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旭國前太女
退婚流裏的未婚妻被全員爭相攻略 作者:妁妁唿吸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舒布下結界,迴房打坐,不過會兒猝然感覺到手背一陣輕微的刺痛。
抬起手一看,是一群螞蟻在自己身邊爬成一條長長的小隊,再細看,屋中地板全是蟻類,幾隻爬在手背咬著自己。
很快,地麵排出一張地圖。
仿佛預料之中,雲舒垂下手讓背上小蟻下去。
.
天逍仙宗山腳下,衡晴悅撐著把大傘目送衡珩進入宗門。
細雪變大了,得趕緊迴去。
衡晴悅收緊身上的羽衣,驅步山林羊腸小道。
林葉沙沙作響,再往前幾步,小道豁然開朗,一輛正在駕駛的樸素低調的馬車跟衡晴悅擦肩而過。
風卷車簾,衡晴悅抬起傘,與暖車裏的人不巧對上視線。
那是一張明麗漂亮的臉,陌生的,端著居高臨下懶惰自信的神態。
但又帶著病弱的氣質。
車內女人側首,一股不怒自威施壓下來,淺淺藏著危險。
衡晴悅沒有被這道眼神所畏懼,車簾鬆下,遮住兩人之間。
馬車走出幾米之外,衡晴悅依舊沒有收迴探究的視線。
同樣的,她能感覺到馬車裏的女人也沒有迴頭。
一眼鎖定彼此不分仲伯。
這個女人,是誰?
又來做什麽?
.
雪隨著天色愈發狂躁,夾著寒風瑟瑟,唿嘯猙獰。
雲舒給自己布下防風結界,端著一把杏色大傘慢慢出現在地圖見麵地點。
無人駕駛的樸素馬車停在前方,一把便麵扇輕輕掀開車簾一角。
透過那一角可以隱約窺探到與車外不符的奢靡之象,珍珠寶石,玉器綢緞,全鋪墊在持扇女人的身下,雕花塑像,繁瑣壁畫,環抱著她四周。
似有香風泄露幾分,飄到了雲舒跟前,小香若有若無勾著人,趕快過去。
雲舒收起傘,上車掀簾而入。
撲麵而來便是不同外邊寒冷刺骨的暖氣,藏著沁人心脾的香薰,恍若一腳踏入春暖百花齊放的裏世界,忘記外麵的寒苦,投入溫柔鄉。
鄉中容姿明麗莊嚴高貴的女人輕輕搖著便麵扇散熱,像短暫歇息的獅子王,完全無畏、赤裸裸打量著雲舒。
頹靡高貴,闡釋了紙醉金迷的富態。
“不知蜉王找我,所為何事?”雲舒拉下簾子,故作不知。
“他鄉遇故知,我禮賢下士。”蜉王放下便麵扇,野心勃勃的眼睛如曇一笑,“雲大小姐,久仰大名。”
雲舒倒是作出驚訝:“我一碌碌無為小修,何德何能能夠得到蜉王的認可,王真是謬讚了。”
“擔得起\"殊勝\"一名號的,完全配得上王的誇讚,你說是吧?殊勝仙子。”
蜉王親自給雲舒斟茶,雲舒會心一笑:
“幾年前聽聞你死了,我還惋惜一陣子,覺得天妒英才。”
“現如今我該怎麽稱唿您呢,十六公主?前太女?還是王?”
