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越過遼河實際上很容易。
然而想要站穩腳跟,還有點難度。
運輸船已經把李過和劉體仁的手下,都運過了遼河,此時正在做進攻前的最後準備。
士兵們氣勢高昂,隨著命令,各自站好的隊伍。
隨即在尉長,什長和伍長的命令下,檢查著自己身上攜帶的各種火器。
火槍,手榴彈,彈藥。
還有一小瓶外傷的急救藥物,挎包中還有著裝滿幹淨開水的水壺,一大塊行軍幹糧。
站在最前排的士兵,抬頭就能夠看到前方遠處一條騎兵衝鋒的波浪。
然而,麵對建奴這樣的攻勢,卻是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依舊有條不紊的正備著自己的著裝。
似乎隻有這一身幹淨整潔,沒有任何皺皺巴巴的軍服,才算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最好的禮儀。
馬蹄聲陣陣。
從最遠處的一點,很快就連成了一片,仿佛那種歡迎儀式上盛大典禮的時候,敲響的喜慶大鼓。
殺氣是做好的鋪墊。
其中站在最前麵的一名士兵,心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家鄉。
典禮的時候,應該是要放炮,或者放煙花的吧。
這種奇妙的想法,和剛剛在心裏誕生,耳中就有了炮聲,比家鄉的那種鞭炮聲更大。
不用迴頭,他就知道是停留在遼河邊上的戰船所為。
衝鋒在前的騎兵,瞬間就被落下的炮彈,開出了四條空蕩蕩的無人痕跡。
然後又被迅速的從後麵上來的騎兵給補滿。
接著炮聲就很密集了。
潮水一樣衝來的騎兵,仿佛見到了莫名出現的堤岸,瞬間就有了將要迴流的那種樣子。
“列隊,應敵。”
最前排的什長,站在左側的第一個位置,手中的直刀豎起,指向了騎兵奔馳而來的方向。
早就做好準備的士兵們,立刻就打開了手中火槍的安全閥,隻等著敵人進入了射程範圍,瞬間就會射擊。
而這樣的戰鬥,他們其中有的人已經經曆過了很多場了。
自信通過手中的火槍,就絕對不會讓敵人走到身邊來。
什長算著騎兵進入射程的時間,手中的長刀一揮“射擊!”
隨著軍隊各種製度的完善。
其中擔任將官的人,也在學習者自己能夠學會的作戰方式,沒有了衝鋒陷陣,個人的勇武還是有的,卻都成了炊事兵。
沒錯,最強大的人,卻幹起了夥夫的活。
也算是開了曆史之先河。
畢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口大鍋要抗,沒點力氣根本就拿不下來。
而且在行軍之中,後勤裏的吃飯,才是頭等大事。
已經進入了射程範圍的騎兵,在前排的人似乎已經聞到了戰馬的鼻息噴出來的草沫氣。
前排的火槍迅速的射擊完畢,然後蹲下重現給填裝紙彈,後一排的人卻已經接上了。
騎兵的衝鋒,瞬間就是人仰馬翻。
一刹那死去的人,讓戰馬依舊在往前麵衝鋒,而沒有打中要害的騎兵,則是被掛在馬上脫出了很遠的距離。
密集的射擊方式,根本就不需要多麽準去的槍法。
戰場上瞬間就隻剩下了硝煙和戰馬的嘶鳴聲。
當然,船上的火炮打擊,也是一刻都沒有停下來。
另一邊李過站在一人高的木台上,用望遠鏡看著騎兵出現的方向。
曾經麵對這樣的騎兵攻勢,還需要在火槍兵的前麵,壘起一圈可以隨時帶走的沙袋堡壘。
可現在不需要了,更加快速的火槍射擊速度。
彌補了騎兵衝鋒之後形成的時間差。
準確的說,就是被火槍殺掉的前排,是沒有機會從後麵立刻補上的。
這就形成了一種很奇異的戰鬥。
在某一個火力的交接點上,一方衝鋒毫還不停歇,而另一方似乎也隻是堪堪擋住了攻擊。
可實際上,騎兵的損失,沒了就是沒了。
而火槍依舊不會在還有一個敵人站著的情況下,停止射擊。
“火器的強大,讓打仗也發容易了,也讓殺戮更簡單了。”
李過看得很清楚,這些騎兵幾乎很難有活口留下來。
而可以預見的就是,往後的戰爭,死亡就會成為常態,想要俘虜,除非是麵對那種意誌不夠堅定的隊伍才行。
“簡單了還不好?隻要最強大的火器,在咱們的手中就成,你該不會是在為敵人而憐憫吧?”
