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賑災還在繼續。


    不管是湖廣的收尾階段的賑災情況,還是剛剛出現的孟津決口的水患情況。


    有著極高經驗的李長庚,處理的很是順利。


    糧食不缺,大明的國庫也不缺金銀。


    可缺口依然很大,特別是在人才方麵,需要大量的人去統籌規劃和具體實施。


    那都不是念過幾天書,會一點之乎者也的人,弄得懂得。


    數算的運用,在做官這一方麵,占據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隨著孫傳庭和李世勳在澳門的大捷,傳遍了整個大明之後,明真相的人,都清楚大明的糧食問題,已經全部解決。


    六月底。


    南京城再次發出命令,一邊賑災,一邊清理整個浙江和江西。


    修建道路的工程隊,一直都沒有停歇,就是在湖廣維護安定的秦良玉,都被一紙調令配合著清理蛀蟲的工作。


    另外兩條命令,一條就是給駐守在會安堡的李過,一條就是給遼東鎮的劉興祚和劉文秀兩人。


    不同的人,得到的命令幾乎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穩住戰線,大明此刻還顧不地像北邊擴張,等到忙完了賑災事宜,才會有精力去打仗。


    不過小打小鬧的練兵,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過麵對的撫順關,少了皇太極,自然進攻的力度就減弱了下來。


    還生怕大明的人打破了撫順關,也就不再去禁止想要去大明享受好生活的百姓們。


    對於這裏的苦哈哈們來說,哪怕是進入了大明的工程隊中,一個銅元的工錢都沒有,那也要比在這裏做奴才的強。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撫順關內就流傳了這樣的一句話。


    是真是假,沒有多少此地的奴才,或者誰奴隸們知道。


    可對於向往的美好生活,他們還是分的清楚的,本就一無所有,不妨試一試。


    萬一都是真的呢?


    所以,幾乎就在滅掉了皇太極,以及他的最後一支算是精銳的軍隊之後,剩下的就是在做生意了。


    每天,都會有絡繹不絕的車隊前來。


    送來需要的物資,走的時候帶走更多的人口和地方的特產--皮貨,牛羊等等。


    而在劉文秀的那一邊,雖然沒有多少人前來投靠。


    可對當地的建設,也是一刻都沒有停下。


    官道是要修建的,村鎮的合並也是需要建設住房的。


    還有今年的收成,那算是大明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豐收,在糧食這一塊,劉文秀和劉興祚算是做到了自給自足,還能夠有限的通過太子河,渾河,給李過和劉體仁送去一點。


    剩下的最重要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在鞍山的附近,尋找最佳的開礦位置。


    從此之後,遼東這一塊地方,就是能夠就近生產鐵器了。


    可以省卻更多的運輸空間。


    與此同時。


    朝-鮮國主李倧,帶著那些支持他的貴族們,都好奇的看著遠處的防守戰線。


    在天氣剛剛暖和下來之後。


    戰線上的袁崇煥他們的手下,就開始有序的撤離了,同時帶走的不但有大量的物資,還有這朝-鮮的當地子民。


    人口在此時此刻,也是一種最有用途的資源。


    “大明的人撤了。”


    “那,接下來咱們還需不需要和大明重新建立聯係?”


    “怎麽,還想從大明的身上,要點東西迴來?”


    “這不是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窮了嗎。”


    “······”


    他們還是曾經的那種想法,不管是遭受到了攻擊,還是受到了委屈,隻要去了中原,中原的皇帝絕對會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複。


    其中的錢財,絕對是少不了的。


    對此,他們很自信。


    也很期待。


    就算是之前,孫傳庭已經把他們打得連門都出不了。


    很快,就在自己門前的事情都還沒有處理好的情況下,就開始琢磨著派出誰去出使大明了。


    **


    寧錦的那一段路,大明修建的時間已經很早了,就算是建設時期,條件艱苦,也一樣的貫通了關內和關外。


    一群群的隊伍,不斷的從關外,往關內走去。


    其中有穿著獸皮,滿臉好奇的建奴們。


    也有戰敗的那些被俘虜的建奴士兵們,更有曾經叛逃到了皇太極的手下,做了滿人的奴才的叛臣們。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無聲無息的走在這條路上。


    相對來說,這些叛臣們,迴家的路並不好走。


    年紀大了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他們忽然間想要臉皮了。


    很奇怪,給人做奴才的時候,他們覺得是理所當然。


    可在皇太極戰敗身死,被俘虜的時候,卻又要求俘虜的待遇,而且他們是文人,可不能和那些粗人走在一起。


    各種道理說出來,不但振振有詞,還會讓許多人都覺得,禮儀之邦,似乎就應該展現出自己的禮儀。


    好在,在最後關頭,李過還是沒有同意。


    沒有第一時間送去工程隊,就在沈陽附近修路,就已經很不錯了。


    還要多好的條件?


