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心中再無神
神雕:開局絕頂武學,郭伯母倒追 作者:十萬電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輩!”
住持本以為這是佛門武學再次興盛的機會,沒想到著二位高人一現身已是重傷之軀,被楊過剛救治完就圓寂而去。
心底也是悲憤不已。
“聽苦字輩高僧說過,在他們還是個小沙彌時,寺廟內還有一位玄字輩高僧在世,其佛法深奧,武學更是精湛。”
“曾有兩位多年潛入藏經閣偷學武功的江湖高手後來走火入魔,卻被一位能夠以內力外放為氣牆的掃地高僧所救,二人起死迴生遁入空門,此後跟隨那位得道高僧修行,更是修為一日千裏。”
“二者皆乃當世絕頂高手,當時玄字輩高僧也皆為江湖一流高手,更勿論藏經閣那位高僧隱世,時值丐幫衰弱,大理段氏不出江湖,於是天下間皆以少室山為武學正宗,昌盛之時更是鎮壓中原武林氣運。”
“隻可惜百年足以讓許多過往化作夢幻泡影,到頭來依舊是夢幻一場,這二位前輩高人應當就是與那位吾等根本不可能見過的玄字輩高僧同時代的遁入空門的高人。”
住持說出二人的來曆。
在場僧眾皆是歎服。
他們本以為這二人是一百多歲,那可是江湖的活化石,沒想到活了兩百多歲啊!
別說玄字輩了,現在後山有兩位苦字輩高僧常年閉關不出已是寺內少數人知曉的隱秘。
而在這兩位高僧遁入空門之時,將苦字輩視作小沙彌的玄字輩還在氣血旺盛之年!
“事已成,晚輩也該暫且歇腳趕往終南山全真教了,以免夜長夢多。”
楊過剛要然讓人休息兩個時辰再出發。
卻聽得一聲悠悠的傳音。
“施主,還請到藏經閣一見。”
掃地僧再度傳音。
楊過聞言一看現場。
竟不知何時恰好少了一位老僧。
記憶裏那人的容貌也在一點點模糊不清。
枯榮禪功的亦枯亦榮,非枯非榮境界!
不可能吧。
還是說掃地僧後來又去過天龍寺修煉武功。
楊過當即下令讓所有人休整兩個時辰。
此刻他才與眾高僧拜別後一閃而過。
有人才剛看到楊過與住持告辭,楊過本人已出現在了院落邊緣。
藏經閣。
上一次來時還是偷學武功,此刻卻是光明正大受到了掃地僧的邀約。
不如藏經閣。
往日那股清涼依舊讓人心境舒暢。
隻見二樓窗邊。
一位老僧正在手持掃把望向窗外。
“楊少俠,為儒為道亦為僧,比起那位喜歡鬥酒的僧人卻給更是入世救世,真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顆佛心璀璨可照破山河萬朵。”
掃地僧不再傳音,卻是讓人聽得安心。
他什麽都知道。
蕭遠山,慕容博的掙紮知道,連鬥酒僧進入藏經閣寫下九陽真經也知道,包括楊過偷學武功之事也一清二楚。
“他們說得對,你是少數在學武功之前還要將經文看個清楚明白之人。”
“老僧觀楊少俠根骨上架,又有佛門智慧,將來不論身居何位都注定要隱世而去。”
“隻是為天下蒼生感謝楊施主的救世之心。”
鬥酒僧給楊過行禮。
他迴過身來樣貌很是普通,沒有傳說之中的佛相,有的是眾生相。
“大師可是修煉過天龍寺的枯榮禪功,方才在人群之中相見過一眼卻是隻一瞬就記不得,不知是否源自於亦枯亦榮。”
楊過本以為這是枯榮禪功的效果,所以掃地僧才能長生。
現在每一個人長生都有自己的手段。
段譽,虛竹是逍遙派內功加枯榮禪功,李青露和王語嫣是不老長春穀的泉水,鳩摩智是憑借內力深厚與境界修成了無上瑜伽密乘,蕭遠山與慕容博選擇了化功大法這種魔道邪功。
“長生,相貌。”
掃地僧看向楊過之時,容貌卻是悄然改變仿佛最頂級的易容術一般,可這不是幻覺,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
“老僧看遍了藏經閣的經書,也學遍了這裏所有的武功,每天以掃地清理藏經閣內外為生,起初啊隻是內力多,卻也不以為然。”
“後來經脈全部貫通,內力更多,於是能做到常人所不及的,別人內力護體,老僧能內力化作牆壁,別人能鬥轉星移,老僧將內力化作無形。”
“久而久之,走起路來也是奇快無比,隻是越是學武越覺得古怪,為何這世間的武功有限,而佛經裏的智慧無限,已是苦修佛法,歡樂一天勝過一天。”
“也不知何時體內的戾氣消散,再也不想學武,卻也忘記自己早就學遍了藏經閣內的所有武功。”
掃地僧看向楊過將真相說出。
“梵文易筋經本來才是原本,其縱然感悟卻也是練成而已,卻是不該有漢文易筋經的層數,武學寶典卻是沒有止境的,越是越練越深奧,若非勘破我相,人相尚且無法入門。”
“沒有了眾生相也就沒有了不變的容貌與執著心,沒有了壽者相也就不知生死何時終了。”
“那時易筋經好似不再是武功,而是講述佛門智慧的寶典。”
掃地僧是在告知楊過梵文易筋經根本沒有上限。
縱然是以往練成之人,以及後來自稱練成神功的鳩摩智,也隻是勘破了人相我相,還有眾生相與壽者相啊!
