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伴讀胡亥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文武百官,扶蘇,嬴政的目光中,李斯緩緩走到大殿中央易小川身旁,他微微躬身,而後緩聲開口道:“陛下,依臣觀之,這位易公子言辭懇切且得體,顯然是學識廣博之人。
況且,他身為蒙恬將軍的同胞兄弟,若僅充任宮中侍衛,實乃大材小用。
臣思來想去,倒是覺得有一合適職位,與他頗為契合。”
“哦?”
嬴政微微一怔。
李斯與蒙恬,一文一武,向來彼此不對付,之前常在朝堂之上,有所爭鬥。
身為君主,嬴政對這種局麵自是心知肚明,且樂於看到臣子間的這種製衡。
他自是不信,李斯會好心地為蒙恬流落在外的弟弟著想。
頓時來了興趣,問道:“那依你之見,他應在何處任職?”
李斯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他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不遠處的扶蘇,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接著說道:“陛下,據臣所知,胡亥皇子近來在學識方麵頗遇困擾。
依臣之見,不妨讓他陪同胡亥皇子一同學習,充作伴讀。
此人言行有禮,又是蒙恬將軍的胞弟,想來定能讓胡亥皇子心生歡喜。”
此言一出,嬴政與扶蘇二人皆不禁一愣。
誰也未曾料到李斯會提出如此建議。
對於胡亥,自仙人賜下 “亡秦者胡也” 這一箴言後,嬴政與扶蘇二人便下意識地對他疏遠了幾分。
這也致使胡亥的性情愈發暴戾。
細想一下,一個年少無知的孩子,自己的父親和兄長突然明顯地疏遠自己,而他卻全然不知緣由,實乃殘忍之事。
想當初扶蘇首次開辦舉賢堂時,胡亥曾上門滋事。
雖說其中可能有出於對李涵的好奇,但胡亥想要重新獲取扶蘇關注,亦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再看到扶蘇如此看重李涵後如此憤怒。
想到此處,扶蘇臉上掠過一絲不忍,心中暗自思忖:“如今亥兒的性格確是陰翳非常。
讓易小川相伴左右,似乎也並無不妥。”
於是主動開口說道:“父皇,以我看,李斯丞相所言,也確實有些道理。
如今亥兒年齡也大了,之前我便從下人口中得知,他如今性子很是暴戾。
對待侍女,侍衛稍有不順心之處,便直接殺之。
讓易小川伴其左右,言行教導,也無不妥。
況且,易小川的身份恰到好處,若是他人,定然會遭亥兒輕視。”
嬴政聞聽此言,臉上神情未有絲毫變化,目光依舊在易小川與李斯身上來迴掃視。
說實話,這一刻就連他,也是有些沒搞清楚這李斯到底有何目的。
但無論如何,這個提議確是讓他心生一絲動搖。
扶蘇方才所言,他自然也是知道。
自己因為一個猜測,便將這份罪責落在了一個孩子身上,也確實是有些不公。
最終,嬴政緩緩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易小川,你從明日起,便去陪同胡亥吧。
侍衛這一職責,於你而言,確是大材小用了。”
易小川此刻已然懵住。
胡亥?
那個在曆史上繼秦始皇嬴政之位,致使秦朝二世而亡的胡亥?
