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擔是非兒
我們的長處或優點:劉玉堂隨筆小品精選 作者:劉玉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寫完題目趕緊解釋,此乃一句方言,北京人好像管此叫做擔事兒,具體怎麽個含意,你看了下邊的文字就明白。
某刊物欠我稿費若幹,數目不小,拖欠時日不短,想我這寫作的人是靠那玩意兒養家糊口的,臉皮偏又不厚,鼓了多次勇氣也終於沒張開口要。看看兩年過去了,尋思那家刊物的主編永遠處在百忙之中,別將我這等小事給忘了,遂乘至那刊物所在城市出差之機,拐彎抹角地向他提及此事,他乃親熱地與我作擁抱狀,一邊拍著我的肩膀一邊言道,此事你大哥我並沒忘也,隻是因為咱倆好,擔是非兒,才沒給你寄的,現在馬上辦。待具體操辦時,他就讓我跑了五個地方,首先是到責任編輯那裏開稿費單子,爾後由他主編老兄過目簽字,規定個千字多少元的標準,完了再到一個叫做編務的那裏讓其數你那小說的字數。那編務乃一退休老編輯,工作極其認真,永遠是一副謝絕通融的那麽種表情,一個據我電腦統計為六萬八千字的小說,經他老兄一個字一個字地數下來就剩了五萬多。餘問那責編,你不是說一個字未改嗎?怎麽就差了這麽多?那編務指著刊物內文裏麵的題目及半行處代責編答道,像這些空白處都是要扣掉的,啊。也實在難為那老編務了,要知道他是在數字數,而不是閱讀,他不可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感。那麽一個不算小的中篇數下來,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他似乎還有點過意不去,說是你就在旁邊兒等著,時間太緊了,若是時間充分一點我可能數得更準確。餘拿著那編務簽了字數的稿費單子,到得他們的財會辦公室,尋思這迴該拿到錢了,哎,還不行,會計給你的是支票,你必須到那刊物所在的開戶行自己去兌換。餘拿著支票及那會計畫給我的去他們開戶行的乘車路線圖,剛要出門,那會計追出來了,哎,還忘了扣稅哩,還得重新算……
待這一套辦完,主編大人熱情地將我送出來的時候,餘問道,你們對所有的作者都這樣,還是隻對我這樣?
主編大人又拍我肩膀,當然不是啦,其他作者的稿費都是寄去的,咱倆好呀,擔是非兒呀,我就是讓你來取稿費的時候見見麵的,時間長了不見還真怪想得慌!
我即告訴他,你以後別跟我好了行嗎?我還是享受你不跟我好的待遇好些!
他又指責我這人不中交,答應給他們的稿子又不給了雲雲。我不好說這就叫“殺熟”的,那主編先生也不完全是個生意人,我隻是強調一種思維方式:他覺得你跟他好,擔是非兒,虧待一下不要緊。
我將此稱作一種思維方式,是因為這種情況並非單單發生在那主編身上或者生意場上,我們一般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點。比方說,父子之間或母女之間就比較擔是非兒,稍微虧待一下不怎麽要緊。而剛過門的兒媳婦與婆婆之間就差點勁兒,你得按規矩來,是怎麽個事兒就怎麽個事兒,甚至還需客客氣氣。但總算起來,還是父子之間或母女之間更好些。這裏頭有個責任感的問題,你覺得對方擔是非兒,就須格外對得起人家。你隻揣摸對方的心態而忽略自己的責任,那是實用主義,其後果往往隻有一個:那就是好人、老實人或熟人永遠吃虧,而那些你不熟悉的或不敢得罪的人永遠有福;而好人並非都是不會接受教訓的傻瓜蛋,“他愛你,你坑他”的故事也不會永遠上演。