勘破了眾生相和壽者相就可以達到容貌變化,長生不老的境界。
這還僅僅是在外表上,更不用說其中的武學功力。
“一部易筋經不僅能夠總領七十二絕技,竟然還擁有枯榮禪功最高境界的效果,真是無窮無盡。”
楊過心領神會。
“敢問大師,這壽者相與眾生相之上,又是什麽境界?”
其實。
楊過知道更上一層應當就是勘破法相!
“彼時乘舟過苦海,無須負舟而行,不論易筋經,瑜伽密乘皆為有為法。”
掃地僧話盡於此。
“如夢幻泡影。”
楊過陡然間氣息增長,武學境界再度增長。
那時就意味著一切武功,一切瑜伽,一切煉氣術都是自己的手段,該放下了。
此刻。
楊過勘破的是眾生相。
也是本來就從枯榮禪功修成的境界。
“大師,我曾在杭州之時與濟公大師相遇,問起神佛之事,卻言真假各半,至少非世人所言的三十三重天,敢問大師已有這般境界,在藏經閣坐斷長生,可曾見過真仙人!”
楊過追問之時卻聽得掃地僧一聲長歎。
“世人皆問神聖事,施主也要問嗎?”
掃地僧自認為到了這般已不在乎還是否有神仙,越是知道佛學無止境,越是明白沒有高低,不過是悟的更多罷了。
“神聖皆為人來做,晚輩明了!”
楊過不再追問,既然都有路可走了,也該明白縱然有真神仙也不是了悟一切的神仙,而是走得更遠之人。
這一刻。
楊過心中再無神。
住持本以為這是佛門武學再次興盛的機會,沒想到著二位高人一現身已是重傷之軀,被楊過剛救治完就圓寂而去。
心底也是悲憤不已。
“聽苦字輩高僧說過,在他們還是個小沙彌時,寺廟內還有一位玄字輩高僧在世,其佛法深奧,武學更是精湛。”
“曾有兩位多年潛入藏經閣偷學武功的江湖高手後來走火入魔,卻被一位能夠以內力外放為氣牆的掃地高僧所救,二人起死迴生遁入空門,此後跟隨那位得道高僧修行,更是修為一日千裏。”
“二者皆乃當世絕頂高手,當時玄字輩高僧也皆為江湖一流高手,更勿論藏經閣那位高僧隱世,時值丐幫衰弱,大理段氏不出江湖,於是天下間皆以少室山為武學正宗,昌盛之時更是鎮壓中原武林氣運。”
“隻可惜百年足以讓許多過往化作夢幻泡影,到頭來依舊是夢幻一場,這二位前輩高人應當就是與那位吾等根本不可能見過的玄字輩高僧同時代的遁入空門的高人。”
住持說出二人的來曆。
在場僧眾皆是歎服。
他們本以為這二人是一百多歲,那可是江湖的活化石,沒想到活了兩百多歲啊!
別說玄字輩了,現在後山有兩位苦字輩高僧常年閉關不出已是寺內少數人知曉的隱秘。
而在這兩位高僧遁入空門之時,將苦字輩視作小沙彌的玄字輩還在氣血旺盛之年!
“事已成,晚輩也該暫且歇腳趕往終南山全真教了,以免夜長夢多。”
楊過剛要然讓人休息兩個時辰再出發。
卻聽得一聲悠悠的傳音。
“施主,還請到藏經閣一見。”
掃地僧再度傳音。
楊過聞言一看現場。
竟不知何時恰好少了一位老僧。
記憶裏那人的容貌也在一點點模糊不清。
枯榮禪功的亦枯亦榮,非枯非榮境界!
