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刀光劍影暫且不表。


    自那日從皇宮出逃,李堅和黃通快馬加鞭,星夜趕路,終於到了上穀郡。


    二人馬不停蹄,直奔上穀郡守府,待進了郡守府,才得知郡守石玉開帶兵巡境,尚未歸來,二人連日風餐露宿,吃過飯食,各自休息。


    待傍晚十分,李堅聽門外唿喊,剛要起身,卻見一大漢推門而入,嘴裏喊道:“堅兒!”李堅定眼一瞧,這滿臉虯髯的大漢,不是石玉開,正是何人?


    李堅忙起身跪拜道:“舅父,父皇突然駕崩,二弟已繼承大統,大成已無孩兒容身之地了!”說罷伏地而泣,哽咽不止。


    石玉開忙俯身拉起李治道:“孩子別哭,究竟如何,你慢慢和我說。”


    李堅連忙把先帝被毒殺,自己如何脫身,和黃通如何星夜兼程來到上穀,對石玉開詳細說道了一番。


    聽完了李堅的訴說,石玉開久久沉默,突兀的咬牙憤聲說到:“可恨這幫王八蛋欺我石家無人啊!”,又看著李堅說到:“唉,舅舅無能,不能護你繼承大位,不過,你既能平安來到上穀,自是皇天保佑,到此地舅舅必護你周全!就算那楊家老賊親自帶兵來抓你,舅舅也定要殺他個天昏地暗!”


    李堅聽完,內心感動不已,連忙說到:“舅父不必驚慌,我料定二弟雖繼承大位,但是當前朝政必被李正山把持,又或李正山必定請二叔出山,父皇在時,二叔閉門不出,父皇駕崩了,二叔絕不甘對二弟俯首稱臣,更何況二叔若不出山,朝政必被楊正泰步步蠶食,這也是二叔不願見之事。”


    “我已求祖母,待二弟登基,讓祖母跟李正山要一封誥書,封我做漁陽郡守,舅父目前代管漁陽,待我拿到詔書,你我舅甥二人連手,安心發展,退能保其身,進能伺機而動,待時機成熟,還請舅父助我!”李堅眼眶通紅的說到。


    “孩兒放心,舅舅必助你成就大事!”石玉開聽完李堅的話,頓時明白,這個外甥尚未死心,而且聰敏機智,又能隱忍,定能成一番事業。


    舅甥二人多時未見,一時興起,不覺竟聊至深夜,石玉開見李堅麵露疲色,便起身離開,相約明日再談。


    第二日一早,石玉開備好酒席,李堅和黃通入座後,三人暢飲一番。


    石玉開和黃通也是頗為熟悉,二人性格相似,說話句句投機,不多時已聊到中午,石玉開索性叫下人重新置辦酒宴,並通知在府的手下大將前來,眾人自是又一番暢飲。


    轉眼五天時間過去,這日清晨,石玉開剛想出門,卻見下人來報,朝中聖旨已到,請石玉開接旨。石玉開已從李堅口中得知情況,麵對聖旨也不再客氣,自己不曾出麵,直接讓下人拿了聖旨過來,打賞了送旨的差人,拿著聖旨就去找李堅。


    李堅一連看了三遍,確定是聖旨無疑,隻是未曾想是自己封侯,戰烈當了漁陽郡守,心下頓時明白了幾分。


    “舅父,這戰烈當了漁陽郡守,定是二叔出山,坐穩了朝局!”李堅輕聲說到。


    “何以見得?”石玉開連忙問道。


    “戰烈是太尉府輪值上將軍,平素與我也多有交往,但畢竟身份有別,並不深交,此人心直口快,性格豪爽,確實是可交之人,此次必是因為保我上位,受到牽連,發配到漁陽了。”


    “戰烈雖是父皇賜姓,但一直在李正山手下效力,是李正山的心腹大將,此次若二叔沒有出山,李正山憑手中兵力,也能坐穩朝局,而且正是用人之際,李正山定不會讓戰烈離開京城。”


    “必是二叔出山,坐穩朝局,戰烈受命漁陽,其目的有三,一是保護戰烈,免受楊正泰攻訐,二是麻痹楊正泰,讓楊正泰以為二叔和李正山並未合謀,三是讓戰烈來漁陽收攏兵權,防止咱們舅甥做大!”李堅神色認真的說到。