我們已進入一個令人恍惚的時期,一些起碼的道理與是非都可以作出別一種解釋了。比方艱苦奮鬥、安心本職、幹一行愛一行這樣的道理如今就已大打折扣。但真理永存,教訓可以使我們待人處世更加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本質。
</p>
寫完題目趕緊解釋,此乃一句方言,北京人好像管此叫做擔事兒,具體怎麽個含意,你看了下邊的文字就明白。
某刊物欠我稿費若幹,數目不小,拖欠時日不短,想我這寫作的人是靠那玩意兒養家糊口的,臉皮偏又不厚,鼓了多次勇氣也終於沒張開口要。看看兩年過去了,尋思那家刊物的主編永遠處在百忙之中,別將我這等小事給忘了,遂乘至那刊物所在城市出差之機,拐彎抹角地向他提及此事,他乃親熱地與我作擁抱狀,一邊拍著我的肩膀一邊言道,此事你大哥我並沒忘也,隻是因為咱倆好,擔是非兒,才沒給你寄的,現在馬上辦。待具體操辦時,他就讓我跑了五個地方,首先是到責任編輯那裏開稿費單子,爾後由他主編老兄過目簽字,規定個千字多少元的標準,完了再到一個叫做編務的那裏讓其數你那小說的字數。那編務乃一退休老編輯,工作極其認真,永遠是一副謝絕通融的那麽種表情,一個據我電腦統計為六萬八千字的小說,經他老兄一個字一個字地數下來就剩了五萬多。餘問那責編,你不是說一個字未改嗎?怎麽就差了這麽多?那編務指著刊物內文裏麵的題目及半行處代責編答道,像這些空白處都是要扣掉的,啊。也實在難為那老編務了,要知道他是在數字數,而不是閱讀,他不可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感。那麽一個不算小的中篇數下來,兩個小時就過去了。他似乎還有點過意不去,說是你就在旁邊兒等著,時間太緊了,若是時間充分一點我可能數得更準確。餘拿著那編務簽了字數的稿費單子,到得他們的財會辦公室,尋思這迴該拿到錢了,哎,還不行,會計給你的是支票,你必須到那刊物所在的開戶行自己去兌換。餘拿著支票及那會計畫給我的去他們開戶行的乘車路線圖,剛要出門,那會計追出來了,哎,還忘了扣稅哩,還得重新算……
待這一套辦完,主編大人熱情地將我送出來的時候,餘問道,你們對所有的作者都這樣,還是隻對我這樣?
主編大人又拍我肩膀,當然不是啦,其他作者的稿費都是寄去的,咱倆好呀,擔是非兒呀,我就是讓你來取稿費的時候見見麵的,時間長了不見還真怪想得慌!
我即告訴他,你以後別跟我好了行嗎?我還是享受你不跟我好的待遇好些!
他又指責我這人不中交,答應給他們的稿子又不給了雲雲。我不好說這就叫“殺熟”的,那主編先生也不完全是個生意人,我隻是強調一種思維方式:他覺得你跟他好,擔是非兒,虧待一下不要緊。
我將此稱作一種思維方式,是因為這種情況並非單單發生在那主編身上或者生意場上,我們一般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點。比方說,父子之間或母女之間就比較擔是非兒,稍微虧待一下不怎麽要緊。而剛過門的兒媳婦與婆婆之間就差點勁兒,你得按規矩來,是怎麽個事兒就怎麽個事兒,甚至還需客客氣氣。但總算起來,還是父子之間或母女之間更好些。這裏頭有個責任感的問題,你覺得對方擔是非兒,就須格外對得起人家。你隻揣摸對方的心態而忽略自己的責任,那是實用主義,其後果往往隻有一個:那就是好人、老實人或熟人永遠吃虧,而那些你不熟悉的或不敢得罪的人永遠有福;而好人並非都是不會接受教訓的傻瓜蛋,“他愛你,你坑他”的故事也不會永遠上演。
我們已進入一個令人恍惚的時期,一些起碼的道理與是非都可以作出別一種解釋了。比方艱苦奮鬥、安心本職、幹一行愛一行這樣的道理如今就已大打折扣。但真理永存,教訓可以使我們待人處世更加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