一時間,他心中一萬個不願。
但在當下這般情形之下,他無論如何也無法說出拒絕之語。
隻能在嬴政陰冷的目光中緩緩點了點頭。
所幸的是,他與李涵此前已商議好如何去見玉漱一麵,也無需再繼續留在宮中。
最終,此事就此平息,易小川在李斯的推波助瀾下,成為了胡亥的伴讀之人。
朝會結束後,嬴政並未如往常一般早早的離開宮殿,反倒是獨自坐在高位之上,沉思良久。
易小川如此輕易便被蒙恬安排進宮內充當侍衛之事,此刻仍如一根尖刺,深深地紮在嬴政心中。
讓他心中久違的感覺到一絲不安。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緩緩從座位上站起了身子。
麵對著空曠的宮殿,緩緩說了些什麽。
待交代完這一切後,隨著一聲“諾”的迴應,嬴政離開了宮殿。
話分兩頭。
對於宮內所發生的這一切,李涵自是全然不知。
他怎麽也想不到,易小川竟會有機會與胡亥產生關聯。
此時的他正悠然地坐在屋頂,沐浴著陽光,思索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如今,項梁與項羽皆已加入舉賢堂,這讓他心中輕鬆了不少。
也是重新思考起了他接下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其一,便是此前答應呂素的,要與她一同迴沛縣尋找呂父提親之事。
憋了那麽久,也是時候早些給呂素一個名分了。
其二,便是弄清楚落鳳坡那座荒廢院子究竟隱藏著何種秘密。
其三,便是前往燕地的湯巫山,去試探一下那位所謂的神秘高人。
至於崔文子隱藏的秘密,張銘口中名為伏羲的組織,則是暫時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以如今的情況,想來一時半會得不到答案。
李涵此時正在思索的,就是接下來應該先去做哪一件事情。
畢竟距離隕星落於東郡,已是隻有兩年時光。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就在這時,正在院子中練武的項羽突然停下動作,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朝著屋頂的李涵高聲喊道:“小涵,你身上的傷可好些了?”
李涵迴過神來,微笑著輕輕拍了拍身上的傷口,迴應道:“放心吧,已然沒事了。”
之前李涵就發現了,自他在碭郡時被崔文子治療斷腿後,他受傷後的恢複速度便是比之前快了許多。
也不知崔文子給他吃了什麽東西。
若非如此,就如當日他被弩箭刺穿,雖說不危及性命,但若是以往,想要如此快速地痊愈,斷是不可能之事。
聽到李涵的迴答,項羽臉上頓時綻出笑容,說道:“那甚好,你別在上麵坐著了,快些下來,陪我喝上幾杯。
叔父又出門去了,我可真是悶壞了。”
李涵嗬嗬一笑,點了點頭。
昨日送走劉邦之時,他可都是沒有喝酒,著實有些可惜。
早知道當時應該陪他喝上幾杯的。
與此同時,一道曼妙身影,卻是緩緩從遠處走來,其前進的方向,正是李涵和項羽此時所在的小院。
況且,他身為蒙恬將軍的同胞兄弟,若僅充任宮中侍衛,實乃大材小用。
臣思來想去,倒是覺得有一合適職位,與他頗為契合。”
“哦?”
嬴政微微一怔。
李斯與蒙恬,一文一武,向來彼此不對付,之前常在朝堂之上,有所爭鬥。
身為君主,嬴政對這種局麵自是心知肚明,且樂於看到臣子間的這種製衡。
他自是不信,李斯會好心地為蒙恬流落在外的弟弟著想。
頓時來了興趣,問道:“那依你之見,他應在何處任職?”
李斯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他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不遠處的扶蘇,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接著說道:“陛下,據臣所知,胡亥皇子近來在學識方麵頗遇困擾。
依臣之見,不妨讓他陪同胡亥皇子一同學習,充作伴讀。
此人言行有禮,又是蒙恬將軍的胞弟,想來定能讓胡亥皇子心生歡喜。”
此言一出,嬴政與扶蘇二人皆不禁一愣。
誰也未曾料到李斯會提出如此建議。
對於胡亥,自仙人賜下 “亡秦者胡也” 這一箴言後,嬴政與扶蘇二人便下意識地對他疏遠了幾分。
這也致使胡亥的性情愈發暴戾。
細想一下,一個年少無知的孩子,自己的父親和兄長突然明顯地疏遠自己,而他卻全然不知緣由,實乃殘忍之事。
想當初扶蘇首次開辦舉賢堂時,胡亥曾上門滋事。
雖說其中可能有出於對李涵的好奇,但胡亥想要重新獲取扶蘇關注,亦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再看到扶蘇如此看重李涵後如此憤怒。
想到此處,扶蘇臉上掠過一絲不忍,心中暗自思忖:“如今亥兒的性格確是陰翳非常。
讓易小川相伴左右,似乎也並無不妥。”
於是主動開口說道:“父皇,以我看,李斯丞相所言,也確實有些道理。
如今亥兒年齡也大了,之前我便從下人口中得知,他如今性子很是暴戾。
對待侍女,侍衛稍有不順心之處,便直接殺之。
讓易小川伴其左右,言行教導,也無不妥。
況且,易小川的身份恰到好處,若是他人,定然會遭亥兒輕視。”
嬴政聞聽此言,臉上神情未有絲毫變化,目光依舊在易小川與李斯身上來迴掃視。
說實話,這一刻就連他,也是有些沒搞清楚這李斯到底有何目的。
但無論如何,這個提議確是讓他心生一絲動搖。
扶蘇方才所言,他自然也是知道。
自己因為一個猜測,便將這份罪責落在了一個孩子身上,也確實是有些不公。
最終,嬴政緩緩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易小川,你從明日起,便去陪同胡亥吧。
侍衛這一職責,於你而言,確是大材小用了。”
易小川此刻已然懵住。
胡亥?
