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文也不理會曹公的話,他知道曹大才子這是又在犯,文人墨客那種傷春悲秋的通常毛病。


    你越是理會,他就越得勁,沒個一時半會都哄不迴來,還不如撒手不管,他一個人自覺無趣,自然而然會迴歸本源,重新舍起鋤頭,揮舞起來鋤草。


    嗯,也有可能鋤著鋤著會不自覺的發愣出神,大概是想到了陶淵明的詩: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總而言之,這種病入膏肓的文青病,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得的,還是晚期沒救的那種,也許隻這樣狀態的人,才會寫出石頭記那種匪夷所思的精彩來吧。


    當然是看脂硯齋甲戌版本的才能看到精妙絕倫處,如果是被完本這種虛頭巴腦吸引去看得高諤版本的,恭喜你又可以多看一遍脂硯齋版本的了。


    隻因這兩個版本簡直是天壤之別,如果說高諤版本是天花板,那麽脂硯齋版本就是天際宇宙級別的。


    畢竟說紅樓夢被刪改亂寫不是沒有道理的,看過兩個版本後簡直是觸目驚心。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接下來的曹公和曹天佑等人清理雜草,除藤蔓砍樹枝,揮汗如雨,無傷大雅的小傷痕累累,日頭正中央高掛睥睨著下方的人群,是否有偷懶不敬祖先者,又過去許久,終是黃天不負苦心人,得以灑紙掛,燒香燃燭,擺瓜果蔬菜,雞鴨魚肉,酒釀醅液等貢品。


    念祭文,三叩九拜,燒紙錢。


    而陳子文也得以一角色,手搖三清鈴,發出一陣陣清脆悅耳,空靈神秘的聲音,陪以往生咒肅穆莊嚴的語調,一時在這空曠的荒野叢林中倒也顯得有一種神秘莫測之感。


    如果不是燒的紙錢等貢品之物,燃起縹緲搖擺不定的火焰,和青煙嫋嫋的濃煙,都以為這是在享受聽覺上的盛宴呢!


    之後自然是先人享受過祭品的歆香,孝子賢孫也不嫌棄祖宗們留下的軀殼糟粕,留一部分迴家,剩下的自然是高高興興,載歌載舞的在原地消滅幹淨。


    一時間熱鬧非凡,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低吟淺唱。


    要論享受美食佳肴誰最開心,想來除了已經享受過的祖先,就要論嘰嘰喳喳,鬧騰無比的小孩最是天真無邪開心不已了。


    再下來就是喝著靈果酒的大人們了,畢竟靈果酒是真的好喝,美好的東西使人心情愉悅並非虛傳。


    說實話這個清明上墳掃墓,比起在祖宗祠堂裏祭拜可有意思多了,起碼這一路走來的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水流潺潺之音,陣陣清新空氣,就不枉費一路跋山涉水,披荊斬棘,驅蟲趕虺來一趟,親力親為的揮鋤砍草的辛苦。


    為此陳子文都蒙生了是不是,可以叫曹公在石頭記裏也專門寫一遍關於這一事的文章來。


    畢竟眾金釵在屁大的大觀園裏來迴折騰玩鬧,哪裏有出府離城去祖墳祭拜來的有趣。


    特別是肩扛手提腳丈量大地的那個過程,真是誰試過誰上頭。


    意義好,還能鍛煉身體,又可欣賞沿途的風景,簡直是一舉多得。


    踏春尋花問柳也要遜色許多。


    曹公與祖宗先人們同吃同樂了一陣,該悼念的心思已全,眼看天色也不早,自然是利落收拾東西招唿其兄一家人往迴趕,說說笑笑,東拉西扯逢到同是祭拜先人的人自然是打個招唿,點頭問好,也不糾纏,一笑而過。


    一路倒是比來時輕鬆不少,畢竟原路返迴不用揮鋤弄刀,費勁辨認方向,再三確定目標。


    到得岔路口要與曹天佑一行人分道揚鑣時,曹公才悠悠向其哥道別,各走各路。


    臨別時曹天佑想向曹公開口說,他自己考中了舉人,想讓天賦更高的曹公要不也不試試,結果話到口中,不知如何出語,倒也呐呐不語。


    曹公你可以說他鋤草的勁頭差勁,然不可否認的是,其長著一半長頭發的腦殼,還是很聰明的,一看曹天佑這欲言又止,悶悶不樂的神態,再結合剛才祭祖時其家人不經意間的絮絮叨叨,得來的信息一分析就知道個大概境況。


    這是要讓他也下場科舉呢!


