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風裹挾著潮濕的土腥味撲麵而來,長穀川公平抬手掀開遮擋遺跡洞口的塑料布。
塑料布因地震撕裂,邊緣破爛不堪,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發出尖銳的“嘩嘩”聲,在空曠的周圍顯得格外刺耳。
洞口約三米寬,兩米半高,四周的牆壁被粗糙的混凝土加固。
幾盞簡易施工燈懸掛在牆壁支架上,昏黃的光線像是失了魂,在霧氣中搖搖晃晃,映得入口處的空氣渾濁而模糊。
長穀川邁入洞口,腳下傳來“啪嗒”一聲輕響——是鞋底壓在濕滑泥漿上的聲音。
低頭一看,細膩的泥漿正慢慢向鞋底蔓延,發出令人不適的黏膩聲。
他皺起眉頭,迴頭提醒:“小心點,地麵很滑。”
宗像誌麻跟在他身後,將手電筒的光柱掃過四周,“這裏就是青之塚最主要的發掘區之一。老師提到過,這裏有一個通向更深處的通道。”
兩人向前走了幾步,洞穴的結構逐漸變得開闊。
右側不遠處,一個電梯井出現在視線中。電梯井被金屬圍欄圍住,上方掛著“施工用電梯”的黃色標識,護欄上還沾著未幹的泥漬。
“看起來像是通往下層的主通道。”長穀川試探性地按了幾下電梯按鈕,周圍卻沒有任何反應。“果然沒用。地震大概把電力係統搞壞了。”
誌麻沒有多言,將手電筒對準電梯井旁的牆壁,不一會兒,她找到一個緊貼電梯井設置的豎梯。
豎梯的鋼管扶手在燈光下泛著微弱的反光。
“看來隻能從這裏下去了。”長穀川用手電筒仔細檢查了一下豎梯,確認沒有斷裂或鬆動後說道。
誌麻盯著豎梯看了片刻,抬頭看向長穀川:“我先,你跟著。”
長穀川一愣,剛想說自己先下,目光卻不經意落在誌麻的裙子上,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微微側過臉,語氣不自然地說:“行吧,你先。”
誌麻輕輕哼了一聲,把手電筒掛在腰間,雙手抓住鋼管扶梯,慢慢向下攀爬。
手電筒的光柱在牆壁上晃動,映出狹窄空間中那些交錯的工人施工痕跡。
豎梯大約有三十米深,每一次手腳移動,鋼管都會發出“吱呀”的抗議聲。
八分鍾後,他們終於到達了豎梯的底部。雙腳觸地的那一刻,長穀川稍稍舒了口氣。
地下空間的規模比他想象中更為廣闊,頭頂的燈光大多熄滅,隻有幾盞還能勉強發光。
腳下散落著未清理的工具箱,洞壁上偶爾能看見一些草草加固的鋼架痕跡。
整個空間死寂無聲,仿佛一座沉睡的古墓。
“到了。”長穀川低聲說。
誌麻沒有立即迴應,而是抬起頭,將手電筒的光柱緩緩對準更深處。光線盡頭,洞壁兩側隱約浮現出幾處浮雕的輪廓。手電的亮度有限,無法完全穿透濃稠的黑暗,反倒讓浮雕的影影綽綽顯得更加不真實。
隨著手電光柱的移動,浮雕逐漸顯現出全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巨大的蛇纏繞在一段樹幹上。樹枝上掛滿了扭曲的果實,果實表麵雕刻著細密的紋理,宛如流淌著某種黏稠液體的器官。
蛇的頭部形態格外詭異。除了蛇類特有的分叉舌頭,它的嘴角還有魚鰓般的開口,雙眼微微凸起,像是被強行擠壓到麵部的外側。
“創世紀中的蛇?”長穀川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不安,“可新聞裏不是說這奈良時代的佛寺嗎?為什麽會有基督教的浮雕。”
誌麻緩緩走近浮雕,聲音中抑製不住興奮:“你注意到這些智慧果實了嗎?紋理像不像腔腸動物的幼體?”
