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初的事情李傑所知不多,隻不過最後唐笑笑畢竟是落入到了楊複恭的手裏,李傑便是大膽猜測當初那件事情必然跟楊複恭也是有關係了。不管楊複恭在當初那件事情之上做了些什麽,李傑都並不在意,李傑在意的是未來的楊複恭會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李傑突然這樣說,讓楊複恭也是稍微一愣,楊複恭收留那些受到牽連的朝臣的子女,可不是什麽光明正大之舉,而隻是想要利用他們罷了,楊複恭倒是稍微有些不耐煩了,便是說道:“壽王殿下隻怕是想多了,這件事情跟咱家著實是沒有太大的關係。”
李傑當即淡然一笑,這件事情跟楊複恭不可能沒有關係,先帝在位時,不僅僅宦官專權,任用的宰相也是權勢熏天。李傑想了想,便是說道:“路岩,懿宗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字魯瞻,魏州冠氏人。自幼聰敏過人。曆任中書侍郎、戶部侍郎。懿宗鹹通三年(拜相,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年僅三十六歲。居相位八年,改任尚書左仆射,遷兼中書令,封魏國公。當時皇權衰微,宰相用事,他委用親吏邊鹹,大收賄賂,與韋保衡同為相,權勢熏人,當時稱其黨為“牛頭阿旁”,意指其如鬼一般險惡可畏。後被韋保衡排斥出朝,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因邊鹹用事引起軍心混亂,再貶為新州刺史。鹹通十五年正月,賜死任所。”
路岩也好,韋保衡也好,都是先帝任用的宰相,可是他們都憑借懿宗的喜愛,權勢熏天,楊複恭當然知道李傑為何突然提及路岩,也知道李傑接下來定然還會提及韋保衡,當即笑了笑,道:“壽王殿下眼下受到皇上倚重,掌握兵權和中樞政要,參與朝政,對於先帝時期的事情倒也是知道得不少,對於先帝朝中的宰相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呀。”
看樣子此番話已經是稍微打動了一點楊複恭了,李傑當即便是接著說道:“韋保衡出身自關中望族京兆韋氏,鹹通五年,進士及第,官至起居郎。鹹通十年,韋保衡迎娶同昌公主,被授銀青光祿大夫、駙馬都尉,起居郎職位不變。此後曆任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後拜相,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又加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集賢殿大學士,封扶風縣開國侯,食邑二千戶。韋保衡拜相後,倚仗皇帝恩寵,網羅親信,排斥異己,為時人側目。同昌公主去世後,韋保衡受到的恩禮日益減少。皇兄即位後,授韋保衡為司徒。後因其它的罪行被人所揭發,再加昔日的誹謗,韋保衡被貶為賀州刺史,再貶澄邁縣令,後坐罪賜死。大家都以為韋保衡有此下場乃是因為同昌公主的去世,可是在本王看來,韋保衡卻也是自取滅亡罷了。皇恩浩蕩便是胡作非為,如此的人居於高位卻著實是一場災難呀。”
楊複恭聞言,手指輕輕點了點石桌,道:“壽王殿下如此隻怕是有失偏頗了……”
楊複恭沒有說完,因為楊複恭卻也是不敢胡亂議論先帝,可是李傑要的便是楊複恭說到這句話,李傑當即便是微微一歎,道:“楊樞相身居高位,有著諸多不便,再者便是老成持重,自然是有些不敢多說,如此,本王便是孟浪一迴了。在本王看來,我李唐江山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倒也是為君者自己沒有做好這些事情了,若不然,著實是不至於此的。”
對於這些事情楊複恭也是心知肚明的,不過,楊複恭趕緊說道:“壽王殿下,慎言!”
