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章劍仍在練氣。
隻見他坐在蒲團上,雙眼似閉非閉,頭微低,有一種眼觀鼻、鼻觀心的感覺。
雙腿盤坐,頭有一種向上頂的意,脊背挺直如劍,兩手結了一個子午訣,不時鼻吸鼻吸,如不靠近仔細聽,真是微不可聞。
章劍由三體樁轉為盤坐式,已經有一個小時。
在此之前,他一直紮三體樁。
但三體樁畢竟是形意拳的樁功,它對應的是動功。
動功當然沒有什麽問題,但現在章劍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積累內氣,可能盤坐更為合適。
對於章劍來說,形意拳也好,三體式也罷,哪怕是下勢樁,隻不過是敲門磚而已。
《內功經》這個門敲開了,敲門磚當然可以先放下了,按照《內功經》的口訣修煉才是正途。
三體樁練習了十來天,要說完全適應吧,恐怕還說不上,站立式總是讓他有種不踏實的感覺,難以真正進入狀態。
於是他幹脆在蒲團上盤坐下來,才真正做到了心無旁騖。
坐在蒲團上,唿氣時,他感覺腹中之氣,從下丹田進入氣海,吸氣時,有一部分從氣海透過下丹田而出,上行到中丹田。
如此循環往複,總有大部分氣匯入到氣海之內,可見積累內氣卓有成效。
忽然,他不自覺地深吸了一口氣,口鼻皆停止了唿吸,腹部下丹田的跳動,也幾乎靜止了下來。
忽然間,他似乎看到了姬如龍在房間內盤坐,三熊在客廳內交流心得體會。
章劍就想走近三熊,坐在沙發上與他們交流,但他發出的聲音,三熊似乎聽不到一般,沒有一個人理睬他。
章劍不由得撓了撓頭,卻什麽也沒有撓到,心裏一驚,忽然醒轉過來。原來自己還是坐在蒲團上,並沒有走出房間,仍沉浸在打坐之中。
如果他有經驗的話,就會知道,自己剛才已經入靜。
他不由得一陣疑惑,難道自己出現了幻覺?
再感覺一下自己的氣海,似乎沒有一開始那麽空空蕩蕩了,而是有一個充盈的感覺,章劍大吃一驚。
他感覺自己好像做了一個夢,怎麽一下子氣海,就吸納了這麽多內氣?
在男生宿舍樓二樓,張子博坐在房間的蒲團上,也在打坐著,似乎陷入到了入靜之中。
他們宿舍,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說起張子博,這也是一位超級天才。
他出生在中原省涅陽市,據說是醫聖後裔,傳至張子博已是第六十代。
作為國醫世家,他從小便跟隨爺爺學習。爺爺坐堂時,他便搬個小板凳坐在一旁,閑暇時,就幫爺爺捶捶腿、捏捏肩。
老爺子當然不需要他捶腿、捏肩,世代國醫世家,幾十代的傳承,怎麽可能坐坐堂,就會勞累呢?
老爺子享受的是天倫之樂,這種享受,可是什麽都比不上的。
張子博是爺爺一手帶大的。
自從他會說話起,爺爺就隨時隨地帶著他,爺倆同吃同住。
一開始他不認識字,爺爺便把國醫知識編成歌訣,兩人像唱歌一樣每天唱誦。
待得大了點,便引導他從入門到高深,讀了許多的醫書,可以說,自識字起,張子豪所讀的醫書,起碼有上千本。
華夏的醫書可以說汗牛充棟,雖說上千本醫書,隻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每一本,都是爺爺精心挑選的,自然皆是精品中的精品。
等到張子博十歲左右,他便可以與爺爺討論國醫的問題了。
在他十二歲生日的那天,爺爺允許他坐堂診斷,提出治療方案,由於他年齡還小,隻能由爺爺代開藥方,也治好了幾個疑難雜症,一時小神醫張子豪遠近聞名。
爺爺看他在望、聞、問、切診斷上,已經掌握到了精髓,便教了他望氣之術。
醫家的望氣之術與風水的望氣之術,道理雖有相通之處,但更加高深難學。
因為風水畢竟是看格局,而醫家是看氣色,格局有跡可尋,而氣色相同,病因不同,也十分常見,這就要考驗醫生個人的內在修養,也就是個人的修為了。
醫家其實也出自道家,隻不過從道家分支出來以後,更注重的是利用五髒六腑、氣血、陰陽達到固本兼治的效果,具有實證主義色彩。
至於道醫的禳星延壽、驅邪治病、風水調理、符鎮等,則涉獵的較少了。
但張家作為曆史久遠的國醫世家,還保留了許多道醫的傳承,望氣之術便是其中之一。
說起望氣之術,完全不用望、聞、問、切,搭眼一看病人,便能開出藥方,往往效果十分神奇。
