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之前在浣衣局當中,齊敏兒受到掌事姑姑帶頭的排擠,後來承蒙尚宮大人的照拂,那個掌事宮女也被打發走了,新升的管事姑姑對她頗為看顧。
隻是齊敏兒這段時間有所成長,她再不去抱有任何幻想,而是拋棄從前的身份,積極融入到這些宮女當中,之前的她總是有些識人不清,也以為是她們所說自己溫柔可親的緣故才讓人對自己謙和,可直到現在,以往尊貴身份皆無,她才知道她們的奉承討好不過是為著自己從經的地位罷了。
所以齊敏兒幹脆放低了身段,她知道對這些宮女來說她們想要的是什麽,那自然是擺脫了低等宮女的身份,能夠一步一步爬到女官的位置上,畢竟入宮為宮女的家境大多普通,甚至是不受父母疼愛的,所以她們隻能自力更生去攢點兒錢。
在浣衣局當中的大多如此,因為浣衣局當中月例不高,也要更加辛苦一些,宮女但凡有餘財的大多打點去主子身邊伺候或者去禦花園、藏書閣等清閑一點的宮殿,隻有既沒錢打點又無甚家世的才會打發到浣衣局來浣洗衣物。
所以她們這些被打發到浣衣局當中的人渴望轉變身份的念頭要比那些宮女們更強烈,可參加女官考試首先是要會識字的,她們大多大字不識一個,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而齊敏兒就趁這個機會融入到她們之中去了。
她組織了一批小宮女,教對方讀書認字,而且還不收任何的費用,那些宮女自然念及她的好處,不僅是平常浣洗衣服會幫忙,甚至一些吃飯灑掃的平常活都會搭把手。
所以齊敏兒這段時間在這浣衣局中也算是有些如魚得水起來,而這封信正是她所教的一個剛入宮的小宮女靜兒給她的,齊敏兒結果靜兒手中的心,先是四處打量了一番,見沒人看見才低聲問靜兒是怎麽迴事?
隻聽靜兒也是低著頭,緩緩地壓低了聲音,然後才張口對著她說道:
“敏兒姐姐,這信是我在禦花園的時候,有個宮女突然遞到我手裏的,她走的極快,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已經不見她的蹤影,我跟著敏兒姐姐學了這段日子,也算是認識了幾個字,看著信上說的是一個齊字,又想到浣衣局中隻有姐姐一人姓齊。
我就拿來給敏兒姐姐看看,到底是不是寫給你的,是的話我也算不負她所托了,如果不是的話,我便交到管事姑姑那去。”
多餘的話靜兒沒有多說,實際上那宮女在遞給她信的時候,還塞了二兩銀子給她,對著她說一定要把這些送到齊姑娘的手中,不然的話就告發她有偷盜之嫌。
靜兒的家境不好,這二兩銀子她從未見過這麽多,如今她既想留下這銀子,又害怕那宮女的威脅,所以忙巴巴兒的吧信給送來。
齊敏兒聞言點頭,對她道了聲謝,他知道這靜兒口中肯定有不實不盡之處,隻不過這些暫且都不重要,她找了個借口迴屋,然後避開眾人的耳目,才將這信拆開來,入目便是有些熟悉的字體。
是之前給她寫過信的長寧伯府的吳世子,齊敏兒先是一喜,以為是有了關於齊家的一些消息,可當她看到信的具體內容時,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她沒想到新帝的醋勁兒這麽大,竟然想出手去處置長寧伯府。
吳世子在信中對著齊敏兒說道,因著伯府一貫是沒什麽出格的地方值得指摘,他父親與他為官又是誠誠懇懇,所以一時之間新帝倒也挑不出錯來,可他們家到底不能長留在京中,為了暫避其鋒芒,他們家決定迴老家暫且呆著。