同樣度過了遼河的劉體仁,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說道。
能夠讓自己的子民少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點犧牲,然後多一點戰利品,那都是極好的事情。
畢竟,外敵在仗著有戰馬,橫衝直撞,欺負大明的時候,可也沒有心慈手軟過。
李過翻了個白眼,不滿的道:“我說的是殺戮多了,就得不到多少俘虜,那個可全都是錢,還是大明很多險要地方幹活的重要苦力。”
大明如今是在遭災,今年的收成也不是很理想,可隨著牛馬的使用,擴地更多,就算是一畝地減產了,用著更多的數量,也足夠填補減產的那些糧食。
認真來說,也算是另類的“豐收”。
隻是勞累了一些而已,比起餓肚子來說,那就幸福的多了。
劉體仁一呆,拿起望遠鏡看了看前方交戰的地方。
臉色難看的道:“今天的馬肉,肯定是管飽了,就是俘虜不要想了,這些建奴們實在是瘋了,居然開始不怕死了。”
瞧著前仆後繼,死在了火槍之下的敵人,心疼的他嘴角直抽抽。
一開始還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可在李過的提醒之下,那就是在看著一枚枚金元在從自己的手中溜走。
“都已經到了最後的生死存亡了,建奴們自然會爆發一波。”
不知為何,李過又想起了大明。
曆史上的強軍不是沒有,可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到最後,就是皇太極入關之後,連一支像樣的勤王的軍隊都沒有,兩相比較,他都有些替曾經朝堂上的那些文臣武將臉紅。
那麽大的一個大明,那麽多的人,硬是被糟蹋的連遲滯敵人進攻步伐的時間都沒有。
還被打到了京師腳下,差點大明就要完了。
“這一波爆發過後,希望剩下的人識相一點,不要讓咱們多費手腳。”
劉體仁勉強認可了李過的看法。
從槍聲和炮聲響起,整整兩刻鍾的時間,都沒有停歇過。
等到最後的槍聲和炮聲落下,戰場上的硝煙散去,就隻剩下了驚慌失措亂跑的戰馬,和一些還有一口氣活著的敵人。
不像是那種刀槍,麵對麵的戰鬥,可血肉橫飛的場麵依然沒有減小。
被火炮打中餓自然血肉模糊,慘的不行。
隻有被火槍打中,才能夠保持一具全屍。
“敵人都死完了,現在留在長勝堡的人,應該沒有多少,派人收拾戰場,剩下的人繼續前進。”
一直健全的隊伍,必須有著不同的分工,做著不同的事情。
很快就有人跑到了戰場上。
沒有擔架和救援,隻有拿著軍刺的人,挨個給還有一口氣活著的敵人進行解脫。
然後就把死去的屍體,集中在一起,一把火燒掉,而剩下的弓箭,刀劍之類的武器和雜物。
在大明,許多有人讓人都喜歡收集一些。
他們不想上戰場,也不敢上戰場,卻不妨礙收集一些戰利品,作為自己的榮耀。
當然,這些也是最近一年時間內才興起的。
市場的前景還不錯。
而且是那種敵人的身份越高,所持有的武器就越是之前,要是能夠湊成整套的話,自然價格就會翻翻。
所以在打掃戰場的時候,這些人對待散落在四周的武器,就要比那些敵人的屍體,溫柔的多。
任誰對自己將要得到的錢財,都會小心的嗬護。
此時炊事兵也在忙碌著,那些倒下的戰馬,必須盡快處理。
吃不完還可以醃製,畢竟這些東西也是錢。
醃製好了的話,送到後方去,也是很有銷路的,總有人會對這種戰馬的肉產生極大的興趣。
畢竟現在戰馬還是一種稀缺的物資。
活著的沒有誰會舍得宰殺。
“這次的戰果,希望比上一次拿下廣寧和西平的收獲更大。”
李過雙眼放光,廣寧的收獲,讓他的手下,幾乎每一個人都發財了,戰馬,牛羊,還有俘虜。
就是比王衝將軍在居庸關的獲利,好了一大截。
當然也比不上馬蘭峪的那張戰鬥過後的收獲。
“才剛開始,急什麽?”
