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拜見嬴政
神話之我在大秦忽悠眾生 作者:八月也在江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
嬴政聽到李斯這話,原本眼中笑意頓時消失的一幹二淨。
身為掌控天下的君主,他的心思自然要比旁人深沉得多,考慮的事情也更為繁雜。
此時他腦海中,猛然竄出了一個念頭,這蒙恬如此輕易就將他弟弟安排進了鹹陽宮內,那是不是意味著隻要蒙恬願意,隨時可以讓宮中侍衛都換成他的人。
這個念頭如同春日竹筍一般。
一旦有了開端,便再也收斂不住,使得嬴政的臉色愈發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扶蘇對嬴政自然十分了解。
看到嬴政臉色有了變化後,瞬間也猜想到了嬴政內心想法,心中暗道不好。
連忙上前一步,高聲說道:“父皇,李斯丞相所言的男子我也知道。
原名蒙毅,乃是蒙恬將軍的同胞兄弟。
自小便下落不明,直至前些時間征戰圖安時,才將其找迴。
此人性情敦厚,待人友善,絕對沒任何惡意。”
然而,嬴政聽到這話後,臉上的陰霾不僅沒有消散,反而更加濃重了幾分。
一瞬間,他不由聯想到了如今鹹陽城內,扶蘇聲望在鹹陽百姓心中越來越高之事。
再加上對於扶蘇和蒙恬之間關係的了解。
他心中的懷疑,愈發厚重。
沉默許久之後,嬴政擺了擺手,說道:“既然如此,將他帶來,朕要親自見見他。”
言罷,他緩緩閉上雙眸,手指無意識地在座位上輕輕敲擊,發出 “咚咚” 的聲響,仿佛是那低沉的戰鼓,在寂靜的大殿中迴蕩。
一聲令下,不多時,易小川便在一列宮中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大殿之內。
此時的易小川滿臉茫然,全然不知自己為何會被突然帶到這個地方。
內心的情緒,更是極為複雜。
一方麵,他即將見到嬴政這位在這個時代乃至後世數千年都赫赫有名的人物,說心裏沒有半點激動,那是假的。
然而另一方麵,因為玉漱的緣故,他對嬴政懷有一絲如同對待情敵般的敵意。
這種內心的矛盾,讓他此時整個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此刻,他抬眼望向高台之上那位麵色陰沉、雙目緊閉的中年男子,隻覺心神一陣激蕩,仿佛有洶湧的波濤在心底翻騰。
而後在身旁侍衛的輕聲提醒下,他終於收迴了那審視的目光,低垂著眼簾,恭順地說道:“易小川拜見陛下。”
嬴政這才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炬地朝著易小川望去。
或許是那身居高位者所特有的威嚴氣勢,又或許是某種難以言喻的心理作用,易小川被嬴政這般注視著,頓時感覺渾身的汗毛都如觸電般豎起,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寒意。
“抬起頭,讓朕看看。”
嬴政的聲音很是平淡,不帶半點情緒。
易小川無奈,隻得緩緩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與嬴政對視。
曆經諸多波折之後,易小川發覺自己的性格與初到秦朝時相比,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倘若今日這一幕發生在他剛來到秦朝之時,他定然不會如此謹小慎微,說不定還會嬉皮笑臉地開個玩笑。
可現在,他卻是再也不敢如此了。
嬴政看著此時大殿中央的易小川,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方才李斯說的果然沒錯,這人單憑長相來說,確實是儀表堂堂。
而後他臉上浮起一絲笑意,“你便是蒙恬走失的弟弟?”
易小川連連點頭,應道:“確實如此,不過之前的事情我都已經忘卻了。
若不是依靠身上的印記,恐怕此生都無法迴歸蒙家。”
說著,他還輕輕拍了拍自己胸口的位置。
嬴政微微點頭,關於蒙家族人身上自小便會留有印記,此事他自然知曉。
“既然如此,那朕倒是有一事不明了。
你曆經艱難才迴歸蒙家,為何卻甘心在宮中當個小小的侍衛?
