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更)
仵作娘子:戰神家的小福妻殺瘋了 作者:細雨魚兒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因為終於找到了死者的致命傷,傅時瑾輕鬆了不少,耐心也多了不少,看了看王元栩,一邊想著要怎麽向他們解釋一邊道:“人被燒死的話,受熱部位的大腦會發生脫水、凝固和收縮,顱骨和硬腦膜……咳,就是頭皮會脫離,在顱骨和頭皮間形成縫隙。
就像是一個可以存放東西的空間,這個你們能理解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腦子裏的一些小血管會受到牽連破裂出血……簡單來說,就是腦子出血了,血流出來,積聚在顱骨和頭皮間的那個縫隙裏,就會形成血腫。
然而,一般因為火災引起的血腫,都是磚紅色的,這個血腫卻是暗紅色的,結合死者頭上明顯的外傷,這不是死者被燒死形成的血腫,而是死者被人敲擊頭部,頭部血管破裂而形成的血腫!”
傅時瑾說完,毫不意外地看到大部分人依然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她暗歎一口氣,十分無奈。
她已經盡力解釋了,但這種太過超前的醫學知識,便是生活在現代的人,一時可能都弄不懂,別說這些古人了。
她頓了頓,幹脆直截了當地道:“簡單來說就是,死者頭上的傷口就是他的致命傷,兇手用某樣東西敲擊死者頭部,導致他死亡後,把他藏在了思源堂後院柴房的柴堆裏。
而那場火災,很可能便是兇手故意放來毀屍滅跡的!”
王元栩努力消化了一下這女子的話,眉頭緊皺道:“如果你說的是對的,那兇手隻可能是在火災當天或者前兩天把死者殺死,藏進柴堆裏的。
先前我去思源堂的時候,問過掌櫃他們柴房的柴堆多久會補充一次,掌櫃說,他們思源堂用幹柴的速度不算快,大概四五天才會讓人來補充一次幹柴。
發生火災的前兩天,他們才讓人補充過一次柴。”
傅時瑾挑了挑眉,道:“我更傾向於兇手是在火災發生的前一天把死者藏在裏麵的。
雖然兇手特意把死者藏在了柴堆深處,但思源堂每天用的柴的數量不定,也許某一天客人多了,他們用的柴也多了,兇手一門心思毀屍滅跡,定然很害怕那具屍體被人發現,撐了一晚上已是他的極限。
而且,我先前聽說,思源堂在發生後廚那場火災的前一天,也發生了一次火災,著火的是院子靠近後門處的一棵樹。
如果,那場火災並不是意外,而是兇手為了把後廚的人的注意力引開,讓他有時間把屍體藏到柴房裏,也不是不可能。”
王元栩眼眸微微睜大,腦中電閃雷鳴般,不自覺地四處走動了起來,道:“對,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
我先前就覺得,會把一個人藏在思源堂的柴房並放火的,定然是思源堂裏的人,不是思源堂裏的夥計,便是賓客。
但我先前一直以為,兇手是在火災當天把人藏進去的,查的也是當天在思源堂的人,但如果,兇手是像傅娘子所說,是在火災前一天在思源堂殺人的呢?!”
而要放火,兇手不用進到思源堂裏。
思源堂後廚靠近一條巷子,那條巷子常年沒人經過,兇手隻需找準一個沒人注意的時候,翻牆過去,放完火直接翻牆離開便是!
在火災當天,他壓根不用出現在思源堂裏!
就是說,他們先前查案的方向,可能完全錯了!
