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三年,大明朝在成祖朱棣的勵精圖治下,盡顯盛世之象。京城內外,街巷繁華,商旅往來不絕,百姓安居樂業,處處透著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氣。而在這四海升平的表象之下,成祖心中有著更為宏大的抱負,那便是要讓大明的威名遠播海外,探尋那未知的世界,與各國互通有無,彰顯天朝上國的風範。
《明史·鄭和傳》載:“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港泛海至福建,複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由此可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這一壯舉,承載著大明的諸多期許,規模宏大,準備周全,即將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海上征程,也為圍繞“1405年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啟程”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冒險與探索、關乎中外交流的曆史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本是蘇州劉家港的一名船工,名叫陳阿水,生得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那是常年在海上風吹日曬的結果。自幼便跟著父輩在這港口討生活,對船隻的構造、航行的技巧等都頗為熟悉,水性更是好得很,在這一眾船工裏也算是個佼佼者。我為人豪爽仗義,心直口快,心裏藏不住事兒,隻要是認定的朋友,那便是兩肋插刀也在所不惜。平日裏最愛的便是聽那些出海歸來的人講外麵的奇聞軼事,心中對那遙遠的海外世界充滿了向往,卻未曾想,自己竟能有幸參與到鄭和大人這第一次下西洋的偉大航行之中。
那一日,港口格外熱鬧,一艘艘巨大的寶船整齊地停靠在岸邊,船帆高懸,氣勢恢宏,仿佛一隻隻即將騰飛的巨獸。周圍聚集了眾多的工匠、士兵、水手以及前來送行的百姓,大家都在興奮地談論著即將開始的遠航。
我和幾個相熟的船工夥伴正站在一艘寶船的船頭,望著這壯觀的場麵,心中滿是激動。夥伴李石頭興奮地說道:“阿水哥,你說咱這次跟著鄭和大人出海,能遇到些啥稀罕事兒呀,我這心裏頭啊,像揣了隻小兔子,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呢。”
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石頭,咱這次出去,那肯定能見識到不少好東西,聽聞那海外的番邦,有的地方金子跟石頭似的多,還有長著三頭六臂的怪人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正說著,工頭走了過來,大聲喊道:“都別閑著了,趕緊再檢查檢查船隻,看看繩索、船板啥的有沒有問題,這可容不得半點馬虎,馬上就要啟程了。”
我們趕忙應了一聲,便分散開來,各自忙活去了。我沿著船舷,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處木板的拚接處,用手敲一敲,聽聽聲音,看看是否牢固,又查看了繩索的磨損情況,心裏想著,這一去可就是漂洋過海,得確保這船萬無一失才行啊。
在檢查船隻的過程中,我結識了一位老舵手,人稱張大爺,他在這海上闖蕩了大半輩子了,經驗那是極其豐富。張大爺見我幹活認真,便過來指點我幾句,說道:“阿水啊,這海上的事兒,複雜著呢,有時候看著風平浪靜,說不定啥時候就來個狂風巨浪,這繩索可得多備上些,還有這船舵,得時常查看,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危險咯。”
我趕忙虛心請教道:“張大爺,您說得對,我這經驗還是淺了些,您可得多教教我呀,我還想跟著船隊平平安安地去,再平平安安地迴來呢。”
張大爺笑著點點頭,說道:“好小子,有心學就好,這航海啊,不光要懂船,還得會看天象,懂風向水流,你日後慢慢琢磨,總能掌握竅門的。”
經過一番忙碌的準備,終於到了啟程的日子。天還未亮,港口就已經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了。將士們身著鎧甲,整齊地排列在岸邊,一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水手們則在船上各就各位,準備操控船隻起航。
鄭和大人登上了旗艦,站在船頭,高聲喊道:“今日,我等奉大明皇帝之命,啟程下西洋,願此去,能與各國友好往來,宣揚我大明國威,探尋那未知之境,出發!”