吳世子還在信中說以後便不能給齊敏兒再寫信來了,而這信封當中封了一千兩銀子,是給她在宮中打點的。
至於明遠侯府的消息,吳世子說了他會盡量打聽,如果再有確切的消息的話,他雖然傳不到齊敏兒的手中,可一定會盡全力的照顧,聽到這兒的時候,齊敏兒心中很是感激,同時她又有些憤怒。
說實話,她對吳世子確實並無男女之情,甚至連對方的樣子都快要忘了,可是吳世子卻這般惦念她,甚至多次相助,這份情誼的話,齊敏兒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有道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而吳世子對她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的那個人,從前有那麽多與明遠侯府交好的人家,她都一一的寫了信去,可他們卻都沒有迴複,甚至避之不及。
隻有吳世子這個曾經被她斷然拒絕的人還記得迴複她,甚至是屢屢出手幫助。齊敏兒知道新帝的性子,她自然不能由著對方去處置那長寧伯府,一是為了感激吳世子,二也是因為長寧伯府一貫是低調的,這也是為了要幫助齊家的緣故。
更何況,齊敏兒望了望遠處的紅牆壁瓦,心中暗下了一個決定。
她之前似乎隻能被動的承受,而從來都沒有想過反擊,所以一直被劉皇後欺負,被掌事姑姑欺負,隨便來個人就能踩她一兩腳。
而她曾經以為能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人,卻是左一個妃嬪,右一個妃嬪的納入宮中,而且百般的寵幸,齊敏兒隻覺得以前的自己很是可笑。
既然他早已變心,那自己又癡癡守著過往做什麽呢?更何況齊家是她的母家,她不能一味的自怨自艾,而是要幫助其家擺脫了這罪臣的身份才行。
她曾經不願讓這份感情染上雜質,可現在證明她實在是太天真了,齊敏兒看國銅鏡來照了自己的眉眼,比起往日的意氣風發,如今她眉眼當中多了幾份謙和溫婉,眼眸中閃過幾絲楚楚可憐的神采,瞧著比以往更讓人能產生保護欲。
“不是要鬥嗎?那就去鬥吧,她不願在這般地被動的接受對方的手段,這一次她不會再躲避,縱然是輸了,也要堂堂正正的輸,而不是這般任由他人踐踏。”
過了一會兒,齊敏兒又從自己的房間當中出來,靜兒一直偷偷打量著齊敏兒,她不知道那封信中寫的是什麽內容,同時她又握了硪藏在自己衣袖當中的二兩銀子,想著一會兒萬一齊敏兒來問她要的話,她到底要不要給呢?
隻是她隻看見齊敏兒如常一般同別人淺笑打招唿,有人來詢問她識字的事情時她也耐心的答複,瞧著脾氣好極了,對方並無再來詢問她的意思,可靜兒隻覺得此時的齊敏兒和剛剛那會兒的術後似乎是大不相同了。
可到底有什麽不同她卻無法形容,隻覺得之前對方是隱忍的,可此刻對方身上卻多了幾分不一樣的韻味。
而此時的景王府當中……
淑太妃吩咐嬤嬤發賣了很大一批人下去,所以她身邊侍奉的人一時沒有往常那般的得力,隻是淑太妃倒覺得比剛剛要清靜很多。
劉嬤嬤端了一碗蓮子羹過來,淑太妃打開喝了一口,然後對著她問道:
“嬤嬤,你覺得那位齊小姐如何?她是齊家三房的女兒,我之前在宮中時倒是沒聽說過齊家三房,隻知道大房是要繼承侯府爵位的,二房的女兒在皇後身邊教導,而且齊二爺在朝中也算是勤謹。
隻有齊三爺似乎是沒什麽名聲,他的妻子,他的女兒之前也沒有人提及,隻是我剛剛見了那位三房的姑娘,實在是個靈慧的心思,我心中很是喜歡呢。”
