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藍玉:上位,這個叫做黃銅,可合鑄銅錢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工開物?”
老朱怔了一會兒,又點點頭,感覺這名字聽著就有點靠譜,然後意味深長地看了藍玉一眼,淡淡地問了一句:
“好了,扯那麽多,你到底想說什麽?”
咳咳,
藍玉清清嗓子:
“上位,臣最近很愧疚,就想著要補救一下……額,剛好家裏又找到這個玩意兒,臣就想,咱們大明朝搞寶鈔,不就是缺銅嗎?這銅錢,銅用多了又沒有,用少了,又不耐用……
額,臣想,有了高爐就不同了啊!咱們可以煉倭鉛啊!把倭鉛和銅煉在一起,銅四鉛六(倭鉛即鋅),不就省下來了嗎?”
嗯嗯,
老朱又看了兩遍,見上麵寫得清清楚楚——
倭鉛與銅水合鑄,其銅色錚亮,質地堅硬,數十年後,依舊如新。
這麽說,
倒是能解燃眉之急咯?
可以一下就省掉五六成的銅!
那就確實夠了,而且還耐用,不用每年都換新。
不過,
藍玉現在拿出來是什麽意思?他一向疑心病重,這時從頭到腳再看藍玉,感覺像有什麽套路似的?
“上位,臣隻是偶爾冒出來的念頭,也不知道妥不妥,也沒有問過誰,就想著趕緊拿給上位來看啊……說到底,臣很久不見上位,也有點怕外麵的閑言閑語……”
藍玉感覺有點發虛,趕緊解釋。
哦,
這倒是。
老朱感覺這個理由靠譜了,但忍不住又問:
“沒給人看過?”
“沒有!”
哦哦,
那就好、那就好啊。
老朱哢嚓一聲,又磕了一顆南瓜子,嚼了嚼說:
“你這張紙,還是有用的……藍玉啊,汪廣洋、胡惟庸也都上了幣製更張之策,咱看著,這兩個宰相,都還不如你呢……咱明兒就叫戶部和工部的人去合計著幹吧……”
唉……
他長長歎了口氣,又走到殿門旁邊,看著正午時分的陰沉天氣,忽然像是自言自語地冒出一句:
“藍玉啊,咱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忠是奸啊……”
啊?
藍玉趕緊跪著過來,大聲喊:
“上位!臣是忠的!”
忠的?
老朱沉默良久,忽然迴頭看看他:
“藍玉啊,咱看著,這天下也該打打仗了……燕王在北平摩拳擦掌的,請戰好幾迴了,咱沒準他,你也可以先準備著了……”
“是!上位。”
老朱實在想不透偽鈔案那麽廣的牽連,藍玉、陸仲亨這夥兔崽子一個個毫發無傷?到底是太厲害了?還是運氣太好?還是後麵有人?這一年多來,還真弄不清楚了。
不過,
這時他也不想多傷腦筋,看看手裏的南瓜子:
“藍玉,這玩意兒叫什麽來著?”
“上位,這叫南瓜,它的籽隻要沒炒過,都能種,種出來的瓜又大又甜啊……”
哦哦,
南瓜、南瓜啊……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藍玉感覺他心不在焉,趕緊趁機溜了。一出宮門,感覺渾身輕鬆了幾十斤,連身上都暖和起來了。
……
數日後,
胡惟庸在集賢樓擺了宴席,把付友德、馮勝、楊璟、陳德、顧時、耿再成等平常跟著李善長的淮西勳貴請出來賠罪。
因為這次本來是要打擊藍玉、陸仲亨他們,結果反而搞死了四個不顯眼的,這些人就成了驚弓之鳥,對李善長、胡惟庸也心生芥蒂了。這段時間,連付友德、馮勝都不願意去李善長府上。
已經好一會兒了,胡惟庸給他們一一敬酒,不斷賠罪,語氣謙卑到了極點。這些人臉色稍稍和緩下來。
這時,
胡惟庸又站起來,團團作揖,一臉誠摯地說:
“各位侯爺,胡某說了一晚上了,真的不關我的事……很可能是汪廣洋、劉伯溫他們在暗中幫著藍玉他們啊!否則案卷怎麽會在胡楨手上丟了?你們要是不信,我,我真的就隻能以死明誌了!”
他想了好幾天,覺著不管真相到底怎麽樣?隻要把藍玉和劉伯溫、汪廣洋綁在一起就對了!反正誰也查不出來。
啊?
不可不可!
幾個人趕緊上去拉住。其他人也隻好接受了道歉,反過來就罵劉伯溫、汪廣洋。
“特麽的!”
“我就說了!怎麽會這樣呢!”