好不容易壓下心痛的心情,劉體仁不慌不忙的說道。
他想通了,後麵還有長勝,長勇,等等堡壘,更重要的是,越過了遼河,沈陽已經在望了。
那個才是收獲最大的地方。
隻是希望,建奴們不要跑的太快。
太子河古稱衍水,漢稱大梁河,遼稱東梁河,金時稱無魯唿必喇沙,滿語意為蘆葦河,明稱太子河。
地名來源於戰國時燕國太子丹。渾河支流,其上遊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賓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東。
現在趙景麟帶著船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行駛在太子河上麵。
過了三義關,做了最快的補給。
然後帶著金冠留給他的五艘護衛戰船,就一頭紮了進來。
本來是做好的戰鬥的準備的。
可都快要看到東勝堡了,還沒有發現敵人。
“河道太多的彎曲,容易潛伏敵人的戰船,傳令下去,都打起精神,寧願苦一點累一點,我也不想諸位落水之後被喂魚。”
上了戰場,臉龐稚嫩的趙景麟,就展現出了另外一種風采,指揮若定,仿佛此人天生就是為了水戰而生的。
當然這也是金冠看中他的其中一個原因。
熟悉趙景麟的人,明白此刻就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別看人家年輕,實力確實一點都不差。
“是,趙尉長。”
金冠臨時給他的暫代尉長的權利,就是為了讓他能夠服眾。
很快旗語兵,就把趙景麟的意思傳達了出去。
趙景麟此時也是一刻都不敢放鬆,第一次作戰,就是一個人領著一群船隊,對他的壓力也是不小。
“前麵快到東勝堡的海灣處,來一輪火炮打擊。”
通過望遠鏡,趙景麟並沒有發現敵人的行蹤,可在太子河上,能夠躲藏的地方,也就那麽多。
若是沒有火炮的時候。
隻能派遣勇士前去查看,可現在就有了另外的一種手段。
無外乎多耗費一點炮彈。
相比起犧牲的水軍,要劃算的多。
命令之下,五艘護衛戰船,立刻就瞄準了目標。
不是一個點,而是那一片地方。
用火炮來探路,可以說在大明的戰鬥中,趙景麟是第一個,當然此次事件之後,所有的戰鬥細節,都需要被記錄起來。
提供給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和研究的。
之後估計就會成為一種常規手段來使用了。
畢竟,這種辦法,不可能隻有趙景麟一人會用。
連續五聲炮響,看不到的河灣處,不大一會就漂下來了一些碎木塊。
“有屍體,看樣子敵人就躲在河灣的地方,繼續給我打,三輪火炮打完才算結束。”
趙景麟還沒有瘋狂到,來一次炮火洗地的行為。
戰船上,攜帶的炮彈不足以讓支撐他這種奢侈的行為。
與此同時。
河灣藏著的戰船,就倒了大黴。
還沒有開始轉移自己的位置,頭頂上的炮彈就再次落了下來。
“退,快退,放火船下去,其他人立刻撤退。”
亂糟糟的,行動遲緩的船隊,根本就來不及打撈落水的船員。
大明的火槍,已經被許多人吹噓成了收割生命的火神,火炮就更不要說了。
此前沒有見過的人,根本就無法想象,炮彈落下來的樣子。
趙景麟抿著嘴,通過望遠鏡,看著落水人掙紮的模樣,他還年輕,沒有經曆過像樣的戰爭的洗禮。