劉嬤嬤知道這是淑太妃對齊蓁蓁產生了興趣,所以想了解一下對方,劉嬤嬤細想了一會兒,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才開口說道:
“說起這齊家的三房,確實是沒什麽名聲,當初明遠侯府身為皇後娘娘的母家在一貫是炙手可熱的存在,隻是當初奴婢聽說這三房的齊三爺有些不將就,要知道齊家一貫沒納妾的習慣,齊家大爺和齊家二爺都沒有納妾,隻有齊三爺納了好幾房小妾,他娶的妻子是定國公的女兒姚氏,當時先帝為表安撫之意,還賜了她一個縣主的位分,隻可惜聽說她與齊三爺感情很不和睦,兩人婚後多年隻得一個小女兒,便是您所說的這位齊姑娘。
齊姑娘在京中時,人們也大多說她乖巧懂事罷了,倒不如二房的敏兒小姐,一貫有才女的名聲,還受很多人們追捧呢。”
劉嬤嬤這麽說,可淑太妃的興趣卻更濃厚了幾分,真的是奇怪了,難道流放帶給人的改變就這麽大嗎?一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姑娘,在這段時間卻表現的極為聰慧,而且看問題的觀點也頗為犀利。
人的轉變哪有這麽大,大概隻有一個原因,便是昔日在京中時這位齊家三房的小姐藏拙了,可她為什麽要藏拙呢?
其中內情淑太妃實在是有些想不通,而就在此時,突然聽見看守二門的侍女來報,說是有位自稱姓齊的老爺帶著一個小女孩兒來了,那小女孩兒正是剛剛出門的齊姑娘,淑太妃一聽便知道怕是明遠侯來了。
她忙叫人將他帶到正廳當中,然後吩咐左右特地給她打扮了一番,這才帶著嬤嬤和侍女往正廳走去。
齊老爺曾經的身份不同,而他此番特意登門,怕是也有重要的話要親自來說,那自然是要鄭重對待了,淑太妃心中暗想,同時吩咐嬤嬤萬不可怠慢了。
</p>
之前在浣衣局當中,齊敏兒受到掌事姑姑帶頭的排擠,後來承蒙尚宮大人的照拂,那個掌事宮女也被打發走了,新升的管事姑姑對她頗為看顧。
隻是齊敏兒這段時間有所成長,她再不去抱有任何幻想,而是拋棄從前的身份,積極融入到這些宮女當中,之前的她總是有些識人不清,也以為是她們所說自己溫柔可親的緣故才讓人對自己謙和,可直到現在,以往尊貴身份皆無,她才知道她們的奉承討好不過是為著自己從經的地位罷了。
所以齊敏兒幹脆放低了身段,她知道對這些宮女來說她們想要的是什麽,那自然是擺脫了低等宮女的身份,能夠一步一步爬到女官的位置上,畢竟入宮為宮女的家境大多普通,甚至是不受父母疼愛的,所以她們隻能自力更生去攢點兒錢。
在浣衣局當中的大多如此,因為浣衣局當中月例不高,也要更加辛苦一些,宮女但凡有餘財的大多打點去主子身邊伺候或者去禦花園、藏書閣等清閑一點的宮殿,隻有既沒錢打點又無甚家世的才會打發到浣衣局來浣洗衣物。
所以她們這些被打發到浣衣局當中的人渴望轉變身份的念頭要比那些宮女們更強烈,可參加女官考試首先是要會識字的,她們大多大字不識一個,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而齊敏兒就趁這個機會融入到她們之中去了。
她組織了一批小宮女,教對方讀書認字,而且還不收任何的費用,那些宮女自然念及她的好處,不僅是平常浣洗衣服會幫忙,甚至一些吃飯灑掃的平常活都會搭把手。
所以齊敏兒這段時間在這浣衣局中也算是有些如魚得水起來,而這封信正是她所教的一個剛入宮的小宮女靜兒給她的,齊敏兒結果靜兒手中的心,先是四處打量了一番,見沒人看見才低聲問靜兒是怎麽迴事?