根本原因在於,醫生修煉了醫家內功,能夠看到氣色之後隱藏的病因,功夫高深的,甚至能夠看到病人的五髒六腑。
這種診斷可比望、聞、問、切快捷準確的多。
這望氣之術的基礎,便是內功的修煉。
曆史上的名醫,修煉內功也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是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和李時珍。
傳說扁鵲內功的修煉,已經到了可以隔牆看物、透視人體的地步,《列子湯問》中記載了扁鵲的一次換心手術,就是因為他能透視病人的心髒。
華佗創編了“五禽戲”,這“五禽戲”是一種極為出名的導引之術,他也修煉到了透視人體的能力,後人稱其為“神目”,曾經發現曹操頭疼病的病根出在腦部,需要進行開顱手術。
孫思邈更是修道之人,他不僅僅是修煉內功那麽簡單,主要修煉的是內丹功。
宋朝時,他被追封為“妙應真人”,據說逝世後入殮時,隻剩下一身衣物,人卻飄然而去,不知其蹤。
李時珍也是一位修道之人,他認真學習了張紫陽真人的《八脈經》,著有《奇經八脈考》,修煉出了反觀內照的能力。
傳說醫聖有“察斷人病初起於微末,掌握生死之轉機”的能力,曾用望氣之法斷定,朝中高官王仲宣有病。
並且告訴他二十年後才會發作,症狀是掉眉毛,眉毛掉完後半年就會死去,讓他趕快服用“五石湯”。
王仲宣認為醫聖盡管醫術出神入化,但斷定二十年後的病,也是無稽之談,根本沒有服藥。
20年後,王仲宣果然開始掉眉毛,又過了187天,就不幸死去了。
張子博在爺爺的指導下,小小年紀就修煉了家傳的內功。
十五六歲時,便學會了望氣之術,醫學水平甚至超越了爺爺。
按說出身國醫世家,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把醫聖的傳承發揚光大。
但高考時,他卻沒有報考國醫專業,而是報考了生命工程專業。
用他的話說,在醫科大學裏,已經沒有國醫方麵的知識,可以供他學習了。
他想在更微觀的世界裏,探索人體的奧秘,把醫聖他老人家的傳承向前推進一步。
入學後,他四年內完成了本碩博連讀,尤其擅長針灸在腦科學上的應用,剛出校門不久,就被爺爺送到了這裏。
隻見他坐在蒲團上,雙眼似閉非閉,頭微低,有一種眼觀鼻、鼻觀心的感覺。
雙腿盤坐,頭有一種向上頂的意,脊背挺直如劍,兩手結了一個子午訣,不時鼻吸鼻吸,如不靠近仔細聽,真是微不可聞。
章劍由三體樁轉為盤坐式,已經有一個小時。
在此之前,他一直紮三體樁。
但三體樁畢竟是形意拳的樁功,它對應的是動功。
動功當然沒有什麽問題,但現在章劍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積累內氣,可能盤坐更為合適。
對於章劍來說,形意拳也好,三體式也罷,哪怕是下勢樁,隻不過是敲門磚而已。
《內功經》這個門敲開了,敲門磚當然可以先放下了,按照《內功經》的口訣修煉才是正途。
三體樁練習了十來天,要說完全適應吧,恐怕還說不上,站立式總是讓他有種不踏實的感覺,難以真正進入狀態。
於是他幹脆在蒲團上盤坐下來,才真正做到了心無旁騖。
坐在蒲團上,唿氣時,他感覺腹中之氣,從下丹田進入氣海,吸氣時,有一部分從氣海透過下丹田而出,上行到中丹田。
如此循環往複,總有大部分氣匯入到氣海之內,可見積累內氣卓有成效。
忽然,他不自覺地深吸了一口氣,口鼻皆停止了唿吸,腹部下丹田的跳動,也幾乎靜止了下來。
忽然間,他似乎看到了姬如龍在房間內盤坐,三熊在客廳內交流心得體會。
章劍就想走近三熊,坐在沙發上與他們交流,但他發出的聲音,三熊似乎聽不到一般,沒有一個人理睬他。
章劍不由得撓了撓頭,卻什麽也沒有撓到,心裏一驚,忽然醒轉過來。原來自己還是坐在蒲團上,並沒有走出房間,仍沉浸在打坐之中。
如果他有經驗的話,就會知道,自己剛才已經入靜。
他不由得一陣疑惑,難道自己出現了幻覺?
再感覺一下自己的氣海,似乎沒有一開始那麽空空蕩蕩了,而是有一個充盈的感覺,章劍大吃一驚。
他感覺自己好像做了一個夢,怎麽一下子氣海,就吸納了這麽多內氣?
