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至陽子犯難的是,他沒有下手之處。
上次在霍大長老家,他能夠完美地扯出倭奴,因為有實物證據,起碼有那把刀讓他感應,那個時候,他至陽子並沒有做什麽手腳。
今天可就不同了,在這個院子及周圍,沒有任何可疑之處,隻能從這個病上,推斷出有人動了手腳。
但這個人是誰,是不能從病上看出來的。他至陽子還沒有讓時光倒流的本事。
所以,他雖然在打坐,內心裏卻是一籌莫展,神識也不由得恍惚起來。
至陽子沒了轍!
可見,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哪怕是至陽子這種半仙也不行。
他想起了章劍的名言:有困難,找三段。
然並卵,前麵已經講過,這個三段論是要建立在一定信息基礎上的。
轉了一圈,還是沒有辦法。
老是光這樣坐著,它也不是個辦法!
急的他道心都有些不穩了。
忽然間,他腦海中靈光一閃,“旁邊這不是還站著一位醫學博士嗎?”
他從小到大,除了大黃和師父外,很少與別人為伴,學成後又多是自己一人雲遊曆練,養成了“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習慣。
今天兩人一起來此,他又不自覺地唱起了獨角戲。
想到這裏,他用神識與張子博溝通了起來。
至陽子問道:“子博,你既有深厚的國醫傳承,又是醫學博士,可謂見多識廣,對於這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什麽看法?”
張子博思考了一下,說:“對於這種病,我也是第一次見。
你知道,我是研究生命工程的,主攻方向是腦科學。
但在本科階段,也接受過醫學方麵的通識教育,那個時候,我還沒有選定研究方向,對於各種疾病都有過一定的了解,但研究不深。
“進入大二後,才確定了研究方向,我們宿舍的一個同學,就是研究皮膚病學的,他曾經提到過一種病毒,與郭豐的這種情況非常相似。
“這種病毒有一個極為駭人的名字,叫做神撻,就是被死神鞭撻的意思。
“它的症狀是,一旦感染了這種病毒,就會逐步蔓延起來,最後全身潰爛,到處都是傷痕,就像是被人鞭打了似的。
“它的特點是,中了這種病毒,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病情是不可逆的,一旦中招,隻有死路一條。
“它的感染方式是血液傳播,所以如果與病毒接觸的地方沒有傷口,也就不會被傳染。
“我看郭豐舵主得的,極有可能是這種病。
它的來曆極為邪惡,是倭奴侵略華夏時,在華夏人的活體上培育出來的。
“隨著倭奴的戰敗,這種病毒也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知道這種病毒的人極少,我的這位同學也是在一次偶爾的機會,得到了這方麵的資料。
“他在讀書期間,致力於這種病毒的研究,瘋狂地搜集這方麵的資料,但由於沒有樣本,最後也不得不罷手。”
張子博的話說完了,但餘音仍在至陽子腦海裏迴蕩。
有歡喜,但更多的是憤恨。
歡喜的是,不用編造什麽借口了,這一定是倭奴所為,治好了郭豐的病,建立統一戰線,那可就是板上釘釘了。
令人咬牙切齒憤恨的,是倭奴的慘無人道,它們利用華夏人的活體進行試驗,而試驗的目的是如何殘害人類。
“原以為它們已經遭到了報應,永遠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誰知道,現在卻又跑出來害人,怎麽能不讓人痛恨?”
俗話說,當你看見一隻蟑螂時,家裏正有無數隻蟑螂在開party!
一葉知秋呀!
“這種卑劣的手段都已經使了出來,暗裏還不知道隱藏著什麽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的滲透已經很深,不然也不會如此地明目張膽!”
感慨歸感慨,但現在還不是感慨的時候。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如果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至陽子害怕扯著蛋,也就從打坐恢複過來,睜開了眼睛。
眼神極為清澈,深不見底,不帶一絲感情地看著郭豐。
此時的郭豐忍受著劇痛,又自己坐了起來,下人要攙扶他,也被拒絕了。
被至陽子用這種眼神看著,得不到半點信息,他心裏在唿喊,“神仙爺爺,你倒是給句話呀,到底能不能治?”