李傑發現時機卻也是差不多了,當即便是苦笑一聲,接著說道:“先帝,也就是父皇,作為兒子的本王當然是不能多說什麽,可是天下人又是如何評價父皇的呢?宣宗病危,父皇為宦官王宗實等矯詔立為太子。在位期間,怠於政事,不能納諫。又喜宴遊,每行幸,扈從動輒數萬,所費不可勝計。父皇不僅寵信宦官,而且其所用宰相路岩、韋保衡等皆非其人。朝內賄賂公行,大臣弄權,隨意貶逐官員,導致浙東、安南、徐州、四川相繼發生動亂,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鹹通十四年,病卒,年四十一歲。”
如不是知道李傑的性子,楊複恭定然會以為李傑瘋了,這樣的話語別人議論起來都是要殺頭的,可是此時李傑便是這般不管不顧地說出口來了,楊複恭示意李傑噤聲,可是李傑卻是接著說道:“父皇驕逸殘暴,宰相腐敗弄權,地方更加苛刻。以致“官民結怨”,處於完全敵對的情勢之下。麵對著這樣一種局麵,父皇君臣、朝廷內外仍一味追逐名利,不顧百姓死活。最終,民眾開始武裝起來反抗,繼裘甫起義之後,是更大規模的龐勳起義。可是,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動搖到大唐根本的乃是農民的動蕩,那一場動蕩席卷多地,戰火幾乎燒盡了李唐的氣數。哼,本王便是李唐的子孫,體內也是留著太祖太宗的血脈。太祖太宗便是在隋末起義方才創建了這大唐江山,眼下又有著那麽多的節度使也在效仿隋末的各地起義軍了。說起來可真是可笑呀,大有一種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的荒誕感。”
楊複恭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了,片刻之後才說道:“壽王殿下,先帝或許是有些放縱臣工了,可是你也應該知道,先帝一共有著二十一個宰相,其中不少卻也是有著真才實幹的。”
“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諴、楊收、曹確、高璩、蕭寘、徐商、路岩、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父皇用的宰相便是這些人了,這些人大多都是廢物。大多數宰相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像鹹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孫、憲宗的駙馬,本人並不具備實際才幹,屍位素餐,人送外號‘禿角犀’。”提到這件事情,李傑已經是咬牙切齒了,隨即便是念起了那首用來評論這些宰相的歌謠,“‘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相信楊樞相也必然是聽過這首歌謠吧,這歌謠之中可是有著父皇的幾個宰相的名字呀。”
楊複恭當然知道,當即便是說道:“這幾人是曹確、楊收、徐商、路岩幾人吧?壽王殿下如此激動,不過卻也是不得不說,壽王殿下的話有些道理。”
楊複恭總算是開始鬆口了,李傑也是稍微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緒,收斂了一番,這才感慨道:“眼下本王倒也是沒有什麽多的想法,隻是想要盡快穩住局勢,至少,也是不能讓天下百姓再受苦了,不過不管怎麽說,本王也是感慨於本王的力量不足呀。楊樞相,倘若本王有些想法的話,楊樞相可是千萬要出手支持才是。”
李傑突然這樣說,讓楊複恭也是稍微一愣,楊複恭收留那些受到牽連的朝臣的子女,可不是什麽光明正大之舉,而隻是想要利用他們罷了,楊複恭倒是稍微有些不耐煩了,便是說道:“壽王殿下隻怕是想多了,這件事情跟咱家著實是沒有太大的關係。”
李傑當即淡然一笑,這件事情跟楊複恭不可能沒有關係,先帝在位時,不僅僅宦官專權,任用的宰相也是權勢熏天。李傑想了想,便是說道:“路岩,懿宗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字魯瞻,魏州冠氏人。自幼聰敏過人。曆任中書侍郎、戶部侍郎。懿宗鹹通三年(拜相,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年僅三十六歲。居相位八年,改任尚書左仆射,遷兼中書令,封魏國公。當時皇權衰微,宰相用事,他委用親吏邊鹹,大收賄賂,與韋保衡同為相,權勢熏人,當時稱其黨為“牛頭阿旁”,意指其如鬼一般險惡可畏。後被韋保衡排斥出朝,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因邊鹹用事引起軍心混亂,再貶為新州刺史。鹹通十五年正月,賜死任所。”
路岩也好,韋保衡也好,都是先帝任用的宰相,可是他們都憑借懿宗的喜愛,權勢熏天,楊複恭當然知道李傑為何突然提及路岩,也知道李傑接下來定然還會提及韋保衡,當即笑了笑,道:“壽王殿下眼下受到皇上倚重,掌握兵權和中樞政要,參與朝政,對於先帝時期的事情倒也是知道得不少,對於先帝朝中的宰相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呀。”
看樣子此番話已經是稍微打動了一點楊複恭了,李傑當即便是接著說道:“韋保衡出身自關中望族京兆韋氏,鹹通五年,進士及第,官至起居郎。鹹通十年,韋保衡迎娶同昌公主,被授銀青光祿大夫、駙馬都尉,起居郎職位不變。此後曆任翰林學士承旨、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後拜相,以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又加門下侍郎、尚書右仆射。集賢殿大學士,封扶風縣開國侯,食邑二千戶。韋保衡拜相後,倚仗皇帝恩寵,網羅親信,排斥異己,為時人側目。同昌公主去世後,韋保衡受到的恩禮日益減少。皇兄即位後,授韋保衡為司徒。後因其它的罪行被人所揭發,再加昔日的誹謗,韋保衡被貶為賀州刺史,再貶澄邁縣令,後坐罪賜死。大家都以為韋保衡有此下場乃是因為同昌公主的去世,可是在本王看來,韋保衡卻也是自取滅亡罷了。皇恩浩蕩便是胡作非為,如此的人居於高位卻著實是一場災難呀。”
楊複恭聞言,手指輕輕點了點石桌,道:“壽王殿下如此隻怕是有失偏頗了……”
楊複恭沒有說完,因為楊複恭卻也是不敢胡亂議論先帝,可是李傑要的便是楊複恭說到這句話,李傑當即便是微微一歎,道:“楊樞相身居高位,有著諸多不便,再者便是老成持重,自然是有些不敢多說,如此,本王便是孟浪一迴了。在本王看來,我李唐江山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倒也是為君者自己沒有做好這些事情了,若不然,著實是不至於此的。”
對於這些事情楊複恭也是心知肚明的,不過,楊複恭趕緊說道:“壽王殿下,慎言!”