對於一些生命在麵前無助的消失,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心中不斷的給自己安慰道:那都是敵人,都是敵人。
“傳令下去,保持隊形,船速就保持現在的速度,敵人也不需要去追趕。”
太子河的水路地圖,大明也是有的。
可粗糙得地圖,無法解決眼前麵臨的問題。
建奴們到底在太子河有多少埋伏,戰船有多少,某些險要的地方,是不是已經設置了暗樁。
隨意的追上去,不是沒有辦法擴大戰果,而是沒有必要。
本就有著水麵上強大的作戰優勢,隻需要趕著走就成。
“其實水戰,可陸地上的戰爭,也就相似之處,追逐一個龐大的獵物,不一定要瞬間滅殺,也可以讓獵物受傷,然後追著跑,自然就會更加容易捕獲一些。”
趙景麟對自己的副手,說著自己的想法。
還可以借著說話的機會,來掩飾自己的心慌。
幾輪炮擊命令下起來很容易,可為此死去的人,就讓他腦子一陣的迷糊。
心中已經暗示了都是敵人。
可還是不舒服。
副手點頭一臉的佩服。
道理人人都懂,可要能夠巧妙的運用到實際當中的人,就很少了。
而成功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著這樣的優秀品質。
“讓小船走前麵,隨時注意水麵之下的動靜。”
趙景麟補充了一句。
他可沒有忘記,一本水滸傳,上麵有著多少經典水戰的案例。
不讓自己落入陷阱,從一開始就得謹慎。
(本章完)
樂文
</p>
越過遼河實際上很容易。
然而想要站穩腳跟,還有點難度。
運輸船已經把李過和劉體仁的手下,都運過了遼河,此時正在做進攻前的最後準備。
士兵們氣勢高昂,隨著命令,各自站好的隊伍。
隨即在尉長,什長和伍長的命令下,檢查著自己身上攜帶的各種火器。
火槍,手榴彈,彈藥。
還有一小瓶外傷的急救藥物,挎包中還有著裝滿幹淨開水的水壺,一大塊行軍幹糧。
站在最前排的士兵,抬頭就能夠看到前方遠處一條騎兵衝鋒的波浪。
然而,麵對建奴這樣的攻勢,卻是眉頭都沒有皺一下,依舊有條不紊的正備著自己的著裝。
似乎隻有這一身幹淨整潔,沒有任何皺皺巴巴的軍服,才算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戰鬥,最好的禮儀。
馬蹄聲陣陣。
從最遠處的一點,很快就連成了一片,仿佛那種歡迎儀式上盛大典禮的時候,敲響的喜慶大鼓。
殺氣是做好的鋪墊。
其中站在最前麵的一名士兵,心中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家鄉。
典禮的時候,應該是要放炮,或者放煙花的吧。
這種奇妙的想法,和剛剛在心裏誕生,耳中就有了炮聲,比家鄉的那種鞭炮聲更大。
不用迴頭,他就知道是停留在遼河邊上的戰船所為。
衝鋒在前的騎兵,瞬間就被落下的炮彈,開出了四條空蕩蕩的無人痕跡。
然後又被迅速的從後麵上來的騎兵給補滿。
接著炮聲就很密集了。
潮水一樣衝來的騎兵,仿佛見到了莫名出現的堤岸,瞬間就有了將要迴流的那種樣子。
“列隊,應敵。”
最前排的什長,站在左側的第一個位置,手中的直刀豎起,指向了騎兵奔馳而來的方向。
早就做好準備的士兵們,立刻就打開了手中火槍的安全閥,隻等著敵人進入了射程範圍,瞬間就會射擊。
而這樣的戰鬥,他們其中有的人已經經曆過了很多場了。
自信通過手中的火槍,就絕對不會讓敵人走到身邊來。
什長算著騎兵進入射程的時間,手中的長刀一揮“射擊!”
