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安身披紫袍,立於城頭之上,遠遠看到大梁精兵已經黑壓壓地逼了過來。
他之前也曾領軍對敵,可是看到這等規模的敵人,再加上定州被對方強行攻破,直接動搖了他的信心。
“大家一定要堅守城牆,萬不可被敵人攻破。”
“此戰關乎我大莽生死存亡,一定要擊退敵人……”
耶律安甚至無法作出有針對性的布防安排,隻能重複一些毫無意義,又難以鼓舞士氣的話,整個人顯得異常呆滯。
他作為“新帝”都是這樣的表現,其他的將士看在眼裏,當然更加難以沉下心氣,各個都覺得大禍臨頭了。
然而,就在他的對麵,趙無極的心情與他竟有許多相似之處。
經過旬月奮戰,他終於集中了四十萬大軍到大莽國都城下。
另外的幾十萬大軍,分別在側翼戰場,完全壓製住了大莽皇朝主力殘部,以及剛剛從草原上支援來的新軍。
以四十萬大軍圍攻此戰,勝敗已定!
趙無極對於自己的指揮和大梁將士,這點信心還是有的。
他現在真正煩惱的,則是從大梁國內不斷傳來的消息。
朝廷一日三道金牌,連傳十二道金牌急令他迴援,先打退大虞鐵騎,穩定沿岸腹地再說。
可是,趙無極豈能舍棄自己唾手可得的大功,而先救援那個所謂的“皇兄”?
在正麵突破了大莽鐵騎之後,他手上便等於掌握著整個天下最強大的精兵。
這是足以左右天下大勢,令自己身登至尊之位的力量,無論如何他也不可能交出去。
先破大莽,據有大莽之土,進他憑此威望震懾四方,成為天下共主,退則能以身代莽。哪怕大梁世家們依然不會支持自己,也能成為大莽之主,到時候依然有力量與他的“皇兄”爭奪天下。
“給我殺!”
趙無極拋開雜念,現在唯一的想法便是搶時間!
隻要他能搶在大梁局麵崩盤之前,先攻下大莽京城,最好此時大梁正在被大虞主力圍攻,自己便能以“救星”的姿態迴師大梁。
到了那時,就由不得各大世家不支持自己,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兄,更要對自己畏服有加。
多好的劇本啊。
完全不知自家主帥心中所想,所有的大梁將士皆奮不顧身地湧上前去,在他們麵前的,就是自家父輩祖輩以來的世仇!
殺!
如此湧水般的攻勢,大莽守軍已經抵擋不住。
他們也知道,城破之日,便是自己等人葬身之時,所以他們雖然士氣低落,倒也有死命搏殺之心。
高大的城牆上下,便化為人間最慘烈的煉獄。
……
“報世子,一切皆如世子所料,前線的大梁軍隊並沒有及時迴援,現在正聚集全部主力狂攻大莽國都。”
“南方的大虞主力已經開始北上,但是大梁留在國內的殘軍卻沒有阻擊的意思,反而向我們匯聚過來。”
古烈鋒和宇文律把他們探得的情報向段風稟報。
宇文律沒有掩飾自己的疑惑。
“世子,大梁君臣莫不是瘋了嗎?他們怎麽可能放著南方威脅更大的大虞主力不管,先來與我軍作戰?”
“縱使將我軍打敗,也不能挽迴大梁麵臨的危局吧?”
段風剛剛領軍登岸之後,的確給大梁皇朝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動。
可是,他們到底是兵力弱小,與大虞的接近二十萬大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孰輕孰重,並不難分辨才是啊。
段風卻笑道:“正是因為大虞軍隊多達十餘萬,他們才不敢輕易招惹了。堂堂大梁軍,也活到了這副田地。”
“他們隻是想搶一個時間差,隻要能搶在大虞軍隊趕到之前,先把我們給滅了,至少能穩定沿海之地。”
“之後,他們就能安心龜在城牆之後,讓我大虞軍自己碰個頭破血流。”
宇文律又是緊張又是興奮。
“嗬嗬,敢看不起我們?那倒要看看是誰會撞得頭破血流,這一戰,我手下兒郎願為先鋒!”