不可能吧。
還是說掃地僧後來又去過天龍寺修煉武功。
楊過當即下令讓所有人休整兩個時辰。
此刻他才與眾高僧拜別後一閃而過。
有人才剛看到楊過與住持告辭,楊過本人已出現在了院落邊緣。
藏經閣。
上一次來時還是偷學武功,此刻卻是光明正大受到了掃地僧的邀約。
不如藏經閣。
往日那股清涼依舊讓人心境舒暢。
隻見二樓窗邊。
一位老僧正在手持掃把望向窗外。
“楊少俠,為儒為道亦為僧,比起那位喜歡鬥酒的僧人卻給更是入世救世,真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顆佛心璀璨可照破山河萬朵。”
掃地僧不再傳音,卻是讓人聽得安心。
他什麽都知道。
蕭遠山,慕容博的掙紮知道,連鬥酒僧進入藏經閣寫下九陽真經也知道,包括楊過偷學武功之事也一清二楚。
“他們說得對,你是少數在學武功之前還要將經文看個清楚明白之人。”
“老僧觀楊少俠根骨上架,又有佛門智慧,將來不論身居何位都注定要隱世而去。”
“隻是為天下蒼生感謝楊施主的救世之心。”
鬥酒僧給楊過行禮。
他迴過身來樣貌很是普通,沒有傳說之中的佛相,有的是眾生相。
“大師可是修煉過天龍寺的枯榮禪功,方才在人群之中相見過一眼卻是隻一瞬就記不得,不知是否源自於亦枯亦榮。”
楊過本以為這是枯榮禪功的效果,所以掃地僧才能長生。
現在每一個人長生都有自己的手段。
段譽,虛竹是逍遙派內功加枯榮禪功,李青露和王語嫣是不老長春穀的泉水,鳩摩智是憑借內力深厚與境界修成了無上瑜伽密乘,蕭遠山與慕容博選擇了化功大法這種魔道邪功。
“長生,相貌。”
掃地僧看向楊過之時,容貌卻是悄然改變仿佛最頂級的易容術一般,可這不是幻覺,是真真切切發生的事。
“老僧看遍了藏經閣的經書,也學遍了這裏所有的武功,每天以掃地清理藏經閣內外為生,起初啊隻是內力多,卻也不以為然。”
“後來經脈全部貫通,內力更多,於是能做到常人所不及的,別人內力護體,老僧能內力化作牆壁,別人能鬥轉星移,老僧將內力化作無形。”
“久而久之,走起路來也是奇快無比,隻是越是學武越覺得古怪,為何這世間的武功有限,而佛經裏的智慧無限,已是苦修佛法,歡樂一天勝過一天。”
“也不知何時體內的戾氣消散,再也不想學武,卻也忘記自己早就學遍了藏經閣內的所有武功。”
掃地僧看向楊過將真相說出。
“梵文易筋經本來才是原本,其縱然感悟卻也是練成而已,卻是不該有漢文易筋經的層數,武學寶典卻是沒有止境的,越是越練越深奧,若非勘破我相,人相尚且無法入門。”
“沒有了眾生相也就沒有了不變的容貌與執著心,沒有了壽者相也就不知生死何時終了。”
“那時易筋經好似不再是武功,而是講述佛門智慧的寶典。”
掃地僧是在告知楊過梵文易筋經根本沒有上限。
縱然是以往練成之人,以及後來自稱練成神功的鳩摩智,也隻是勘破了人相我相,還有眾生相與壽者相啊!
勘破了眾生相和壽者相就可以達到容貌變化,長生不老的境界。
這還僅僅是在外表上,更不用說其中的武學功力。
“一部易筋經不僅能夠總領七十二絕技,竟然還擁有枯榮禪功最高境界的效果,真是無窮無盡。”
楊過心領神會。
“敢問大師,這壽者相與眾生相之上,又是什麽境界?”
其實。
楊過知道更上一層應當就是勘破法相!
“彼時乘舟過苦海,無須負舟而行,不論易筋經,瑜伽密乘皆為有為法。”
掃地僧話盡於此。
“如夢幻泡影。”
楊過陡然間氣息增長,武學境界再度增長。
那時就意味著一切武功,一切瑜伽,一切煉氣術都是自己的手段,該放下了。
此刻。
楊過勘破的是眾生相。
也是本來就從枯榮禪功修成的境界。
“大師,我曾在杭州之時與濟公大師相遇,問起神佛之事,卻言真假各半,至少非世人所言的三十三重天,敢問大師已有這般境界,在藏經閣坐斷長生,可曾見過真仙人!”
楊過追問之時卻聽得掃地僧一聲長歎。
“世人皆問神聖事,施主也要問嗎?”
掃地僧自認為到了這般已不在乎還是否有神仙,越是知道佛學無止境,越是明白沒有高低,不過是悟的更多罷了。
“神聖皆為人來做,晚輩明了!”
楊過不再追問,既然都有路可走了,也該明白縱然有真神仙也不是了悟一切的神仙,而是走得更遠之人。
這一刻。
楊過心中再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