番占領區,沒發現有什麽異常,隻不過扶南國人時常雙手合十的舉動讓羊景有些不爽。佛教已經影響了柬埔寨數百年,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慰藉。扶南國信眾最多的是大乘佛教,強調不分出身、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皆性智平等,乃至眾生均可往生極樂國土。大乘佛教的教義受到了各階層的歡迎,使得其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難以去除。
另外,印度教被奉為扶南國的國教,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印度教是扶南國統治者維護權利的武器之一,宣揚種姓製度。種姓製度簡單點說就是你的身份是生來就注定的,隻要你是生在貴族,那麽你就是貴族,地位是必須要世襲的。這就是在宣示自身地位的合理性,其他想要翻身的階層都是不合理的,會觸怒三相神。
三相神就是三大主神,分別是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與濕婆(shiva)。 梵天是創造之神,也稱創世之神,宇宙之主。毗濕奴是宇宙與生命的守護之神,也稱維護之神。濕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鬼眼王),也稱毀滅之神;
三大主神代表著創造、善與惡。充分滿足了人們對神明信仰的選擇需求。
擁有後世記憶的羊景是非常了解信仰的可怕的。所以,目前為止,廌軍都沒有去幹預或者詆毀宗教信仰。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印度教是統治者的手段,天然就是與廌軍所敵對的,消滅了統治階層,自然就消滅了印度教。而扶南國的佛教和中原地區的佛教不同。扶南國的佛教並不會去霸占土地,他們更依賴於信眾的供奉。廌軍的政策意味著他們的信眾將擁有更多的財物,就等於在將來,佛教將擁有更多的供奉。
羊景一行人離開了占領區,徑直深入了扶南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羊景想要親眼看一看扶南國的實際情況,隻有了解了,才能做出更好的應對方案。而如今兩國交戰,也隻能是深入到腹地,才能看到扶南國原本的樣貌。
隊伍沒有打出旗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扶南國的腹地,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明身份。隊伍全員不著甲,全都身穿多種顏色的棉質迷彩軍服,頭戴迷彩軍帽,一副後世軍人的打扮。當然,這也是警衛營的特殊待遇了。扶南國缺少戰馬,所以隊伍也僅是裝備了十幾匹馱馬,用來運輸裝備和糧食。
隊伍來到一個村莊,村莊的周圍是大片的稻田。探路的士兵抓了兩名正在稻田裏忙活的扶南國人進行審問。在翻譯的幫助下,了解到這裏是部落中一名貴族的莊園。在這裏勞作的人都是那名貴族的奴隸。他們對部落貴族充滿了仇恨,但是他們所信仰的佛教告訴他們,今生的苦難是為了來世美好的未來。所以他們無論遇到怎樣的不幸,都會盡最大的忍耐去克服。如果不讓他們遇到不幸,說不定他們還會擔心下輩子將得不到福報。
羊景不由得感歎,佛教還真是厲害,怪不得印度教能夠容忍佛教的存在。佛教就像是國家矛盾的潤滑劑,能夠很好的減少摩擦。
隊伍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扶南國軍隊的進攻。讓扶南國鬱悶的是,這支隊伍的戰鬥力簡直不是人,如同神明一樣的強大。後來,羊景索性直接表明是神明使者的身份。這個荒唐的假身份,意外的得到了扶南國人的認可。可見宗教在這裏究竟盛行到了什麽程度。
隊伍遊曆了很多地方,看到的也是大同小異。羊景了解到扶南國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國王同樣需要得到大部分部落的支持,不然國王的政令就如同是廢話。部落首領在扶南國的地位不容小覷。
經過考量,羊景在返迴了占領區後,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景生。
羊景沉思良久,對景生道:“景生,暫停進攻吧,做好警戒,隨時準備扶南國大軍來襲。”
也不等景生詢問,羊景繼續道:“我要先了解一番這片土地,再做打算。目前要鞏固好已占土地的防禦和軍港的建設。”
景生趕緊道:“諾!”