    “聽堅兒如此說,情況必相差無幾,你二叔李承前,我以前多有交道,此人表麵儒雅,實則性格高傲,若不是你父皇當時鋒芒太盛,威望眾高,隻怕那寶座他也是要爭一爭的,現在你父皇駕崩,他怎麽會屈居李治那黃口小兒之下,更不用說還要看楊正泰這老小子的臉色。”


    “舅父,不日那戰烈必定持詔而來,雖說漁陽人少地貧,但若漁陽交與其手,咱們就實力大減了,若真天下大亂,或二叔想借我的名義行事,漁陽上穀相連,戰烈若出兵偷襲,咱們上穀也難免吃力呀。”


    “那你說該當如何?”石玉開問道。


    “戰烈若來,必定有親兵相隨,半路動手恐多有不便,舅父,你看這樣如何,你且在上穀待著,給漁陽心腹傳信,若戰烈來到,兵馬糧草和府邸皆不予其交接,迫其親自來上穀,到那時,舅父可安排手下親兵,活捉戰烈,我再慢慢感化,若能感化,我又能添一大將,若不能感化,控其行動,漁陽也不至於落入別人之手。”


    “此計不錯,那我們就依計行事。”


    說完,二人又密謀細節,隻等戰烈來上穀交接。


    李治與石玉開密謀之時,隴西郡郡守府李承光正大發雷霆。


    隴西郡在內史郡之西,內史郡既是大成城所在,也是京畿之地,早三天李承光即接到聖旨,聽完聖旨,李承光當即撕碎,趕走差役,即刻派人調遣手下各路大將來府議事。


    卻見李承光在大殿內踱步罵道:“老二這廝,定是做了那隱皇上,朝堂上那幫廢物,哪個是他的對手,如此機會他怎麽能不把握?!”


    “這幫廢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什麽狗屁立嫡立長,咱李家還有兄終弟及呢!”


    。。。。。。。


    李承光在大殿內來來迴迴,罵罵咧咧,手下眾將皆低頭不語,更有甚者抿嘴偷笑。


    “李雷,你怎麽看?”突然李承光點名道。這李雷正是李正山二子,隴西郡都尉。


    “三哥,我。。。”李雷欲言又止。


    “你什麽你,磨磨唧唧,直說吧,你家老子我那族叔,定是投靠了我二哥,現在你在我這,你家老子也不是不知道咱這脾氣,現在你在我這,你說我是殺你還是放你迴去跟你老子團聚?”李承光虎目溜圓,盯著李雷道。


    “三哥,你這是啥話,我既是你手下都尉,必聽你號令,你不必放我,放我我也不會去,你若殺我,不用你動手,我現在就可自刎於堂前!”李雷大聲說到。


    “好小子,不愧是咱的兄弟。”李承光點頭道。


    “侯爺莫急,此事我有一計。”卻見座位中一文臣打扮的中年負手說到。


    “有計快說,沒看咱急的團團轉嗎?若讓老二占了先機,穩定了江山,咱們都他麽去喝西北風呀。”


    “侯爺,你可帶五千騎兵連夜趕赴大成城,出了隴西,進了內史,沿途放出消息,就說皇兄駕崩,迴京吊謁,倘若有人阻攔,五千精兵皆可征殺,內史郡防禦外鬆內緊,除了大成營五萬精兵,咱的五千騎兵無人能擋,若是大成營攔住侯爺,不讓進京,侯爺切不可征殺,隻帶將兵下馬祭拜,完事速迴。若是無人阻攔,順利進兵大成,侯爺可帶兵進宮,以查先帝死因的借口,掌控皇宮,然後快馬傳書,眾將帶大軍馳援侯爺,侯爺則大事可期。”


    李承光聽完,連忙問道:若是進不了京迴來該當如何?。


    那中年撫須說到:“侯爺莫急,到時你自然知曉。”


    李承光知道再問也沒有結果,便召集眾將,共同商議。


    做好安排,李承光領五千精騎,浩浩蕩蕩衝大成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要成為大將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揮袖掃清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揮袖掃清風並收藏我要成為大將軍最新章節