如此行徑,可是與你蒙家子弟的身份大不相符啊。”
嬴政此言一出,易小川終於明白自己被傳喚至此的緣由,心中頓時一陣慌亂。
這個問題來得如此突然,一時間,他確實想不出什麽合適的借口。
畢竟,他總不能直言不諱地說:“陛下,其實我是衝著您的妃子來的。”
如此實在是與找死無異。
扶蘇正站在易小川左邊不遠處,從他的角度恰好可以看到易小川臉上瞬間閃過的猶豫。
心裏也是閃過一絲驚異。
關於易小川進宮之事,他之前就曾問過李涵和蒙恬。
但這二人,卻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沒有告訴他原因。
“怎麽?
你既然決定入宮,如今卻連個理由都講不出嗎?”
嬴政見易小川愣愣地站在原地,心中頓感不滿,語氣也不由自主地變得冰冷起來。
易小川察覺到了嬴政言語中的冰冷,也顧不得多想,連忙開口迴道:“稟告陛下,我之所以願意入宮,成為侍衛,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便是,之前我流落江湖之時,見過太多血腥。
所以在迴到鹹陽後,便拒絕了兄長讓我入軍隊之中的要求,甘願來當一個小小的侍衛。”
俗話說,開弓沒有迴頭箭。
已經開始迴答了,易小川心中反倒是平靜了許多。
他接著緩緩說道:“其第二點,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之前行走天下之時,常聽百姓提起陛下,皆是一臉敬仰。
故我才想要入宮,期望能有機會能夠近距離瞻仰陛下威嚴。”
聽到易小川這般迴答,嬴政臉色這才好看了幾分。
“朕好像有些印象。
昔日麗妃初次由蒙恬送來宮中之時,當時你好像也在?”
易小川沒想到嬴政的記憶力竟然如此之好,隻得連連點頭,“陛下說的沒錯,當日我確實陪同兄長一同從圖安歸來。
也一同參與了當日的接風之宴。”
他說這話時,心中卻是不由想起了當日玉漱起舞時的美妙身姿,看向嬴政的眼中,也是不覺帶上了些許冰冷的寒意。
正在此時,從方才易小川出場後就沉默不語的李斯,眼中突然閃過一道寒光,緩緩從隊伍中走了出來。
其嘴角那絲冰冷的笑意一閃而過。
讓人看著,都不免有些心寒。
嬴政聽到李斯這話,原本眼中笑意頓時消失的一幹二淨。
身為掌控天下的君主,他的心思自然要比旁人深沉得多,考慮的事情也更為繁雜。
此時他腦海中,猛然竄出了一個念頭,這蒙恬如此輕易就將他弟弟安排進了鹹陽宮內,那是不是意味著隻要蒙恬願意,隨時可以讓宮中侍衛都換成他的人。
這個念頭如同春日竹筍一般。
一旦有了開端,便再也收斂不住,使得嬴政的臉色愈發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扶蘇對嬴政自然十分了解。
看到嬴政臉色有了變化後,瞬間也猜想到了嬴政內心想法,心中暗道不好。
連忙上前一步,高聲說道:“父皇,李斯丞相所言的男子我也知道。
原名蒙毅,乃是蒙恬將軍的同胞兄弟。
自小便下落不明,直至前些時間征戰圖安時,才將其找迴。
此人性情敦厚,待人友善,絕對沒任何惡意。”
然而,嬴政聽到這話後,臉上的陰霾不僅沒有消散,反而更加濃重了幾分。
一瞬間,他不由聯想到了如今鹹陽城內,扶蘇聲望在鹹陽百姓心中越來越高之事。
再加上對於扶蘇和蒙恬之間關係的了解。
他心中的懷疑,愈發厚重。
沉默許久之後,嬴政擺了擺手,說道:“既然如此,將他帶來,朕要親自見見他。”
言罷,他緩緩閉上雙眸,手指無意識地在座位上輕輕敲擊,發出 “咚咚” 的聲響,仿佛是那低沉的戰鼓,在寂靜的大殿中迴蕩。
一聲令下,不多時,易小川便在一列宮中侍衛的簇擁下,來到了大殿之內。
此時的易小川滿臉茫然,全然不知自己為何會被突然帶到這個地方。
內心的情緒,更是極為複雜。
一方麵,他即將見到嬴政這位在這個時代乃至後世數千年都赫赫有名的人物,說心裏沒有半點激動,那是假的。
然而另一方麵,因為玉漱的緣故,他對嬴政懷有一絲如同對待情敵般的敵意。
這種內心的矛盾,讓他此時整個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此刻,他抬眼望向高台之上那位麵色陰沉、雙目緊閉的中年男子,隻覺心神一陣激蕩,仿佛有洶湧的波濤在心底翻騰。