那個在曆史上繼秦始皇嬴政之位,致使秦朝二世而亡的胡亥?
一時間,他心中一萬個不願。
但在當下這般情形之下,他無論如何也無法說出拒絕之語。
隻能在嬴政陰冷的目光中緩緩點了點頭。
所幸的是,他與李涵此前已商議好如何去見玉漱一麵,也無需再繼續留在宮中。
最終,此事就此平息,易小川在李斯的推波助瀾下,成為了胡亥的伴讀之人。
朝會結束後,嬴政並未如往常一般早早的離開宮殿,反倒是獨自坐在高位之上,沉思良久。
易小川如此輕易便被蒙恬安排進宮內充當侍衛之事,此刻仍如一根尖刺,深深地紮在嬴政心中。
讓他心中久違的感覺到一絲不安。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緩緩從座位上站起了身子。
麵對著空曠的宮殿,緩緩說了些什麽。
待交代完這一切後,隨著一聲“諾”的迴應,嬴政離開了宮殿。
話分兩頭。
對於宮內所發生的這一切,李涵自是全然不知。
他怎麽也想不到,易小川竟會有機會與胡亥產生關聯。
此時的他正悠然地坐在屋頂,沐浴著陽光,思索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如今,項梁與項羽皆已加入舉賢堂,這讓他心中輕鬆了不少。
也是重新思考起了他接下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其一,便是此前答應呂素的,要與她一同迴沛縣尋找呂父提親之事。
憋了那麽久,也是時候早些給呂素一個名分了。
其二,便是弄清楚落鳳坡那座荒廢院子究竟隱藏著何種秘密。
其三,便是前往燕地的湯巫山,去試探一下那位所謂的神秘高人。
至於崔文子隱藏的秘密,張銘口中名為伏羲的組織,則是暫時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以如今的情況,想來一時半會得不到答案。
李涵此時正在思索的,就是接下來應該先去做哪一件事情。
畢竟距離隕星落於東郡,已是隻有兩年時光。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就在這時,正在院子中練武的項羽突然停下動作,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朝著屋頂的李涵高聲喊道:“小涵,你身上的傷可好些了?”
李涵迴過神來,微笑著輕輕拍了拍身上的傷口,迴應道:“放心吧,已然沒事了。”
之前李涵就發現了,自他在碭郡時被崔文子治療斷腿後,他受傷後的恢複速度便是比之前快了許多。
也不知崔文子給他吃了什麽東西。
若非如此,就如當日他被弩箭刺穿,雖說不危及性命,但若是以往,想要如此快速地痊愈,斷是不可能之事。
聽到李涵的迴答,項羽臉上頓時綻出笑容,說道:“那甚好,你別在上麵坐著了,快些下來,陪我喝上幾杯。
叔父又出門去了,我可真是悶壞了。”
李涵嗬嗬一笑,點了點頭。
昨日送走劉邦之時,他可都是沒有喝酒,著實有些可惜。
早知道當時應該陪他喝上幾杯的。
與此同時,一道曼妙身影,卻是緩緩從遠處走來,其前進的方向,正是李涵和項羽此時所在的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