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人性的醜惡,無關親情
殺前夫,嫁王爺,我給腹中孩兒找個爹 作者:一一不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軍中大營這種地方,又是出現在韓冬身邊,韓誌義必然不會輕易讓她糊弄過去。
於是在不驚動韓冬的情況下,韓誌義直接命人,將封芸芸抓了起來,詳細審問之後,竟得知她是琪琪格!
白音提布一直在找的妹妹!
韓誌義不信,封芸芸放著庸國公主不當,來當一個平平無奇的軍醫,會沒有其他的目的!
嚴刑拷打之後,才得知,白音提布為何會與琪琪格走散!
也得知了,琪琪格為何寧肯當一個尋常軍醫,都不願迴去的原因。
眾所周知,白音提布的母親蘇日娜是奴隸出身。也正是如此,起初庸國皇室並不認可他們兄妹的身份,甚至認為他們的身體裏流淌的,是屬於奴隸的肮髒血液。
所以他們的幼時的經曆盡是苦難。
再又一次險些被貴族小孩兒用馬拖死後,蘇日娜知曉若是再這麽下去,他們兄妹早晚會死。
於是她帶著白音提布和琪琪格逃了。
他們逃迴了蘇日娜的家鄉。
那裏氣候嚴寒,一年當中,最起碼有一半的時間,是處於寒冬之中。
並且衣食短缺,資源匱乏。在這裏,每天都有人凍死,或者餓死。
可即便環境如此艱苦,白音提布和琪琪格依然很喜歡這裏。
因為這裏,沒有會把他們,綁在馬的身上,任由駿馬拖拽;也不會有人,將他們綁在樹上,讓他們當,人肉靶子,更不會隨時隨地,被人用布滿倒刺的馬鞭鞭撻。
就在他們以為,一家三口,會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時,天不遂人願。
這種艱苦,但讓人心生希望的日子,沒過多久,隨著蘇日娜的受傷,戛然而止。
天氣嚴寒,沒有糧食,三張嘴等著吃,蘇日娜隻能想盡辦法,尋找果腹之物。
在一日外出時,不慎從雪坡上滾了下來,撞在岩石上,身上多處損傷,血流不止。
天寒地凍,女人的傷口若是不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必然撐不過去。
可平日,他們連吃的東西都沒有,又何來治傷的藥材?
無可奈何之際,當地的赤腳大夫,為蘇日娜尋來了一種,名叫‘夜雪’的藥材。
夜雪長在極寒之地,迎著肆虐的北風,頑強的活在冰雪與黑夜中,是治療外傷極佳的藥材。
但這種東西,在資源如此匱乏的極寒之地,卻絲毫未曾得到珍視。
甚至認識它的村民們,更是避它都如蛇蠍一般,碰都不敢碰!
隻因這藥一旦沾染血肉,便如跗骨之蛆一般,再也無法擺脫。
但雪夜的藥效,又太過猛烈,但凡用藥過量,就是足以斃命的毒藥!
所以即便雪夜療效極佳,也無人問津。
而用過雪夜之後的蘇日娜,傷勢雖然好了,但她的身體早已糟破不堪,根本就承受不住雪夜的藥性,沒過多久就死了。
蘇日娜死後,白音提布與琪琪格相依為命。
許是因為,擁有北庸皇室血脈的緣故,隨著白音提布的長大,他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將領。
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便靠著自己的能力,號令周圍幾個村落的民眾,尊他為首。
原本此地窮鄉僻壤,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的出色,也不足以引起皇室的注意。
但由於景、庸兩國形勢緊張,庸國急需征兵,於是這才給了白音提布機會,他開始進入庸國皇室的視線。
當得知小小年紀的白音提布,實際上是皇室子孫後,北庸的皇帝對他起了興趣,便命人將其帶迴。
而當王子巴圖知曉這一事後,心生不滿。
他權欲之心很重,所以格外厭煩,任何一個有可能,與他爭奪王位的人出現。
於是,在白音提布被接迴王都的前一日,巴圖派人擊殺他們兄妹。
白音提布再如何的勇猛,那時也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哪裏是訓練有素的刺客的對手?