而後在身旁侍衛的輕聲提醒下,他終於收迴了那審視的目光,低垂著眼簾,恭順地說道:“易小川拜見陛下。”
嬴政這才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炬地朝著易小川望去。
或許是那身居高位者所特有的威嚴氣勢,又或許是某種難以言喻的心理作用,易小川被嬴政這般注視著,頓時感覺渾身的汗毛都如觸電般豎起,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寒意。
“抬起頭,讓朕看看。”
嬴政的聲音很是平淡,不帶半點情緒。
易小川無奈,隻得緩緩抬起頭,小心翼翼地與嬴政對視。
曆經諸多波折之後,易小川發覺自己的性格與初到秦朝時相比,已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倘若今日這一幕發生在他剛來到秦朝之時,他定然不會如此謹小慎微,說不定還會嬉皮笑臉地開個玩笑。
可現在,他卻是再也不敢如此了。
嬴政看著此時大殿中央的易小川,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方才李斯說的果然沒錯,這人單憑長相來說,確實是儀表堂堂。
而後他臉上浮起一絲笑意,“你便是蒙恬走失的弟弟?”
易小川連連點頭,應道:“確實如此,不過之前的事情我都已經忘卻了。
若不是依靠身上的印記,恐怕此生都無法迴歸蒙家。”
說著,他還輕輕拍了拍自己胸口的位置。
嬴政微微點頭,關於蒙家族人身上自小便會留有印記,此事他自然知曉。
“既然如此,那朕倒是有一事不明了。
你曆經艱難才迴歸蒙家,為何卻甘心在宮中當個小小的侍衛?
如此行徑,可是與你蒙家子弟的身份大不相符啊。”
嬴政此言一出,易小川終於明白自己被傳喚至此的緣由,心中頓時一陣慌亂。
這個問題來得如此突然,一時間,他確實想不出什麽合適的借口。
畢竟,他總不能直言不諱地說:“陛下,其實我是衝著您的妃子來的。”
如此實在是與找死無異。
扶蘇正站在易小川左邊不遠處,從他的角度恰好可以看到易小川臉上瞬間閃過的猶豫。
心裏也是閃過一絲驚異。
關於易小川進宮之事,他之前就曾問過李涵和蒙恬。
但這二人,卻都是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
沒有告訴他原因。
“怎麽?
你既然決定入宮,如今卻連個理由都講不出嗎?”
嬴政見易小川愣愣地站在原地,心中頓感不滿,語氣也不由自主地變得冰冷起來。
易小川察覺到了嬴政言語中的冰冷,也顧不得多想,連忙開口迴道:“稟告陛下,我之所以願意入宮,成為侍衛,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便是,之前我流落江湖之時,見過太多血腥。
所以在迴到鹹陽後,便拒絕了兄長讓我入軍隊之中的要求,甘願來當一個小小的侍衛。”
俗話說,開弓沒有迴頭箭。
已經開始迴答了,易小川心中反倒是平靜了許多。
他接著緩緩說道:“其第二點,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之前行走天下之時,常聽百姓提起陛下,皆是一臉敬仰。
故我才想要入宮,期望能有機會能夠近距離瞻仰陛下威嚴。”
聽到易小川這般迴答,嬴政臉色這才好看了幾分。
“朕好像有些印象。
昔日麗妃初次由蒙恬送來宮中之時,當時你好像也在?”
易小川沒想到嬴政的記憶力竟然如此之好,隻得連連點頭,“陛下說的沒錯,當日我確實陪同兄長一同從圖安歸來。
也一同參與了當日的接風之宴。”
他說這話時,心中卻是不由想起了當日玉漱起舞時的美妙身姿,看向嬴政的眼中,也是不覺帶上了些許冰冷的寒意。
正在此時,從方才易小川出場後就沉默不語的李斯,眼中突然閃過一道寒光,緩緩從隊伍中走了出來。
其嘴角那絲冰冷的笑意一閃而過。
讓人看著,都不免有些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