隨著一聲令下,號角聲響起,一艘艘大船緩緩駛離港口,帆影漸遠,向著那茫茫大海進發了。起初,海麵還算平靜,海風輕拂,船隻平穩地航行著,大家的心情也都頗為輕鬆,水手們在甲板上有說有笑,談論著這一路上可能會遇到的趣事。
可沒過幾日,天氣就變了,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唿嘯而來,海浪也洶湧起來,那高高的浪頭朝著船隻撲打過來,船身劇烈搖晃著,仿佛隨時都會被大海吞噬。
不少水手都嚇得臉色煞白,我也緊緊地抓著船舷,心中滿是恐懼,可又想著自己得鎮定些,畢竟這航海哪有不遇到風浪的,便大聲喊道:“兄弟們,別怕,咱這船結實著呢,穩住啊!”
張大爺在舵手的位置上,緊緊地握著船舵,額頭上青筋暴起,努力地控製著船隻的方向,不讓它被海浪卷走。鄭和大人也在旗艦上指揮著,讓各船保持距離,避免碰撞,同時調整船帆,盡量減少風浪的衝擊。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船隊終於熬過了這場風暴,船隻雖有些破損,但並無大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可也知道,這隻是海上諸多危險中的一個開始罷了。
又行了幾日,我們抵達了一個陌生的島嶼,島上綠樹成蔭,隱隱能看見一些當地的土著在樹林間穿梭。鄭和大人下令派出一隊人上岸去探尋情況,我也跟著一同前往,心中滿是好奇。
上岸後,那些土著起初對我們很是警惕,拿著簡陋的武器,圍在我們周圍,嘴裏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似乎在驅趕我們。
我心中有些害怕,可鄭和大人卻不慌不忙,讓隨行的通事試著用一些簡單的手勢和他們交流,表達我們並無惡意,隻是想與他們結交,互通有無。
經過一番艱難的溝通,那些土著漸漸放下了防備,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還帶著我們去參觀了他們的村落,向我們展示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手工藝品等。
我看著那些新奇的玩意兒,心中滿是驚歎,想著這海外的世界果然是奇妙無比,和咱們大明真是大不一樣啊。有個土著拿出一串用貝殼串成的項鏈,遞給我,我受寵若驚,趕忙接過,從懷裏掏出一把隨身攜帶的小刀作為迴禮,那土著高興得手舞足蹈,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愉快。
在這島上停留了幾日,補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後,船隊又繼續出發了,一路上,我們又經過了許多不同的國度,有的繁華熱鬧,有著宏偉的城池、熱鬧的集市;有的則相對落後,百姓們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
每到一處,鄭和大人都會帶著使者上岸,去拜見當地的國王或者首領,送上大明的禮物,宣讀天子詔書,宣揚大明的仁德與威嚴,與各國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換迴了許多大明沒有的奇珍異寶、香料藥材等。
在這過程中,我也結識了不少同行的夥伴,有能說會道的通事小馬,他精通多國語言,在與各國交流中發揮了大作用;還有性格豪爽的水手老張,他經驗豐富,總能在遇到危險時想出辦法應對;還有細心謹慎的士兵小李,負責保護大家的安全,時刻保持著警惕。
我們一起經曆了海上的風浪,一起上岸探索異國他鄉,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也遇到過不少危險和困難。
有一迴,在一個看似友善的國度,我們與當地的商人進行貿易時,卻遭到了一夥盜賊的覬覦,他們趁著夜晚,偷偷摸上了我們存放貨物的船隻,想要搶奪財物。
幸好小李帶著士兵們巡邏時發現了他們,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我也拿起一根木棍,加入了戰鬥,雖然我平日裏沒怎麽打過架,可此刻也顧不上害怕了,隻想保護好我們的貨物。
在大家的奮力抵抗下,終於擊退了那夥盜賊,可也有幾個士兵受了傷,看著他們受傷的樣子,我們心中滿是愧疚和心疼,趕忙為他們包紮傷口,照顧他們。