宇文律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之情,隻想著在此戰之中,為大莽子民報仇雪恨。
他手下皆為大莽精騎,從道理上來說,也更適合作為先鋒。
可是,段風卻擺手打斷了他的請戰。
“自有用得上你們的地方,而且必讓你們重創大梁軍報仇。”
此言等於斷了他們作為先鋒的念想。
段風的戰術非常簡單,根本不出擊,先擺出示敵以弱的姿態。
這也是非常合理的。
他們縱有大型海船隊,可是借著海運在短時間內能運送到岸邊的軍力是不多的。
麵對大梁軍,他們必定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下。若主動出擊,那不是找死?
大梁派出皇族趙無成領兵。
此時的大梁朝廷,相比於外敵,對於“自己人”也同樣不信任。
之前他們就忌憚軍中名將如狄海闊,之後出了趙無極之事,又對那些有名望的皇族不太信任。
趙無成雖是皇族,卻並沒有封王,而且也沒什麽出色的將材,唯一的好處就在於“聽話”二字。
在大梁朝廷看來,要滅掉登陸的這股“賊兵”,根本就不需要多麽高明的戰術,隻要把大軍堆過去,自然能將他們碾為碎粉。
他們要做的,是必須牢牢把這支軍隊掌控在手裏,不能再出另一個趙無極。
趙無成在指揮進軍之時,倒也沒犯什麽大錯。
按照軍中老將的建議,把大軍分為前,中,後三部,各部相互策應。
其中任何一部都有能力單獨滅掉段風的軍隊,哪怕是前軍敗了,也不至於立即把中軍、後軍給衝垮。
段風所占據的地盤,之前便是他們大梁國境,對於這裏的地形和城池分布非常熟悉。
隻要他們按照官道進軍,必定不會遭受到敵人的埋伏,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段風的少量軍隊全部拔除。
“殿下,敵軍前軍足有三萬之眾,數量是我們的十倍,便是將之擊敗,後續敵軍也無力再戰。”
“我們要不要急招海船隊迴來,暫時先避過大梁軍這陣兵鋒,等他們離開之後,再行登陸。這也是海上船隊襲擾大梁的傳統方式了。”
大軍在外,本來就軍心不定,使用自己熟知的作戰方式,肯定能讓將士們更有安全感。
他之前也曾領軍對敵,可是看到這等規模的敵人,再加上定州被對方強行攻破,直接動搖了他的信心。
“大家一定要堅守城牆,萬不可被敵人攻破。”
“此戰關乎我大莽生死存亡,一定要擊退敵人……”
耶律安甚至無法作出有針對性的布防安排,隻能重複一些毫無意義,又難以鼓舞士氣的話,整個人顯得異常呆滯。
他作為“新帝”都是這樣的表現,其他的將士看在眼裏,當然更加難以沉下心氣,各個都覺得大禍臨頭了。
然而,就在他的對麵,趙無極的心情與他竟有許多相似之處。
經過旬月奮戰,他終於集中了四十萬大軍到大莽國都城下。
另外的幾十萬大軍,分別在側翼戰場,完全壓製住了大莽皇朝主力殘部,以及剛剛從草原上支援來的新軍。
以四十萬大軍圍攻此戰,勝敗已定!
趙無極對於自己的指揮和大梁將士,這點信心還是有的。
他現在真正煩惱的,則是從大梁國內不斷傳來的消息。
朝廷一日三道金牌,連傳十二道金牌急令他迴援,先打退大虞鐵騎,穩定沿岸腹地再說。
可是,趙無極豈能舍棄自己唾手可得的大功,而先救援那個所謂的“皇兄”?
在正麵突破了大莽鐵騎之後,他手上便等於掌握著整個天下最強大的精兵。
這是足以左右天下大勢,令自己身登至尊之位的力量,無論如何他也不可能交出去。
先破大莽,據有大莽之土,進他憑此威望震懾四方,成為天下共主,退則能以身代莽。哪怕大梁世家們依然不會支持自己,也能成為大莽之主,到時候依然有力量與他的“皇兄”爭奪天下。
“給我殺!”
趙無極拋開雜念,現在唯一的想法便是搶時間!
