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今天20更,第6更]


    知道了事情原委,鄭和更不願去祖法兒,以免引發戰事。陳雄所帶的人,現在寶船的二十多人都願意留下,被打散分到別的船上,聽說還有八十多人與祖法兒的士兵們一起,守在埋伏地點,也就不必管他們了。


    王厚再次上到小船,衝陳雄屍體拜了三拜,從內心,他對陳雄的智謀極為佩服,此人如果能將智謀用在正途,不知會造福多少蒼生,可惜了!本想拔出“達摩禪杖”,想想還是就這樣隨他去罷,希望他能借“達摩禪杖”洗淨罪孽。


    下到一層,王厚拔掉被堵住的木塞,海水再次湧入。不敢耽擱,否則船體下沉,自己如果還在上麵,勢必會被漩渦卷入海中,無法脫身。


    迴到“天元”號,王厚看著小船一點點沉入水中,直至消失不見,心裏沒有絲毫的快意,反倒生出一縷哀傷。鄭和站在他身旁,半晌歎了一聲:“以他的機智,實在讓我捉摸不透,他為何會在這條小船上……或許麻林奇寶既能控製水羅盤,也能影響人的心智。”


    王厚渾身一怔,覺得鄭總兵說的不無道理,凡事有利必有弊,好在麻林奇寶已經炸成碎片,伴著陳雄沉入大海。直聽鄭和又道:“當年他的叔叔陳祖義被殺後,‘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希望陳雄的死,也能讓這片大海清靜幾年。王將軍,天已大亮,咱們需要修正航線,也該趕路了……”


    ☆☆☆☆☆大明永樂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下午,位於今亞丁灣西北岸的阿丹國港灣,熱鬧非凡。男人們大多身著白色長袍,頭纏方頭巾,腰間掛著華麗的短刀,刀柄上鑲有金銀寶石。女人們則身披黑色長袍,以黑色頭巾麵紗遮住麵部,佩戴項鏈和手鐲等飾口。


    人們蜂擁在港灣,期待著鄭和船隊的到來。下午申時,遠遠看到海麵上駛來一隊高大的“山丘”,眾人歡唿雀躍,用中國傳統的鑼鼓聲迎接船隊的到來。


    寶船靠岸後,鄭和走出“天元”號,雖然前五次下西洋,他曾從這裏穿過紅海,向西跋涉三千裏到達天方(今天的麥加,聖伊斯蘭教發源地),進行朝聖,但是這一次,鄭和卻將阿丹國作為此行的終點,計劃停靠兩個月後,向南行大概三千裏到達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裏的摩加迪沙一帶),在那裏與南海公、柳教主所在的船隊會合,然後直航西洋,返迴大明。


    阿丹國位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南端,扼守紅海通向印度洋的門戶,素有歐、亞、非三洲海上交通要衝之稱,也是寶石珍珠集散地。阿丹意為“快樂之地”,既指在海上經過漫長航行,精神上極度疲憊,在阿丹城可以休息遊玩,自然心情快樂;也指這裏風景優美,仿佛天堂一般。


    阿丹屬於熱帶幹旱氣候,一年分涼熱兩季,四至十月份為熱季,氣溫近似於中國江南的盛夏;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為涼季,即使是涼季,也近於江南的春夏之交。此時正值氣候宜人,不僅農副產品茂盛,而且珍禽異獸繁衍生息。


    但對鄭和來說,更看重的是這裏的海底,不僅海泥含有大量黃金,其品質比陸地金礦高出數十倍!當然,從海底挖出海泥並非易事,需要樓船和眾多的人手。這也是在長樂太平港時,鄭和對王厚所說,“此外,船隊還有別的任務,隻是現在還不好說,到時,再與將軍詳談吧。”


    因為是終點站,外國使臣隊伍中,隻剩下喬琳和她所帶的十幾個隨從。除李興還在忙著其它船隻的停靠外,天元號上的指揮、書手、百戶、陰陽官、醫官醫士,以及正使太監、監丞、少監、內官內使等,多達三百人,還有幾百名士兵抬著一擔擔賜賚,跟在鄭和的後麵。


    喬琳見寶船泊好,心情更是複雜,既有看到沿岸熟悉風景的興奮、迴歸故裏聽到鄉音的喜悅,又有再難與王厚同處一室的傷感,拉著王厚胳膊,目光熱切地看著他。王厚佯裝不知,有一句沒一句地問著不無痛癢的話。


    走在最前麵的鄭和,緊走幾步,向迎上來的一人躬身拜道:“國王陛下親自迎接,令鄭某誠惶誠恐。”來的是阿丹國王阿曼德,五十歲上下,一襲白色長袍,頭戴白色頭巾,衝鄭和還了一禮,笑道:“鄭總兵和我是老朋友了,還用這麽客氣。”兩人同時哈哈大笑,忽在此時,喬琳衝了過來,一把抱住國王,用阿拉伯語大唿小叫。


    國王早就看到了喬琳,也注意到喬琳挽著一人,特地多看了王厚兩眼,不知女兒為什麽和這人如此親近。此時見女兒跑過來,父女倆分開將近兩年,相逢自然高興,卻伸手拍拍喬琳的頭,嗬斥道:“還是長不大,一路上有沒有調皮,惹得鄭叔叔生氣?”


