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你快看,這是金子做的嗎?”


    名叫金生的青年從李自成的身上搜出一塊金牌和一小方金印,他不識字,隻知道這兩樣東西可能是金子做的。


    中年村長接過兩樣東西,仔細看著上麵的印刻,頓時臉色大變。


    “金生,快,將此人就地掩埋,然後迴村通知大家搬離九宮山,咱們闖了大禍啊!”


    村長名叫程九伯,讀過書,認出上麵的字,正是李自成隨身金牌和印信,大順皇帝,在大明的民間的名聲還是非常響亮的。他沒敢透露李自成的名字,生怕走漏消息,趕緊命人將李自成的和親衛的屍體找地方草草埋了,然後迴村搬離九宮山。


    一天後,張鼐拖著傷軀將消息帶迴,大順上下立刻炸了鍋,群情激奮,向九宮山殺來,他們經過大範圍的搜索,終於找到李自成等人的埋身之所,然後展開報複,方圓百裏之內的村鎮都遭到了殺戮。


    李自成被殺,大順軍立刻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麵,尤其是在阿濟格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分裂已經不可避免。


    九宮山一處偏僻地帶,大順高級將領們聚在一起,討論接下來的路該怎麽走。


    此時大順名義上最高的將領就是澤侯田見秀,然後是錦侯袁宗第、磁侯劉芳亮、淮侯劉國昌、嶽侯劉世俊等大將,


    “諸位兄弟,先帝不幸罹難,大順不可一日無主,否則我十數萬大軍將即刻分崩離析!”田見秀率先說道。


    “澤侯說的有理,可是要推舉誰接任先帝之位?”袁宗第問道。


    淮侯劉國昌道:“眼下隻有忠王最合適!”


    大順忠王,李自成的三弟,名叫李自敬,此人一直跟隨李自成征戰,不過軍功並不顯著,目前正替李自成守靈。


    磁侯劉芳亮說道:“先帝雖然沒有兒女,但皇後尚在,這種傳位大事我們來決定會不會不合適?”


    李自成的皇後高桂英是巾幗英雄,一直在外征戰,沒有跟上和李自成南下,目前和李過、高一功等人會合,正在從四川轉戰。


    劉世俊道:“磁侯說的沒錯,不光是皇後,還有郢國公,豪侯,據探子迴報,他們就要走出四川,大順之位還是先等等吧。”


    豪侯就是李過,他是李自成的侄子,在大順軍中地位和聲望都很高,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小舅子,再加上皇後高桂英,而且他們集結整合了滯留在山陝西和漢中一帶的大順軍,等於說是另一半的大順。


    所以在場的大順軍分成兩派,一派支持李自敬立刻繼承大順,另一派想要等與李過匯合後再做打算。


    田見秀雖然職位最高,可兵力所剩不多,加上支持者也無法壓製反對的大順將領,而且外敵在前,也不想岌岌可危的大順崩塌,最終同意暫緩推舉李自敬登基。


    這場軍事會議牛金星全程沒有出現,他已經被大順的將領們徹底邊緣化。


    然而,大順軍因為沒有及時選出新的領導,後果立刻顯現,先是果毅將軍白旺被部將劉體仁殺死,隨即此人率領一部分大順軍投靠清廷,緊接著牛金星父子出逃,大順軍各部位置全部暴露,阿濟格率清軍主力襲殺,大順軍不敵,不斷退避,最終田見秀率領大順殘部不得不向北轉進,去與李過匯合。


    九江城,阿濟格正命令身邊文官寫他的輝煌戰報,他在陝西八戰八捷,克城四座,迫降三十八座,緊接著又占領河南、湖廣、江南一帶六十三城,共收舊明總兵二十,降軍近二十萬。更大破大順,李自成因此而亡,殘部分崩離析。


    此時的大順殘部在阿濟格看來已經對清廷沒有威脅,他的任務已經圓滿完成,在給朝廷的戰報發出後,留下一些旗兵鎮守要地,然後率領自己的鑲白旗主力班師迴朝。


    阿濟格離開,清廷開始治理所占領地區,大順各殘部得到了暫時喘息機會。


    另一處,多鐸一直在揚州附近積蓄實力準備反攻揚州,可阿濟格擊敗李自成大順的消息很快傳到他的手中。他和阿濟格雖然是兄弟,可兩人也是競爭關係,一方已經完美的完成任務,可他這邊卻遭到了釘子,尤其是自己損兵折將,就算他是多爾袞的兄弟,也一定會問責的,讓他非常焦急。


    “王爺,揚州城不影響大局,咱們這裏距離南京不遠,不如直接發兵南明中樞!”圖賴勸說道。


    多鐸眼睛大亮,自己光想著要拿下揚州城,忘記了近在咫尺的南京城,揚州城守軍不多,而且這幾日小雨連綿,風力很小,遼東軍的戰艦跟本無法逆流而上,不用擔心後背被偷襲。


    “好,我們即刻發兵南京!”