    “咱們會合韓爌老賊一起去工程隊幹活嗎?”


    本就是該死的一群人,在最後的關頭,卻因為自己怕吵鬧,最後還是活了下來,裝死對他們來說,簡單的很。


    等到仗都打完了。


    一個個的又爬了起來,乖乖的被人俘虜。


    此時說話的就是施鳳來。


    歲月在他們身上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出關的時候也算白白淨淨,就是進了一段時間的工程隊,似乎也沒有遭到多大的劫難。


    吃的不是很好,卻也沒有把他們餓著。


    然而出關之後,最早的一段時間,生活和待遇都還不錯,等到他們拿不出像樣的治國本事之後,一切就急轉直下。


    為了一日三餐奔波。


    哪還有儒雅的氣質。


    也就一糟老頭。


    走路都不是很利索。


    “工程隊不好嗎?最起碼有吃的,還不用看人臉色,給人做奴才。”


    錢謙益的年紀也不小了,這老小子還挺能活。


    去了遼東,不但沒有瘦下來,似乎還長胖了一圈,就是身上的衣服,已經補了又補,早就看不出來原來的樣子了。


    “咱們是轉了一個圈,出去給人做了一段時間的奴才,然後又迴到了原處,還要繼續在工程隊中幹活,早知如此,當時又何必走出去。”


    傅木魁出關的時候,還是一位年輕人。


    再次迴來之後,走在這條水泥修建的官道上時,已經是一位老人了。


    此刻唏噓的說道。


    心中的感慨也更加深了一層。


    在建奴的手下討過生活之後,才會明白,當年在工程隊中有吃有喝,到底是多麽幸福的一件事。


    他們從沈陽,一路走到了錦州,所有的新鮮事物,都讓他們明白,大明真的不需要他們了。


    而且許多的東西,他們也已經看不懂了。


    進了一趟廣寧城之後,讓他們更加無語的就是,他們仿佛一群從山溝溝裏麵跑出來的野人一樣。


    見到而來天上人間。


    要知道,廣寧城可是被大明收複迴去的時間不長。


    可就這,短短的時間,就變得他們都快不認識了,那麽關內的那些縣城,又會是什麽樣子?


    “你們快看,那人是不是陳新甲?”


    突然其中一人,低聲驚唿了一下,激動的指著官道旁邊不遠處的一人。


    隻見那人站在一處高地上,正在指揮者一群人,挖開壕溝,似乎是想要埋藏什麽東西。


    “那隊伍中的老人,是不是韓爌?怎麽幾年不見,老成了這個樣子?”


    另有一人觀察的更加仔細。


    他眼中的老人,隻是坐在一旁的石頭上,身邊還有幾個小孩子,環繞在膝旁,像是在說著什麽。


    距離太遠,隻隱隱約約的聽到是在教《千字文》。


    “任誰一輩子遇到家破人亡,名聲盡毀,還被送到工程隊勞改,都會這個樣子,沒死就已經很幸運了。”


    最有資格說這話的人就是錢謙益。


    年齡擺在這裏。


    不管是資曆,還是在求生存這一塊,都是相差仿佛。


    見到了疑似韓爌的那人,親錢謙益就想到了自己,不同的人,不同的選擇,最後的結果似乎也沒有多少改變。


    該還的債,還是得還。


    誰讓大明取得了全麵的勝利呢?