第二天,羊景帶著自己的警衛營和翻譯,走出了軍營。
自從廌軍登陸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月,海軍政事部也第一時間投入了工作中。所占領的土地已經被分出去一大部分,讓被俘虜的扶南國人耕種。
無論在什麽年代,什麽地點,分配土地都是能讓人心安定的舉措之一。隻不過,廌國對土地擁有所有權,分配出去的隻是使用權。對於以前沒有土地的人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被俘虜的扶南國人在之前基本上都是奴隸,如今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權力,讓他們有些迷茫。
做慣了奴隸的人,並不需要給予過多的權力,給多了反而會讓他們不知所措。一個人要站起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
這些在這次遠征之前,海軍政事部都做了預案。海軍政事部的做法是不公布新占領地公民的權力,隻是讓他們自己慢慢的去挖掘,去發現。就比如在海軍的脅迫下,他們被迫進行軍港和新城的建設。政事部的人在其間開始宣傳,隻要他們認真的工作,就是為廌國做貢獻。廌國就會分配土地給他們耕種,土地上的六成產出都能歸他們自己所有,並且廌國不會再向他們收取其他稅賦。這個信息對大部分扶南國人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作為奴隸,是沒有私產的,這是質的飛躍。作為平民,也不過是比奴隸好一些而已,平時的苛捐雜稅照樣讓他們幾乎難以維持生計。如今沒有了稅賦,自然也是給了他們新的希望。
羊景先是巡視了一番占領區,沒發現有什麽異常,隻不過扶南國人時常雙手合十的舉動讓羊景有些不爽。佛教已經影響了柬埔寨數百年,無論是貴族還是奴隸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慰藉。扶南國信眾最多的是大乘佛教,強調不分出身、貴賤、種族、國家的眾生皆性智平等,乃至眾生均可往生極樂國土。大乘佛教的教義受到了各階層的歡迎,使得其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難以去除。
另外,印度教被奉為扶南國的國教,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印度教是扶南國統治者維護權利的武器之一,宣揚種姓製度。種姓製度簡單點說就是你的身份是生來就注定的,隻要你是生在貴族,那麽你就是貴族,地位是必須要世襲的。這就是在宣示自身地位的合理性,其他想要翻身的階層都是不合理的,會觸怒三相神。
三相神就是三大主神,分別是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與濕婆(shiva)。 梵天是創造之神,也稱創世之神,宇宙之主。毗濕奴是宇宙與生命的守護之神,也稱維護之神。濕婆是三隻眼的破壞之神(鬼眼王),也稱毀滅之神;
三大主神代表著創造、善與惡。充分滿足了人們對神明信仰的選擇需求。
擁有後世記憶的羊景是非常了解信仰的可怕的。所以,目前為止,廌軍都沒有去幹預或者詆毀宗教信仰。
當然,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印度教是統治者的手段,天然就是與廌軍所敵對的,消滅了統治階層,自然就消滅了印度教。而扶南國的佛教和中原地區的佛教不同。扶南國的佛教並不會去霸占土地,他們更依賴於信眾的供奉。廌軍的政策意味著他們的信眾將擁有更多的財物,就等於在將來,佛教將擁有更多的供奉。
羊景一行人離開了占領區,徑直深入了扶南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羊景想要親眼看一看扶南國的實際情況,隻有了解了,才能做出更好的應對方案。而如今兩國交戰,也隻能是深入到腹地,才能看到扶南國原本的樣貌。
隊伍沒有打出旗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扶南國的腹地,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明身份。隊伍全員不著甲,全都身穿多種顏色的棉質迷彩軍服,頭戴迷彩軍帽,一副後世軍人的打扮。當然,這也是警衛營的特殊待遇了。扶南國缺少戰馬,所以隊伍也僅是裝備了十幾匹馱馬,用來運輸裝備和糧食。
隊伍來到一個村莊,村莊的周圍是大片的稻田。探路的士兵抓了兩名正在稻田裏忙活的扶南國人進行審問。在翻譯的幫助下,了解到這裏是部落中一名貴族的莊園。在這裏勞作的人都是那名貴族的奴隸。他們對部落貴族充滿了仇恨,但是他們所信仰的佛教告訴他們,今生的苦難是為了來世美好的未來。所以他們無論遇到怎樣的不幸,都會盡最大的忍耐去克服。如果不讓他們遇到不幸,說不定他們還會擔心下輩子將得不到福報。
羊景不由得感歎,佛教還真是厲害,怪不得印度教能夠容忍佛教的存在。佛教就像是國家矛盾的潤滑劑,能夠很好的減少摩擦。
隊伍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扶南國軍隊的進攻。讓扶南國鬱悶的是,這支隊伍的戰鬥力簡直不是人,如同神明一樣的強大。後來,羊景索性直接表明是神明使者的身份。這個荒唐的假身份,意外的得到了扶南國人的認可。可見宗教在這裏究竟盛行到了什麽程度。
隊伍遊曆了很多地方,看到的也是大同小異。羊景了解到扶南國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國王同樣需要得到大部分部落的支持,不然國王的政令就如同是廢話。部落首領在扶南國的地位不容小覷。
經過考量,羊景在返迴了占領區後,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