徐秉雪微微勾唇:“最後一個吧,愛聽。”
“噗呲。哈哈哈——”雲舒低頭大笑幾聲,真情流露出來,“鋒芒畢露了呢,王。”
旭國前太女,皇室女眷排名十六,一品爵位盛貞公主,未死,養精蓄銳後反殺迴歸。
“不過,現在旭國已經太平,兩位太子能力出色穩重。太女若是想要奪位,恕我直言,我無能為力。”
旭國雙太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舉國上下皆認同兩位太子可以勝任未來的皇位。
早些年旭國皇室內幕雜亂,這些年靠著皇帝和兩位太子的手段才得以恢複平靜。
若是倒退幾年,皇室戰爭尚未結束,雲舒麵對徐秉雪的邀請欣然同意,但現在卻不想讓旭國再度陷入內亂。
雲舒不得不承認,徐秉雪母族勢微,身子弱又是外姓公主,能夠走上今天的地位十分不容易。
可擺在國泰民安麵前,顯然不夠吸引自己。
對麵儀容華貴、明麗病氣的女人飲盡茶,她似乎想起什麽,嘴角不自覺帶上嘲諷。
“皇室子弟本就不差,又拿我當墊腳石,做了成全之美。我的兩位皇兄,如今當真是旭國掌上明珠,定海神針。”
關於兩位太子和太女的恩怨糾葛,可追溯二十幾年前——
徐秉雪才剛出生的那會兒,皇宮上空突發龍鳳遊影異象,徘徊整整七日不散,當朝國師透過異象推算出乃大吉兆是也,是二聖臨朝之兆,萬年難遇一次。
當時出生的皇嗣僅有偶然被臨幸的一名小門小戶出身的妃子所誕下的女嬰。
但太子人選一早已經選定,正是當朝皇帝尚未登基時身邊生死追隨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後所出的一子。
沒錯,一子。
將旭國文化再往後退一百年,雙生子放在旭國皇室史記記載中,乃血光之兆。
雙子同年同月同日同辰生,若不是有皇位要繼承,倒也可以給兩位皇子撥個王爺擔任,偏偏是皇後第一子,按照繼位禮教是最正統的太子身份,未來的皇帝。
皇帝隻有一位,因此從古至今嫡出的雙生子最後的結局勢必你死我活,無一例外。
後來有位皇帝下令,若皇室子弟中存有雙生子,需斬殺一位。
這條詔令實施幾百年後,殺出一位暴君。
此人是雙生子中的一位僥幸活下來的皇子。
從小聽著身邊的人議論自己的出身,又無正確的指引,久之心理扭曲。奪得皇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替素未謀麵的哥哥報仇,血洗整座皇宮。
若是這一件事便就算了,自古人無完人。
可惜那位皇帝雖有能力但敗在常年壓抑黑暗的環境之下,心性陰暗,治國手段過於暴戾,反讓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好在壽命不長,中年突發惡疾,藥無可醫,龍禦歸天。
下一任皇帝繼位,便將雙生子斬殺一位改換皇室中若有雙生子,一律格殺。
雙生子就此成為了血光之兆。
迴到一百年後,尚未成為皇後的太子妃生出一對雙生子。
慶幸產房隻有她身邊的幾名心腹助產。
為了太子妃位不被剝奪,為了家族利益,為了骨肉,太子妃死死壓下了雙生子一事,對外聲稱誕生一子。
連皇帝都瞞了過去。
兩子分開撫養,一子高居皇宮,一子散養郊外獵場。
等個二三歲,兩人輪流充當太子進入皇宮接受皇家私教。
本以為以後這般相安無事,偏偏幼子四歲時,全國莊稼大豐收,經濟開始欣欣向榮。帝喜,命令國師操行祭祀大禮,叩問天地神明,庇佑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幼年太子同樣需要參加祭祀。
祭祀中會得到神明的福澤,皇後心動,竟然偷偷把另一位太子帶迴宮中,與子協商,一子負責上半場祭禮,一子負責下半場祭禮,來個真偽莫辨。
祭禮過程無事,可當最後一個環節,送神迴天,異變突發了。
現場所有人能夠直觀感受到皇宮上方晴空萬裏,霞光萬道,金光大亮,似有龍吟鳳噦敲擊髒腑,龍鳳神獸法相遨遊霞光中,百鳥齊隨歌鳴,久久不散。
國師當場被嚇得迴到觀星台,推算天地景象,得出二聖臨朝吉兆。
皇後知道這個消息,臉都嚇得蒼白了。神明已知雙生子,還提示了所有人。
恰好宮女稟報,後宮某位妃子在祭禮舉辦時遭到計算,提前分娩一女。
皇後為了護住自己的孩子,暗中讓人流出女嬰的生辰跟龍鳳景象同一時間。還捏造妃子因為聞到了供奉神明的香煙才會提前分娩,各種手段用盡,終於將眾人眼睛轉移向那個女嬰。
自古就無二聖臨朝之說,哪怕是雙生子,也是隻有一人勝出。
何況還是兄妹臨朝,簡直荒唐!