    鄭和笑道:“小公主一路上很聽話,陛下,你可能還沒聽說,小公主在北京武林大會上,還取得了很好的名次呢。”國王用慈愛的目光看著喬琳,嗯了一聲:“倒是長大了,就那三腳貓的功夫,還能取得好名次?”


    喬琳趁機道:“父王,我來給你介紹一個人,他不僅是武林大會的第一,是天下最強的高手,還是我的幫主呢。”轉身向王厚連連招手。


    王厚趕緊上前,向國王作了一揖,一旁的鄭和嗬嗬笑道:“國王陛下,小公主說的不錯,王將軍不僅武功卓越,是我大明第一高手,而且武德高尚,令人稱道。”


    國王先還在暗自責備女兒胡鬧,怎麽拜入別人門下,聽鄭和如此說,才略略收起責備之意,準備迴頭再教訓女兒,衝王厚點點頭,又看向鄭和:“鄭總兵一路辛苦,先到王宮歇下,咱們再詳談。”


    鄭和點頭稱好,與阿曼德國王二人並肩前行。王厚察覺到國王對自己的冷淡,猜想與喬琳有關,曾聽她說過,這次迴來後,父王肯定要逼她嫁人的話,隻希望不要讓國王誤會才好。其實王厚並不知曉,阿丹國習俗,男人不能主動與女人說話,像喬琳那樣拉著自己的胳膊,除非是至親之人,否則已是驚世駭俗。正想著,胳膊一緊,又被喬琳拉住,掙了一下不僅沒有掙脫,反而拉得更緊,暗自苦笑,隻好目不斜視地往前走去。


    岸上的歡唿聲此起彼伏,阿丹的守衛站成兩排,遠遠地隔開圍觀的人群,形成一條寬大的通道。這情形,王厚見過多次,然而這一次,他卻生出異國他鄉的陌生感,愈發堅定明天就動身前往木骨都束、與煙兒會合的想法。


    忽在這時,耳中傳來一個聲音:“阿煙姐姐,你瞧他倆多親熱啊。”聲音雖然不大,被歡唿聲所掩蓋,卻被王厚捕捉得清清楚楚。不禁一愣,尋聲望去,直見攢動的人頭大多戴著白色頭巾,唯有其中四人特別顯眼:戴著青紗道笠!


    王厚心裏怦怦直跳,強抑住內心的激動,快步向那邊走去。守衛見他過來,出於安全考慮,擺手示意他不要靠近。王厚並不理睬,徑直越過守衛,分開圍觀的眾人,到了戴道笠的四人麵前。


    守衛還沒明白發生了什麽事,隻見其中一個蒙麵人跳起來,一把摟住越線的青年,大叫一聲:“書呆子!”青年反手抱住蒙麵人,哈哈大笑。又一個蒙麵人摟住青年,“書呆子、書呆子”亂叫,另外兩個蒙麵人則站在旁邊,因為被青紗遮擋,不知什麽神情,卻能看出其中一人全身顫抖,顯然激動不已;而另一人竟抽泣起來。


    王厚萬萬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遇上柳晗煙、周清竹、李智賢和金敏慧,將煙兒緊緊摟在懷裏,一時說不出話。這時,喬琳也走了過來,認出是絕情幫四人,喜道:“煙長老,你們也來啦?真是太好了,幫主這幾天、一直就說,要去找你們,這下不用去啦,我們又能、多待些日子!”


    柳晗煙從王厚懷裏掙出來,抱起喬琳大聲笑道:“喬長老,沒想到咱們還能再見到,真是太好啦!”當初分手時,幾人都沒有想到會來阿丹國,會在這裏重逢。


    “好啦,好啦,人家都在看我們呢,有話去王宮再說不遲。”李智賢一旁提醒眾人。王厚見四周目光齊刷刷地聚向這邊,清醒過來,卻忍不住內心激動,哈哈大笑:“幫主我早就說過,絕情幫必將成為天下第一大幫,引來天下人的注目,這話今天果真應驗了。”右掌輕輕拍在周清竹的道笠上,“走罷!”


    王宮的中國館內,絕情幫六人齊聚一室,聽王厚說起分手之後遇到的事情,從梅家兄弟遇險到降服古怪王子,從布道村酋長說到聖女,從無遮大會小娜受傷說到去拜火教總壇尋找聖火丹,說到達摩禪杖時自然略去了“王喬洞”的經曆。


    除喬琳外,其他四人時而憤怒,時而欣喜,時而齊“啊”一聲,驚訝不已,時而又“唉”的一聲,不住感歎,特別是聽說陳雄被擊斃在小船上,四人更是歡欣鼓舞。王厚問道:“你們那邊有沒有遇到什麽事?怎麽會跑到這裏來?”


    最新全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帆天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王並收藏征帆天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