王元栩在查案方麵,到底是有兩把刷子的。
傅時瑾嘴角微揚,點了點頭道:“沒錯,王少尹可以去找思源堂的人問問,火災發生前一天,都有誰來過思源堂,我們要找的兇手和死者,估摸都在那些人裏麵。
而且,我猜兇手是意外作案的,畢竟,思源堂開門做生意,每天人來人往,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殺人地點,光是如何在這麽多人的眼皮子底下處理屍體就讓人頭疼。
因此,兇手才會倉促放了把火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然後把人臨時藏在了思源堂的柴房裏。
隻是,他迴去後輾轉反側,總害怕屍體被發現後,會連帶著把他也揪出來,這才在第二天找準時間,一把火把柴房燒了。”
而後廚,本來就是受牽連的。
“對!對!對!”
王元栩越說越激動,簡直恨不得現在就衝去思源堂找人詢問。
為了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硬是逼著自己看向那具被剖開的屍體,看得頭皮微微發麻,才輕咳一聲道:“待會,我便派人去詢問火災前一天到過思源堂的人的名單。
如今,死者的真實死因找出來了,不知道傅娘子可能幫我們找到更多可以證明這具屍體的身份的線索。”
這也是困擾他的一大難題啊!
傅時瑾道:“這具屍體被燒毀得太嚴重了,除了年齡和身高,很難再找出其他可以證明他身份的線索。”
王元栩一怔,“身高?”
被燒死的屍體都會縮水蜷曲,因此,他壓根沒想過能測出死者的真實身高。
“對,”傅時瑾點了點頭,朝一旁的寶珠伸手道:“寶珠,給我卷尺。”
寶珠自進來後,便一直謹遵傅時瑾的囑咐,驗屍開始後絕不看那具屍體一眼,隻管給自家娘子遞工具。
因此,她心態還算穩定,立刻從那堆工具裏找出卷尺遞給了傅時瑾。
傅時瑾拿著卷尺,走到了屍體左側,一邊測量死者左手臂的長度,一邊道:“人體遇熱,會因為脫水而蜷縮起來,但骨頭的長度是不會變的。
通過測量骨頭的長度,就能推算出死者的大致身高。”
這個解釋起來就複雜了,涉及到骨骼推算身高的迴歸方程式,而且她說了他們也不會懂。
傅時瑾幹脆也不解釋,自己默默計算了一番後,道:“死者身高約為五尺五寸(一米七)。”
王元栩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那年輕衙役這時候也終於緩過神來了,猛地看向王元栩,道:“王少尹,死者是個男子,十七到十九歲,身高約為五尺五寸,又在思源堂後廚發生火災前一天去過那裏的,不就是……不就是平津侯府的三郎君麽!
前幾天,平津侯夫人來過咱們府衙,想辨認這具屍體是不是他們家三郎君,但她說她家三郎是在火災發生前一天去思源堂的,那具屍體絕不是他們三郎,便轉身離開了,連停屍房都沒進!”
這件事,傅時瑾也聽說過,不禁看向那衙役,道:“平津侯夫人能確定那三郎君在火災發生前一天去過思源堂,定然是因為有人親眼看到了,那她可有說,有沒有人親眼看到那三郎君那天從思源堂出來?”
那衙役激動地搖了搖頭,隻覺得整個人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先前很多謎團,一下子都想通了!
“沒有!沒有人親眼看到過平津侯府的三郎君從思源堂出來!