“原來還是劉伯溫那條老狗!”
“他娘的!還放話說是什麽妖人下蠱?”
“什麽妖人?劉伯溫不就是妖人?”
“胡相國,老相國退下來了,你得給咱們撐著啊!”
“是啊,胡相國,上位動了殺心,你得維護著啊!”
“……”
胡惟庸連連抱拳作揖,一副語重心長:“各位既然看得起胡某,胡某就是打死,也不能讓別人陷害各位!”
好!
好!
胡相國仗義!
咱們這些人就靠你了!、
胡相國,幹了這碗!
這些人想到老朱自從周德興案之後性情大變,殺起功臣來已經毫無手軟,語氣就跟吃飯一樣,當然是嚇得不輕。而李善長一向都是明哲保身的人,根本靠不住,對此大家也都很清楚。
於是,
這時就紛紛給胡惟庸敬酒。
酒過三巡,
大家再次議論起藍玉、汪廣洋,感覺如果這兩個勢力聯合在一起,那大家就可以洗洗睡了,再次是罵聲一片。
胡惟庸對老朱的心思已經拿捏得很準,深知老朱現在根本不在乎誰,反正目的就是把勳貴、江南士紳全都打平,自己隻管遞刀子就行了。等打到天怒人怨,群情激憤的時候,這天下還姓不姓朱就不知道了。
而要打擊江南士紳,最好的辦法就是扯上張士誠。畢竟,他們很多人都對張士誠很懷念,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了。
於是他漫不經心地說:
“各位,要出了這口惡氣也不難,我看,上位如今心情鬱結啊……那麽多人勾結方國珍餘部,上位這幾天是茶飯不思啊……各位,你們想,有人勾結方國珍餘部,難道就沒有人勾結張士誠的餘黨?”
對對!
是這個理!
大家被胡惟庸忽悠,此時恨透了劉伯溫、汪廣洋。一時間,個個出謀劃策,一定要找迴這個場子。
忽然,
顧時想起了一件事,說道:
“胡相國,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額,有個文人叫高啟,大夥兒聽說過嗎?很有名的,這人經常說張士誠禮賢下士……
額,前幾年吧,蘇州府衙搬到了張士誠的王宮舊址,江南士紳們都去捧場啊,寫了好多詩詞……胡相國,依你看,這些文人跟張士誠餘黨有瓜葛嗎?”
老朱怔了一會兒,又點點頭,感覺這名字聽著就有點靠譜,然後意味深長地看了藍玉一眼,淡淡地問了一句:
“好了,扯那麽多,你到底想說什麽?”
咳咳,
藍玉清清嗓子:
“上位,臣最近很愧疚,就想著要補救一下……額,剛好家裏又找到這個玩意兒,臣就想,咱們大明朝搞寶鈔,不就是缺銅嗎?這銅錢,銅用多了又沒有,用少了,又不耐用……
額,臣想,有了高爐就不同了啊!咱們可以煉倭鉛啊!把倭鉛和銅煉在一起,銅四鉛六(倭鉛即鋅),不就省下來了嗎?”
嗯嗯,
老朱又看了兩遍,見上麵寫得清清楚楚——
倭鉛與銅水合鑄,其銅色錚亮,質地堅硬,數十年後,依舊如新。
這麽說,
倒是能解燃眉之急咯?
可以一下就省掉五六成的銅!
那就確實夠了,而且還耐用,不用每年都換新。
不過,
藍玉現在拿出來是什麽意思?他一向疑心病重,這時從頭到腳再看藍玉,感覺像有什麽套路似的?
“上位,臣隻是偶爾冒出來的念頭,也不知道妥不妥,也沒有問過誰,就想著趕緊拿給上位來看啊……說到底,臣很久不見上位,也有點怕外麵的閑言閑語……”
藍玉感覺有點發虛,趕緊解釋。
哦,
這倒是。
老朱感覺這個理由靠譜了,但忍不住又問:
“沒給人看過?”
“沒有!”
哦哦,
那就好、那就好啊。
老朱哢嚓一聲,又磕了一顆南瓜子,嚼了嚼說:
“你這張紙,還是有用的……藍玉啊,汪廣洋、胡惟庸也都上了幣製更張之策,咱看著,這兩個宰相,都還不如你呢……咱明兒就叫戶部和工部的人去合計著幹吧……”
唉……
他長長歎了口氣,又走到殿門旁邊,看著正午時分的陰沉天氣,忽然像是自言自語地冒出一句:
“藍玉啊,咱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忠是奸啊……”
啊?
藍玉趕緊跪著過來,大聲喊:
“上位!臣是忠的!”
忠的?