就這樣,我們的船隊在這茫茫大海上不斷航行著,探索著,經曆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不斷拓展著大明與海外諸國的交流與往來。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航海探索以及對外交流等方麵的情況,且與大明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啟程這一經曆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葡萄牙,當時正處於航海探索的初期階段,其航海家們懷揣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開始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探索,試圖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不過他們的船隻規模相對較小,航海技術也尚在發展之中,麵臨著諸多的困難與風險,比如對海洋氣候的了解不足、船隻容易在風浪中受損等,與大明鄭和的船隊規模宏大、造船技術精湛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發展階段與航海實力的差異,葡萄牙重探索新航路且起步艱難,大明則重對外交流且航海實力雄厚。
在西班牙,同樣對海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也在積極籌備航海之事,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對大西洋的探索上,希望能找到傳說中的新大陸。西班牙的航海活動多依賴於王室的支持以及一些冒險家的熱情,航海隊伍相對較小,目標更具冒險性,不像大明鄭和下西洋有著明確的宣揚國威、友好交流等目的,體現出不同國家戰略意圖與航海組織形式的差異,西班牙重尋找新大陸與冒險開拓,大明則重對外友好交往與文化傳播。
在威尼斯共和國,作為商業城邦,其航海活動主要圍繞著地中海展開,側重於與周邊國家的海上貿易往來,通過控製海上貿易通道來獲取巨額利潤。威尼斯的船隻多為商船,注重載貨量和航行的安全性,航海技術也主要服務於商業貿易,與大明鄭和下西洋那種兼具外交、探索等多重目的的大規模航海活動不同,體現出不同發展模式與航海側重點的差異,威尼斯重商業貿易與地中海航線,大明則重遠洋探索與國際交往。
在奧斯曼帝國,其疆域遼闊,雖有著強大的海軍力量,但主要是用於維護地中海以及周邊海域的海上霸權,保障自身的貿易利益以及對沿海地區的控製。奧斯曼帝國的航海活動多是在熟悉的海域進行軍事威懾、巡邏等,較少主動去探索遙遠的未知海域,與大明積極開拓遠洋航線、探尋海外諸國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戰略需求與航海範圍的差異,奧斯曼重海上霸權維護與近海控製,大明則重遠洋拓展與世界探尋。
在阿拉伯地區,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貿易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他們駕駛著帆船,穿梭於印度洋、紅海等海域,與周邊各國進行香料、絲綢等商品的貿易往來。不過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多是出於商業利益驅動,航海規模相對較小,且更注重與熟悉的貿易夥伴合作,不像大明鄭和下西洋有著官方組織、大規模且全方位的對外交流特點,體現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與航海性質的差異,阿拉伯重商業貿易習慣與區域合作,大明則重官方交流與廣泛探索。
在日本,當時處於室町幕府時代,其航海活動相對有限,主要是與周邊的朝鮮、琉球等國家有一些小規模的海上往來,運輸一些物資、進行簡單的貿易交流等。日本的船隻多為小型的帆船,航海技術也較為傳統,航海範圍較窄,與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遠距離、跨洋航行有著巨大的差異,體現出不同國家實力與航海發展程度的差異,日本重周邊往來與傳統航海,大明則重遠洋航行與深度交流。
