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杯酒釋
穿成短命刺客,被王爺偏寵六十年 作者:花析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往步成風來家書,也是用信鴿傳送。
可那小腳上綁縛的絲絛,卻並非明黃。
黃色為尊,這是龍椅上那位傳來的禦旨。
信箋上僅有寥寥數語,宣他擇日迴京述職。
鎮守商羽十幾年,步成驍迴京的次數屈指可數。
是以每次能夠迴京,他都十分珍惜,期待著能夠見秦予一麵,即便是遠遠看上一眼也好。
他幾乎是刻不容緩安排好軍中事務,騎上一匹快馬,連夜出發趕往京都。
一路入京都,步成驍看著依舊繁華熱鬧的京街,心中五味雜陳。
入了朱紅色的沉重宮門,沿著熟悉的冗長宮道駕馬往昭明殿而去。
他在昭明殿前下了馬,正要卸去身上的佩劍遞給守衛,卻瞧見玉公公遠遠帶著人過來。
玉公公噙著不溫不火的笑,對步成驍恭敬行半禮。
“恭王一路迴京辛苦,陛下正在錦和宮中用晚膳,得知王爺到了,特命老奴前來,請王爺前去一同用膳。”
“一同用膳?”步成驍狐疑地皺起眉頭,“這……”
前幾次步成叡宣他迴京述職,若是白天,往往是述職後,留住京都一晚,第二日方啟程迴商羽。
若是傍晚深夜,也是先休息一晚,第二日再麵聖述職,還從未有過邀他一起用晚膳的例外。
玉公公見步成驍擰眉沉思,笑著寬慰道:“王爺戍邊有功,陛下十分欣慰,早就備下了酒菜,為王爺慶賀。”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步成驍打小同他這位大哥就沒什麽深厚情意,自他去了商羽後,更沒甚親情可言。
隻怕此次迴京述職是假,鴻門宴才是真。
可會是因為何事呢?
難道是縛碩辦事不力,送1507進宮時,被步成叡發現了端倪,從而得知了玉衡的存在?
還是順藤摸瓜,得知了他與阿予之間的情意?
又或是……聲名藉甚,欲出手壓製?
步成驍不動聲色地淡然一笑,對著玉公公恭謹道:“有勞公公。”
“王爺客氣。”
玉公公說完,站在他身後的路一小太監便聰慧地立馬上前,接過步成驍手中的佩劍,牽過馬匹,亦步亦趨跟在兩人身後。
行至錦和宮前,步成驍抬腳進門。
外殿中侍立的一眾宮女太監紛紛朝他行禮,他輕微點頭示意,而後跟隨玉公公的步伐,入了內殿。
內殿之中,僅步成叡一人。
他坐在偌大的圓桌前,正拿著筷子緩緩吃菜。
桌上擺滿了玉盤珍饈,是在商羽中,吃不到的美味。
玉公公朝佯裝未覺的步成叡躬身悠悠道:“陛下,恭王到了。”
“到了?”
他放下筷子,抬眼的同時,步成驍便躬身拱手行禮:“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幾年未見,眼前人變得愈發沉穩。
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將軍風範,都快趕上身為真龍天子的威嚴了。
他靜靜地瞧著近在咫尺的黑色頭顱,神色隱隱變化,半晌後才揮手示意玉公公退下。
隨著玉公公的腳步聲漸行漸遠,步成叡這才不疾不徐讓步成驍免禮平身。
步成驍將眼底的情緒深藏,抬起頭的刹那,麵上一片恭敬之態。
四目相對間,步成叡溫和一笑,伸手去拉步成驍的衣袖:“皇兄不必拘禮,今夜隻當家宴,無關君臣。”
天子之言,真真假假,需得自行揣度,把握分寸。
步成驍淡淡勾唇,那笑裏,仍帶著顯而易見的進退有度。
他順勢行至步成叡對麵的矮凳前,正襟危坐,拱手道:“微臣謝過陛下。”
步成叡擺擺手,端起麵前的酒盞示意。
他連忙提起酒壺,為自己斟滿酒,雙手托起酒盞與其共飲。
一杯酒下肚,步成叡這才寒暄道:“皇兄常年駐守商羽,身體可好?”
麵對突如其來的關懷,步成驍感到輕微的不適與不妙。
他麵不改色迴:“謝陛下垂詢,一切都好。”
聽見意料之中的迴答,步成叡氣定神閑地夾了一筷子菜,悠悠咀嚼,毫無防備開門見山引入正題。
“朕知你與成風一心為護啟安太平,從未拘泥於兒女情長。
可啟安向來以孝治天下,湘妃近年身子欠安,興許也與老來未能享受子孫繞膝之樂有關。
身為皇室中人,不止要於社稷上身先士卒,更應於孝道上躬先表率。
所謂忠孝兩全,忠於君,孝於親,皇兄可明白?”