隻聽靜兒也是低著頭,緩緩地壓低了聲音,然後才張口對著她說道:
“敏兒姐姐,這信是我在禦花園的時候,有個宮女突然遞到我手裏的,她走的極快,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已經不見她的蹤影,我跟著敏兒姐姐學了這段日子,也算是認識了幾個字,看著信上說的是一個齊字,又想到浣衣局中隻有姐姐一人姓齊。
我就拿來給敏兒姐姐看看,到底是不是寫給你的,是的話我也算不負她所托了,如果不是的話,我便交到管事姑姑那去。”
多餘的話靜兒沒有多說,實際上那宮女在遞給她信的時候,還塞了二兩銀子給她,對著她說一定要把這些送到齊姑娘的手中,不然的話就告發她有偷盜之嫌。
靜兒的家境不好,這二兩銀子她從未見過這麽多,如今她既想留下這銀子,又害怕那宮女的威脅,所以忙巴巴兒的吧信給送來。
齊敏兒聞言點頭,對她道了聲謝,他知道這靜兒口中肯定有不實不盡之處,隻不過這些暫且都不重要,她找了個借口迴屋,然後避開眾人的耳目,才將這信拆開來,入目便是有些熟悉的字體。
是之前給她寫過信的長寧伯府的吳世子,齊敏兒先是一喜,以為是有了關於齊家的一些消息,可當她看到信的具體內容時,卻是深深歎了一口氣,她沒想到新帝的醋勁兒這麽大,竟然想出手去處置長寧伯府。
吳世子在信中對著齊敏兒說道,因著伯府一貫是沒什麽出格的地方值得指摘,他父親與他為官又是誠誠懇懇,所以一時之間新帝倒也挑不出錯來,可他們家到底不能長留在京中,為了暫避其鋒芒,他們家決定迴老家暫且呆著。
吳世子還在信中說以後便不能給齊敏兒再寫信來了,而這信封當中封了一千兩銀子,是給她在宮中打點的。
至於明遠侯府的消息,吳世子說了他會盡量打聽,如果再有確切的消息的話,他雖然傳不到齊敏兒的手中,可一定會盡全力的照顧,聽到這兒的時候,齊敏兒心中很是感激,同時她又有些憤怒。
說實話,她對吳世子確實並無男女之情,甚至連對方的樣子都快要忘了,可是吳世子卻這般惦念她,甚至多次相助,這份情誼的話,齊敏兒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尤其是在這個時候,有道是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而吳世子對她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的那個人,從前有那麽多與明遠侯府交好的人家,她都一一的寫了信去,可他們卻都沒有迴複,甚至避之不及。
隻有吳世子這個曾經被她斷然拒絕的人還記得迴複她,甚至是屢屢出手幫助。齊敏兒知道新帝的性子,她自然不能由著對方去處置那長寧伯府,一是為了感激吳世子,二也是因為長寧伯府一貫是低調的,這也是為了要幫助齊家的緣故。
更何況,齊敏兒望了望遠處的紅牆壁瓦,心中暗下了一個決定。
她之前似乎隻能被動的承受,而從來都沒有想過反擊,所以一直被劉皇後欺負,被掌事姑姑欺負,隨便來個人就能踩她一兩腳。
而她曾經以為能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人,卻是左一個妃嬪,右一個妃嬪的納入宮中,而且百般的寵幸,齊敏兒隻覺得以前的自己很是可笑。
既然他早已變心,那自己又癡癡守著過往做什麽呢?更何況齊家是她的母家,她不能一味的自怨自艾,而是要幫助其家擺脫了這罪臣的身份才行。
她曾經不願讓這份感情染上雜質,可現在證明她實在是太天真了,齊敏兒看國銅鏡來照了自己的眉眼,比起往日的意氣風發,如今她眉眼當中多了幾份謙和溫婉,眼眸中閃過幾絲楚楚可憐的神采,瞧著比以往更讓人能產生保護欲。
“不是要鬥嗎?那就去鬥吧,她不願在這般地被動的接受對方的手段,這一次她不會再躲避,縱然是輸了,也要堂堂正正的輸,而不是這般任由他人踐踏。”
過了一會兒,齊敏兒又從自己的房間當中出來,靜兒一直偷偷打量著齊敏兒,她不知道那封信中寫的是什麽內容,同時她又握了硪藏在自己衣袖當中的二兩銀子,想著一會兒萬一齊敏兒來問她要的話,她到底要不要給呢?