    他們押注的大清,卻是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當然在皇太極的手下,他們也都聚在一起,仔細的分析過所有的細節,最後發現,其實皇上是造了他自己的反。


    看看滿朝的文武。


    大部分人,可都是當年皇上在西安府剿滅反賊之後,收編的士兵。


    然而事實就是這麽神奇。


    這些士兵曾經是反賊,可換上了一身的士兵服裝之後。


    那就是官兵了。


    偏偏做了官兵之後,立刻就仿佛如虎添翼,騰飛九霄了。


    到頭來,他們這些十年寒窗的人,還比不上一群走上造反路子的泥腿子。


    打仗他們不行,治國看樣子依然不行。


    而另外剩下的一部分人,就是被他們當做不會來事,不懂做官的人。


    在很早之前被排斥在了朝堂之上。


    可在他們被清理了之後,這些人卻重新煥發出了生機,人家不會做人,不會來事,可人家會做事啊。


    這就讓他們很難受了。


    本以為缺了他們,大明就要垮了。


    誰知卻是越來越強大。


    一群人,在周圍人看了一眼之後,就不再關注。


    在同路人的眼中,他們就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還喜歡胡言亂語的瘋子。


    迴家的路很平坦。


    可心中的心路,就沒有那麽平坦了。


    麵子上就算是裝的再無所謂,可在見到了一路上大明的巨大變化,無論是誰,都沒法再昧著良心說。


    大明在崇禎的治理之下,變得越來越差了。


    幹淨寬闊的官道。


    兩旁栽種的常青樹,來來往往的商隊,還有臉上笑容不斷,毫無菜色的百姓。


    每一個細小的地方,都在說明著大明正在走向盛世。


    然而,這樣的盛世不屬於他們。


    或許,當年不作死的話,這樣的盛世,也會有著他們一份出力的機會,從而名垂青史。


    隻可惜,一些都是如果。


    一切都是若是,或者是或許。


    後悔已經不足以說明他們的心情了。


    “孟津決口,南居益去向不明,朝廷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


    走過了寧錦,也走過了山海關。


    越是靠近京師,他們能夠聽到的東西就會越多。


    若是在以往的朝代,像這樣的天災,主持修建河道的官員,不說株連九族,也一定會三族矣滅。


    可他們聽到的,隻有一個負責人失蹤,去了哪裏去向不明。


    旦絕對是活著的。


    “皇上藏起來了唄,這麽明顯的道理,難道還看不出來?”


    對於南居益,他們的心思很複雜。


    一個有功之臣,被他們一腳踢了出去,然後就很難迴到朝堂之上。


    “也是,通過種種跡象可以看出,皇上對事不對人,隻要是天災,是人力無法扭轉的局麵,都是不會降罪的,而且人家也沒有做錯什麽。”


    零碎的消息,讓他們這些曾經勾心鬥角的人,很快就還原出了整件事的真相。


    說他們聰明,那是真的聰明。


    可這些聰明,都用在了歪門邪道上。


    對於治國不但沒有半分的好處,坑起百姓和皇上,那是一出手十拿九穩。


    “皇上賑災的速度很快啊,就沒有人貪贓枉法,上下其手?”


    這裏麵的利益,大得很。


    做過內閣首輔的黃立極,不由的說道。


    曾經,銀子出了朝廷會少一半,出了京師又會少一半,最後落在百姓們手中的,還沒有他們在青樓吃上一頓好的,花出去的錢多。


    即便是,現在的朝廷,更加的清正廉明。


    可要說其中沒有漏洞,他是說什麽都不信的。


    “黃兄關注的地方,總是和旁人不一樣。”


    遠處走來兩人,人沒到,聲先至。


    走的近了,才看得清楚,正是當年,皇太極出關的時候,其中的一個跑了的,寧願在大明進工程隊做事的蘇茂相。


    身邊跟著的人,也是原來守在密林,最後想要上京勤王的李標。


    “難道這個不需要關注嗎?”


    傅木魁上前一步,當年他在出關的時候,可沒少諷刺蘇茂相。


    可如今不需要迴頭,就發現了兩人之間的差距。


    人家是官,而他現在是囚犯。


    還是叛逃過一次的囚犯。


    “需要,不過那些人現在有都察院做監督,可是和我沒有任何的關係。”


    大明如今的職權,都分工明確,再也沒有那種,誰都可以跨行指點對方的事情發生。


    管製再大又如何?


    隻要不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自己隻要沒有觸犯大明律,那就誰也別想栽贓陷害。


    如今的大明官場,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難混。


    可也有更多的人,感覺到舒坦。


    看人臉色的少了,他是做事的人就多了,更重要的是,上麵空著的位置也多。


    根本就不需要‘內卷’,隻要做事就成,有了政績或者說軍功,那麽升職還不是很簡單的事?


    “好了,不說這些了,你們現在隨我來,工程隊明日就出發,也就你我都是熟人,所以才有我來接待大家。”


    蘇茂相的工作很忙。


    可在接到命令之後,也還是趕了過來,安排自己曾經的‘老友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崇禎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