但闖蕩了大半生,又被病魔折磨了這麽久,他知道,全部的希望在此一舉,他必須保持對至陽子的最大尊重,至陽子不說話,他也不敢開口。
過了大約三分鍾,整個院子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那些下人也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有的甚至流出了冷汗。
郭豐也感到極不自在,被至陽子這樣看著,就像被神靈凝視。
仿佛他的一切,都已經被至陽子看透,如果不是得了這種皮膚病,汗腺全部被破壞了,恐怕已經汗如雨下。
至陽子看氣氛也醞釀的差不多了,才開口道:“郭豐,你可知罪?”
郭豐聽到至陽子的問話,仿佛被雷霆劈中了一樣,得了這個病,難道是自己道德有虧?
他腦海裏迅速地閃過了這些年來的經曆。
他郭豐從小父母雙亡,隻有爺爺與他相依為命。
可黃鼠狼偏偷有病的雞,不久爺爺由於承受不住喪子之痛,也離他而去,到死都沒有閉上眼睛。
在老人的心裏,他還要把孫子撫養長大,但老天卻這麽無情,奪去了自己的生命。
隻留下五歲的孫子,現在又失去了自己,這最後給他遮風擋雨的臂膀,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也隻能自生自滅!
老人的不甘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老人是如何地不甘,郭豐沒有了任何依靠,這已經是鐵的事實。
鄉親們也可憐他,饑一頓飽一頓的給了他一些飯食,但誰家沒有幾張要吃飯的嘴?
陶淵明在《擬挽歌辭三首》中的第三首寫道: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麵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複朝。
千秋不複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是陶淵明為自己作的挽歌。
一代大詩人尚且如此,郭豐的爺爺,無論生前有千般好處,萬般是,也不可能用餘蔭庇護他一生。
而那個時候,每戶人家都十分困難,因此,好景不長,當同情之心退去時,他也就失去了活路。
上次在霍大長老家,他能夠完美地扯出倭奴,因為有實物證據,起碼有那把刀讓他感應,那個時候,他至陽子並沒有做什麽手腳。
今天可就不同了,在這個院子及周圍,沒有任何可疑之處,隻能從這個病上,推斷出有人動了手腳。
但這個人是誰,是不能從病上看出來的。他至陽子還沒有讓時光倒流的本事。
所以,他雖然在打坐,內心裏卻是一籌莫展,神識也不由得恍惚起來。
至陽子沒了轍!
可見,沒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哪怕是至陽子這種半仙也不行。
他想起了章劍的名言:有困難,找三段。
然並卵,前麵已經講過,這個三段論是要建立在一定信息基礎上的。
轉了一圈,還是沒有辦法。
老是光這樣坐著,它也不是個辦法!
急的他道心都有些不穩了。
忽然間,他腦海中靈光一閃,“旁邊這不是還站著一位醫學博士嗎?”
他從小到大,除了大黃和師父外,很少與別人為伴,學成後又多是自己一人雲遊曆練,養成了“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習慣。
今天兩人一起來此,他又不自覺地唱起了獨角戲。
想到這裏,他用神識與張子博溝通了起來。
至陽子問道:“子博,你既有深厚的國醫傳承,又是醫學博士,可謂見多識廣,對於這種情況,不知道有沒有什麽看法?”