隻是她隻看見齊敏兒如常一般同別人淺笑打招唿,有人來詢問她識字的事情時她也耐心的答複,瞧著脾氣好極了,對方並無再來詢問她的意思,可靜兒隻覺得此時的齊敏兒和剛剛那會兒的術後似乎是大不相同了。
可到底有什麽不同她卻無法形容,隻覺得之前對方是隱忍的,可此刻對方身上卻多了幾分不一樣的韻味。
而此時的景王府當中……
淑太妃吩咐嬤嬤發賣了很大一批人下去,所以她身邊侍奉的人一時沒有往常那般的得力,隻是淑太妃倒覺得比剛剛要清靜很多。
劉嬤嬤端了一碗蓮子羹過來,淑太妃打開喝了一口,然後對著她問道:
“嬤嬤,你覺得那位齊小姐如何?她是齊家三房的女兒,我之前在宮中時倒是沒聽說過齊家三房,隻知道大房是要繼承侯府爵位的,二房的女兒在皇後身邊教導,而且齊二爺在朝中也算是勤謹。
隻有齊三爺似乎是沒什麽名聲,他的妻子,他的女兒之前也沒有人提及,隻是我剛剛見了那位三房的姑娘,實在是個靈慧的心思,我心中很是喜歡呢。”
劉嬤嬤知道這是淑太妃對齊蓁蓁產生了興趣,所以想了解一下對方,劉嬤嬤細想了一會兒,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才開口說道:
“說起這齊家的三房,確實是沒什麽名聲,當初明遠侯府身為皇後娘娘的母家在一貫是炙手可熱的存在,隻是當初奴婢聽說這三房的齊三爺有些不將就,要知道齊家一貫沒納妾的習慣,齊家大爺和齊家二爺都沒有納妾,隻有齊三爺納了好幾房小妾,他娶的妻子是定國公的女兒姚氏,當時先帝為表安撫之意,還賜了她一個縣主的位分,隻可惜聽說她與齊三爺感情很不和睦,兩人婚後多年隻得一個小女兒,便是您所說的這位齊姑娘。
齊姑娘在京中時,人們也大多說她乖巧懂事罷了,倒不如二房的敏兒小姐,一貫有才女的名聲,還受很多人們追捧呢。”
劉嬤嬤這麽說,可淑太妃的興趣卻更濃厚了幾分,真的是奇怪了,難道流放帶給人的改變就這麽大嗎?一個曾經籍籍無名的小姑娘,在這段時間卻表現的極為聰慧,而且看問題的觀點也頗為犀利。
人的轉變哪有這麽大,大概隻有一個原因,便是昔日在京中時這位齊家三房的小姐藏拙了,可她為什麽要藏拙呢?
其中內情淑太妃實在是有些想不通,而就在此時,突然聽見看守二門的侍女來報,說是有位自稱姓齊的老爺帶著一個小女孩兒來了,那小女孩兒正是剛剛出門的齊姑娘,淑太妃一聽便知道怕是明遠侯來了。
她忙叫人將他帶到正廳當中,然後吩咐左右特地給她打扮了一番,這才帶著嬤嬤和侍女往正廳走去。
齊老爺曾經的身份不同,而他此番特意登門,怕是也有重要的話要親自來說,那自然是要鄭重對待了,淑太妃心中暗想,同時吩咐嬤嬤萬不可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