在男生宿舍樓二樓,張子博坐在房間的蒲團上,也在打坐著,似乎陷入到了入靜之中。
他們宿舍,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說起張子博,這也是一位超級天才。
他出生在中原省涅陽市,據說是醫聖後裔,傳至張子博已是第六十代。
作為國醫世家,他從小便跟隨爺爺學習。爺爺坐堂時,他便搬個小板凳坐在一旁,閑暇時,就幫爺爺捶捶腿、捏捏肩。
老爺子當然不需要他捶腿、捏肩,世代國醫世家,幾十代的傳承,怎麽可能坐坐堂,就會勞累呢?
老爺子享受的是天倫之樂,這種享受,可是什麽都比不上的。
張子博是爺爺一手帶大的。
自從他會說話起,爺爺就隨時隨地帶著他,爺倆同吃同住。
一開始他不認識字,爺爺便把國醫知識編成歌訣,兩人像唱歌一樣每天唱誦。
待得大了點,便引導他從入門到高深,讀了許多的醫書,可以說,自識字起,張子豪所讀的醫書,起碼有上千本。
華夏的醫書可以說汗牛充棟,雖說上千本醫書,隻是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每一本,都是爺爺精心挑選的,自然皆是精品中的精品。
等到張子博十歲左右,他便可以與爺爺討論國醫的問題了。
在他十二歲生日的那天,爺爺允許他坐堂診斷,提出治療方案,由於他年齡還小,隻能由爺爺代開藥方,也治好了幾個疑難雜症,一時小神醫張子豪遠近聞名。
爺爺看他在望、聞、問、切診斷上,已經掌握到了精髓,便教了他望氣之術。
醫家的望氣之術與風水的望氣之術,道理雖有相通之處,但更加高深難學。
因為風水畢竟是看格局,而醫家是看氣色,格局有跡可尋,而氣色相同,病因不同,也十分常見,這就要考驗醫生個人的內在修養,也就是個人的修為了。
醫家其實也出自道家,隻不過從道家分支出來以後,更注重的是利用五髒六腑、氣血、陰陽達到固本兼治的效果,具有實證主義色彩。
至於道醫的禳星延壽、驅邪治病、風水調理、符鎮等,則涉獵的較少了。
但張家作為曆史久遠的國醫世家,還保留了許多道醫的傳承,望氣之術便是其中之一。
說起望氣之術,完全不用望、聞、問、切,搭眼一看病人,便能開出藥方,往往效果十分神奇。
根本原因在於,醫生修煉了醫家內功,能夠看到氣色之後隱藏的病因,功夫高深的,甚至能夠看到病人的五髒六腑。
這種診斷可比望、聞、問、切快捷準確的多。
這望氣之術的基礎,便是內功的修煉。
曆史上的名醫,修煉內功也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是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和李時珍。
傳說扁鵲內功的修煉,已經到了可以隔牆看物、透視人體的地步,《列子湯問》中記載了扁鵲的一次換心手術,就是因為他能透視病人的心髒。
華佗創編了“五禽戲”,這“五禽戲”是一種極為出名的導引之術,他也修煉到了透視人體的能力,後人稱其為“神目”,曾經發現曹操頭疼病的病根出在腦部,需要進行開顱手術。
孫思邈更是修道之人,他不僅僅是修煉內功那麽簡單,主要修煉的是內丹功。
宋朝時,他被追封為“妙應真人”,據說逝世後入殮時,隻剩下一身衣物,人卻飄然而去,不知其蹤。
李時珍也是一位修道之人,他認真學習了張紫陽真人的《八脈經》,著有《奇經八脈考》,修煉出了反觀內照的能力。
傳說醫聖有“察斷人病初起於微末,掌握生死之轉機”的能力,曾用望氣之法斷定,朝中高官王仲宣有病。
並且告訴他二十年後才會發作,症狀是掉眉毛,眉毛掉完後半年就會死去,讓他趕快服用“五石湯”。
王仲宣認為醫聖盡管醫術出神入化,但斷定二十年後的病,也是無稽之談,根本沒有服藥。
20年後,王仲宣果然開始掉眉毛,又過了187天,就不幸死去了。
張子博在爺爺的指導下,小小年紀就修煉了家傳的內功。
十五六歲時,便學會了望氣之術,醫學水平甚至超越了爺爺。
按說出身國醫世家,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把醫聖的傳承發揚光大。
但高考時,他卻沒有報考國醫專業,而是報考了生命工程專業。
用他的話說,在醫科大學裏,已經沒有國醫方麵的知識,可以供他學習了。
他想在更微觀的世界裏,探索人體的奧秘,把醫聖他老人家的傳承向前推進一步。
入學後,他四年內完成了本碩博連讀,尤其擅長針灸在腦科學上的應用,剛出校門不久,就被爺爺送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