隨著軍隊各種製度的完善。
其中擔任將官的人,也在學習者自己能夠學會的作戰方式,沒有了衝鋒陷陣,個人的勇武還是有的,卻都成了炊事兵。
沒錯,最強大的人,卻幹起了夥夫的活。
也算是開了曆史之先河。
畢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口大鍋要抗,沒點力氣根本就拿不下來。
而且在行軍之中,後勤裏的吃飯,才是頭等大事。
已經進入了射程範圍的騎兵,在前排的人似乎已經聞到了戰馬的鼻息噴出來的草沫氣。
前排的火槍迅速的射擊完畢,然後蹲下重現給填裝紙彈,後一排的人卻已經接上了。
騎兵的衝鋒,瞬間就是人仰馬翻。
一刹那死去的人,讓戰馬依舊在往前麵衝鋒,而沒有打中要害的騎兵,則是被掛在馬上脫出了很遠的距離。
密集的射擊方式,根本就不需要多麽準去的槍法。
戰場上瞬間就隻剩下了硝煙和戰馬的嘶鳴聲。
當然,船上的火炮打擊,也是一刻都沒有停下來。
另一邊李過站在一人高的木台上,用望遠鏡看著騎兵出現的方向。
曾經麵對這樣的騎兵攻勢,還需要在火槍兵的前麵,壘起一圈可以隨時帶走的沙袋堡壘。
可現在不需要了,更加快速的火槍射擊速度。
彌補了騎兵衝鋒之後形成的時間差。
準確的說,就是被火槍殺掉的前排,是沒有機會從後麵立刻補上的。
這就形成了一種很奇異的戰鬥。
在某一個火力的交接點上,一方衝鋒毫還不停歇,而另一方似乎也隻是堪堪擋住了攻擊。
可實際上,騎兵的損失,沒了就是沒了。
而火槍依舊不會在還有一個敵人站著的情況下,停止射擊。
“火器的強大,讓打仗也發容易了,也讓殺戮更簡單了。”
李過看得很清楚,這些騎兵幾乎很難有活口留下來。
而可以預見的就是,往後的戰爭,死亡就會成為常態,想要俘虜,除非是麵對那種意誌不夠堅定的隊伍才行。
“簡單了還不好?隻要最強大的火器,在咱們的手中就成,你該不會是在為敵人而憐憫吧?”
同樣度過了遼河的劉體仁,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說道。
能夠讓自己的子民少一
(本章未完,請翻頁)
點犧牲,然後多一點戰利品,那都是極好的事情。
畢竟,外敵在仗著有戰馬,橫衝直撞,欺負大明的時候,可也沒有心慈手軟過。
李過翻了個白眼,不滿的道:“我說的是殺戮多了,就得不到多少俘虜,那個可全都是錢,還是大明很多險要地方幹活的重要苦力。”
大明如今是在遭災,今年的收成也不是很理想,可隨著牛馬的使用,擴地更多,就算是一畝地減產了,用著更多的數量,也足夠填補減產的那些糧食。
認真來說,也算是另類的“豐收”。
隻是勞累了一些而已,比起餓肚子來說,那就幸福的多了。
劉體仁一呆,拿起望遠鏡看了看前方交戰的地方。