在生死一線之際,白音提布被逼無奈,選擇犧牲琪琪格,保全自己的性命。
於是,就有了庸國人人皆知,在白音提布兄妹,被接迴王都的那一天,琪琪格公主莫名消失無蹤的消息。
外界猜測眾多,卻無一人知曉,琪琪格的失蹤,是替白音提布去死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琪琪格無法接受和原諒,自己相依為命的兄長,竟讓她去送死。
所以她寧願隱姓埋名,當個普通的百姓,也不願去當那個高高在上的公主!
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韓誌義原本是決定,以封芸芸為質,與白音提布交換利益。
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現實。
盡管外界傳言,白音提布非常珍重自己的妹妹。可當初的他,都能做出犧牲琪琪格的事來,如今也不一定會願意,用豐厚的利益,來換封芸芸。
再加上封芸芸抵死不從,直言韓誌義,若敢把她送到白音提布跟前,她必定當場咬舌自盡!
並且又有韓冬的再三懇求,韓誌義到底還是歇了心思。
不過他還是暗處派了人,盯著封芸芸。
直到終於確定,封芸芸是真的愛上了韓冬,並願意為她放棄一切,希望同他一起迴京,韓誌義才終於壓下對她的殺心。
而如今,封芸芸倒也沒讓他失望,再次成了他牽製白音提布的工具。
雖然不知道她的作用有多大,但到底聊勝於無。
北疆這邊兒,在韓誌義的各種籌謀算計之下,勉強不再大動幹戈。
韓誌義便開始謀算,接下來的走向!
京城,將軍府內,已然入夏的天,即便是入了夜,天氣也沒涼快多少。
站在廊下,能清楚的看見,敞開的木窗內,文楚嫣正坐在貴妃榻上,看似在擺弄驅蚊的香料,實則是在處置,寧穀自北疆寄來的書信。
書信言簡意賅,將北疆近期發生的事,逐一向文楚嫣道明。
由於寧穀這一批人,是韓家父子的親兵,相較於尋常士兵,知曉不少內幕,信中不乏韓誌義挑撥北庸兩位王子關係的信息。
促使其內鬥,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
隨著她的擺弄,信箋焚盡後,遺落下的灰燼,很快便隱匿與香爐之中。
紙張燃燒的焦苦味,也隨著淡雅的熏香,很快消散。
於是在不驚動韓冬的情況下,韓誌義直接命人,將封芸芸抓了起來,詳細審問之後,竟得知她是琪琪格!
白音提布一直在找的妹妹!
韓誌義不信,封芸芸放著庸國公主不當,來當一個平平無奇的軍醫,會沒有其他的目的!
嚴刑拷打之後,才得知,白音提布為何會與琪琪格走散!
也得知了,琪琪格為何寧肯當一個尋常軍醫,都不願迴去的原因。
眾所周知,白音提布的母親蘇日娜是奴隸出身。也正是如此,起初庸國皇室並不認可他們兄妹的身份,甚至認為他們的身體裏流淌的,是屬於奴隸的肮髒血液。
所以他們的幼時的經曆盡是苦難。
再又一次險些被貴族小孩兒用馬拖死後,蘇日娜知曉若是再這麽下去,他們兄妹早晚會死。
於是她帶著白音提布和琪琪格逃了。
他們逃迴了蘇日娜的家鄉。
那裏氣候嚴寒,一年當中,最起碼有一半的時間,是處於寒冬之中。
並且衣食短缺,資源匱乏。在這裏,每天都有人凍死,或者餓死。
可即便環境如此艱苦,白音提布和琪琪格依然很喜歡這裏。
因為這裏,沒有會把他們,綁在馬的身上,任由駿馬拖拽;也不會有人,將他們綁在樹上,讓他們當,人肉靶子,更不會隨時隨地,被人用布滿倒刺的馬鞭鞭撻。
就在他們以為,一家三口,會平平安安的活下去時,天不遂人願。
這種艱苦,但讓人心生希望的日子,沒過多久,隨著蘇日娜的受傷,戛然而止。
天氣嚴寒,沒有糧食,三張嘴等著吃,蘇日娜隻能想盡辦法,尋找果腹之物。
在一日外出時,不慎從雪坡上滾了下來,撞在岩石上,身上多處損傷,血流不止。
天寒地凍,女人的傷口若是不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必然撐不過去。
可平日,他們連吃的東西都沒有,又何來治傷的藥材?