這則預言立馬引起皇室動蕩,朝臣不安。
皇帝同樣感到頭疼,神明讖語,又不得不信。
皇後跟皇帝商討一晚,決定偷換概念,下詔令:
女嬰雖為我朝公主,但不入皇嗣籍冊。以外姓公主身份活著,不得實權。成人後冊封太子妃,嫁給太子共同治理國家。
換句話來說,皇後的皇也是皇位,你可以做二聖之一,但沒有聖人該有的權利。
如同傀儡皇帝,垂簾聽政,有名無實。
但隨著女嬰的成長,很快,諸輩發現了女嬰除去身份、體質外,竟然與太子治理能力、手段不相上下。
真是令人震驚。
難怪是二聖,各個人中龍鳳,馬中良駒。
私底下,大家開始喚她太女。
既是誇讚她又是嘲諷她,都到這一步了,卻隻能步入後宮,香消玉殞。
皇帝同樣忌憚她,怕她不滿意現狀暗中謀反,自立稱皇。
隻是這件事還沒有發生,另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爆出!
雲家,曆代協助皇帝政治的修真超級世家,發現了太子其實是雙生子身份!
這個消息比兄妹臨朝還要讓人驚駭!
可惜當時太子勢力已經紮根朝堂,這些年又收攬了不少軍權在手,加上功績顯赫,羽翼豐滿,鋒芒畢露,一時間沒有人敢跳出來反抗。
這樣子,兄妹臨朝的讖語不攻自破。
兩位太子年紀十九,手段、能力便超絕眾人,恐怖如斯。
那麽麵對同樣出色的妹妹,那位沾了神明福澤的太女,該如何處理?
就在眾人抱著隔岸觀火皇室戰爭時,宮中傳來噩耗。太女因常年過度消耗身體,自打娘胎便有的暗疾壓製不住,突發惡疾,無法治愈,已是苟延殘喘之軀,往後隻能終日抱著藥湯在深宮度過一生。
太女病了。
還沒等兩位太子行動,太女那邊先發生了事,幾乎是退隱避世。
皇帝不忍,收迴了十幾年前那條詔令,還她外姓公主權利。
兩位太子對於她的避世並未發表任何意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著成長,兩位太子的能力越發超越太女。
有了兄妹臨朝的提前示範,全國麵對雙子臨朝倒是沒有多大排斥。況且兩位太子情同手足,休戚與共,渡過一段緩和期後,眾人欣然接受兩位太子。
雙生子之兇兆漸漸在兩位太子的治國能力中傳迴吉兆。
又過幾年,太女主動搬去季德山莊修身養性,徹底退出朝廷舞台。
再過一年,過完新年的太女迴往季德山莊路上,正值暴雨,山穀泥土鬆懈造成滑坡,埋沒了一行人。
前太女,年僅十八,蚤薨。
抬起手一看,是一群螞蟻在自己身邊爬成一條長長的小隊,再細看,屋中地板全是蟻類,幾隻爬在手背咬著自己。
很快,地麵排出一張地圖。
仿佛預料之中,雲舒垂下手讓背上小蟻下去。
.
天逍仙宗山腳下,衡晴悅撐著把大傘目送衡珩進入宗門。
細雪變大了,得趕緊迴去。
衡晴悅收緊身上的羽衣,驅步山林羊腸小道。
林葉沙沙作響,再往前幾步,小道豁然開朗,一輛正在駕駛的樸素低調的馬車跟衡晴悅擦肩而過。
風卷車簾,衡晴悅抬起傘,與暖車裏的人不巧對上視線。
那是一張明麗漂亮的臉,陌生的,端著居高臨下懶惰自信的神態。
但又帶著病弱的氣質。
車內女人側首,一股不怒自威施壓下來,淺淺藏著危險。
衡晴悅沒有被這道眼神所畏懼,車簾鬆下,遮住兩人之間。
馬車走出幾米之外,衡晴悅依舊沒有收迴探究的視線。
同樣的,她能感覺到馬車裏的女人也沒有迴頭。
一眼鎖定彼此不分仲伯。
這個女人,是誰?
又來做什麽?
.