臉色難看的道:“今天的馬肉,肯定是管飽了,就是俘虜不要想了,這些建奴們實在是瘋了,居然開始不怕死了。”
瞧著前仆後繼,死在了火槍之下的敵人,心疼的他嘴角直抽抽。
一開始還沒有想到這個問題。
可在李過的提醒之下,那就是在看著一枚枚金元在從自己的手中溜走。
“都已經到了最後的生死存亡了,建奴們自然會爆發一波。”
不知為何,李過又想起了大明。
曆史上的強軍不是沒有,可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
到最後,就是皇太極入關之後,連一支像樣的勤王的軍隊都沒有,兩相比較,他都有些替曾經朝堂上的那些文臣武將臉紅。
那麽大的一個大明,那麽多的人,硬是被糟蹋的連遲滯敵人進攻步伐的時間都沒有。
還被打到了京師腳下,差點大明就要完了。
“這一波爆發過後,希望剩下的人識相一點,不要讓咱們多費手腳。”
劉體仁勉強認可了李過的看法。
從槍聲和炮聲響起,整整兩刻鍾的時間,都沒有停歇過。
等到最後的槍聲和炮聲落下,戰場上的硝煙散去,就隻剩下了驚慌失措亂跑的戰馬,和一些還有一口氣活著的敵人。
不像是那種刀槍,麵對麵的戰鬥,可血肉橫飛的場麵依然沒有減小。
被火炮打中餓自然血肉模糊,慘的不行。
隻有被火槍打中,才能夠保持一具全屍。
“敵人都死完了,現在留在長勝堡的人,應該沒有多少,派人收拾戰場,剩下的人繼續前進。”
一直健全的隊伍,必須有著不同的分工,做著不同的事情。
很快就有人跑到了戰場上。
沒有擔架和救援,隻有拿著軍刺的人,挨個給還有一口氣活著的敵人進行解脫。
然後就把死去的屍體,集中在一起,一把火燒掉,而剩下的弓箭,刀劍之類的武器和雜物。
在大明,許多有人讓人都喜歡收集一些。
他們不想上戰場,也不敢上戰場,卻不妨礙收集一些戰利品,作為自己的榮耀。
當然,這些也是最近一年時間內才興起的。
市場的前景還不錯。
而且是那種敵人的身份越高,所持有的武器就越是之前,要是能夠湊成整套的話,自然價格就會翻翻。
所以在打掃戰場的時候,這些人對待散落在四周的武器,就要比那些敵人的屍體,溫柔的多。
任誰對自己將要得到的錢財,都會小心的嗬護。
此時炊事兵也在忙碌著,那些倒下的戰馬,必須盡快處理。
吃不完還可以醃製,畢竟這些東西也是錢。
醃製好了的話,送到後方去,也是很有銷路的,總有人會對這種戰馬的肉產生極大的興趣。
畢竟現在戰馬還是一種稀缺的物資。
活著的沒有誰會舍得宰殺。
“這次的戰果,希望比上一次拿下廣寧和西平的收獲更大。”
李過雙眼放光,廣寧的收獲,讓他的手下,幾乎每一個人都發財了,戰馬,牛羊,還有俘虜。
就是比王衝將軍在居庸關的獲利,好了一大截。
當然也比不上馬蘭峪的那張戰鬥過後的收獲。
“才剛開始,急什麽?”