步成叡用不溫不火的語氣,說出發人深省之言,不可謂不思慮周全,心思深沉。
步成驍聞言,始終懸著的心悄然落下,應承道:“微臣明白。”
生於皇室,身經百戰多年,步成叡的敲打與言外之意,他如何會聽不明白?
其實步成叡忌憚他在商羽權威勢重,想要掣肘於他,大可不必以湘妃為要挾。
身為天子,隻要一句話,一道聖旨,他便隻能俯首聽命。
且他做夢都想著有朝一日能迴京都。
商羽山高路遠,阿予發生任何事,他都鞭長莫及。
隻要能離阿予近一點,無論是何種方式,都無所謂。
步成叡如此大費周章,到底還是出於全盤考慮,謹慎到不願留絲毫隱患。
好一招杯酒釋兵權。
他壓下內心澎湃的喜悅,不動聲色,以退為進,順勢開口。
“隻是望陛下恕罪,微臣一心為國,尚無成家之心。
然微臣離京日久,同湘妃一樣,朝斯夕斯,念茲在茲。
微臣請求革去大將軍一職,留任京都,閑時入宮探望湘妃,以全孝道。”
話音落下,步成叡倒酒的動作一頓,眼底的狐疑一閃而逝。
他承認,步成驍是父皇諸多皇子中聰慧絕倫的存在,其智謀不在他之下。
想必玉公公出現那一刻,步成驍便已然猜到此行的真正目的。
而今表現得如此痛快,是故意試探?還是另有所圖?
步成叡暗自將滿腹疑雲深藏,緩緩注滿了酒盞,同樣順勢而為道:“既是皇兄所願,朕自當滿足。”
正事說完,步成驍再陪著步成叡逢場作戲推杯換盞了幾個來迴,述職一事對方隻字未提,更可見不過是幌子。
一壺酒再次見底,步成驍佯裝不慎酒力,請求告退。
步成叡亦未挽留,隻叫來玉公公,沉聲吩咐。
“玉祿,遣人送恭王迴府。”
頓了頓,看向窗外的夜色,醉意朦朧道:“擺駕美人殿,朕去瞧瞧阿予。”
步成驍拱手行禮的動作一頓,深邃的眼底翻湧起無盡複雜之情。
可那小腳上綁縛的絲絛,卻並非明黃。
黃色為尊,這是龍椅上那位傳來的禦旨。
信箋上僅有寥寥數語,宣他擇日迴京述職。
鎮守商羽十幾年,步成驍迴京的次數屈指可數。
是以每次能夠迴京,他都十分珍惜,期待著能夠見秦予一麵,即便是遠遠看上一眼也好。
他幾乎是刻不容緩安排好軍中事務,騎上一匹快馬,連夜出發趕往京都。
一路入京都,步成驍看著依舊繁華熱鬧的京街,心中五味雜陳。
入了朱紅色的沉重宮門,沿著熟悉的冗長宮道駕馬往昭明殿而去。
他在昭明殿前下了馬,正要卸去身上的佩劍遞給守衛,卻瞧見玉公公遠遠帶著人過來。
玉公公噙著不溫不火的笑,對步成驍恭敬行半禮。
“恭王一路迴京辛苦,陛下正在錦和宮中用晚膳,得知王爺到了,特命老奴前來,請王爺前去一同用膳。”
“一同用膳?”步成驍狐疑地皺起眉頭,“這……”
前幾次步成叡宣他迴京述職,若是白天,往往是述職後,留住京都一晚,第二日方啟程迴商羽。
若是傍晚深夜,也是先休息一晚,第二日再麵聖述職,還從未有過邀他一起用晚膳的例外。
玉公公見步成驍擰眉沉思,笑著寬慰道:“王爺戍邊有功,陛下十分欣慰,早就備下了酒菜,為王爺慶賀。”
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步成驍打小同他這位大哥就沒什麽深厚情意,自他去了商羽後,更沒甚親情可言。
隻怕此次迴京述職是假,鴻門宴才是真。
可會是因為何事呢?
難道是縛碩辦事不力,送1507進宮時,被步成叡發現了端倪,從而得知了玉衡的存在?
還是順藤摸瓜,得知了他與阿予之間的情意?
又或是……聲名藉甚,欲出手壓製?