據平津侯夫人身邊的侍婢說,他們郎君在思源堂發生火災前一天一大早就出門了,說約了人在思源堂見麵。
當時,他們郎君身邊是帶了小廝的,因此,平津侯夫人才會確定,那三郎君那天去了思源堂。
然而,那三郎君進了思源堂後,便把身邊的小廝趕了出去,還神秘兮兮地說,他佳人有約,不能留著他們在身邊當攪屎棍。
因為那三郎君平日裏就風流得很,他的小廝隻以為自家郎君又約了哪家青樓的娘子作伴,便也沒有多想,依言離開了。
等他們迴到思源堂的時候,他們郎君的廂房裏已是沒人了。
他們問店裏的夥計他們郎君可是已經走了,但……那些夥計都說,方才後院有一棵樹著了火,他們都趕去滅火了,沒有留意那三郎君有沒有離開……”
</p>
因為終於找到了死者的致命傷,傅時瑾輕鬆了不少,耐心也多了不少,看了看王元栩,一邊想著要怎麽向他們解釋一邊道:“人被燒死的話,受熱部位的大腦會發生脫水、凝固和收縮,顱骨和硬腦膜……咳,就是頭皮會脫離,在顱骨和頭皮間形成縫隙。
就像是一個可以存放東西的空間,這個你們能理解吧?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腦子裏的一些小血管會受到牽連破裂出血……簡單來說,就是腦子出血了,血流出來,積聚在顱骨和頭皮間的那個縫隙裏,就會形成血腫。
然而,一般因為火災引起的血腫,都是磚紅色的,這個血腫卻是暗紅色的,結合死者頭上明顯的外傷,這不是死者被燒死形成的血腫,而是死者被人敲擊頭部,頭部血管破裂而形成的血腫!”
傅時瑾說完,毫不意外地看到大部分人依然是一臉懵逼的表情。
她暗歎一口氣,十分無奈。
她已經盡力解釋了,但這種太過超前的醫學知識,便是生活在現代的人,一時可能都弄不懂,別說這些古人了。
她頓了頓,幹脆直截了當地道:“簡單來說就是,死者頭上的傷口就是他的致命傷,兇手用某樣東西敲擊死者頭部,導致他死亡後,把他藏在了思源堂後院柴房的柴堆裏。
而那場火災,很可能便是兇手故意放來毀屍滅跡的!”
王元栩努力消化了一下這女子的話,眉頭緊皺道:“如果你說的是對的,那兇手隻可能是在火災當天或者前兩天把死者殺死,藏進柴堆裏的。
先前我去思源堂的時候,問過掌櫃他們柴房的柴堆多久會補充一次,掌櫃說,他們思源堂用幹柴的速度不算快,大概四五天才會讓人來補充一次幹柴。
發生火災的前兩天,他們才讓人補充過一次柴。”
傅時瑾挑了挑眉,道:“我更傾向於兇手是在火災發生的前一天把死者藏在裏麵的。
雖然兇手特意把死者藏在了柴堆深處,但思源堂每天用的柴的數量不定,也許某一天客人多了,他們用的柴也多了,兇手一門心思毀屍滅跡,定然很害怕那具屍體被人發現,撐了一晚上已是他的極限。
而且,我先前聽說,思源堂在發生後廚那場火災的前一天,也發生了一次火災,著火的是院子靠近後門處的一棵樹。
如果,那場火災並不是意外,而是兇手為了把後廚的人的注意力引開,讓他有時間把屍體藏到柴房裏,也不是不可能。”
王元栩眼眸微微睜大,腦中電閃雷鳴般,不自覺地四處走動了起來,道:“對,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
我先前就覺得,會把一個人藏在思源堂的柴房並放火的,定然是思源堂裏的人,不是思源堂裏的夥計,便是賓客。
但我先前一直以為,兇手是在火災當天把人藏進去的,查的也是當天在思源堂的人,但如果,兇手是像傅娘子所說,是在火災前一天在思源堂殺人的呢?!”
而要放火,兇手不用進到思源堂裏。
思源堂後廚靠近一條巷子,那條巷子常年沒人經過,兇手隻需找準一個沒人注意的時候,翻牆過去,放完火直接翻牆離開便是!
在火災當天,他壓根不用出現在思源堂裏!
就是說,他們先前查案的方向,可能完全錯了!