雪隨著天色愈發狂躁,夾著寒風瑟瑟,唿嘯猙獰。
雲舒給自己布下防風結界,端著一把杏色大傘慢慢出現在地圖見麵地點。
無人駕駛的樸素馬車停在前方,一把便麵扇輕輕掀開車簾一角。
透過那一角可以隱約窺探到與車外不符的奢靡之象,珍珠寶石,玉器綢緞,全鋪墊在持扇女人的身下,雕花塑像,繁瑣壁畫,環抱著她四周。
似有香風泄露幾分,飄到了雲舒跟前,小香若有若無勾著人,趕快過去。
雲舒收起傘,上車掀簾而入。
撲麵而來便是不同外邊寒冷刺骨的暖氣,藏著沁人心脾的香薰,恍若一腳踏入春暖百花齊放的裏世界,忘記外麵的寒苦,投入溫柔鄉。
鄉中容姿明麗莊嚴高貴的女人輕輕搖著便麵扇散熱,像短暫歇息的獅子王,完全無畏、赤裸裸打量著雲舒。
頹靡高貴,闡釋了紙醉金迷的富態。
“不知蜉王找我,所為何事?”雲舒拉下簾子,故作不知。
“他鄉遇故知,我禮賢下士。”蜉王放下便麵扇,野心勃勃的眼睛如曇一笑,“雲大小姐,久仰大名。”
雲舒倒是作出驚訝:“我一碌碌無為小修,何德何能能夠得到蜉王的認可,王真是謬讚了。”
“擔得起\"殊勝\"一名號的,完全配得上王的誇讚,你說是吧?殊勝仙子。”
蜉王親自給雲舒斟茶,雲舒會心一笑:
“幾年前聽聞你死了,我還惋惜一陣子,覺得天妒英才。”
“現如今我該怎麽稱唿您呢,十六公主?前太女?還是王?”
徐秉雪微微勾唇:“最後一個吧,愛聽。”
“噗呲。哈哈哈——”雲舒低頭大笑幾聲,真情流露出來,“鋒芒畢露了呢,王。”
旭國前太女,皇室女眷排名十六,一品爵位盛貞公主,未死,養精蓄銳後反殺迴歸。
“不過,現在旭國已經太平,兩位太子能力出色穩重。太女若是想要奪位,恕我直言,我無能為力。”
旭國雙太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舉國上下皆認同兩位太子可以勝任未來的皇位。
早些年旭國皇室內幕雜亂,這些年靠著皇帝和兩位太子的手段才得以恢複平靜。
若是倒退幾年,皇室戰爭尚未結束,雲舒麵對徐秉雪的邀請欣然同意,但現在卻不想讓旭國再度陷入內亂。
雲舒不得不承認,徐秉雪母族勢微,身子弱又是外姓公主,能夠走上今天的地位十分不容易。
可擺在國泰民安麵前,顯然不夠吸引自己。
對麵儀容華貴、明麗病氣的女人飲盡茶,她似乎想起什麽,嘴角不自覺帶上嘲諷。
“皇室子弟本就不差,又拿我當墊腳石,做了成全之美。我的兩位皇兄,如今當真是旭國掌上明珠,定海神針。”
關於兩位太子和太女的恩怨糾葛,可追溯二十幾年前——
徐秉雪才剛出生的那會兒,皇宮上空突發龍鳳遊影異象,徘徊整整七日不散,當朝國師透過異象推算出乃大吉兆是也,是二聖臨朝之兆,萬年難遇一次。
當時出生的皇嗣僅有偶然被臨幸的一名小門小戶出身的妃子所誕下的女嬰。
但太子人選一早已經選定,正是當朝皇帝尚未登基時身邊生死追隨的太子妃,如今的皇後所出的一子。
沒錯,一子。
將旭國文化再往後退一百年,雙生子放在旭國皇室史記記載中,乃血光之兆。
雙子同年同月同日同辰生,若不是有皇位要繼承,倒也可以給兩位皇子撥個王爺擔任,偏偏是皇後第一子,按照繼位禮教是最正統的太子身份,未來的皇帝。
皇帝隻有一位,因此從古至今嫡出的雙生子最後的結局勢必你死我活,無一例外。
後來有位皇帝下令,若皇室子弟中存有雙生子,需斬殺一位。
這條詔令實施幾百年後,殺出一位暴君。
此人是雙生子中的一位僥幸活下來的皇子。
從小聽著身邊的人議論自己的出身,又無正確的指引,久之心理扭曲。奪得皇位的第一件事便是替素未謀麵的哥哥報仇,血洗整座皇宮。
若是這一件事便就算了,自古人無完人。
可惜那位皇帝雖有能力但敗在常年壓抑黑暗的環境之下,心性陰暗,治國手段過於暴戾,反讓國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好在壽命不長,中年突發惡疾,藥無可醫,龍禦歸天。
下一任皇帝繼位,便將雙生子斬殺一位改換皇室中若有雙生子,一律格殺。
雙生子就此成為了血光之兆。
