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人都認定,段風既然提出通商大莽之策,那他自己的重心,肯定也已經放在北方大莽的身上。


    甚至連大梁釘在大虞境內的暗探都作此想。


    他們萬萬不會想到,此刻的段風竟然身在梧州境內,而他盯上的目標,卻是大梁名將……殺神狄海闊!


    段風將薛翠凝等人迎入屋中。


    “自從狄海闊在嶽州大敗,我們倒是分別在青州與渭河等處擊敗了他的潰兵,但一直沒有抓到他的蹤跡。”


    薛翠凝歎息道:“我們也是剛剛探得消息,狄海闊已經迴到大梁西境內。”


    “什麽!”


    陳望歸與禇單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狄海闊逃迴大梁西境,就算因此權勢受損,可依然是大梁權臣,邊境統帥,再想刺殺他,談何容易啊。”


    薛翠凝剛剛聽到六世子欲除狄海闊而心中澎湃,此時自然不想放棄。


    可是,她卻說不出什麽反駁之語。


    他們都知道,梁帝與狄海闊暗藏矛盾,可狄海闊戰功赫赫,明麵上,梁帝也必須敬之。


    隻要他有一日在,大梁朝廷也需要委之以統兵大權,不敢等閑視之。


    狄海闊不需要親往戰場,衝鋒在前,身在千軍萬馬的保護之下,怎還會有成功刺殺他的機會?


    “而且,我們若是為了刺殺此人,暴露身份,同樣得不償失。”


    “梁帝雖因為大莽的威脅,勉強同意與大虞和議,可一旦我們公然在邊境刺殺狄海闊那樣的重臣,等於白送給了一個對方撕毀和約的借口吧。”


    陳望歸、薛翠凝等人皆獨當一麵,成長非常快速,已經能從全局的眼光來看待刺殺狄海闊之事了。


    薛翠凝眼中的火焰,也漸漸熄了下去。


    隻有段風一人,還保持著自信微笑。


    “正因為你們所言有道理,我們才需要搶時間,務求將狄海闊刺殺於西境之地。”


    “有一件事情你們判斷有誤。梁帝確實不能直接拿這個大梁功臣怎麽樣,但短時間內,卻未必會將兵權交還於他。”


    “不要忘記,現在的這邊的大軍,還是掌握在梁帝更加信任的胡荃安手中。


    胡荃安雖然主動讓出了梧州和桐州兩城,算是有“喪地之辱”。


    可是,軍權隻要掌握在胡荃安的手中,就等於梁帝直接控製了這支數十萬的大軍,有足夠的底氣不理會狄海闊的威勢。


    當然了,表麵文章還是要做一下,免得其他軍方大將和朝中重臣不平。


    “狄海闊確實有名將風範,大敗之後,仍能帶著殘兵繞過我們的重重堵截迴到大梁西境,可短時間內,他手上可用的精銳,也隻有幾萬之數。”


    陳望歸等人大為歎服。


    明明大家接收到的情報是相同的。


    但六世子就能抽絲剝繭,於不可能之中讓人看到希望,而且分析完全合乎人性,合乎情理。


    薛翠凝對於大梁的情況更加熟悉,而且曾長時間跟胡荃安待在一起,最先明白過來。


    “世子的意思是,好好利用胡荃安這一枚棋子,挑起他跟狄海闊之間的矛盾?”


    “真等我們動手之時,還可以把這口黑鍋丟到胡荃安的頭上,如此……便不會讓大梁找到撕毀和約,再起兵禍的借口。”


    “翠凝說的沒錯。”段風笑著點頭。


    禇單卻有些顧慮地道:“可是胡荃安接連被咱們給耍了,怎可能甘心再跟我們合作?更別提,還會讓他替我們背上黑禍了。”


    “不,正是胡荃安這樣,萬事隻看眼前利益之人,才會再次選擇與我們合作。”


    “甚至於,此刻最希望取狄海闊項上人頭之人,並不是我們,而是胡荃安!”


    這一點,眾人倒是都認同的。


    他們之前的種種矛盾衝突暫且不提。


    隻說狄海闊兵敗之後,胡荃安強行接手梧州和桐州軍務,等於斷掉了狄海闊的歸路,把他和殘餘的大梁鐵騎逼入西境。


    一旦狄海闊迴來,胡荃安自然懼怕對方會找他算這筆賬。


    假如讓狄海闊再次得勢,除非他立即拋下一切,逃迴大梁國都,否則,連小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對於死亡以及喪失權勢的恐懼,會讓他不顧一切地,先一步將狄海闊置於死地!


    為此,便是讓他再次跟段風合作,他也顧不得了。


    薛翠凝信心十足地道:“此事可以交給我來辦,我能神不知鬼不覺地聯絡上胡荃安,而且也有辦法說服他,再次與我們合作。”


    段風點頭道:“好,事情交給你,我放心。隻是在合作的過程中,胡荃安多半會暗中算計我們一手,對這老狐狸,也要多加三分提防之心。”


    “隻要胡荃安跟狄海闊形成勢不兩立之局,那狄海闊不但無法取迴這邊的軍權,還要主動現身。”


    “而且,那時的他,注意力會被胡荃安吸引過去,難以提防我們的特殊暗殺手段!”


    段風三言兩語之間,似是已經定下了這位大梁名將,權勢滔天的殺神,最後的歸路。


    ……


    狄海闊再次踏上邊境之地,心中卻毫無歡喜之情。


    隨他繞行嶽州,行奇兵之策的十多萬精銳,逃迴來的,隻有不足三萬之眾。


    更可恨的是,就在自己兵敗陷於虞國境內之時,堂堂大梁,竟被小小的虞國給逼得割地求和?


    對於他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


    狄海闊征戰一生,為大梁打下萬裏國土,現在竟慘敗於一個附庸小國之手?


    胡荃安!


    都是這個毫無膽色的老兔子!


    若非他被虞軍嚇破了膽,旁人怎可能說服陛下!


    狄海闊雖跟梁帝之間存在心結,使得君臣疏遠,甚至被大梁皇帝猜忌。


    可他對於大梁皇帝的心性,也是有一些了解的。


    陛下向來認為大梁乃是天下第一強國,若不是被胡荃安蠱惑了,絕對不可能忍下這口氣。


    什麽大莽威脅。


    大莽鐵騎盡管來去如風,但是北方諸部,猶如一團散沙,部族軍馬集結起來殊為不易,盡管當前的大莽汗王勵精圖治、號稱英明神武天可汗,但同樣被其他部族之人羈絆,短時間內還興不起入侵大梁之心。


    再者,他們本就是大梁最可怕的勁敵,大梁投入巨大的資源經營北方防線,豈能被一擊而穿。


    這多半隻是虞國這邊的緩兵之計。


    等到大莽真的出兵,跟虞國南北配合,那時再考慮和議也為時未晚呐!


    狄海闊本來就輕視胡荃安,得知和議之事後,氣得暴跳如雷。


    他一邊上書朝廷,一邊直接修書一封,讓胡荃安交迴統兵權,自縛迴京請罪。


    這已經是他對於這種奸佞之臣最大的寬容,也算是給大梁皇帝一個麵子。


    誰知道,胡荃安竟還敢視若無睹,完全無視他在軍中的權威。


    士可忍,孰不可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兵大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兵大將並收藏獵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