她指著那些果實,用手電筒仔細打量,“雖然浮雕確實帶有犍陀羅風格的痕跡,可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長穀川,你知道【羊太夫】嗎?”(注1)
“上野國多胡郡的【羊太夫】?那不是曆史人物嗎?發現的【多胡碑】可以追溯到8世紀,其形製與新羅的【北漢山碑】、高句麗的【好太王碑】相似。”(注2)
長穀川略一遲疑,“慢著,宗像小姐的意思是這個聖經故事一樣浮雕來自半島和中國?”
“真不愧是你啊,你這個警察真的懂得不少,如果哪天不幹了,就來大學教書吧。”
誌麻繼續說:“你說得不錯,【羊太夫】是渡來人(從大陸來的人)的傳說的確不少,不過按《甲子夜話》裏的記載,江戶時代曾在【多胡碑】邊發現了刻著【jnri】的金屬板。”(注3)
“【jnri】?”
“拉丁文【inri】的變體。代表【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誌麻的聲音越發清晰,“這證明【羊太夫】,很可能是基督徒——當時在中國,他們被稱為景教徒。”
長穀川輕輕吸了口氣:“這群景教徒,為何千裏迢迢跑到這個島國?難道是為了傳教嗎?可奈良時代的記錄裏並沒有他們傳教的痕跡。”
“何止沒有,奈良的記錄甚至把羊太夫一族描述得徹頭徹尾是和人(日本人)。”
誌麻完全放棄了敬語。
“所以藤田老師推測,要麽他們刻意隱藏身份,要麽……他們根本不是來傳教的,而是在尋找什麽東西,比如在這裏……”
長穀川順著她的話接下去:“尋找蛭子?”
誌麻點頭,“至少老師是這麽認為的。”
兩人繼續向前,光束掃過牆麵,新的一組浮雕逐漸展露出來。
這是一幅戰鬥的場景,矗立著的巨人正與一個拿著投石索的少年戰鬥,手中的武器向下劈砍。巨人本該是頭的位置卻長了長著一個蜥蜴的頭。(注4)
不,那是一個蛇頭,它都張開獠牙,吐著邪惡信子。
“歌利亞。”誌麻低聲喃喃,“但他本該是人形巨人,不是這個……這個怪物。”
“如果他真長這樣,大衛根本不可能勝過他。”長穀川的聲音幹澀,他的目光停留在巨人胸膛上的一個雕刻細節,那是一個小型的人魚形象,手持弓箭,依附在巨人胸口,像寄生物一般。
光線再度向前推進。誌麻突然停下腳步,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震驚:“長穀川,你看到莎樂美了嗎?”(注5)
長穀川順著她的光柱望去。莎樂美的雕像浮現在浮雕上,形態優雅且栩栩如生。她身姿婀娜,裙擺飛揚。
然而,她托在銀盤中的不是施洗者約翰的頭顱,而是一顆有魚鰭狀耳部、凸眼的頭顱,那嘴巴張開,像是翻開的鰓蓋。
“聖經的內容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難道是某種異端?”