無可奈何之際,當地的赤腳大夫,為蘇日娜尋來了一種,名叫‘夜雪’的藥材。
夜雪長在極寒之地,迎著肆虐的北風,頑強的活在冰雪與黑夜中,是治療外傷極佳的藥材。
但這種東西,在資源如此匱乏的極寒之地,卻絲毫未曾得到珍視。
甚至認識它的村民們,更是避它都如蛇蠍一般,碰都不敢碰!
隻因這藥一旦沾染血肉,便如跗骨之蛆一般,再也無法擺脫。
但雪夜的藥效,又太過猛烈,但凡用藥過量,就是足以斃命的毒藥!
所以即便雪夜療效極佳,也無人問津。
而用過雪夜之後的蘇日娜,傷勢雖然好了,但她的身體早已糟破不堪,根本就承受不住雪夜的藥性,沒過多久就死了。
蘇日娜死後,白音提布與琪琪格相依為命。
許是因為,擁有北庸皇室血脈的緣故,隨著白音提布的長大,他越來越像一個合格的將領。
在他十五歲的時候,便靠著自己的能力,號令周圍幾個村落的民眾,尊他為首。
原本此地窮鄉僻壤,所以不管他再如何的出色,也不足以引起皇室的注意。
但由於景、庸兩國形勢緊張,庸國急需征兵,於是這才給了白音提布機會,他開始進入庸國皇室的視線。
當得知小小年紀的白音提布,實際上是皇室子孫後,北庸的皇帝對他起了興趣,便命人將其帶迴。
而當王子巴圖知曉這一事後,心生不滿。
他權欲之心很重,所以格外厭煩,任何一個有可能,與他爭奪王位的人出現。
於是,在白音提布被接迴王都的前一日,巴圖派人擊殺他們兄妹。
白音提布再如何的勇猛,那時也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哪裏是訓練有素的刺客的對手?
在生死一線之際,白音提布被逼無奈,選擇犧牲琪琪格,保全自己的性命。
於是,就有了庸國人人皆知,在白音提布兄妹,被接迴王都的那一天,琪琪格公主莫名消失無蹤的消息。
外界猜測眾多,卻無一人知曉,琪琪格的失蹤,是替白音提布去死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琪琪格無法接受和原諒,自己相依為命的兄長,竟讓她去送死。
所以她寧願隱姓埋名,當個普通的百姓,也不願去當那個高高在上的公主!
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韓誌義原本是決定,以封芸芸為質,與白音提布交換利益。
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現實。
盡管外界傳言,白音提布非常珍重自己的妹妹。可當初的他,都能做出犧牲琪琪格的事來,如今也不一定會願意,用豐厚的利益,來換封芸芸。
再加上封芸芸抵死不從,直言韓誌義,若敢把她送到白音提布跟前,她必定當場咬舌自盡!
並且又有韓冬的再三懇求,韓誌義到底還是歇了心思。
不過他還是暗處派了人,盯著封芸芸。
直到終於確定,封芸芸是真的愛上了韓冬,並願意為她放棄一切,希望同他一起迴京,韓誌義才終於壓下對她的殺心。
而如今,封芸芸倒也沒讓他失望,再次成了他牽製白音提布的工具。
雖然不知道她的作用有多大,但到底聊勝於無。
北疆這邊兒,在韓誌義的各種籌謀算計之下,勉強不再大動幹戈。
韓誌義便開始謀算,接下來的走向!
京城,將軍府內,已然入夏的天,即便是入了夜,天氣也沒涼快多少。
站在廊下,能清楚的看見,敞開的木窗內,文楚嫣正坐在貴妃榻上,看似在擺弄驅蚊的香料,實則是在處置,寧穀自北疆寄來的書信。
書信言簡意賅,將北疆近期發生的事,逐一向文楚嫣道明。
由於寧穀這一批人,是韓家父子的親兵,相較於尋常士兵,知曉不少內幕,信中不乏韓誌義挑撥北庸兩位王子關係的信息。
促使其內鬥,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
隨著她的擺弄,信箋焚盡後,遺落下的灰燼,很快便隱匿與香爐之中。
紙張燃燒的焦苦味,也隨著淡雅的熏香,很快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