在朝鮮李朝,其航海活動一方麵是為了與大明進行海上朝貢貿易,另一方麵也會在周邊海域進行一些漁業捕撈等活動。朝鮮李朝注重航海的安全性,船隻建造多遵循傳統的樣式,航海技術傳承自中原地區,在對外交流上主要與大明以及周邊的一些友好國家往來,與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廣泛探索、與多國交流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文化背景與航海交流範圍的差異,朝鮮重朝貢貿易與周邊安全,大明則重世界探索與國際交往。
《明史·鄭和傳》載:“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港泛海至福建,複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由此可見,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這一壯舉,承載著大明的諸多期許,規模宏大,準備周全,即將開啟一段波瀾壯闊的海上征程,也為圍繞“1405年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啟程”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冒險與探索、關乎中外交流的曆史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本是蘇州劉家港的一名船工,名叫陳阿水,生得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那是常年在海上風吹日曬的結果。自幼便跟著父輩在這港口討生活,對船隻的構造、航行的技巧等都頗為熟悉,水性更是好得很,在這一眾船工裏也算是個佼佼者。我為人豪爽仗義,心直口快,心裏藏不住事兒,隻要是認定的朋友,那便是兩肋插刀也在所不惜。平日裏最愛的便是聽那些出海歸來的人講外麵的奇聞軼事,心中對那遙遠的海外世界充滿了向往,卻未曾想,自己竟能有幸參與到鄭和大人這第一次下西洋的偉大航行之中。
那一日,港口格外熱鬧,一艘艘巨大的寶船整齊地停靠在岸邊,船帆高懸,氣勢恢宏,仿佛一隻隻即將騰飛的巨獸。周圍聚集了眾多的工匠、士兵、水手以及前來送行的百姓,大家都在興奮地談論著即將開始的遠航。
我和幾個相熟的船工夥伴正站在一艘寶船的船頭,望著這壯觀的場麵,心中滿是激動。夥伴李石頭興奮地說道:“阿水哥,你說咱這次跟著鄭和大人出海,能遇到些啥稀罕事兒呀,我這心裏頭啊,像揣了隻小兔子,撲通撲通跳個不停呢。”
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石頭,咱這次出去,那肯定能見識到不少好東西,聽聞那海外的番邦,有的地方金子跟石頭似的多,還有長著三頭六臂的怪人呢,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正說著,工頭走了過來,大聲喊道:“都別閑著了,趕緊再檢查檢查船隻,看看繩索、船板啥的有沒有問題,這可容不得半點馬虎,馬上就要啟程了。”
我們趕忙應了一聲,便分散開來,各自忙活去了。我沿著船舷,仔細地檢查著每一處木板的拚接處,用手敲一敲,聽聽聲音,看看是否牢固,又查看了繩索的磨損情況,心裏想著,這一去可就是漂洋過海,得確保這船萬無一失才行啊。
在檢查船隻的過程中,我結識了一位老舵手,人稱張大爺,他在這海上闖蕩了大半輩子了,經驗那是極其豐富。張大爺見我幹活認真,便過來指點我幾句,說道:“阿水啊,這海上的事兒,複雜著呢,有時候看著風平浪靜,說不定啥時候就來個狂風巨浪,這繩索可得多備上些,還有這船舵,得時常查看,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危險咯。”
我趕忙虛心請教道:“張大爺,您說得對,我這經驗還是淺了些,您可得多教教我呀,我還想跟著船隊平平安安地去,再平平安安地迴來呢。”
張大爺笑著點點頭,說道:“好小子,有心學就好,這航海啊,不光要懂船,還得會看天象,懂風向水流,你日後慢慢琢磨,總能掌握竅門的。”
經過一番忙碌的準備,終於到了啟程的日子。天還未亮,港口就已經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了。將士們身著鎧甲,整齊地排列在岸邊,一個個精神抖擻,威風凜凜;水手們則在船上各就各位,準備操控船隻起航。
鄭和大人登上了旗艦,站在船頭,高聲喊道:“今日,我等奉大明皇帝之命,啟程下西洋,願此去,能與各國友好往來,宣揚我大明國威,探尋那未知之境,出發!”