好不容易壓下心痛的心情,劉體仁不慌不忙的說道。
他想通了,後麵還有長勝,長勇,等等堡壘,更重要的是,越過了遼河,沈陽已經在望了。
那個才是收獲最大的地方。
隻是希望,建奴們不要跑的太快。
太子河古稱衍水,漢稱大梁河,遼稱東梁河,金時稱無魯唿必喇沙,滿語意為蘆葦河,明稱太子河。
地名來源於戰國時燕國太子丹。渾河支流,其上遊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賓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東。
現在趙景麟帶著船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就行駛在太子河上麵。
過了三義關,做了最快的補給。
然後帶著金冠留給他的五艘護衛戰船,就一頭紮了進來。
本來是做好的戰鬥的準備的。
可都快要看到東勝堡了,還沒有發現敵人。
“河道太多的彎曲,容易潛伏敵人的戰船,傳令下去,都打起精神,寧願苦一點累一點,我也不想諸位落水之後被喂魚。”
上了戰場,臉龐稚嫩的趙景麟,就展現出了另外一種風采,指揮若定,仿佛此人天生就是為了水戰而生的。
當然這也是金冠看中他的其中一個原因。
熟悉趙景麟的人,明白此刻就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別看人家年輕,實力確實一點都不差。
“是,趙尉長。”
金冠臨時給他的暫代尉長的權利,就是為了讓他能夠服眾。
很快旗語兵,就把趙景麟的意思傳達了出去。
趙景麟此時也是一刻都不敢放鬆,第一次作戰,就是一個人領著一群船隊,對他的壓力也是不小。
“前麵快到東勝堡的海灣處,來一輪火炮打擊。”
通過望遠鏡,趙景麟並沒有發現敵人的行蹤,可在太子河上,能夠躲藏的地方,也就那麽多。
若是沒有火炮的時候。
隻能派遣勇士前去查看,可現在就有了另外的一種手段。
無外乎多耗費一點炮彈。
相比起犧牲的水軍,要劃算的多。
命令之下,五艘護衛戰船,立刻就瞄準了目標。
不是一個點,而是那一片地方。
用火炮來探路,可以說在大明的戰鬥中,趙景麟是第一個,當然此次事件之後,所有的戰鬥細節,都需要被記錄起來。
提供給皇家軍事學院學習和研究的。
之後估計就會成為一種常規手段來使用了。
畢竟,這種辦法,不可能隻有趙景麟一人會用。
連續五聲炮響,看不到的河灣處,不大一會就漂下來了一些碎木塊。
“有屍體,看樣子敵人就躲在河灣的地方,繼續給我打,三輪火炮打完才算結束。”
趙景麟還沒有瘋狂到,來一次炮火洗地的行為。
戰船上,攜帶的炮彈不足以讓支撐他這種奢侈的行為。
與此同時。
河灣藏著的戰船,就倒了大黴。
還沒有開始轉移自己的位置,頭頂上的炮彈就再次落了下來。
“退,快退,放火船下去,其他人立刻撤退。”
亂糟糟的,行動遲緩的船隊,根本就來不及打撈落水的船員。
大明的火槍,已經被許多人吹噓成了收割生命的火神,火炮就更不要說了。
此前沒有見過的人,根本就無法想象,炮彈落下來的樣子。
趙景麟抿著嘴,通過望遠鏡,看著落水人掙紮的模樣,他還年輕,沒有經曆過像樣的戰爭的洗禮。
對於一些生命在麵前無助的消失,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心中不斷的給自己安慰道:那都是敵人,都是敵人。
“傳令下去,保持隊形,船速就保持現在的速度,敵人也不需要去追趕。”
太子河的水路地圖,大明也是有的。
可粗糙得地圖,無法解決眼前麵臨的問題。
建奴們到底在太子河有多少埋伏,戰船有多少,某些險要的地方,是不是已經設置了暗樁。
隨意的追上去,不是沒有辦法擴大戰果,而是沒有必要。
本就有著水麵上強大的作戰優勢,隻需要趕著走就成。
“其實水戰,可陸地上的戰爭,也就相似之處,追逐一個龐大的獵物,不一定要瞬間滅殺,也可以讓獵物受傷,然後追著跑,自然就會更加容易捕獲一些。”
趙景麟對自己的副手,說著自己的想法。
還可以借著說話的機會,來掩飾自己的心慌。
幾輪炮擊命令下起來很容易,可為此死去的人,就讓他腦子一陣的迷糊。
心中已經暗示了都是敵人。
可還是不舒服。
副手點頭一臉的佩服。
道理人人都懂,可要能夠巧妙的運用到實際當中的人,就很少了。
而成功的每一個人,似乎都有著這樣的優秀品質。
“讓小船走前麵,隨時注意水麵之下的動靜。”
趙景麟補充了一句。
他可沒有忘記,一本水滸傳,上麵有著多少經典水戰的案例。
不讓自己落入陷阱,從一開始就得謹慎。
(本章完)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