李傑發現時機卻也是差不多了,當即便是苦笑一聲,接著說道:“先帝,也就是父皇,作為兒子的本王當然是不能多說什麽,可是天下人又是如何評價父皇的呢?宣宗病危,父皇為宦官王宗實等矯詔立為太子。在位期間,怠於政事,不能納諫。又喜宴遊,每行幸,扈從動輒數萬,所費不可勝計。父皇不僅寵信宦官,而且其所用宰相路岩、韋保衡等皆非其人。朝內賄賂公行,大臣弄權,隨意貶逐官員,導致浙東、安南、徐州、四川相繼發生動亂,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鹹通十四年,病卒,年四十一歲。”
如不是知道李傑的性子,楊複恭定然會以為李傑瘋了,這樣的話語別人議論起來都是要殺頭的,可是此時李傑便是這般不管不顧地說出口來了,楊複恭示意李傑噤聲,可是李傑卻是接著說道:“父皇驕逸殘暴,宰相腐敗弄權,地方更加苛刻。以致“官民結怨”,處於完全敵對的情勢之下。麵對著這樣一種局麵,父皇君臣、朝廷內外仍一味追逐名利,不顧百姓死活。最終,民眾開始武裝起來反抗,繼裘甫起義之後,是更大規模的龐勳起義。可是,其實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動搖到大唐根本的乃是農民的動蕩,那一場動蕩席卷多地,戰火幾乎燒盡了李唐的氣數。哼,本王便是李唐的子孫,體內也是留著太祖太宗的血脈。太祖太宗便是在隋末起義方才創建了這大唐江山,眼下又有著那麽多的節度使也在效仿隋末的各地起義軍了。說起來可真是可笑呀,大有一種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的荒誕感。”
楊複恭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了,片刻之後才說道:“壽王殿下,先帝或許是有些放縱臣工了,可是你也應該知道,先帝一共有著二十一個宰相,其中不少卻也是有著真才實幹的。”
“令狐綯、白敏中、蕭鄴、夏侯孜、蔣伸、杜審權、杜悰、畢諴、楊收、曹確、高璩、蕭寘、徐商、路岩、於琮、韋保衡、王鐸、劉鄴、趙隱、蕭仿、崔彥昭,父皇用的宰相便是這些人了,這些人大多都是廢物。大多數宰相不是碌碌無為者,就是愛財如命、為人不堪之輩,像鹹通初任宰相的杜悰,是德宗朝宰相杜佑之孫、憲宗的駙馬,本人並不具備實際才幹,屍位素餐,人送外號‘禿角犀’。”提到這件事情,李傑已經是咬牙切齒了,隨即便是念起了那首用來評論這些宰相的歌謠,“‘確確無論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相信楊樞相也必然是聽過這首歌謠吧,這歌謠之中可是有著父皇的幾個宰相的名字呀。”
楊複恭當然知道,當即便是說道:“這幾人是曹確、楊收、徐商、路岩幾人吧?壽王殿下如此激動,不過卻也是不得不說,壽王殿下的話有些道理。”
楊複恭總算是開始鬆口了,李傑也是稍微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緒,收斂了一番,這才感慨道:“眼下本王倒也是沒有什麽多的想法,隻是想要盡快穩住局勢,至少,也是不能讓天下百姓再受苦了,不過不管怎麽說,本王也是感慨於本王的力量不足呀。楊樞相,倘若本王有些想法的話,楊樞相可是千萬要出手支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