隨著一聲令下,號角聲響起,一艘艘大船緩緩駛離港口,帆影漸遠,向著那茫茫大海進發了。起初,海麵還算平靜,海風輕拂,船隻平穩地航行著,大家的心情也都頗為輕鬆,水手們在甲板上有說有笑,談論著這一路上可能會遇到的趣事。
可沒過幾日,天氣就變了,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狂風唿嘯而來,海浪也洶湧起來,那高高的浪頭朝著船隻撲打過來,船身劇烈搖晃著,仿佛隨時都會被大海吞噬。
不少水手都嚇得臉色煞白,我也緊緊地抓著船舷,心中滿是恐懼,可又想著自己得鎮定些,畢竟這航海哪有不遇到風浪的,便大聲喊道:“兄弟們,別怕,咱這船結實著呢,穩住啊!”
張大爺在舵手的位置上,緊緊地握著船舵,額頭上青筋暴起,努力地控製著船隻的方向,不讓它被海浪卷走。鄭和大人也在旗艦上指揮著,讓各船保持距離,避免碰撞,同時調整船帆,盡量減少風浪的衝擊。
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船隊終於熬過了這場風暴,船隻雖有些破損,但並無大礙。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可也知道,這隻是海上諸多危險中的一個開始罷了。
又行了幾日,我們抵達了一個陌生的島嶼,島上綠樹成蔭,隱隱能看見一些當地的土著在樹林間穿梭。鄭和大人下令派出一隊人上岸去探尋情況,我也跟著一同前往,心中滿是好奇。
上岸後,那些土著起初對我們很是警惕,拿著簡陋的武器,圍在我們周圍,嘴裏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似乎在驅趕我們。
我心中有些害怕,可鄭和大人卻不慌不忙,讓隨行的通事試著用一些簡單的手勢和他們交流,表達我們並無惡意,隻是想與他們結交,互通有無。
經過一番艱難的溝通,那些土著漸漸放下了防備,臉上露出了友善的笑容,還帶著我們去參觀了他們的村落,向我們展示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手工藝品等。
我看著那些新奇的玩意兒,心中滿是驚歎,想著這海外的世界果然是奇妙無比,和咱們大明真是大不一樣啊。有個土著拿出一串用貝殼串成的項鏈,遞給我,我受寵若驚,趕忙接過,從懷裏掏出一把隨身攜帶的小刀作為迴禮,那土著高興得手舞足蹈,周圍的人都笑了起來,氣氛一下子變得輕鬆愉快。
在這島上停留了幾日,補充了一些淡水和食物後,船隊又繼續出發了,一路上,我們又經過了許多不同的國度,有的繁華熱鬧,有著宏偉的城池、熱鬧的集市;有的則相對落後,百姓們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
每到一處,鄭和大人都會帶著使者上岸,去拜見當地的國王或者首領,送上大明的禮物,宣讀天子詔書,宣揚大明的仁德與威嚴,與各國進行友好的貿易往來,換迴了許多大明沒有的奇珍異寶、香料藥材等。
在這過程中,我也結識了不少同行的夥伴,有能說會道的通事小馬,他精通多國語言,在與各國交流中發揮了大作用;還有性格豪爽的水手老張,他經驗豐富,總能在遇到危險時想出辦法應對;還有細心謹慎的士兵小李,負責保護大家的安全,時刻保持著警惕。
我們一起經曆了海上的風浪,一起上岸探索異國他鄉,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可也遇到過不少危險和困難。
有一迴,在一個看似友善的國度,我們與當地的商人進行貿易時,卻遭到了一夥盜賊的覬覦,他們趁著夜晚,偷偷摸上了我們存放貨物的船隻,想要搶奪財物。
幸好小李帶著士兵們巡邏時發現了他們,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搏鬥。我也拿起一根木棍,加入了戰鬥,雖然我平日裏沒怎麽打過架,可此刻也顧不上害怕了,隻想保護好我們的貨物。
在大家的奮力抵抗下,終於擊退了那夥盜賊,可也有幾個士兵受了傷,看著他們受傷的樣子,我們心中滿是愧疚和心疼,趕忙為他們包紮傷口,照顧他們。
