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釀麵筋是江蘇省無錫市著名的傳統菜肴,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獨特的地方風味。


    曆史淵源


    肉釀麵筋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時期,它原係無錫四時新菜館的名菜,後來逐漸成為無錫人家家戶戶都會燒煮的一道風味菜。


    無錫清水油麵筋是這道菜的關鍵食材之一,其曆史也相當悠久。據說,最早的清水油麵筋是由尼姑庵裏的師太發明的。相傳在五裏街梢的大德橋畔有座尼姑庵,庵裏的燒飯師太常用生麩當主料,製作出的菜肴在素齋席上備受稱讚。有一次,準備好的生麩因約定來庵堂念佛坐夜的老太太沒來而麵臨過夜不能食用的問題。師太便嚐試將生麩放鹽後煎一下以防發餿,由於油多了些,她又把生麩剪成小塊扔進油鍋並用鏟刀翻攪。結果炸出了一個個金黃澄亮的空心圓球,品嚐後發現鬆脆、噴香又鮮美,於是給這種油炸生麩空心圓子起名為“油麵筋”,並慢慢流傳開來。


    菜品特色


    1. 獨特食材:以無錫清水油麵筋和新鮮的肉餡為主要原料。油麵筋是用素油炸製而成,大小均勻、金黃溜圓、油光閃亮、皮薄鬆脆。


    2. 豐富口感:柔軟的麵筋外皮包裹著飽滿的肉餡,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口感豐富,既有麵筋的韌性,又有肉餡的鮮嫩。


    3. 口味多樣: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味道,常見的是“濃油赤醬”的做法,也可以白燒煮湯,各具風味。


    4. 寓意美好:在無錫人的年夜飯中,肉釀麵筋象征著團團圓圓,具有濃厚的節日氛圍和家庭寓意。


    製作方法


    以下是一種常見的肉釀麵筋製作方法:


    用料:


    肉餡:200克(建議三分肥七分瘦)


    油麵筋:適量


    蔥薑末:適量


    蠔油:1勺


    老抽:1勺


    生抽:1\/2勺


    白糖:適量


    料酒:適量


    鹽:1克


    雞蛋:1個


    澱粉:適量


    步驟:


    1. 準備肉餡,將蔥薑末加入肉餡中,再放入生抽、料酒、蠔油和鹽,攪拌均勻。


    2. 接著加入一個雞蛋液和少量澱粉,沿著同一方向充分攪拌,使肉餡上勁,這樣能讓成品的肉更加鬆軟。攪拌好的肉餡放置一旁,冷藏20分鍾待用。


    3. 用筷子在油麵筋中間戳一個小洞,將裏麵的筋絡向周圍推壓,以便更好地塞入肉餡。


    4. 用筷子把肉餡一點點地塞進油麵筋中,盡量塞得緊實一些,避免煮的時候肉餡鬆散。全部塞好後,用幹澱粉給麵筋封口。


    5. 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後倒入塞好肉餡的麵筋。


    6. 加入老抽和白糖,轉小火慢燒約45分鍾,讓麵筋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


    7. 最後淋入蠔油,開大火收汁,使湯汁變得濃稠一些,即可出鍋。


    製作小貼士


    1. 選用的豬肉最好是三分肥七分瘦,這樣製成的肉餡口感更佳,不會過於油膩或幹柴。


    2. 攪拌肉餡時要始終沿著同一個方向,這樣可以使肉餡更加上勁,吃起來更有彈性。


    3. 塞肉餡時要耐心且盡量塞實,確保麵筋飽滿,但注意洞不要挖得太大,以免煮的時候肉餡漏出。


    4. 煮麵筋時的水量不宜過多,剛好沒過麵筋即可,以保證味道濃鬱。


    5. 調味時,可以根據個人口味適當調整老抽、生抽和白糖的用量,喜歡顏色深一些的可以多放一點老抽。


    搭配建議


    肉釀麵筋口感豐富,可以單獨作為一道主菜食用。為了達到膳食平衡,也可搭配一些清淡的蔬菜,如炒青菜、西蘭花等,既能解膩,又能增加營養的均衡。


    營養價值


    這道菜兼具了豬肉和油麵筋的營養。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以及礦物質等。而油麵筋主要由小麥蛋白質粉製成,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此外,在製作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香菇、冬筍等配菜,進一步豐富了菜肴的營養成分。


    文化內涵


    肉釀麵筋不僅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更是無錫飲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體現了無錫人對傳統美食的傳承和創新,也反映了當地家庭的溫馨和團圓氛圍。在重要的節日或家庭聚會時,肉釀麵筋常常成為餐桌上的主角,傳遞著親情和溫暖。


    無論是日常飲食還是節日盛宴,江蘇肉釀麵筋都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人們的喜愛。它承載著曆史的記憶,展現了地方特色,每一口都讓人品味到無錫的獨特風味和文化底蘊。嚐試親手製作這道菜肴,不僅能享受美食帶來的滿足,還能感受到傳統烹飪技藝的魅力。不同的家庭可能會有一些細微的製作差異,但不變的是那份對美食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美好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經典奶茶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經典奶茶家並收藏發現不一樣的美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