迴到一百年後,尚未成為皇後的太子妃生出一對雙生子。
慶幸產房隻有她身邊的幾名心腹助產。
為了太子妃位不被剝奪,為了家族利益,為了骨肉,太子妃死死壓下了雙生子一事,對外聲稱誕生一子。
連皇帝都瞞了過去。
兩子分開撫養,一子高居皇宮,一子散養郊外獵場。
等個二三歲,兩人輪流充當太子進入皇宮接受皇家私教。
本以為以後這般相安無事,偏偏幼子四歲時,全國莊稼大豐收,經濟開始欣欣向榮。帝喜,命令國師操行祭祀大禮,叩問天地神明,庇佑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
幼年太子同樣需要參加祭祀。
祭祀中會得到神明的福澤,皇後心動,竟然偷偷把另一位太子帶迴宮中,與子協商,一子負責上半場祭禮,一子負責下半場祭禮,來個真偽莫辨。
祭禮過程無事,可當最後一個環節,送神迴天,異變突發了。
現場所有人能夠直觀感受到皇宮上方晴空萬裏,霞光萬道,金光大亮,似有龍吟鳳噦敲擊髒腑,龍鳳神獸法相遨遊霞光中,百鳥齊隨歌鳴,久久不散。
國師當場被嚇得迴到觀星台,推算天地景象,得出二聖臨朝吉兆。
皇後知道這個消息,臉都嚇得蒼白了。神明已知雙生子,還提示了所有人。
恰好宮女稟報,後宮某位妃子在祭禮舉辦時遭到計算,提前分娩一女。
皇後為了護住自己的孩子,暗中讓人流出女嬰的生辰跟龍鳳景象同一時間。還捏造妃子因為聞到了供奉神明的香煙才會提前分娩,各種手段用盡,終於將眾人眼睛轉移向那個女嬰。
自古就無二聖臨朝之說,哪怕是雙生子,也是隻有一人勝出。
何況還是兄妹臨朝,簡直荒唐!
這則預言立馬引起皇室動蕩,朝臣不安。
皇帝同樣感到頭疼,神明讖語,又不得不信。
皇後跟皇帝商討一晚,決定偷換概念,下詔令:
女嬰雖為我朝公主,但不入皇嗣籍冊。以外姓公主身份活著,不得實權。成人後冊封太子妃,嫁給太子共同治理國家。
換句話來說,皇後的皇也是皇位,你可以做二聖之一,但沒有聖人該有的權利。
如同傀儡皇帝,垂簾聽政,有名無實。
但隨著女嬰的成長,很快,諸輩發現了女嬰除去身份、體質外,竟然與太子治理能力、手段不相上下。
真是令人震驚。
難怪是二聖,各個人中龍鳳,馬中良駒。
私底下,大家開始喚她太女。
既是誇讚她又是嘲諷她,都到這一步了,卻隻能步入後宮,香消玉殞。
皇帝同樣忌憚她,怕她不滿意現狀暗中謀反,自立稱皇。
隻是這件事還沒有發生,另一件震驚全國的事情爆出!
雲家,曆代協助皇帝政治的修真超級世家,發現了太子其實是雙生子身份!
這個消息比兄妹臨朝還要讓人驚駭!
可惜當時太子勢力已經紮根朝堂,這些年又收攬了不少軍權在手,加上功績顯赫,羽翼豐滿,鋒芒畢露,一時間沒有人敢跳出來反抗。
這樣子,兄妹臨朝的讖語不攻自破。
兩位太子年紀十九,手段、能力便超絕眾人,恐怖如斯。
那麽麵對同樣出色的妹妹,那位沾了神明福澤的太女,該如何處理?
就在眾人抱著隔岸觀火皇室戰爭時,宮中傳來噩耗。太女因常年過度消耗身體,自打娘胎便有的暗疾壓製不住,突發惡疾,無法治愈,已是苟延殘喘之軀,往後隻能終日抱著藥湯在深宮度過一生。
太女病了。
還沒等兩位太子行動,太女那邊先發生了事,幾乎是退隱避世。
皇帝不忍,收迴了十幾年前那條詔令,還她外姓公主權利。
兩位太子對於她的避世並未發表任何意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著成長,兩位太子的能力越發超越太女。
有了兄妹臨朝的提前示範,全國麵對雙子臨朝倒是沒有多大排斥。況且兩位太子情同手足,休戚與共,渡過一段緩和期後,眾人欣然接受兩位太子。
雙生子之兇兆漸漸在兩位太子的治國能力中傳迴吉兆。
又過幾年,太女主動搬去季德山莊修身養性,徹底退出朝廷舞台。
再過一年,過完新年的太女迴往季德山莊路上,正值暴雨,山穀泥土鬆懈造成滑坡,埋沒了一行人。
前太女,年僅十八,蚤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