隻要他能搶在大梁局麵崩盤之前,先攻下大莽京城,最好此時大梁正在被大虞主力圍攻,自己便能以“救星”的姿態迴師大梁。
到了那時,就由不得各大世家不支持自己,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兄,更要對自己畏服有加。
多好的劇本啊。
完全不知自家主帥心中所想,所有的大梁將士皆奮不顧身地湧上前去,在他們麵前的,就是自家父輩祖輩以來的世仇!
殺!
如此湧水般的攻勢,大莽守軍已經抵擋不住。
他們也知道,城破之日,便是自己等人葬身之時,所以他們雖然士氣低落,倒也有死命搏殺之心。
高大的城牆上下,便化為人間最慘烈的煉獄。
……
“報世子,一切皆如世子所料,前線的大梁軍隊並沒有及時迴援,現在正聚集全部主力狂攻大莽國都。”
“南方的大虞主力已經開始北上,但是大梁留在國內的殘軍卻沒有阻擊的意思,反而向我們匯聚過來。”
古烈鋒和宇文律把他們探得的情報向段風稟報。
宇文律沒有掩飾自己的疑惑。
“世子,大梁君臣莫不是瘋了嗎?他們怎麽可能放著南方威脅更大的大虞主力不管,先來與我軍作戰?”
“縱使將我軍打敗,也不能挽迴大梁麵臨的危局吧?”
段風剛剛領軍登岸之後,的確給大梁皇朝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動。
可是,他們到底是兵力弱小,與大虞的接近二十萬大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孰輕孰重,並不難分辨才是啊。
段風卻笑道:“正是因為大虞軍隊多達十餘萬,他們才不敢輕易招惹了。堂堂大梁軍,也活到了這副田地。”
“他們隻是想搶一個時間差,隻要能搶在大虞軍隊趕到之前,先把我們給滅了,至少能穩定沿海之地。”
“之後,他們就能安心龜在城牆之後,讓我大虞軍自己碰個頭破血流。”
宇文律又是緊張又是興奮。
“嗬嗬,敢看不起我們?那倒要看看是誰會撞得頭破血流,這一戰,我手下兒郎願為先鋒!”
宇文律心中卻沒有絲毫畏懼之情,隻想著在此戰之中,為大莽子民報仇雪恨。
他手下皆為大莽精騎,從道理上來說,也更適合作為先鋒。
可是,段風卻擺手打斷了他的請戰。
“自有用得上你們的地方,而且必讓你們重創大梁軍報仇。”
此言等於斷了他們作為先鋒的念想。
段風的戰術非常簡單,根本不出擊,先擺出示敵以弱的姿態。
這也是非常合理的。
他們縱有大型海船隊,可是借著海運在短時間內能運送到岸邊的軍力是不多的。
麵對大梁軍,他們必定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下。若主動出擊,那不是找死?
大梁派出皇族趙無成領兵。
此時的大梁朝廷,相比於外敵,對於“自己人”也同樣不信任。
之前他們就忌憚軍中名將如狄海闊,之後出了趙無極之事,又對那些有名望的皇族不太信任。
趙無成雖是皇族,卻並沒有封王,而且也沒什麽出色的將材,唯一的好處就在於“聽話”二字。
在大梁朝廷看來,要滅掉登陸的這股“賊兵”,根本就不需要多麽高明的戰術,隻要把大軍堆過去,自然能將他們碾為碎粉。
他們要做的,是必須牢牢把這支軍隊掌控在手裏,不能再出另一個趙無極。
趙無成在指揮進軍之時,倒也沒犯什麽大錯。
按照軍中老將的建議,把大軍分為前,中,後三部,各部相互策應。
其中任何一部都有能力單獨滅掉段風的軍隊,哪怕是前軍敗了,也不至於立即把中軍、後軍給衝垮。
段風所占據的地盤,之前便是他們大梁國境,對於這裏的地形和城池分布非常熟悉。
隻要他們按照官道進軍,必定不會遭受到敵人的埋伏,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段風的少量軍隊全部拔除。
“殿下,敵軍前軍足有三萬之眾,數量是我們的十倍,便是將之擊敗,後續敵軍也無力再戰。”
“我們要不要急招海船隊迴來,暫時先避過大梁軍這陣兵鋒,等他們離開之後,再行登陸。這也是海上船隊襲擾大梁的傳統方式了。”
大軍在外,本來就軍心不定,使用自己熟知的作戰方式,肯定能讓將士們更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