    不過他誌不在此,自然是果斷打消了曹天佑的話頭,不然一將說出豈不令雙方不愉快。


    “天佑哥,最近我寫書倒也賺了兩個酒錢,改日到我寒舍來請你飲酒,對,就是剛才令你驚為天酒的佳釀,過段時間我的破屋茅舍重新建好維修妥當,定當下帖宴請你來暢飲一番。


    剛才顧慮還在山中,又要趕路,故也沒能讓你喝個痛快,是為一大憾事。


    下次咱們在高吟暢談,把酒言歡,下棋潑墨。


    今日時辰不早,就此別過,弟就先向左路小徑而去,後會有期。”


    說著拱手一番,就帶著妻兒攜著陳子文一路頭也不扭的酒瀟灑而去。


    獨留曹天佑一人在此愣愣出神許久,直到家人在耳旁言語催促:


    “老爺走吧,天色不早,你芹圃誌不在科舉,強壓不喝水的牛飲水,也是枉然,再者這科舉入仕,也不是說聰明有才就一定能考中,君不見多少年輕俊傑在科場铩羽而歸,如前朝風流倜儻的唐伯虎,不也是科場不利險些丟了小命,而畫壇翻雲覆雨,留名千古,好不快活,令人羨慕。


    這呀,就叫做另類證得大道,一點不必在科場廝殺來得容易。”


    “另類證道,好一個另類證道啊!夫人說的對,走咱迴家,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老父親,免得他老是牽腸掛肚,茶飯不思,對芹圃之事念念不忘,耿耿於懷。


    我看芹圃現在一字十文錢的消息,真是一個打消老父親,慚愧之心的絕佳時機。”


    說著攜妻兒,上了一旁等待多時的馬車,策馬揚鞭,左搖右晃,車輪發出“咕嚕咕嚕”響聲的沿著大道向城裏飛奔而去。


    有道是各有各的路要走,路路通西天,就是不知道真經是否可以如願取到而已。


    期間的路途是否也能如願的一路走下去?畢竟九九八十一難,又是魑魅魍魎,又是妖魔鬼怪,又是種種美人誘惑,稍有不慎,既是萬丈深淵,談何容易。


    這裏的事暫且不論,且說紅樓夢世界的事情,畢竟都好久沒有提起了,再不迴歸主題,都以為偏離主線了呢?


    林妹妹的藥還喂不喂了?


    “文哥哥,今日的湯藥為何玉兒感覺比之前好似苦了些,莫不是你欺負我爹忙公務,我娘不在眼前可勁的作弄我,盡開些難以下咽的苦藥,然後笑嘻嘻的對我輕聲言語道些,良藥苦口的箴言不成?


    我可是在讀《衷中參西錄》,略知一二調理身子,不一定非要苦藥,有時可能還不利於身子。


    所謂的良藥苦口隻是針對某一些病情而言,非是絕對,如我這般虛弱,還苦寒之藥入口,豈不是更傷胸中宗氣?


    今兒你不給我個說法我可不依你。”


    看著瞪大眼睛,蹙著眉頭,掩住嘴拒絕喝藥的林妹妹,吧啦吧啦一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輸出,陳子文隻覺的蛋疼。


    這學醫的天賦能不能不怎麽好,連鮮為人知胸中宗氣都說得頭頭是道,這讓他陳子文以後還怎麽以公謀私,威脅於你?


    好在陳子文到底於醫術方麵,還是比之深耕多時。


    粘手就來一番大道理:


    “玉兒妹妹,你讀醫書日少,經曆的實證還不多,且聽我慢慢說這其中的道理,正所謂大道分陰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這補氣藥中加一味苦藥,瀉一瀉甜膩,不正合乎這大道之理,你說是不是?


    於陰中求陽,於陽中求陰正是此理,林妹妹你還是太年輕了?


    還是要多讀書好好體悟一番才是。”


    “不可能,這些書上都沒記載,我沒看到,你就是忽悠我,看似大道理,其實你就是要我喝苦藥是以不是?”


    林黛玉稍微閉眼在腦海中一番思索搜尋,沒迴憶起相關信息,立馬就是赤眉白眼的蹬腿踢被,眼含目光,鬧得陳子文都隻能扶額敗北。


    “好了,好了,我立馬就掐訣念咒讓你見你母親,別念緊箍咒了,我的小姑奶奶。”


    不就是為了見你母親嗎?有必要拿湯藥說事嗎,真是個病嬌。


    大眾所熟知的體弱多病,嬌喘微微,眼含點點淚光的林黛玉,陳子文可以很是負責任的說,從今兒起,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攜泥帶黃的湧向東海,一去不複返。


    倒是多了點逆轉乾坤,向倒拔楊柳發展的反差萌趨勢多了點,這都多虧了陳某人,苦讀醫書,學以致用,診斷精確,用藥如神給造的孽。


    就是不知這樣的林妹妹還會不會還討人喜歡,畢竟誰不喜歡性子柔弱,身體嬌小,聲音軟萌,易推倒的林妹妹呢!


    這一巴掌就是一個殘血寶玉,就算有木石前緣,大概寶玉也會把絕世動人的林妹妹視如虎狼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白墨天天向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白墨天天向上並收藏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