長穀川低聲嘟囔,語氣中透著壓抑的震驚。
他完全無法將這些浮雕與自己的認知聯係起來。
原本他以為,這裏最多會像夢枕貘書中描述的那樣,有一些密教儀式的痕跡。(注6)
可這些浮雕的怪異程度,遠遠超出了那些文字描繪的可怕情景。
誌麻的聲音略顯急促,帶著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也許……這是基督教中一支古老的教派,用他們的方式——在迎合某種更古老、更原始的敘事邏輯。”
“或者說,”她的聲音放低,音量幾乎隻有她自己能聽到,“這才是那些傳說真正的樣子……”
長穀川沉默了,他不想輕易下結論。
手電筒的光柱越過浮雕的怪誕輪廓,定格在更深處……
注1:羊太夫,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地方豪族,傳說中因反抗朝廷而被視為叛逆者。他的事跡主要流傳於地方民間傳說中,特別是在現今群馬縣一帶。
注2:多胡碑位於日本群馬縣,是8世紀建造的日本最古老石碑之一,記錄奈良時代設置多胡郡的事件,展現古代郡製發展;
北漢山碑位於韓國首爾北漢山,由高句麗長壽王時期建造,讚揚王的功績和高句麗的強盛;
好太王碑位於中國吉林集安,由高句麗長壽王為紀念父親好太王於公元414年建立,記錄軍事征伐與擴張,是研究東亞古代曆史的重要文物。
注3:《甲子夜話》,日本江戶時代後期隨筆文學的代表作,由鬆浦靜山(1760-1841)創作。鬆浦靜山是平戶藩的藩主,他在卸任後以博學多才聞名。《甲子夜話》是他在晚年記錄的軼聞、見聞、曆史故事及個人感想的合集。
注4:出自《聖經·舊約·撒母耳記上》。歌利亞是非利士人的巨人戰士,身高極高,力大無比,多次挑戰以色列人卻無人敢應戰。
少年大衛當時隻是牧羊人,但憑著對上帝的信心,用一顆石子擊中歌利亞的額頭,將他擊敗。此戰不僅彰顯了信仰的力量,也奠定了大衛日後成為以色列王的基礎。
注5:出自《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並在後世文學與藝術中廣為流傳。
莎樂美是希律王的繼女,她在一次宴會上以舞姿取悅希律王,王允諾滿足她的任何要求。
在其母親希羅底的唆使下,莎樂美要求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這個故事在後世被賦予更多象征意義,莎樂美被視為危險的誘惑象征,代表欲望與墮落,而約翰象征道德與信仰的堅定對抗。
注6:夢枕貘,日本著名小說家,以其擅長結合曆史、神秘文化與幻想元素的作品聞名。
密教是他小說中經常涉及的重要主題之一。
《魔獸狩》(日文:魔獣狩り)是夢枕貘的經典係列作品。故事以現代都市為背景,將日本傳統文化、密教元素和奇幻題材結合,通過一係列詭異的事件展開。
塑料布因地震撕裂,邊緣破爛不堪,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發出尖銳的“嘩嘩”聲,在空曠的周圍顯得格外刺耳。
洞口約三米寬,兩米半高,四周的牆壁被粗糙的混凝土加固。
幾盞簡易施工燈懸掛在牆壁支架上,昏黃的光線像是失了魂,在霧氣中搖搖晃晃,映得入口處的空氣渾濁而模糊。
長穀川邁入洞口,腳下傳來“啪嗒”一聲輕響——是鞋底壓在濕滑泥漿上的聲音。
低頭一看,細膩的泥漿正慢慢向鞋底蔓延,發出令人不適的黏膩聲。
他皺起眉頭,迴頭提醒:“小心點,地麵很滑。”
宗像誌麻跟在他身後,將手電筒的光柱掃過四周,“這裏就是青之塚最主要的發掘區之一。老師提到過,這裏有一個通向更深處的通道。”
兩人向前走了幾步,洞穴的結構逐漸變得開闊。
右側不遠處,一個電梯井出現在視線中。電梯井被金屬圍欄圍住,上方掛著“施工用電梯”的黃色標識,護欄上還沾著未幹的泥漬。