張子博思考了一下,說:“對於這種病,我也是第一次見。
你知道,我是研究生命工程的,主攻方向是腦科學。
但在本科階段,也接受過醫學方麵的通識教育,那個時候,我還沒有選定研究方向,對於各種疾病都有過一定的了解,但研究不深。
“進入大二後,才確定了研究方向,我們宿舍的一個同學,就是研究皮膚病學的,他曾經提到過一種病毒,與郭豐的這種情況非常相似。
“這種病毒有一個極為駭人的名字,叫做神撻,就是被死神鞭撻的意思。
“它的症狀是,一旦感染了這種病毒,就會逐步蔓延起來,最後全身潰爛,到處都是傷痕,就像是被人鞭打了似的。
“它的特點是,中了這種病毒,在現有的醫療條件下,病情是不可逆的,一旦中招,隻有死路一條。
“它的感染方式是血液傳播,所以如果與病毒接觸的地方沒有傷口,也就不會被傳染。
“我看郭豐舵主得的,極有可能是這種病。
它的來曆極為邪惡,是倭奴侵略華夏時,在華夏人的活體上培育出來的。
“隨著倭奴的戰敗,這種病毒也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在這個世界上,知道這種病毒的人極少,我的這位同學也是在一次偶爾的機會,得到了這方麵的資料。
“他在讀書期間,致力於這種病毒的研究,瘋狂地搜集這方麵的資料,但由於沒有樣本,最後也不得不罷手。”
張子博的話說完了,但餘音仍在至陽子腦海裏迴蕩。
有歡喜,但更多的是憤恨。
歡喜的是,不用編造什麽借口了,這一定是倭奴所為,治好了郭豐的病,建立統一戰線,那可就是板上釘釘了。
令人咬牙切齒憤恨的,是倭奴的慘無人道,它們利用華夏人的活體進行試驗,而試驗的目的是如何殘害人類。
“原以為它們已經遭到了報應,永遠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誰知道,現在卻又跑出來害人,怎麽能不讓人痛恨?”
俗話說,當你看見一隻蟑螂時,家裏正有無數隻蟑螂在開party!
一葉知秋呀!
“這種卑劣的手段都已經使了出來,暗裏還不知道隱藏著什麽呢?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的滲透已經很深,不然也不會如此地明目張膽!”
感慨歸感慨,但現在還不是感慨的時候。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如果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至陽子害怕扯著蛋,也就從打坐恢複過來,睜開了眼睛。
眼神極為清澈,深不見底,不帶一絲感情地看著郭豐。
此時的郭豐忍受著劇痛,又自己坐了起來,下人要攙扶他,也被拒絕了。
被至陽子用這種眼神看著,得不到半點信息,他心裏在唿喊,“神仙爺爺,你倒是給句話呀,到底能不能治?”
但闖蕩了大半生,又被病魔折磨了這麽久,他知道,全部的希望在此一舉,他必須保持對至陽子的最大尊重,至陽子不說話,他也不敢開口。
過了大約三分鍾,整個院子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那些下人也感覺到了氣氛的不對,有的甚至流出了冷汗。
郭豐也感到極不自在,被至陽子這樣看著,就像被神靈凝視。
仿佛他的一切,都已經被至陽子看透,如果不是得了這種皮膚病,汗腺全部被破壞了,恐怕已經汗如雨下。
至陽子看氣氛也醞釀的差不多了,才開口道:“郭豐,你可知罪?”
郭豐聽到至陽子的問話,仿佛被雷霆劈中了一樣,得了這個病,難道是自己道德有虧?
他腦海裏迅速地閃過了這些年來的經曆。
他郭豐從小父母雙亡,隻有爺爺與他相依為命。
可黃鼠狼偏偷有病的雞,不久爺爺由於承受不住喪子之痛,也離他而去,到死都沒有閉上眼睛。
在老人的心裏,他還要把孫子撫養長大,但老天卻這麽無情,奪去了自己的生命。
隻留下五歲的孫子,現在又失去了自己,這最後給他遮風擋雨的臂膀,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也隻能自生自滅!
老人的不甘就可想而知了。
不管老人是如何地不甘,郭豐沒有了任何依靠,這已經是鐵的事實。
鄉親們也可憐他,饑一頓飽一頓的給了他一些飯食,但誰家沒有幾張要吃飯的嘴?
陶淵明在《擬挽歌辭三首》中的第三首寫道: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
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麵無人居,高墳正嶣嶢。
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複朝。
千秋不複朝,賢達無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這是陶淵明為自己作的挽歌。
一代大詩人尚且如此,郭豐的爺爺,無論生前有千般好處,萬般是,也不可能用餘蔭庇護他一生。
而那個時候,每戶人家都十分困難,因此,好景不長,當同情之心退去時,他也就失去了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