老朱沉默良久,忽然迴頭看看他:
“藍玉啊,咱看著,這天下也該打打仗了……燕王在北平摩拳擦掌的,請戰好幾迴了,咱沒準他,你也可以先準備著了……”
“是!上位。”
老朱實在想不透偽鈔案那麽廣的牽連,藍玉、陸仲亨這夥兔崽子一個個毫發無傷?到底是太厲害了?還是運氣太好?還是後麵有人?這一年多來,還真弄不清楚了。
不過,
這時他也不想多傷腦筋,看看手裏的南瓜子:
“藍玉,這玩意兒叫什麽來著?”
“上位,這叫南瓜,它的籽隻要沒炒過,都能種,種出來的瓜又大又甜啊……”
哦哦,
南瓜、南瓜啊……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藍玉感覺他心不在焉,趕緊趁機溜了。一出宮門,感覺渾身輕鬆了幾十斤,連身上都暖和起來了。
……
數日後,
胡惟庸在集賢樓擺了宴席,把付友德、馮勝、楊璟、陳德、顧時、耿再成等平常跟著李善長的淮西勳貴請出來賠罪。
因為這次本來是要打擊藍玉、陸仲亨他們,結果反而搞死了四個不顯眼的,這些人就成了驚弓之鳥,對李善長、胡惟庸也心生芥蒂了。這段時間,連付友德、馮勝都不願意去李善長府上。
已經好一會兒了,胡惟庸給他們一一敬酒,不斷賠罪,語氣謙卑到了極點。這些人臉色稍稍和緩下來。
這時,
胡惟庸又站起來,團團作揖,一臉誠摯地說:
“各位侯爺,胡某說了一晚上了,真的不關我的事……很可能是汪廣洋、劉伯溫他們在暗中幫著藍玉他們啊!否則案卷怎麽會在胡楨手上丟了?你們要是不信,我,我真的就隻能以死明誌了!”
他想了好幾天,覺著不管真相到底怎麽樣?隻要把藍玉和劉伯溫、汪廣洋綁在一起就對了!反正誰也查不出來。
啊?
不可不可!
幾個人趕緊上去拉住。其他人也隻好接受了道歉,反過來就罵劉伯溫、汪廣洋。
“特麽的!”
“我就說了!怎麽會這樣呢!”
“原來還是劉伯溫那條老狗!”
“他娘的!還放話說是什麽妖人下蠱?”
“什麽妖人?劉伯溫不就是妖人?”
“胡相國,老相國退下來了,你得給咱們撐著啊!”
“是啊,胡相國,上位動了殺心,你得維護著啊!”
“……”
胡惟庸連連抱拳作揖,一副語重心長:“各位既然看得起胡某,胡某就是打死,也不能讓別人陷害各位!”
好!
好!
胡相國仗義!
咱們這些人就靠你了!、
胡相國,幹了這碗!
這些人想到老朱自從周德興案之後性情大變,殺起功臣來已經毫無手軟,語氣就跟吃飯一樣,當然是嚇得不輕。而李善長一向都是明哲保身的人,根本靠不住,對此大家也都很清楚。
於是,
這時就紛紛給胡惟庸敬酒。
酒過三巡,
大家再次議論起藍玉、汪廣洋,感覺如果這兩個勢力聯合在一起,那大家就可以洗洗睡了,再次是罵聲一片。
胡惟庸對老朱的心思已經拿捏得很準,深知老朱現在根本不在乎誰,反正目的就是把勳貴、江南士紳全都打平,自己隻管遞刀子就行了。等打到天怒人怨,群情激憤的時候,這天下還姓不姓朱就不知道了。
而要打擊江南士紳,最好的辦法就是扯上張士誠。畢竟,他們很多人都對張士誠很懷念,這也不是什麽秘密了。
於是他漫不經心地說:
“各位,要出了這口惡氣也不難,我看,上位如今心情鬱結啊……那麽多人勾結方國珍餘部,上位這幾天是茶飯不思啊……各位,你們想,有人勾結方國珍餘部,難道就沒有人勾結張士誠的餘黨?”
對對!
是這個理!
大家被胡惟庸忽悠,此時恨透了劉伯溫、汪廣洋。一時間,個個出謀劃策,一定要找迴這個場子。
忽然,
顧時想起了一件事,說道:
“胡相國,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額,有個文人叫高啟,大夥兒聽說過嗎?很有名的,這人經常說張士誠禮賢下士……
額,前幾年吧,蘇州府衙搬到了張士誠的王宮舊址,江南士紳們都去捧場啊,寫了好多詩詞……胡相國,依你看,這些文人跟張士誠餘黨有瓜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