就這樣,我們的船隊在這茫茫大海上不斷航行著,探索著,經曆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不斷拓展著大明與海外諸國的交流與往來。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航海探索以及對外交流等方麵的情況,且與大明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啟程這一經曆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葡萄牙,當時正處於航海探索的初期階段,其航海家們懷揣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開始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探索,試圖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不過他們的船隻規模相對較小,航海技術也尚在發展之中,麵臨著諸多的困難與風險,比如對海洋氣候的了解不足、船隻容易在風浪中受損等,與大明鄭和的船隊規模宏大、造船技術精湛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發展階段與航海實力的差異,葡萄牙重探索新航路且起步艱難,大明則重對外交流且航海實力雄厚。
在西班牙,同樣對海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也在積極籌備航海之事,但其主要精力放在了對大西洋的探索上,希望能找到傳說中的新大陸。西班牙的航海活動多依賴於王室的支持以及一些冒險家的熱情,航海隊伍相對較小,目標更具冒險性,不像大明鄭和下西洋有著明確的宣揚國威、友好交流等目的,體現出不同國家戰略意圖與航海組織形式的差異,西班牙重尋找新大陸與冒險開拓,大明則重對外友好交往與文化傳播。
在威尼斯共和國,作為商業城邦,其航海活動主要圍繞著地中海展開,側重於與周邊國家的海上貿易往來,通過控製海上貿易通道來獲取巨額利潤。威尼斯的船隻多為商船,注重載貨量和航行的安全性,航海技術也主要服務於商業貿易,與大明鄭和下西洋那種兼具外交、探索等多重目的的大規模航海活動不同,體現出不同發展模式與航海側重點的差異,威尼斯重商業貿易與地中海航線,大明則重遠洋探索與國際交往。
在奧斯曼帝國,其疆域遼闊,雖有著強大的海軍力量,但主要是用於維護地中海以及周邊海域的海上霸權,保障自身的貿易利益以及對沿海地區的控製。奧斯曼帝國的航海活動多是在熟悉的海域進行軍事威懾、巡邏等,較少主動去探索遙遠的未知海域,與大明積極開拓遠洋航線、探尋海外諸國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戰略需求與航海範圍的差異,奧斯曼重海上霸權維護與近海控製,大明則重遠洋拓展與世界探尋。
在阿拉伯地區,阿拉伯商人在海上貿易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他們駕駛著帆船,穿梭於印度洋、紅海等海域,與周邊各國進行香料、絲綢等商品的貿易往來。不過阿拉伯商人的航海多是出於商業利益驅動,航海規模相對較小,且更注重與熟悉的貿易夥伴合作,不像大明鄭和下西洋有著官方組織、大規模且全方位的對外交流特點,體現出不同地域文化背景與航海性質的差異,阿拉伯重商業貿易習慣與區域合作,大明則重官方交流與廣泛探索。
在日本,當時處於室町幕府時代,其航海活動相對有限,主要是與周邊的朝鮮、琉球等國家有一些小規模的海上往來,運輸一些物資、進行簡單的貿易交流等。日本的船隻多為小型的帆船,航海技術也較為傳統,航海範圍較窄,與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遠距離、跨洋航行有著巨大的差異,體現出不同國家實力與航海發展程度的差異,日本重周邊往來與傳統航海,大明則重遠洋航行與深度交流。
在朝鮮李朝,其航海活動一方麵是為了與大明進行海上朝貢貿易,另一方麵也會在周邊海域進行一些漁業捕撈等活動。朝鮮李朝注重航海的安全性,船隻建造多遵循傳統的樣式,航海技術傳承自中原地區,在對外交流上主要與大明以及周邊的一些友好國家往來,與大明鄭和下西洋的廣泛探索、與多國交流不同,體現出不同國家文化背景與航海交流範圍的差異,朝鮮重朝貢貿易與周邊安全,大明則重世界探索與國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