王元栩在查案方麵,到底是有兩把刷子的。
傅時瑾嘴角微揚,點了點頭道:“沒錯,王少尹可以去找思源堂的人問問,火災發生前一天,都有誰來過思源堂,我們要找的兇手和死者,估摸都在那些人裏麵。
而且,我猜兇手是意外作案的,畢竟,思源堂開門做生意,每天人來人往,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殺人地點,光是如何在這麽多人的眼皮子底下處理屍體就讓人頭疼。
因此,兇手才會倉促放了把火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然後把人臨時藏在了思源堂的柴房裏。
隻是,他迴去後輾轉反側,總害怕屍體被發現後,會連帶著把他也揪出來,這才在第二天找準時間,一把火把柴房燒了。”
而後廚,本來就是受牽連的。
“對!對!對!”
王元栩越說越激動,簡直恨不得現在就衝去思源堂找人詢問。
為了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硬是逼著自己看向那具被剖開的屍體,看得頭皮微微發麻,才輕咳一聲道:“待會,我便派人去詢問火災前一天到過思源堂的人的名單。
如今,死者的真實死因找出來了,不知道傅娘子可能幫我們找到更多可以證明這具屍體的身份的線索。”
這也是困擾他的一大難題啊!
傅時瑾道:“這具屍體被燒毀得太嚴重了,除了年齡和身高,很難再找出其他可以證明他身份的線索。”
王元栩一怔,“身高?”
被燒死的屍體都會縮水蜷曲,因此,他壓根沒想過能測出死者的真實身高。
“對,”傅時瑾點了點頭,朝一旁的寶珠伸手道:“寶珠,給我卷尺。”
寶珠自進來後,便一直謹遵傅時瑾的囑咐,驗屍開始後絕不看那具屍體一眼,隻管給自家娘子遞工具。
因此,她心態還算穩定,立刻從那堆工具裏找出卷尺遞給了傅時瑾。
傅時瑾拿著卷尺,走到了屍體左側,一邊測量死者左手臂的長度,一邊道:“人體遇熱,會因為脫水而蜷縮起來,但骨頭的長度是不會變的。
通過測量骨頭的長度,就能推算出死者的大致身高。”
這個解釋起來就複雜了,涉及到骨骼推算身高的迴歸方程式,而且她說了他們也不會懂。
傅時瑾幹脆也不解釋,自己默默計算了一番後,道:“死者身高約為五尺五寸(一米七)。”
王元栩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那年輕衙役這時候也終於緩過神來了,猛地看向王元栩,道:“王少尹,死者是個男子,十七到十九歲,身高約為五尺五寸,又在思源堂後廚發生火災前一天去過那裏的,不就是……不就是平津侯府的三郎君麽!
前幾天,平津侯夫人來過咱們府衙,想辨認這具屍體是不是他們家三郎君,但她說她家三郎是在火災發生前一天去思源堂的,那具屍體絕不是他們三郎,便轉身離開了,連停屍房都沒進!”
這件事,傅時瑾也聽說過,不禁看向那衙役,道:“平津侯夫人能確定那三郎君在火災發生前一天去過思源堂,定然是因為有人親眼看到了,那她可有說,有沒有人親眼看到那三郎君那天從思源堂出來?”
那衙役激動地搖了搖頭,隻覺得整個人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先前很多謎團,一下子都想通了!
“沒有!沒有人親眼看到過平津侯府的三郎君從思源堂出來!
據平津侯夫人身邊的侍婢說,他們郎君在思源堂發生火災前一天一大早就出門了,說約了人在思源堂見麵。
當時,他們郎君身邊是帶了小廝的,因此,平津侯夫人才會確定,那三郎君那天去了思源堂。
然而,那三郎君進了思源堂後,便把身邊的小廝趕了出去,還神秘兮兮地說,他佳人有約,不能留著他們在身邊當攪屎棍。
因為那三郎君平日裏就風流得很,他的小廝隻以為自家郎君又約了哪家青樓的娘子作伴,便也沒有多想,依言離開了。
等他們迴到思源堂的時候,他們郎君的廂房裏已是沒人了。
他們問店裏的夥計他們郎君可是已經走了,但……那些夥計都說,方才後院有一棵樹著了火,他們都趕去滅火了,沒有留意那三郎君有沒有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