“看起來像是通往下層的主通道。”長穀川試探性地按了幾下電梯按鈕,周圍卻沒有任何反應。“果然沒用。地震大概把電力係統搞壞了。”
誌麻沒有多言,將手電筒對準電梯井旁的牆壁,不一會兒,她找到一個緊貼電梯井設置的豎梯。
豎梯的鋼管扶手在燈光下泛著微弱的反光。
“看來隻能從這裏下去了。”長穀川用手電筒仔細檢查了一下豎梯,確認沒有斷裂或鬆動後說道。
誌麻盯著豎梯看了片刻,抬頭看向長穀川:“我先,你跟著。”
長穀川一愣,剛想說自己先下,目光卻不經意落在誌麻的裙子上,瞬間明白了她的意思。
他微微側過臉,語氣不自然地說:“行吧,你先。”
誌麻輕輕哼了一聲,把手電筒掛在腰間,雙手抓住鋼管扶梯,慢慢向下攀爬。
手電筒的光柱在牆壁上晃動,映出狹窄空間中那些交錯的工人施工痕跡。
豎梯大約有三十米深,每一次手腳移動,鋼管都會發出“吱呀”的抗議聲。
八分鍾後,他們終於到達了豎梯的底部。雙腳觸地的那一刻,長穀川稍稍舒了口氣。
地下空間的規模比他想象中更為廣闊,頭頂的燈光大多熄滅,隻有幾盞還能勉強發光。
腳下散落著未清理的工具箱,洞壁上偶爾能看見一些草草加固的鋼架痕跡。
整個空間死寂無聲,仿佛一座沉睡的古墓。
“到了。”長穀川低聲說。
誌麻沒有立即迴應,而是抬起頭,將手電筒的光柱緩緩對準更深處。光線盡頭,洞壁兩側隱約浮現出幾處浮雕的輪廓。手電的亮度有限,無法完全穿透濃稠的黑暗,反倒讓浮雕的影影綽綽顯得更加不真實。
隨著手電光柱的移動,浮雕逐漸顯現出全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巨大的蛇纏繞在一段樹幹上。樹枝上掛滿了扭曲的果實,果實表麵雕刻著細密的紋理,宛如流淌著某種黏稠液體的器官。
蛇的頭部形態格外詭異。除了蛇類特有的分叉舌頭,它的嘴角還有魚鰓般的開口,雙眼微微凸起,像是被強行擠壓到麵部的外側。
“創世紀中的蛇?”長穀川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不安,“可新聞裏不是說這奈良時代的佛寺嗎?為什麽會有基督教的浮雕。”
誌麻緩緩走近浮雕,聲音中抑製不住興奮:“你注意到這些智慧果實了嗎?紋理像不像腔腸動物的幼體?”
她指著那些果實,用手電筒仔細打量,“雖然浮雕確實帶有犍陀羅風格的痕跡,可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長穀川,你知道【羊太夫】嗎?”(注1)
“上野國多胡郡的【羊太夫】?那不是曆史人物嗎?發現的【多胡碑】可以追溯到8世紀,其形製與新羅的【北漢山碑】、高句麗的【好太王碑】相似。”(注2)
長穀川略一遲疑,“慢著,宗像小姐的意思是這個聖經故事一樣浮雕來自半島和中國?”
“真不愧是你啊,你這個警察真的懂得不少,如果哪天不幹了,就來大學教書吧。”
誌麻繼續說:“你說得不錯,【羊太夫】是渡來人(從大陸來的人)的傳說的確不少,不過按《甲子夜話》裏的記載,江戶時代曾在【多胡碑】邊發現了刻著【jnri】的金屬板。”(注3)
“【jnri】?”
“拉丁文【inri】的變體。代表【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拿撒勒人耶穌,猶太人的王】。”誌麻的聲音越發清晰,“這證明【羊太夫】,很可能是基督徒——當時在中國,他們被稱為景教徒。”
長穀川輕輕吸了口氣:“這群景教徒,為何千裏迢迢跑到這個島國?難道是為了傳教嗎?可奈良時代的記錄裏並沒有他們傳教的痕跡。”
“何止沒有,奈良的記錄甚至把羊太夫一族描述得徹頭徹尾是和人(日本人)。”
誌麻完全放棄了敬語。
“所以藤田老師推測,要麽他們刻意隱藏身份,要麽……他們根本不是來傳教的,而是在尋找什麽東西,比如在這裏……”
長穀川順著她的話接下去:“尋找蛭子?”