    多鐸大軍轉向,直撲南京城,他們選擇在瓜州渡江。結果守衛瓜州的鎮江巡撫直接逃離,掌管水師的靖虜伯鄭鴻逵一炮未放也跑了,他是鄭家之人,直接率領水師逃往福建。


    多鐸見南明守軍望風而逃,信心大增。


    揚州江麵,史可法看著足足四百多艘水師戰船順江而下,看著上麵的旗號捶足頓胸。


    “好一個鄭家,好一個靖虜伯,竟然不戰而逃,任清軍過江,罔為臣子!”


    劉少康在史可法身邊冷靜的看著這一切,他兵發揚州已經是全力而為,實在是沒有餘力去南京,而且就算去了也改變不了什麽,最多延緩一些時日而已。


    史可法派人前去質問鄭鴻逵,結果遇到了閉門羹,人家連理都沒有理,直接順流走了。


    “大將軍,南京危矣,您率軍坐鎮揚州,我帶兵前去支援。”


    劉少康本想告訴他去了沒用,但轉念一想史可法對明朝忠心耿耿,守氣節之人,就斷了相勸的念頭。


    “督師放心去,我會保護好南京,同時我會派人在你們身後接應,一旦發現事不可為,一定要折迴。”


    史可法向劉少康拜一拜,然後命令史德威和莊子固率軍六千士兵渡過長江,這六千人都是精銳,因為在揚州繳獲很大,他們甲胄齊全,火器眾多,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南京城,朱由崧正在禦花園內看戲,嘴裏哼著小曲,身邊有俏麗的宮女伺候,怡然自得。


    忽然,兩個太監跑了進來,當即叩頭跪拜。


    “陛下,大事不好了,清軍……清廷大軍已經渡過長江,距離南京城隻有三十裏!”


    “什麽……”朱由崧被嚇得從椅子上跌落,皇冠都摔掉了。


    “清軍不是在打揚州嗎,怎麽會這麽快南下?”


    “奴才不知,隻知道尚書大人正召集群臣議論事。”


    朱由崧此刻也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窩囊,如此大事竟然是兩個太監通知的,可現在他也來不及生氣,現在形勢危急,一時間不知道該做什麽。


    “陛下,清軍勢大,南京精銳都派出去了,恐怕無法堅守,不如先離開南京城,去投奔黃得功侯爺,他手下有一鎮兵馬,還有水師,等南京城形勢穩定後再迴來不遲!”一個太監勸道。


    朱由崧聽明白了,這是讓他秘密離開南京。


    “這不妥吧,怎麽也要通知尚書大人他們,然後派兵護衛,這樣安全一些。”


    另一個太監急道:“陛下,你可知先帝為何不移駕南京,還不是群臣攔著,耽誤了遷移時間!”


    朱由崧立刻被點醒,明朝皇帝有一句名言,叫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強敵在前,群臣需要他穩定軍心,自然不會讓他離開。


    “陛下,不要再猶豫了,清廷大軍不出半個時辰就會抵達,快走吧。”


    朱由崧終究是貪生怕死,很快被說動,當即招唿身邊的親信太監和宮女收拾一些金銀財寶,然後喬裝離開皇宮。


    就在朱由崧逃離南京之時,朝堂上群臣仍是爭吵不休,馬士英主張撤離南京,立刻南撤,阮大鉞主張投降,張慎言主張守城,等待周圍大軍勤王。


    馬士英最終還是權大一級,壓服其他重臣,棄守南京。然而,派人通知朱由崧之時才知道這位皇帝已經跑了。


    無奈,他立刻派人通知家眷離開南京城,然而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南京城百姓頓時陷入恐慌之中,此時已經根本沒有守衛來維持秩序,城內亂做一團。


    南京城混亂不堪,清軍卻大軍壓境,他們抵達後發現南京城周圍沒有任何守備,有兩座大營已經空了,輜重丟了一地。


    多鐸接到匯報後一度以為是陷阱,直到派人來到南京城門前探查才發現跪了一地的文武官員,這才仰天大笑。


    “上天庇佑,如今南北兩京都是大清的了,這偌大的華夏,用不了多久盡數收入囊中!”


    “豫親王威武,大清威武!”


    清兵清將們振臂高唿,兵不血刃拿下一國之都,還有比這更讓人興奮的事情嗎。


    “傳令,隨本王入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大海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冬青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冬青茶並收藏明末大海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