步成驍不動聲色地淡然一笑,對著玉公公恭謹道:“有勞公公。”
“王爺客氣。”
玉公公說完,站在他身後的路一小太監便聰慧地立馬上前,接過步成驍手中的佩劍,牽過馬匹,亦步亦趨跟在兩人身後。
行至錦和宮前,步成驍抬腳進門。
外殿中侍立的一眾宮女太監紛紛朝他行禮,他輕微點頭示意,而後跟隨玉公公的步伐,入了內殿。
內殿之中,僅步成叡一人。
他坐在偌大的圓桌前,正拿著筷子緩緩吃菜。
桌上擺滿了玉盤珍饈,是在商羽中,吃不到的美味。
玉公公朝佯裝未覺的步成叡躬身悠悠道:“陛下,恭王到了。”
“到了?”
他放下筷子,抬眼的同時,步成驍便躬身拱手行禮:“微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又是幾年未見,眼前人變得愈發沉穩。
身上那股不怒自威的將軍風範,都快趕上身為真龍天子的威嚴了。
他靜靜地瞧著近在咫尺的黑色頭顱,神色隱隱變化,半晌後才揮手示意玉公公退下。
隨著玉公公的腳步聲漸行漸遠,步成叡這才不疾不徐讓步成驍免禮平身。
步成驍將眼底的情緒深藏,抬起頭的刹那,麵上一片恭敬之態。
四目相對間,步成叡溫和一笑,伸手去拉步成驍的衣袖:“皇兄不必拘禮,今夜隻當家宴,無關君臣。”
天子之言,真真假假,需得自行揣度,把握分寸。
步成驍淡淡勾唇,那笑裏,仍帶著顯而易見的進退有度。
他順勢行至步成叡對麵的矮凳前,正襟危坐,拱手道:“微臣謝過陛下。”
步成叡擺擺手,端起麵前的酒盞示意。
他連忙提起酒壺,為自己斟滿酒,雙手托起酒盞與其共飲。
一杯酒下肚,步成叡這才寒暄道:“皇兄常年駐守商羽,身體可好?”
麵對突如其來的關懷,步成驍感到輕微的不適與不妙。
他麵不改色迴:“謝陛下垂詢,一切都好。”
聽見意料之中的迴答,步成叡氣定神閑地夾了一筷子菜,悠悠咀嚼,毫無防備開門見山引入正題。
“朕知你與成風一心為護啟安太平,從未拘泥於兒女情長。
可啟安向來以孝治天下,湘妃近年身子欠安,興許也與老來未能享受子孫繞膝之樂有關。
身為皇室中人,不止要於社稷上身先士卒,更應於孝道上躬先表率。
所謂忠孝兩全,忠於君,孝於親,皇兄可明白?”
步成叡用不溫不火的語氣,說出發人深省之言,不可謂不思慮周全,心思深沉。
步成驍聞言,始終懸著的心悄然落下,應承道:“微臣明白。”
生於皇室,身經百戰多年,步成叡的敲打與言外之意,他如何會聽不明白?
其實步成叡忌憚他在商羽權威勢重,想要掣肘於他,大可不必以湘妃為要挾。
身為天子,隻要一句話,一道聖旨,他便隻能俯首聽命。
且他做夢都想著有朝一日能迴京都。
商羽山高路遠,阿予發生任何事,他都鞭長莫及。
隻要能離阿予近一點,無論是何種方式,都無所謂。
步成叡如此大費周章,到底還是出於全盤考慮,謹慎到不願留絲毫隱患。
好一招杯酒釋兵權。
他壓下內心澎湃的喜悅,不動聲色,以退為進,順勢開口。
“隻是望陛下恕罪,微臣一心為國,尚無成家之心。
然微臣離京日久,同湘妃一樣,朝斯夕斯,念茲在茲。
微臣請求革去大將軍一職,留任京都,閑時入宮探望湘妃,以全孝道。”
話音落下,步成叡倒酒的動作一頓,眼底的狐疑一閃而逝。
他承認,步成驍是父皇諸多皇子中聰慧絕倫的存在,其智謀不在他之下。
想必玉公公出現那一刻,步成驍便已然猜到此行的真正目的。
而今表現得如此痛快,是故意試探?還是另有所圖?
步成叡暗自將滿腹疑雲深藏,緩緩注滿了酒盞,同樣順勢而為道:“既是皇兄所願,朕自當滿足。”
正事說完,步成驍再陪著步成叡逢場作戲推杯換盞了幾個來迴,述職一事對方隻字未提,更可見不過是幌子。
一壺酒再次見底,步成驍佯裝不慎酒力,請求告退。
步成叡亦未挽留,隻叫來玉公公,沉聲吩咐。
“玉祿,遣人送恭王迴府。”
頓了頓,看向窗外的夜色,醉意朦朧道:“擺駕美人殿,朕去瞧瞧阿予。”
步成驍拱手行禮的動作一頓,深邃的眼底翻湧起無盡複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