誌麻點頭,“至少老師是這麽認為的。”
兩人繼續向前,光束掃過牆麵,新的一組浮雕逐漸展露出來。
這是一幅戰鬥的場景,矗立著的巨人正與一個拿著投石索的少年戰鬥,手中的武器向下劈砍。巨人本該是頭的位置卻長了長著一個蜥蜴的頭。(注4)
不,那是一個蛇頭,它都張開獠牙,吐著邪惡信子。
“歌利亞。”誌麻低聲喃喃,“但他本該是人形巨人,不是這個……這個怪物。”
“如果他真長這樣,大衛根本不可能勝過他。”長穀川的聲音幹澀,他的目光停留在巨人胸膛上的一個雕刻細節,那是一個小型的人魚形象,手持弓箭,依附在巨人胸口,像寄生物一般。
光線再度向前推進。誌麻突然停下腳步,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震驚:“長穀川,你看到莎樂美了嗎?”(注5)
長穀川順著她的光柱望去。莎樂美的雕像浮現在浮雕上,形態優雅且栩栩如生。她身姿婀娜,裙擺飛揚。
然而,她托在銀盤中的不是施洗者約翰的頭顱,而是一顆有魚鰭狀耳部、凸眼的頭顱,那嘴巴張開,像是翻開的鰓蓋。
“聖經的內容怎麽變成這個樣子了……難道是某種異端?”
長穀川低聲嘟囔,語氣中透著壓抑的震驚。
他完全無法將這些浮雕與自己的認知聯係起來。
原本他以為,這裏最多會像夢枕貘書中描述的那樣,有一些密教儀式的痕跡。(注6)
可這些浮雕的怪異程度,遠遠超出了那些文字描繪的可怕情景。
誌麻的聲音略顯急促,帶著一種難以抑製的興奮:“也許……這是基督教中一支古老的教派,用他們的方式——在迎合某種更古老、更原始的敘事邏輯。”
“或者說,”她的聲音放低,音量幾乎隻有她自己能聽到,“這才是那些傳說真正的樣子……”
長穀川沉默了,他不想輕易下結論。
手電筒的光柱越過浮雕的怪誕輪廓,定格在更深處……
注1:羊太夫,日本平安時代末期的地方豪族,傳說中因反抗朝廷而被視為叛逆者。他的事跡主要流傳於地方民間傳說中,特別是在現今群馬縣一帶。
注2:多胡碑位於日本群馬縣,是8世紀建造的日本最古老石碑之一,記錄奈良時代設置多胡郡的事件,展現古代郡製發展;
北漢山碑位於韓國首爾北漢山,由高句麗長壽王時期建造,讚揚王的功績和高句麗的強盛;
好太王碑位於中國吉林集安,由高句麗長壽王為紀念父親好太王於公元414年建立,記錄軍事征伐與擴張,是研究東亞古代曆史的重要文物。
注3:《甲子夜話》,日本江戶時代後期隨筆文學的代表作,由鬆浦靜山(1760-1841)創作。鬆浦靜山是平戶藩的藩主,他在卸任後以博學多才聞名。《甲子夜話》是他在晚年記錄的軼聞、見聞、曆史故事及個人感想的合集。
注4:出自《聖經·舊約·撒母耳記上》。歌利亞是非利士人的巨人戰士,身高極高,力大無比,多次挑戰以色列人卻無人敢應戰。
少年大衛當時隻是牧羊人,但憑著對上帝的信心,用一顆石子擊中歌利亞的額頭,將他擊敗。此戰不僅彰顯了信仰的力量,也奠定了大衛日後成為以色列王的基礎。
注5:出自《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並在後世文學與藝術中廣為流傳。
莎樂美是希律王的繼女,她在一次宴會上以舞姿取悅希律王,王允諾滿足她的任何要求。
在其母親希羅底的唆使下,莎樂美要求施洗者約翰的頭顱。
這個故事在後世被賦予更多象征意義,莎樂美被視為危險的誘惑象征,代表欲望與墮落,而約翰象征道德與信仰的堅定對抗。
注6:夢枕貘,日本著名小說家,以其擅長結合曆史、神秘文化與幻想元素的作品聞名。
密教是他小說中經常涉及的重要主題之一。
《魔獸狩》(日文:魔獣狩り)是夢枕貘的經典係列作品。故事以現代都市為背景,將日本傳統文化、密教元素和奇幻題材結合,通過一係列詭異的事件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